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祥|族谱中的历史

乐活   文学   2024-09-07 08:38   江西  


族谱中的历史

文/陈志祥


族谱是一个以父系家族传承世系关系为主体的特殊书籍,虽然是三大(国史、地志、家谱)历史文献中最为平民化的资料,因为谱书中对研究历史、政治、民俗、人口、社会和经济等方面都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所以,族谱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人文资料。


族谱中的分家——严坑分家

在农耕时代,分家是每一个人丁兴旺的家族不得不面对的事情。有的家族开基的地方比较好,几代人之前就已经考虑到了将来分家的情况。修建祖屋的时候都是选择这个屋场的中央,方便将来子孙分家的时候可以在周边接驳横屋,几代人之后就形成了一个以独家姓氏为特点的村落。


然而茅店西坑自古以来就是属于“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土地在老百姓眼里,历来都是非常宝贵的生产资料。大部分家庭都只能削山建房,几乎没有很大规模的屋场。因此,在我们的族谱中,可以明显地看到两次比较大规模的分家。


第一次大规模分家发生在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出生的这一代人。自南宋淳熙八年(1181年)以来,陈氏家族严坑文山里已经七世同居,为了家族的延续和发展壮大,隆发公的后裔共分为四房:必成公三子陈志恭由严坑迁居田寮下;必远公长子陈志崇由严坑徙居峙背;必达公之子陈志高由严坑迁居竹芫背;必成公四子陈志敬留居文山守业。


这次分家大概发生在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原因而分迁呢?


因为历代谱序之中都言明这次分家是为了恢宏事业和子孙繁衍,互相协议,分为四房。所以,我们先来看看这四位分房祖的生卒年代,长房陈志恭(1403年—1499年),二房陈志敬(1408年—1464年),三房陈志高(1412年—1493年),四房陈志崇(1406年—),虽然志崇公只有出生时间,但是分家时这四位至少都应该已经成家,因此时间范围可以缩小到(1430年—1464年)之间的34年间。


这四位分房先祖有一位共同的太爷爷,元朝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陈旺三公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其中长子陈大一郎公生子陈必成(1365年—1448年),子四:志温、志和、志恭、志敬;次子陈大二郎公生二子必达和必远,长子陈必达(1366年—1427年),子一:志高;次子陈必远(1368年—1411年),子二:志崇、志福。


按说这里有七位兄弟,而且志温、志和、志福都有子嗣,如果分家的时候,他们三支还有传人,应该会分得一份家业。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分家的时候这三位以及他们的子嗣都已经去世。陈志温(1385年—1429年),陈志和(1388年—1425年),陈志福生卒年代不详,但是因为他的父亲去世比较早,而且陈志福还有一个儿子陈友禄。所以,陈志福至少都活到了(1425年)。然而,因为志温、志和、志福三位的子嗣生卒年代都没有记载,所以只能暂时锁定在1430年之后,那么这个时候还健在的长辈中,只剩下陈必成公夫妇,先祖陈必成(1365年—1448年),祖母杨氏(1369年—1433年)。


正所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家一般都不愿意挪窝。所以,留居严坑祖屋的正好是必成公的幺儿志敬公,这就说明分家的时候两位老人至少有一位健在。以必成公的视角,当他80岁大寿之年(1445年)时,家族成员可能是下面这样的情况:



因为孙子辈中的前后顺序分别是:友清、友纲、友富(1440年)、友升、友章(1443年)、友禄、友权(1445年)、友德(1456年)、友能(1458年)。


我们如果以1440年为分界线,志恭公(38岁),志敬公(32岁),志高公(28岁),志崇公(34岁),都是属于可以自己做主成家立业的大好年纪。可能存在某种不可名状的原因,导致排在前面的两位重孙接连夭折。几乎在1430-1440的十年期间,家族中非但没有添丁进口。甚至,年富力强的长孙友清和次孙友纲都撒手人寰,志福公虽然辈分更高,但是年纪和友清友纲不相上下,可能也遭遇了类似的命运。所以,作为家族长辈的先祖必成公,为了家庭的发展大计,同意了四位分房先祖的分迁方案。


