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行业资讯
关注联合资信
四川省区位和资源禀赋优势明显,经济总量在全国各省中排第5位,人口基数大但城镇化水平偏低,人均GDP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从财政实力看,四川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全国排第7位,但财政自给率较低;受土地及房地产市场影响,政府性基金收入有所下降;上级补助收入规模持续居全国首位。四川省综合财力居全国前列,债务负担处于中游水平。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持续推进,带动综合交通枢纽集群成型起势,先进特色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共建西部金融中心方案细化落地,对突出发挥成都市金融极核作用,并辐射带动全省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四川省内区域协调发展已取得一定成效,未来将继续推动五大经济区各具特色的发展,以破解四川省发展不均衡问题。
四川省各地市(州)经济发展不均衡,成都市经济实力远强于其他地市(州),人口虹吸效应明显。2023年,各地市(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有所增长,税收占比和财政自给率水平较低;政府性基金收入整体呈下降趋势,上级补助收入对综合财力的贡献度较高。
债务方面,四川省各地市(州)政府债务余额均持续增长,整体债务率有所上升。四川省统筹各类资源化债。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方面,四川省2023年发行280亿元,规模处于全国中游。盘活资产方面,2024年9月,四川省全面启动国有资产资源“起底式”清查工作,分类推进闲置低效资源盘活利用。
从城投企业看,2023年四川省城投企业债券发行数量和规模同比均有所增长。但2024年前三季度,除眉山市、宜宾市和泸州市外,其余地市(州)城投企业债券净融资额均为负。成都市为四川省债券发行主力,债券净融资额占全省的比重超60%。各地市(州)城投企业债务负担整体略有上升,绵阳市、乐山市和广元市城投企业债务负担相对较重。2024年6月末,巴中市发债城投企业存在较大的短期偿债压力。成都市、绵阳市、泸州市、遂宁市“发债城投企业全部债务+地方政府债务”/综合财力指标偏高。
1.经济发展状况
四川省区位和资源禀赋优势明显,陆路交通和航空运输发展居全国前列,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经济总量居全国前列,但整体城镇化水平偏低,人均GDP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第三产业是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政策利好区域发展。
区位和资源禀赋优势明显,陆路交通和航空运输发展居全国前列。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部,是对接国家向西向南开放、打造“一带一路”以及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的战略纽带和核心腹地。四川省水能、天然气、矿产和旅游资源丰富,陆路交通和航空运输发展居全国前列,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网络日趋完善。“十四五”期间,四川省综合交通建设将完成投资1.2万亿元以上,并重点投资于公路、水路项目(投资达7000亿元)。
人口基数大,但整体城镇化水平偏低。截至2023年末,四川省常住人口8368.0万人,排全国第5名。其中,成都市常住人口2140.30万人,同比增长0.6%。2023年四川省城镇化率较上年末提高1.14个百分点至59.49%,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6.16%),主要系甘孜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甘孜州”)、凉山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凉山州”)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阿坝州”)等城镇化率较低所致。
经济总量居全国前列,人均GDP处于中下游水平。2023年,四川省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0132.9亿元,在全国各省中排第5位(较2022年上升1名);GDP增速为6.0%,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3年,四川省人均GDP为7.18万元,在全国排第20名,处于中下游水平。2024年1-6月,四川省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9463.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经济稳步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清洁能源转型逐步推进,第三产业是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近年来,四川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23年四川省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0.5:36.4:53.1调整为10.1:35.4:54.5,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有所下降,第三产业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二产方面,依托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及便利的交通条件,四川省工业经济不断发展,构建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和数字经济“5+1”产业体系。2023年,四川省全年工业增加值16705.2亿元,较上年增长5.3%,高于全国增速(4.2%)。三产方面,2023年四川省第三产业增加值32769.5亿元,增长7.1%,是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产值相对较高。此外,四川省清洁能源转型逐步推进,2023年末装机容量达1.1亿千瓦,占比86.7%,其中水电装机9759万千瓦,居全国第一。
