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剧是在创新还是灭亡?——雪豹来回答

文摘   2024-05-17 10:54   上海  

三年一届的昆剧节刚刚落幕,不出意料有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一种是昆剧正在不断创新发展,这次面向年轻观众得到正向反馈可咨证明;另一种是对昆曲的现状和未来表示担忧,甚至用“消亡”“倒掉”来表达焦虑心情。时逢著名导演、作家万玛才旦先生的遗作《雪豹》正在上映,答案呼之欲出。


本文核心观点:对昆剧的保护认知存在盲区,盲区导致批评与赞扬的错位;昆剧从业者不直接等同于昆剧的保护者;如果眼中没有昆剧,就会形成“保护”行为悖论;手段创新必须服从本体保全,追逐流量必须服从追求质量,此后方可言振兴。


谨以此小文致敬昆曲入遗23周年


本期作者:元未  编辑:锦年往诗

1

伤人



雪豹是猛兽,会伤人。

昆剧也伤人。


伤观众。比如想看昆剧节的演出却买不到票,受伤。投入时间和金钱,看到了但不满意,还要焦虑昆剧要“亡”, 表面话越狠,受伤越重。听到那些只要流量,四功五法都可以不要的言论,更是气出内伤。


伤组织者。不少观众夸新戏的舞台美,视觉美,故事美,你们看不到吗?昆剧难道不要不断地吸引新观众吗?明明是在创新在发展,却被说成是走向灭亡,真是越想越受伤。


伤创作者。哪一部戏不是从新到经典的呢?辛辛苦苦劳神费力的创作,竟然被人说不是昆剧,就够伤人了。还说是在伤害昆剧,那就是往人心间儿戳。


伤从业者。这一行比其他各行各业坐科的时间都要长,吃的苦流的汗没法衡量,坚守到现在已经狠不容易,平时演出机会也不多,难得卯了劲露了一手,还要批评,真是有够伤人的!


2

珍贵



伤人却无比珍贵。


雪豹在我国1988年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就已被列为I级保护对象。还被纳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附录I(严格禁止国际贸易),纳入了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


昆剧则在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8年收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当年设立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传统戏剧类的榜首(紧随其后的为梨园戏、莆仙戏)。



3

稀有



雪豹在全世界范围内仅有数千只。因为所处生境条件艰困,使得它们的领地面积很大。有资料显示,狮子一般在20-150平方公里之间,老虎一般在100至400平方公里之间,雪豹则在200-1300平方公里之间。


我国专业昆剧院团一共才9个,平均1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10个江苏)分不到1个昆剧院团。平均约2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和300万人口里才有1名专业昆剧演员。


4

脆弱



雪豹处于所处自然界食物链的顶端,但由于其生存环境面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带来栖息地破碎化、与人类活动的冲突加剧等问题,食物链基座虚空,引发生存危机。


万玛才旦导演的《雪豹》讲述的就是因为食物匮乏而导致雪豹不得不屡屡下山捕食牧民的羊,结果身陷囹圄陷入与牧民之间形成直接对抗。


昆剧被誉为“百戏之祖”,概因其为传统戏曲文学、曲牌音乐唱腔、歌舞身段表演等集大成,背后涉及到编剧、作曲、演奏、表演程式、舞台调度、服化道等方方面面。综合性的传统艺术特征,决定了剧种在现代社会里的传承生态具有很大的脆弱性和不确定性。如今不仅专业演职人员不多,各类相关的传统技艺生存环境同样都面临严峻的境地。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这是人类历史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重要里程碑。这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昆剧作为其中的代表,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用来解释其传承生态的要求。


昆曲绵延了数百年,之所以直到2001年才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背后折射出的是在现当代全球化、工业化、城市化等背景下,人类社会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5

“保护”认知的盲区



雪豹很难人工圈养,人工繁育更难。资料显示,当前我国各动物园、繁育中心的圈养老虎数量有数千只,但雪豹只有十几只,人工繁育的雪豹更是仅有1只。这主要就是因为雪豹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其身体构造早已适应了高海拔、寒冷的气候和野外自然环境,无法在其他地区繁育和生存。因此,我国大部分动物园都没有雪豹的影子。


电影《雪豹》里直面观众的拷问是保护雪豹还是保护人的利益。这个背后实际上反映的是保护认知的盲区,把雪豹的生境保护,简单等同为生命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第一条就开宗明义——


为了保护野生动物,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制定本法。


如果重要的生态系统保护不到位,野生动物的生存生境持续恶化,那么只会不断加剧生命保护的冲突和难度。


当下对昆剧的“保护”,同样存在明显的认知盲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法文版的“保护”用的是sauvetage,是“救援”的意思,并非一般意义上的protection;英文版用的是Safeguarding,亦带有保全和救护保障的意思。《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其英文版第 2 条第 3 款对“Safeguarding”(保护)有专门定义——


“Safeguarding”means measures aimed at ensuring the viability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including the identification,documentation,research,preservation, protection, promotion, enhancement,transmission,particularly through formal and nonformal education,as well as the revitalization of the various aspects of such heritage.


对应的中文版译文是——


“保护”指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 ( 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 ) 和振兴。


注意,中文版里出现了两个不一样的“保护”。显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保护”的定义和定义内提到的“保护”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前者核心是围绕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所有重要措施,而我们一般认知里的“保护”只是9个重要措施之一!