因此,分家的年代大约是公元1440年前后,分家的原因是长时间合族而居,导致丁口不旺,分散居住有利于家庭和睦和家族繁衍。


前几年,我专门驱车前往严坑文山堂故地考察,正好遇到志敬公的后人。我不懂看风水,只能从现在的可利用资源来分析。这个屋场地势比较高,不仅有水井,门前还有几口鱼塘,并且形成了一条水渠,说明后垅山的蓄水能力不错,在担水做饭这件事情上,应该没有多大的烦恼。一路上的耕地都在地势较低的地方,到了收获的季节,挑着粮食回家必然会成为一件重体力活,但是农耕时代谁有舍得在耕地上建房子呢?


族谱中的分家—天字辈分家

每个屋场都有它的极限,一旦人口超过了最大可容纳数量,分家也就在所难免。保守估计严坑文山堂老屋场最大可容纳的人数应该在8/9户,人数在40-50人之间。那么,分迁出去的三个地方,又能容纳多少人合族而居呢?根据1985年《赣县地名志》:


“田寮下,茅店圩北偏西7.5公里的山下,杨洞溪河从村旁边流向万嵩,15户,45人。【陈氏族谱】明永乐年间,陈必成从严坑徙此开基,传19代。”


“竹芫背,茅店圩北偏西8公里的山下两溪交汇处,杨洞简易公路从村旁通过,从前竹木茂密。26户,119人。【陈氏族谱】明永乐辛卯年,陈必达从严坑徙此开基,传23代。”


“峙背,茅店北偏西5公里的山下。村旁原有寺庙。33户,152人。【陈氏族谱】明永乐年间,陈太一郎由太阳坪严坑徙此建村,传22代。”


因为地名志收录的内容涉及的姓氏太多,难免会有纰漏。其中峙背房是陈大二郎公的次子,其次明永乐辛卯年(1411年)正好又是峙背房必远公去世的年景,再者族谱中明确记载的开基祖是志恭、志高、志崇三位。但是1985年正好是离我们最近的又一次人口巅峰时期,所以,也能从侧面了解到分迁地的人口上限。


第二次大规模分家延续的时间比较长,基本上由第102世天字辈的先祖从田寮、竹芫、峙背三村往村落周边迁出重新开创基业。所以,基本上每一个西坑陈氏族人都知道自己这一支天字辈的先祖名讳。


从严坑文山堂分迁出来之后,陈氏四房的人口都出现了两次递增。第一次递增是从92世到98世(志敬公房是到97世,因为辈份走得慢),之后就出现了一次严重的人口锐减。尤其以峙背志恭公房最为严重,11位景字辈先祖中,只有景鑑公一脉得以传承;田寮下志恭公房,20位景字辈先祖中,只有景锐公一脉得以传承;严坑志敬公房,11位景字辈先祖中,只有景椿公次子以濡公得以传承;竹芫志高公房,30位景字辈先祖中,只有景镇、景税二公得以传承。




在之前的《南明时期的赣州》一文中曾经提到,隆武年间1646年,赣州不仅连年天灾,而且人祸也接踵而至。以金声桓和王得仁为首的明朝军人投降满清,帮皇太极和多尔衮打下江西,在赣州逼杀隆武政权的代表人物杨庭麟。金王二人的带兵方略就是纵兵抢掠,既是官兵又是土匪。然而,他们还是觉得满清的封赏不够,又扯起反清复明的旗号投入南明永历帝麾下,再次把江西打了一遍。在进攻赣州之前,满清任命的守军已经提前收割了赣州城周边的粮食,等到金王二人的部队达到赣州时,已经无法就地补给,因此这一战彻底没能再次攻入赣州城。


