顶奢品牌争相打造“最大门店”。
作者 | 卢思叶
编辑|童洁
头图来源丨爱马仕官微
奢侈品巨头近日陆续披露三季度数据,业绩下滑和增长乏力的态势延续。
全球奢侈品需求疲软已成常态,而第三季度,中国所在的亚太市场也出现明显降温。近期还有传闻称,Chanel计划在中国公司裁员,再度引发了市场对奢侈品行业的担忧。
今年以来,奢侈品牌将调整渠道作为中国市场的重点之一,开云集团首席财务官Armelle Poulou称,当前对门店网络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严格。
品牌数读梳理发现,当前顶级奢侈品牌在中国开设全新精品店谨慎,更多动作在焕新升级原有门店和重装改造大店。
然而,高端购物中心的客流和销售额也在下滑,这些集中在标杆商场的大店能够有效拉动消费吗?
中国市场业绩还在走低
LVMH集团第三季度销售收入同比下降3%(按固定汇率计算,下同)至190亿欧元,是今年首次季度收入出现下滑。
这一态势早有预兆,今年第一和第二季度,LVMH集团仅实现3%和1%的有机增长,综合前三季度销售收入同比下降2%至608亿欧元。
旗下核心品牌LV和Dior所属的时装皮具部门第三季度收入下跌5%至91.5亿欧元,是自2020年以来首次录得销售额下降,其中Dior的业绩表现还低于部门平均水平。
开云集团的降幅更加明显,三季度收入同比下降15%至37.9亿欧元,核心品牌Gucci持续下滑,三季度销售额跌幅扩大至25%。
Gucci为开云集团贡献的收入占比接近五成,严重拖累着集团的业绩。
此次财报发布后,基于市场的重大不确定性,开云集团将2024年的经常性营业利润预期下调至25亿欧元,相比去年同期的47亿欧元,几近腰斩。
今年以来,全球奢侈品需求疲软已成常态,而第三季度的新变化是,在巨头们试图拉动增长的中国所在的亚太市场,奢侈品消费出现明显降温。
LVMH集团在中国在内的亚洲市场第三季度有机收入大跌16%,是唯一录得下跌的市场;开云集团在亚太市场的收入则同比大跌30%。
除了中国本土的奢侈品消费降温,上半年中国消费者赶赴购买奢侈品的日本市场,也出现了明显的放缓趋势。
LVMH集团就指出,日元走强,入境日本消费的消费者减少,这部分消费者大多来自中国。
据LVMH集团数据,第三季度中国消费者的销售收入同比下降中等个位数百分比,进一步走低,对时装皮具品牌的贡献也录得中个位数下跌。
另一个出现的信号是,市场环境变化影响着每一个参与者,一直被看作同行优等生的爱马仕也不例外,在三季度显露出了疲态。
三季度,爱马仕集团收入37亿欧元,同比增长11.3%,环比二季度的13.3%和同比去年同期的15.6%,增速都明显放缓。
中国市场的表现同样不如预期,三季度,爱马仕在中国但不包含日本的亚洲市场表现最差,按固定汇率仅录得1%的增长。
爱马仕财务执行副总裁Eric du Halgouet称,在中国,下降的趋势并没有停止,爱马仕仍然面临着春节后开始的客流量下降,但没有进一步下降。
应对中国市场线下客流下滑带来的冲击,已经是奢侈品牌们共同面临的问题,今年以来,奢侈品牌越来越关注零售门店调整。
此次财报发布后的会议上,开云集团首席财务官Armelle Poulou提及,当前其对门店网络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严格。
第三季度,旗下品牌Gucci在全球净关闭了3家门店,Saint Laurent、Bottega Veneta分别净增加1家和2家。
Armelle Poulou表示,首要任务是确保拥有正确的店铺网络,包括规模和位置,确保在最佳位置拥有最佳的店铺面积,避免分散和碎片化的存在,同时升级店铺也重要。
在大中华区,Gucci将巩固现有门店,并升级部分店铺位置。“我们的想法是关闭较小的店铺或位置不佳的店铺,并可能扩大一些最佳店铺的面积,集中精力打造一些优质的店铺,而不是数量众多的店铺,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换言之,Gucci的新店开业速度或将大幅放缓,门店动态会集中在原有门店更换铺位或焕新升级方面。
这也是当下诸多奢侈品牌的共识,近两年间,一线奢侈品牌布局全新精品店的动作谨慎,门店数量增长缓慢,少量进入新的城市。
仅以精品店数量作衡量,品牌数读据官网数据梳理,Hermès、Chanel、LV、Dior、Gucci、Prada六个顶级奢侈品牌中,Gucci的精品店数量最多,达到67家,分布在33个城市。
与之相近的LV,也覆盖了33个城市,精品店数量约有58家。下一梯队是爱马仕、Dior和Prada,分别开出了34家、36家、38家精品店。
Chanel香奈儿的门店数量最少,目前仅有18家精品店开设在中国内地,香奈儿高管在半年财报发布时曾指出,相较于其他竞争对手40-50家精品店的规模,香奈儿在中国市场的分布尚显不足。
香奈儿提出将在计划在中国投资开设更多门店,但需要指出的是,奢侈品新店落地的周期长、不确定性大,开设更多门店的规划还在初期。