成渝地区重大项目持续推进,带动综合交通枢纽集群成型起势,先进特色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共建西部金融中心方案细化落地,将辐射带动全省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为成渝地区建设提供有力金融支撑。四川省一系列政策促进重点产业增长,激发市场活力。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发布,以及2022-2024年连续三年发布的《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名单》重大项目实施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总投资预计超8.85万亿元,重大项目以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和现代产业为主,带动综合交通枢纽集群成型起势,先进特色产业集群协同发展。
金融环境方面,从2021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联合印发《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到2023年1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实施方案》,四川省从形成具有竞争力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构建具有区域辐射力的金融市场体系等六个方面,提出42条细化措施,对于突出发挥成都金融极核作用,辐射带动全省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从四川省省内政策来看,“五区共兴[1]”为四川省“十四五”发展的重点,五大经济区分别制定了相关规划,对于破解四川省发展不均衡,促进五大经济区“各有优势、各具特色、相互促进”的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四川省对五大经济区制定实施年度重点任务清单,项目化、清单化推进实施五大经济区“十四五”发展规划。此外,2024年以来,四川省发布了一系列旨在促进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回升向好。
2.财政实力及债务情况
四川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全国排名上游,稳定性较高,但财政自给率偏低;受土地及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政府性基金收入有所下降;上级补助收入规模持续居全国首位。四川省综合财力居全国前列,政府债务负担处于中游水平。
四川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排名全国上游,但财政自给率偏低。2023年,四川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5529.09亿元,全国排名第7位,较上年增长13.3%;税收占比保持在70%左右,一般公共预算稳定性较高;财政自给率在40%左右,财政自给程度偏低。2024年1-6月,四川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10.67亿元,同比增长3.3%。
受土地及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四川省政府性基金收入均有所下降。四川省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占政府性基金收入比重在90%左右。2023年,四川省政府性基金收入4515.73亿元,较上年下降5.5%,主要系受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土地出让收入下降所致。2024年1-6月,四川省实现政府性基金收入1022.8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3.68%。
四川省上级补助收入规模位居全国首位。2021-2023年,四川省获得上级补助收入持续增长,2023年为6905.97亿元,主要是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社会保障和就业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税收返还及固定补助占比较高。
四川省综合财力持续增长,规模排名全国前列。2023年,四川省综合财力持续增长,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名第4,居于全国前列。
四川省政府债务负担处于全国中游水平。2023年末,四川省地方政府债务率(地方政府债务余额/综合财力*100%)和地方政府负债率(地方政府债务余额/GDP*100%)分别为119.58%和33.71%,按从低到高排序,在31省市自治区中分别排名第7和第14。
1.各地市(州)经济发展状况
四川省各地市(州)经济发展不均衡,成都平原经济区和川南经济区产业基础较好。成都市作为省会及副省级市,经济实力远强于其他地市(州),人口虹吸效应明显;攀枝花市受益于矿产及水能资源丰富但常住人口较少,人均GDP在省内居首位。
四川省下辖18个地级市和3个自治州。根据2018年四川省提出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的战略,将四川省划分为五大经济区。
成都平原经济区和川南经济区产业基础较好。从产业分布来看,四川省各地市(州)依托自身资源优势等发展相关产业,拥有1个国家级新区、18个国家级高新区/经开区和122个省级开发区,以及A股上市公司175家。其中,成都平原经济区和川南经济区产业基础较好,成都市A股上市公司数量占全省上市公司数量比重超过6成。
成都市所在的成都平原经济区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龙头,经济实力明显强于其他经济区,区域间经济实力分化明显。从区域看,省会成都市所在的成都平原经济区经济实力明显强于其他经济区,其中成都市GDP约占全省经济总量的37%。受益于白酒产业,宜宾市和泸州市经济实力强,支撑起了川南经济区在全省经济版图中的重要地位。川东北经济区各地市的天然气储量均较丰富,但各地市经济实力分化明显。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的经济实力相对较弱,是五大经济区中唯一未提出经济总量目标的区域,未来发展侧重于生态经济发展。三产结构方面,成都市三产占比超60%,服务业引领经济增长;凭借钢铁工业和丰富的钒钛磁铁矿储量,攀枝花市是四川省唯一的二产占比超过50%的地市;宜宾市和泸州市二产占比接近50%,泸州市酒制造业贡献远超其他行业。