金声桓和王得仁虽然是死有余辜,但是可苦了赣州城周边的老百姓。【陈氏族谱】:“不幸有明鼎革,惨遭兵僰,十室九空。我族能全性命保存宗祀者,只有袭儒公、景税公、景锐公、景种公、以洙公、以清公、元鼐公、日瑚公诸前辈,及独怀族谱逃入深山之谭孺人约计不过十余人而已,一发千钧殆哉,岌岌幸叨天佑。”


康熙乾隆年间,国家局势日渐趋于稳定,陈氏家族又一次得到喘息的机会。到第102世,天字辈已经达到了168人, 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到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期间,平均每一年都至少有一位天字辈的先祖诞生。经历了南明隆武年间血的教训,大家已经不再固守一地,而是不断地开拓新屋场,从此陈氏家族的种子在西坑遍地开花,如今已经硕果累累,炊烟袅袅。  


族谱中的登仕郎


在翻阅族谱的时候,发现大多数人的介绍都是千篇一律。依次是排行、字号、生卒、墓葬、配偶、子女。如果生前有功名爵禄,或者是为家国做出过重大贡献,则会在族谱上留下特殊的记录。


今天跟大家聊聊,在茅店西坑陈氏族谱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功名——登仕郎。据不完全统计,从第100世【日字辈】起到第106世【昌字辈】,谱载共计有38位登仕郎。


田寮房:陈日鹏(1731-1814年),授登仕郎,寿届六一候选知县。

田寮房:陈天显(1776-1854年),援思登仕郎。

田寮房:陈锡絅(1812-1871年),例授登仕郎。

田寮房:陈天颂(1777-1850年),恩赐登仕郎。

田寮房:陈锡绚(1837-1915年),恩授登仕郎。

田寮房:陈锡蕴(1813-1886年),例授登仕郎。

田寮房:陈锡绪(1815-1883年),恩赐登仕郎。

田寮房:陈永琤(1848-1883年),例授登仕郎。

田寮房:陈其辀(1878-1906年),例授登仕郎。

田寮房:陈锡綮(1817-1879年),例授登仕郎。

田寮房:陈永瑭(1845-1908年),例授登仕郎。

田寮房:陈永玱(1852-1910年),例授登仕郎。

田寮房:陈天芬(1776-1851年),恩赐登仕郎。

田寮房:陈天芹(17761852年),恩赐登仕郎。

田寮房:陈锡星(1809-1875年),恩赐登仕郎。

田寮房:陈天萃(1783-1857年),恩赐登仕郎。

田寮房:陈永诠(1845-1927年),恩赐登仕郎。

田寮房:陈永证(1844-1922年),例授登仕郎。

竹芫房:陈其渭(1792-1877年),恩赐登仕郎。

竹芫房:陈昌煊(1844-1920年),恩赐登仕郎。

竹芫房:陈昌勳(1830-1911年),恩赐登仕郎。

竹芫房:陈昌焕(1852- 年),思赐登仕郎。

峙背房:陈明庸(1725-1799年),恩赐登仕郎。

峙背房:陈锡价(1796-1865年),例授登仕郎。

峙背房:陈锡蓝(1793-1867年),例授登仕郎。

峙背房:陈永汲(1815-1894年),例授登仕郎。

峙背房:陈永疇(1795-1874年),登仕郎。

峙背房:陈永桂(1815-1860年),例授登仕郎。

峙背房:陈永橦(1821-1888年),例授登仕郎,清州同政。

峙背房:陈永诜(1809-1852年),例授登仕郎。

峙背房:陈永训(1813-1875年),例授登仕郎。

峙背房:陈其林(1842-1883年),例授登仕郎。

峙背房:陈永睟(1830-1851年),例授登仕郎。

峙背房:陈永晧(1827- 年),例授登仕郎。

峙背房:陈锡郁(1810-1866年),例授登仕郎。

峙背房:陈锡美(1800-1881年),例授登仕郎。

峙背房:陈永海(1797-1870年),恩赐登仕郎。

峙背房:陈其鹦(1842-1866年),例授登仕郎。


因为登仕郎在族谱中的出现频率非常高,人们不禁要问:1、登仕郎是什么职务?2、它能给个人带来什么好处?3、它能给家族带来什么好处?