品牌数读梳理发现,今年以来,上述六个品牌共计仅开出7家新店,其中有6家门店是随着城市某一核心高端购物中心开业或者调改开设。
Dior和Prada的两家新店都同时选址在南京IFC和武汉SKP,LV和Gucci近期即将开业的新店,也是年内唯一的新店,选址南昌武商MALL,均为进入江西的首家门店。
可见,城市标杆购物中心的动态,与奢侈品门店布局密切关联。
近期,沈阳高端商业沈阳卓展购物中心宣布即将停业,其中的LV、Gucci精品店也随之撤店。
而赢商tech发布的《2024Q3中国购物中心景气指数分析报告》显示,三季度新入市购物中心的增量增速指数同比大幅下滑,低线级城市更是断崖式下跌。
各地购物中心新入市积极性仍然非常有限,相当比例项目延缓入市预料是未来一段时期的常态。
购物中心延缓入市,或也会影响后续奢侈品牌的新店落地,和扩张新城市的节奏。
取代开新店,奢侈品牌开始集中在核心购物中心开设多个品类门店、升级改造大店。
据品牌数读梳理,上述六个品牌中,爱马仕、LV、Gucci在今年都有翻新升级的店铺重新开业。
其中,LV的动作最积极,自1月至8月有5家精品店焕新开业,不乏有升级为多层大店的店铺。
近日,爱马仕在深圳万象城扩建和新迁后的精品店正式开业,占地面积900平方米,是目前中国市场上单层面积最大的爱马仕门店,也是华南地区的最大门店。
“大店”逐渐成为奢侈品牌的心头好,将原有门店重装升级成大店,越来越流行。
如LV位于成都IFS的门店正在焕新升级之中,据称新店面积将扩增至3230平方米,成为国内最大门店。
Prada在今年租下位于香港K11 Musea商场的两层楼,将开出全新旗舰店铺。
新店开设缓慢的香奈儿也在发力焕新升级大店,其位于上海恒隆广场的两层的门店在今年开始重装升级,将扩张为横跨四层楼的大店。
此前,Dior、LV、Gucci在同一商场的门店均拓店到了四层空间,零售面积上千平方米。
购物中心也在配合相应的趋势,今年武汉最热门新开的武汉SKP,在楚河汉街二街区首推高奢街区和独栋门店模式,为品牌提供开设独栋大店的空间。
目前,Dior、Prada、Balenciaga的大店都已经在其中开业。
可是,集中在标杆购物中心翻新开设的大店,真的是奢侈品业绩增长的解药吗?
目前看来,高奢商业的客流和销售额也在下滑,大店的效果堪忧。
今年上半年,一直作为国内奢侈品零售标杆的上海恒隆广场收入同比下降8%,商场内租户销售额整体同比大跌23%。
赢商报告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较去年同期相比,高档、中高档项目增长乏力。
从头部企业典型项目销售额来看,恒隆的高档商场、太古的全系列商场,整体均为负增长,高端商业市场面临的经营压力急剧增大。
《2024Q3中国购物中心景气指数分析报告》也指出,高档商场虽然品牌级次维持高企,但在消费降级大势下,景气指数三季度环比下降。
三季度中档项目和体验业态占比高的购物中心,景气指数首次超越高档购物中心和高零售占比购物中心。
对于奢侈品牌与高端商场的未来发展,要客研究院院长周婷认为,传统的高端商城经营模式已经不再能够完全满足奢侈品零售的需求,在未来,奢侈品牌与高端商场的关系将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一个明显的信号是,高端商场和高奢品牌都在经历降温期,奢侈品行业的危机将如何解决还是疑问。
业内大多保持长期主义的观望态度,LVMH集团首席财务官Jean-Jacques Guiony近日表示,非常坚信奢侈品的未来,坚信中上阶层的崛起,无论是在门店、市场营销活动方面都将继续投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周婷也表示,消费是向上看的,消费升级是奢侈品市场存在和发展的核心动力,所以奢侈品市场会一直保持优于大众消费品的发展速度,并且占据越来越大的相对消费市场规模,总而言之,目前的放缓只是暂时的,稳步发展才是主旋律。
「数读100个品牌 」往期文章
Tiffany丨星巴克丨lululemon丨沪上阿姨丨资生堂丨观夏丨理想汽车丨瑞幸咖啡丨江南布衣丨夸父炸串丨蔚来汽车丨百丽时尚丨达美乐丨Miu Miu丨ubras丨Seesaw丨小鹏汽车丨ZARA丨太平鸟丨安踏丨迪卡侬丨老乡鸡丨欧舒丹丨茶颜悦色 丨茶百道 | Mardi | 蓝瓶咖啡| 极氪汽车 | Acne Studios丨昂跑丨好利来 | 汉堡王 | 茉酸奶 | 香奈儿丨VF集团丨山姆 | 乡村基 | 科大讯飞 | 绿茶餐厅 | 老铺黄金丨哪吒汽车 | 泸溪河 | 波司登丨Diptyque丨肯悦咖啡 | 来伊份 | 优衣库 | 宜得利丨亚瑟士 | 海伦司丨HOKA | 奈雪的茶 | 李宁 | 蕉下丨雅诗兰黛丨地素时尚 | 永辉超市 | 挪瓦咖啡丨雅戈尔 | 嗨特购 | 安德玛丨维密丨满巍明 | 必胜客 | off-white丨毛戈平丨奥乐齐丨六福集团 | 赛百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