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博藏传李成「寒鸦图」即将展卷,「百花图」回宫!浙博「问羽」迎来换展

文化   文化   2024-12-01 20:54   浙江  


「 问 羽 」
宋代的自然与艺术世界

📍杭州|浙江省博物馆

📆 2024年11月9日-2025年1月9日

🎫 本展览需购票


浙江省博物馆年度大展“问羽——宋代的自然与艺术世界”开展近一个月,即将迎来换展——


故宫博物院藏《百花图》卷、《绣羽鸣春图》与梁楷《疏柳寒鸦图》,12月8日之后启程回宫,我们还有一周时间可以细细观赏这三件难得的佳作;而此后,辽博馆藏李成(传)《寒鸦图》将于12月10日登场,尤其令人期待的是,其后的赵孟頫题跋。


第二阶段展期也仅有一个月,观众依然需要抓紧观赏。展玩特别在此分享展览学术对谈中,策展人、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水华,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主任暨中国艺术策展人史明理(Clarissa von Spee)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中国艺术策展主任白铃安(Nancy Berliner)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董宝厚故宫博物院书画部副主任、研究馆员汪亓等参与本次展览的各大博物馆专家,以及《所知与所见:宋徽宗绘画研究》作者、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博士周高宇等学者对展览和展出宋代花鸟名迹的细读。


·


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主任暨中国艺术策展人史明理(Clarissa von Spee)在开展之前便专门到访浙博,她特别分享了李迪《宿禽激湍图》与梁楷《秋芦飞鹜图》这两件馆藏作品的珍贵之处。


史明理


“南宋李迪的《宿禽激湍图》,究竟是否是画家真迹,尚待进一步的研究。但这件作品很好地体现了李迪的画风。画上也有李迪的签名,但并没有标明时期。关于李迪的出身,究竟是杭州还是河南也存在一定争议。他曾在徽宗的宣和画院学习绘画,后来到杭州,在南宋时期的宫廷画院就职。”


李迪《宿禽激湍图》
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梁楷《秋芦飞鹜图》左侧的题跋非常有代表性,画作右手边有两只较大的飞鹜,左上方远处有两只,令画面整体更为均衡。这些飞鸟在交配季节,永远都是成双成对出现的,我们由画面上的场景可以推测,画面描绘的大概是鸟类的交配时期。这件作品的画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线索,帮助我们猜测他所描绘的季节。


梁楷曾是宋宁宗时期宫廷画院的画师,本身在艺术方面成就非凡。后来,他去参悟禅道,但还是坚持画画。所以很多后期的作品,都是他自己在悟道过程中的一些创作。前后期两种画风的差异比较明显,前期更多体现了一种宫廷画院画师的风格,而后期则更多是禅画风格,尤其是在构图方面。


展览里,《秋芦飞鹜图》是以挂画的形式展出的。之前在日本的博物馆展出时,我们也是以挂画的形式来展出,将画轴挂起来让观众去感受。”


梁楷《秋芦飞鹜图》
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在本次展览中,两件分藏于中美两地的梁楷作品首次相聚,故宫博物院书画部副主任、研究馆员汪亓分享了故宫藏梁楷名迹《疏柳寒鸦图》。


汪亓

“梁楷在《疏柳寒鸦图》中采用了一种所谓的‘减笔’方式,用简率的笔法形成对物象的描写。画面虽然很简单,尽管都是寒鸦,但与李成的《寒鸦图》不同,因为它没有山水、烟雾、林木等背景,空间感体现得不那么强烈。但从画面上,我们仍然能多多少少感觉到这种细致的表现,进而体现出一种空间感。另外,还可以从静止的画面中感受到动态表现,这体现了梁楷高深的技艺。


《疏柳寒鸦图》中共有四只乌鸦。左下角的乌鸦用的是最简率的笔法,没有勾勒,几笔而成,极为突出地展现了梁楷的典型风貌。画面上方有一只从上向下俯冲的鸟,和停留在枯树上的一只鸟,眼目之间相互呼应,动静结合,这也是艺术家技艺的经典体现。与这张画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故宫博物院还收藏着梁楷的《秋柳双鸦图》,同样是简洁的布局,但能够表现出空间感,以及冬天的萧瑟气氛或秋天的寒凉气氛都表现得非常好。这些禽鸟的表现更为复杂,用墨笔勾勒出轮廓,再点染相关细节,形成了一种新的表现方法,也展现了梁楷对不同场景和禽鸟绘制的多样表现。”


梁楷《疏柳寒鸦图》
故宫博物院藏


“宋人《百花图》长近17米,是古代水墨题材的花卉图里面比较长的一幅作品。《百花图》这种用一幅长卷来展示不同季节花卉的形式,几乎开了花鸟画史的先河。


此后,有很多画家利用这种方式,创作了很多作品,成为了花鸟画的一个范式。就以故宫博物院而言,就有明代的周之冕、孙克弘,都采用了长卷的形式,描绘各个季节的花卉。”