首先,登仕郎并不是指具体的职务,而是在清朝的某些时期,只要官位达到了九品,都会被授为登仕郎。而且,登仕郎由来已久,从唐朝就开始设置,属于文官第二十七阶,正九品下;宋朝时期为正九品,为文官第三十六阶;金朝为正九品上;元朝升为正八品,掌管宗卷、钱榖的属吏。清朝时,阶官与品级完全对应,官居几品即授几品阶官,如知县为正七品,登仕郎就是传说中的九品芝麻官。


清朝将官员分为九品十八级,而九品又细分为正九品跟从九品。九品在清朝就是县级官员从属,相当于现在的科级官员或者主任。县级的九品官基本就是县令手下的文员或者巡检人员,因为光靠县令一个人是完成不了所有的事情,所以他需要有人帮助断案,收税以及处理县中的一切事情。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并没有担任过实职,但是如果曾经协助处理过公务,或者是有过义举(捐粮、捐钱、救灾等)。有时完全无实职的人,也可以得到阶官的称号,可以使用其服饰享其荣耀。


其次,登仕郎给其本人带来的好处,其实更多的还是心理层面的安慰。古代科举历来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够通过科举当上七品以上官职的都属于凤毛麟角。因此,大多数人都是在民间以豪族仕绅的身份从政。当茅店西坑发生了一些邻里纠纷的时候,并非人人都能有机会去赣州府敲登闻鼓,求县令亲自断案。大多数时候,人们都习惯于找当地的话事人来解决,如遇重大事情则由仕绅整理成文书送到府衙来决断。久而久之,这些人就成为了非正式公务员。如果能够在有生之年正式被授予登仕郎,还可以领到俸禄,文官正九品的工资有:年俸33两,禄米33,无养廉银,折合成人民币相当于18000/年。


最后,登仕郎给家族带来的好处更多是人文方面的示范效应。因为文官首先要有足够的学识,得会舞文弄墨。在农耕时代,家家户户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收入全靠土地里的庄稼,如果家族里出了一位能够吃皇粮的文官,动动毛笔就能谋生的生活方式就会变得人人羡慕。甚至有可能会成为父母教育子女的口头禅“你看别人家的孩子,天刚亮就念书,现在考上秀才,就不用撸锄头把”。


所谓“人生龙,凤生凤”,上面列举的这些登仕郎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父子相承,甚至几代人都曾经得到过功名。如果家族中有良好的教育氛围,优秀的传统也是可以被传承下来,成为家族共同的财富。
作者简介

陈志祥,笔名:包包,1986年生,江西赣县茅店人。第一份工作在石芫中心小学任教,现在从事智能家居行业,定居于深圳。热爱家乡,热心公益,喜欢研究族谱和家乡相关的人文历史。

本期编辑:风侠

文艺青年,文艺方式,文艺生活,加入星火吧,让青春燃烧。

   征稿声明   

 

星火赣县驿是一个纯文学平台。

本平台致力打造高质量文学氛围。

现长期向广大文友征集散文、小说、诗歌、评论等稿件。欢迎四海文友赐稿。
①来稿要求本人原创,且无在其它公众号推送过,附个人简介相片一份。
②来稿杜绝抄袭,文责自负。
③来稿字数不限,稿件择优选用。

投稿微信:lf20141009      邮箱:  lflwl99@163.com

稿费及赞赏:稿费来源赞赏,10元(含)以内,不发放稿费,留做平台运营开支,10元以上的按照赞赏金额70%,发放稿费


星火赣县驿:刘锋

需要了解《星火》杂志的请加lf20141009 微信 

星火赣县驿
以文艺的方式做文艺的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