攀枝花市和成都市人均GDP领先于全省。从人均GDP来看,得益于矿产及水能资源丰富但常住人口较少,攀枝花市连续两年人均GDP超过了成都市,在四川省排名第一;德阳市、宜宾市和绵阳市人均GDP在四川省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巴中市人均GDP最低。
成都市常住人口占四川省总人口四分之一,虹吸效应明显,省内其余大部分地市(州)常住人口呈负增长。2023年末,成都市常住人口约占全省常住人口的25%。从近五年情况看,成都市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6.59%,绵阳市、宜宾市和攀枝花市年均增长率低于0.5%,其余17个地市(州)常住人口均呈净流出趋势。
2.各地市(州)财政实力及债务情况
(1)财政收入情况
四川省各地市(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呈增长趋势,但税收占比普遍偏低,财政自给率水平亦较低。
2023年,四川省各地市(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同比呈增长趋势,增长率集中在8%~20%。成都平原经济区内,成都市作为四川省省会城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远超其他地市(州);绵阳市、雅安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超20%。受益于白酒行业贡献税收规模较大,位于川南经济区的宜宾市和泸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较大,仅次于成都市。受益于一系列经济和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以及重点产业和项目的推动,自贡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达29.8%。川东北经济区中达州市通过加大资产资源盘活力度,坚持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较上年增长21.72%。攀西经济区中凉山州丰富的矿产资源带来较大规模的增值税和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使得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排名靠前。川西北生态经济区受限于山区为主、交通不便、人口较少和主导产业税收贡献有限等因素,甘孜州和阿坝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较小。2023年,阿坝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较上年增长81%,主要系一次性非税收入大幅增长所致。2024年1-6月,除乐山市以外,四川省各地市(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同比有所增长,其中绵阳市、巴中市和攀枝花市增速较高,分别达22.80%、19.40%和19.35%。
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构成看,四川省各地市(州)税收占比为50%左右。2023年,甘孜州税收收入占比最高,为62.63%;阿坝州税收收入占比最低,为41.02%,较上年下降25.68个百分点。从财政自给率看,四川省各地市(州)财政自给率有升有降,中位数为33.13%(达州市),整体水平仍较低。
受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四川省大部分地市(州)政府性基金收入有所下降。成都市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大,其他地市(州)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与成都市差距较大,川西北生态经济区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最小。2023年,受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四川省大部分地市(州)政府性基金收入有所下降,降幅集中在5%~20%。攀西经济区的凉山州和攀枝花市政府性基金收入降幅超30%。
四川省各地市(州)上级补助收入对综合财力的贡献度较高。从上级补助收入规模来看,成都市、凉山州、南充市和甘孜州获得上级补助收入规模超400亿元,主要来自对欠发达地区的扶贫补助和对水电、农业等的补贴等。各地市(州)上级补助收入在综合财政收入中占比均较高。
(2)债务情况
四川省各地市(州)政府债务余额均持续增长,政府债务率整体有所上升,自贡市、内江市、遂宁市和巴中市政府债务率较高。四川省将统筹各类资源化债,分层分类防范化解债务风险。
四川省各地市(州)政府债务余额均持续增长,成都市政府债务余额增速有所放缓,截至2023年末成都市政府债务余额占全省比重为25.80%。政府负债率方面,四川省各地市(州)政府负债率整体有所上升,其中巴中市政府负债率超100%,其余各地市(州)政府负债率在60%以内。政府债务率方面,四川省政府债务率较高的地市(州)集中在川南经济区和川东北经济区,其中自贡市、内江市、遂宁市和巴中市政府债务率超过170.00%。
债务管控方面,四川省《关于2023年省级决算草案的报告》指出,2023年四川省各级财政部门推动政府债务按时偿还、隐性债务按计划化解、平台公司融资行为进一步规范、其他债务风险有效管控。未来,四川省将持续加强财政风险管控,统筹各类资金、资产、资源化债;积极创新化债方式,完善化债激励措施。《2024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四川省制定综合化债方案,扎实推进各类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全省债务风险总体可控;2024年四川省将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推动地方债务综合化债工作方案落地,分层分类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对违规新增举债严肃追责问责,依法严格管控平台公司债务规模和融资行为,建立市县债务化解激励机制;提高债券资金使用绩效,从制度机制上遏制和防范政府违规举债、平台公司过度举债,完成省级地方金融管理机构改革,支持四川银行、四川农商联合银行等地方金融机构发展壮大。