所以回到本文一开始提到的“昆剧伤人”现象,本质上是因为“保护”认知盲区带来的评判错位。那些认为昆剧正在“创新发展”的,其实主要是看到了昆剧在现代社会里“宣传、弘扬”的部分。那些认为昆剧陷入“困局”的人们,主要看到的是“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和传承”的部分。


就像雪豹的生命保护不等于且包含于生境保护一样,昆剧院团的生存保护不等于且包含于昆剧的保全保护。换言之,昆剧院团们再优秀,也不直接等于昆剧保护优秀,而昆剧院团无论成败都一定会影响昆剧的保护。(多言一句,昆剧在“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里的英文名既不是Kun opera,也不是Kunqu,而是Kunqu opera。)


“舞台美,视觉美,故事美”是昆剧的外在呈现形式,这在其他表演艺术门类里都可以找到也可以相互复制。但是,昆剧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只能续存于“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和传承”里。


所以,很明确的是,昆剧需要创新也值得创新的是手段,可作用于“社会实践”“表现形式”和“文化场所”(对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后同),而昆剧的本体必须且只能严谨、敬畏、认真、踏实地围绕其核心“知识”“技能”以及所有其他相关内容的“Safeguarding”(这里我更倾向使用“保全”,期待方家指正),且前者应无条件服从后者。因此,“流量”与“质量”哪一个重要,答案自明。


6

“保护”行为的悖论



影片《雪豹》看似平淡却慢慢勾勒出这样一幅奇特图景:无论是损失了羊的牧民金巴、报道这个故事的电视台记者和年轻摄影师,还是前来劝说金巴放豹的乡长以及最后赶来执法的森林警察,每个人都兢兢业业、恪守本职,但奇怪的是,每个人做着正确的事,却一步步地将事件往悲剧推进


记者对着镜头简要介绍雪豹时需要题词板,这不算什么;年轻摄影师在雪豹和尚跳进羊圈直面险境的第一时间忘了拍摄,事后竟然问对方会不会再下去一次,也不算啥;乡长只会对着金巴重复说着同样的话,也属正常;森林警察面对情绪愈发激动的金巴,最后当着他孩子的面把他反剪双臂按到土里,也算不得啥。甚至可以说,他们都十分的尽责。但,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答案就在外号“雪豹和尚”的喇嘛和金巴的老父亲身上。整部影片,所有人眼里只有“工作”,甚至看不到“人”,又如何能看到“豹”?真正眼中有人、有豹的,片中就只是这样一位老人和一位出家人。


这或是这部电影最核心的表达意涵。这里也点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无论是对于野生动物生境的保护,还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固然离不开一整套制度规则和运行体系来落实执行,但仅仅如此是远远不够的。如果眼中没有被保护的对象,只有与保护有关的工作,那么一不小心就会像电影《雪豹》里呈现的那样构成“保护”的悖论:人们一边在认真执行“保护”任务,一边很可能是在伤害被保护的对象。


电影里淳朴的金巴诚恳地说:它(雪豹)偶尔吃我一只两只羊,我就认了。可它为啥要咬死我九只羊啊!


现实里买票的观众诚恳地说:她(昆剧)偶尔出一两个新雷我也理解,大家都要生存。可她为啥出了一串还要自我表扬呢……


以上类比或不算恰当,但雪豹的“保护悖论”一样鲜活地存活在昆剧世界里。就如前文所述,昆剧的创作演出乃至昆剧院团的工作都不是保护昆剧措施的全部,包括决策者、管理者、运营者、组织者、从业者等各相关工作在内。一旦眼中只有字面带有昆剧的工作而没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里的昆剧,就会导致相反的后果。(往届昆剧节评论可参文末链接,世上本无新鲜事)



结语



雪豹“走出困局”的答案藏在老人和出家人身上,是因为他们都在这个高速运转的社会网络之外,意味着的就是初心。


就像我们重新温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里对于“保护”的定义: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和振兴。


我们呼吁,有更多有识之士和社会组织加入到有助于保全昆剧本体生命力的各项工作中去,不让肩扛着“宣传、弘扬”主责的专业院团们过于孤单。


我们呼吁,有关部门在加大对硬件建设、节庆活动、演出组织等投入的同时,也能通过专项基金、奖项激励等不断加大对“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传承”工作的切实支持,并给予其中的杰出人士和组织以不亚于戏剧表演梅花奖的荣誉。


如果,更多人眼中真的有昆剧,昆剧的工作是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始终,手段的创新服从本体的保全,对流量的追逐服务于对传承质量的追求,长此以往,或得迈向“振兴”。


(完)


主要参考文献:

1.雪豹有多难养?我国圈养东北虎超3000只,人工繁育的雪豹仅剩1只,《大猫来了》,2019.6

2.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的“保护”该如何英译——基于概念位阶的分析,郑安文、陈麦池,《中国科技术语》,2017年06期




昆剧节相关

2000-2015︱六届中国昆剧节的变与不变

再见以后,就是开始│第六届昆剧节的不完全评论


昆曲非遗20周年特辑

①十年后的你们还好吗?

②非遗二十载 功过待人评

③见好景艳阳天,愿万紫千红尽开遍

④口传心授 遇见昆曲最「真」的样子

⑤长留清曲一脉香 朱復《昆曲日志》编者手记

⑥百年曲学昌明“蝴蝶效应”中的基本经验


《雪豹》为著名导演万玛才旦(1969年12月~2023年5月8日)编剧并执导的电影,今年4月公映。该片于2023年9月在第80届威尼斯电影节非竞赛展映单元首映,获第3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 (2023)最佳影片奖,第17届亚洲电影大奖 (2024)最佳编剧奖、最佳摄影奖,第5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 (2023)最佳导演奖。

乐上山明 2024年第20期 

 昆剧是在创新还是灭亡?——雪豹来回答 

作者|元未

编辑|锦年往诗

乐上山明
分享所见美好 致力文化公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