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二届中国数字交通创新发展大会上,中铁二十二局轨道公司运用数字化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依托广州市轨道交通18和22号线、北京市轨道交通昌平线南延工程二标等工程项目,参评申报的“轨道交通行业智慧建造及信息化应用”获评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交通行业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
大会以“聚焦数智新时代 构建交通新未来”为主题,聚焦于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智能化响应与智慧化支撑的新模式与新形态,广邀行业内的专家学者及知名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数字交通创新发展的新方向与新机遇。中铁二十二局参与建设的广州市轨道交通18号线和22号线是广州迄今为止最高规格的地铁线路,最高运行时速可达160千米。施工涵盖了明挖法、盾构法、暗挖法等多种施工工法,与一般车站、风井及盾构施工相比,施工规模大、难度大。尤其是大直径盾构长距离穿越富水或极富水砂层、断裂带与花岗岩节理密集带凸起形成的极软极硬不均匀地层,施工难度极大,施工风险极高,为施工管理带来了新挑战,因此,智慧建造及数字化信息应用成为了推进项目建设的重点内容。施工过程中,建设者们利用建筑信息模型进行施工图会审,直观了解设计意图,提前发现和解决设计问题,推进各专业之间协同,有利于发现和定位不同专业之间或不同系统之间的冲突,减少错漏碰缺,避免返工和工程频繁变更等问题。利用施工深化模型,开展项目现场施工方案模拟及优化、建筑虚拟建造及优化、进度模拟、施工交底、质量安全管理和资源管理及优化,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提高施工工序安排的合理性。项目团队基于BIM、大数据、智能化、移动通讯、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集成创建了智能建造及数字化应用平台,实现项目各参与方的信息共享,支撑轨道交通建设多专业协同工作,能够对施工进度、资源、质量、成本、安全和场地进行有效、动态可视化管控,实现基于数据的动态集成管理。将人员信息管理、物资设备管理等模块,结合各工序节点所需人、机、料以及时间同模型构件相关联,通过派工单的模式,结合施工预警、派工单完成情况填报、模型图钉、安全质量管理等实现施工过程的动态化控制和人与物的精细化管理,相较传统方式节约材料成本约8%、缩短工期约10%。BIM轨道智慧管理平台在广州市轨道交通18号线和22号线项目成功的应用受到了业主、监理的一致好评,之前还获得2019年中国建筑协会BIM大赛“三类成果”。近年来,轨道公司充分发挥数智化赋能作用,加快企业数智化建设进程,提高项目数智化管控水平。在集团公司指导协助下,聚焦价值创造,大力推进构建数字化管理平台,加快项目监管系统一体化平台建设,助力项目管理向数智化转型,深化“智管云”管理平台运用升级,提升安全质量管理效能,优化升级公司办公协同管理系统,提高全员办公效率,助力推动项目精细化管理创效水平。地下空间开发虽然是一片蓝海,但也充满未知和挑战。向新而行,向地球深部进军,逐步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是轨道公司作为城市轨道专业化公司的责任和使命。接下来,轨道公司将持续围绕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创新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培育新质生产力,在未来广阔市场中展现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