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方面,2023年10月,四川省发行280亿元特殊再融资债券,规模处于全国中游。2024年8月和9月,四川省分别发行200亿元和415亿元特殊再融资债券,发力明显;涉及区域超过100个区县,整体较为分散。其中,债务压力较重的巴中市2023年获得再融资债券资金18亿元,特别国债资金34.2亿元,在四川省地市中规模最大。
盘活资产方面,2024年9月,四川省全面启动国有资产资源“起底式”清查工作,分类推进闲置低效资源盘活利用。
金融化债方面,四川省公布案例较少。2024年7月,广安市城投企业通过四川银行进行非标贷款置换,成本压降2.28%。
成都市发债城投企业债务规模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占四川省总规模近一半,成都市《关于成都市2023年市级决算的报告》提出,合理控制各地政府债务规模和增长速度,强化债务风险监测预警;按照“一地一策”“一债一策”方式加快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建立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监管体系和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区(市)县化解隐性债务激励资金规模,加大对风险化解成效明显地区的激励力度,分类推进融资平台公司改革转型,加快压降平台数量和隐性债务规模;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定期核实区(市)县和市级相关单位化债情况,加大违规举债和化债不实查处问责力度。
1.城投企业概况
四川省城投企业行政层级较为下沉,其中成都市各区县发债城投企业数量占比近一半;发债城投企业主体信用级别以AA为主,高信用级别城投企业主要集中在成都市。
截至2024年9月末,四川省内有存续债券的城投企业共224家,其中省级城投企业2家、地市(州)级城投企业52家、区县级城投企业170家。从各地市(州)发债城投企业数量看,成都市发债城投企业数量最多,为104家;其次为绵阳市、泸州市、遂宁市和眉山市,发债城投企业超10家;其他各地市(州)发债城投企业数量在10家以下,甘孜州和阿坝州无发债城投企业。从级别分布看,最新主体级别为AAA的城投企业共9家,其中省级和成都市分别为1家和8家;AA+和AA城投企业分别为47家和139家。AA+发债城投企业中33家集中在成都市。
2.城投企业发债情况
2023年,四川省整体债券发行数量和规模同比均有所增长,成都市净融资额占四川省比重超60%。2024年前三季度,除眉山市、宜宾市和泸州市外,其余地市(州)城投企业债券净融资额均为负。
2023年,四川省共有136家城投企业发行债券,较上年增加12家,发行数量合计405只,规模为2971.34亿元,债券发行数量和规模同比均有所增长;但南充市未新发行债券。四川省发债城投企业仍集中在成都市,发债规模占全省的54.10%。2024年1-9月,雅安市和凉山州未新发行债券,乐山市、德阳市和达州市发行规模相对上年下降较多,巴中市和泸州市债券发行规模已超过上年全年规模。
2023年,成都市城投企业中AAA、AA+和AA城投企业发行规模占比分别为23.09%、41.76%和34.18%,结构相对均衡。除成都市外,其余地市(州)发行债券的城投企业信用级别以AA为主(占合计数的61.02%),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和攀西经济区AA+级别的发债城投企业集中在其区域内的核心城市。
2023年,成都市城投企业债券净融资额占四川省比重超60%。2024年1-9月,除眉山市、宜宾市和泸州市外,其余地市(州)城投企业债券净融资额均为负。2022-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川东北经济区的南充市、广安市、广元市和巴中市城投企业债券净融资额持续为负。
3.城投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各地市(州)城投企业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整体略有上升,现金短期债务比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2024年6月末,各地市(州)城投企业现金短期债务比略有回升,但巴中市发债城投企业仍存在较大的短期偿债压力。
截至2023年末,成都市发债城投企业全部债务规模超万亿,绵阳市、泸州市、宜宾市和眉山市城投企业全部债务规模在千亿元左右,其余各地市(州)发债城投企业全部债务规模在千亿元以下。债务负担方面,四川省各地市(州)城投企业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略有上升,绵阳市、乐山市和广元市发债城投企业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超55%,债务负担相对较重。债券集中兑付方面,在考虑行权的情况下,2024年第四季度及2025年,四川省发债城投企业到期债券规模分别为841.78亿元和2930.98亿元。其中成都市、绵阳市和眉山市2025年债券到期规模较大,存在一定的集中偿付压力。
短期偿债能力方面,2023年末,除雅安市外四川省各地市(州)发债城投企业现金短期债务比均小于1,大部分地市(州)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宜宾市和自贡市发债城投企业现金短期债务比下降明显且指标数值较低,短期偿债压力有所加大。2024年6月末,各地市(州)发债城投企业现金短期债务比略有上升,巴中市为0.20倍,存在较大的短期偿债压力。再融资方面,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除巴中市和遂宁市外,四川省各地市(州)发债城投企业筹资活动现金流均为净流入,2023年净流入规模整体较上年变动不大,但各地市(州)分化较为明显,南充市净流入增长明显,德阳市、眉山市净流入有所下降。其中,成都市发债城投企业筹资活动现金流入量超万亿,川东北经济区和攀西经济区发债城投企业数量不多,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和净流入规模相对较小。
4.各地市(州)财政收入对发债城投企业债务的支持保障能力
除凉山州、雅安市和广安市外,四川省其余地市的“发债城投企业全部债务+地方政府债务”/综合财力超过200%,其中成都市超过500%,绵阳市、泸州市和遂宁市超过350%。成都市经济实力强,但债务规模亦大。
[1]“五区”即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五区共兴”在四川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上提出,旨在促进五区之间的协同发展。
[2]截至2024年9月末,成都市债券余额6107.47亿元,2025年到期债券(含行权)规模1725.97亿元。
公用评级三部
崔莹 李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