佚名《百花图》
故宫博物院藏


“故宫借展的另一件《绣羽鸣春图》,与前两幅的最大不同在于,它体现了宋代院体花鸟画的一种典型面貌,工致、细腻。鸟的喙、眼睛、羽毛甚至颜色,画得非常精致,和梁楷的简率风格完全不同。画作采取了极简的构图,没有背景,突出主体的鸟。这只鸟有一个特点,就是被一根细线拴在了湖石之上。对于这个图像的解读,有人认为这是画家为了使自己的画更加生动,进行写生,所以将鸟拴在湖石上;还有一种解读则认为,画家想要表达尽管这只鸟被系在了石头上,身有所系,但心向往自由。


尽管这幅画是宋画,但不同的人会根据自己不同的观念,给出不同的解读,这也为我们解读宋画提供了多种思路。与它接近的,故宫博物院还收藏了一幅宋人《驯禽俯啄图》。这幅册页表现的禽鸟心情与前者不同,前者是心向自由,而这幅画中的鸟安于现状。虽然它的爪子上也系有细环,但并没有固定在某一处,而是俯身啄食。这也可能体现了不同鸟雀的不同心态,同时也反映了画家对鸟类和世态的认知。”


佚名 《绣羽鸣春图》
故宫博物院藏


佚名 《驯禽俯啄图》
故宫博物院藏
(非本次展品)


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董宝厚对即将展出的(传)李成《寒鸦图》的解读极为细致,也是观众第二阶段观展的最佳功课。


董宝厚


“《寒鸦图》并不是单纯的花鸟画,也可以把它归结到山水画的领域中去。很明显,画面分成了两个部分,右侧有很多树,树上栖息着许多寒鸦;左侧是平远的山水和小溪。其实我想跟大家聊得更多的是左侧这一部分。左侧这一面,空间感很强,其实有点像我们现在说的‘两岸像透视的感觉’,尤其是经过了之字形的溪水,把空间拉向了很远的地方。


之所以对这个区域特别感兴趣,是因为它后面的雾的状态。我的家乡在北方农村,小时候经常见到这种自然景色,和我看到的印象特别接近。我想除了花鸟画的写实性之外,宋代的山水画也有强烈的写实精神。如果大家没有经历过,可能觉得后面的雾是杜撰出来的,但如果亲眼看到那个景象,你会发现它是依赖于画家对自然界的真切观察。”


(传)李成 《寒鸦图》
辽宁省博物馆藏


“一个时代,在绘画上有着强烈写实精神的情况下,这种写实势必并非偶然,它可能在山水画上也会有所体现。我想通过这个局部告诉大家,这张画是有强调写实的。这种写实来源于观察,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这张画更多被我们称作《寒鸦图》,描绘的是寒鸦瑟瑟发抖的样子,这种景象出现在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即将到来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几个证据,一个是溪水已经融化,天气不再严寒。冬天有不同的阶段,有初冬、严冬,也有春天马上到来、万物萌动的时候,所有动物开始重新回到自然中去,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我想,这张画描绘的正是这个时刻。因为原来没有名字,后来我们把它叫作《寒鸦图》,名字的主导往往让我们忽略了它的季节性,更多地关注春天即将到来的脚步。画面中,一些鸟的活动也呈现出这一点。它们变得活跃起来,开始采食雪融后的食物和种子。天气逐渐转暖,它们变得更加活泼。因为温暖的天气,生命的活动也逐渐多了起来。这是我对这张画的个人感受,也希望大家在展出时,能够亲自到展厅去看,看看我说的是否合理。


宋代的绘画很复杂,也很有奥妙。题跋中一共有五个人,其中有三位是元代的,一位是明代的,还有一位是清代乾隆,他们大多关注这些鸟的饥鸣冻哀,但我并不赞同他们的看法,我认为这张画表现的其实是最艰苦的岁月已经过去,看到了春天到来的脚步。”


《寒鸦图》卷赵孟頫题跋


尽管展览遗憾未能展示宋徽宗名迹,但由于徽宗花鸟的代表性及其与展览主题的关联,展览也再度推进了对宋徽宗花鸟作品的聚焦与讨论。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中国艺术策展主任白铃安(Nancy Berliner)在展览期间专程来到浙博,向大家分享了虽未能至但相当珍罕的馆藏珍贵宋代花鸟名迹宋徽宗《五色鹦鹉图》。


白铃安


“宋徽宗《五色鹦鹉图》在波士顿美术馆馆藏中占据独特地位。关于宋徽宗的作品,学界存在着一些争议,有人认为《捣练图》可能并非宋徽宗所作,而是出自另一位宫廷画家之手;但有学者坚信《五色鹦鹉图》大概率是宋徽宗本人的作品,争议相对较小。


《五色鹦鹉图》右侧,宋徽宗亲题了一首关于鹦鹉的诗。我的前辈吴同教授曾提出,这幅画可能是某个画册中的一部分,徽宗在画册中专门绘制了一些吉祥的花鸟,并通过题词来表示祥瑞。吴同教授还认为,画中题跋置于左侧,与整个画册的布局有关。


赵佶 《五色鹦鹉图》
波士顿美术馆藏
(非本次展品)


“在波士顿美术馆,常有美国观众问我这样一个问题:‘这幅画是一千年前中国皇帝的作品,为什么最终会收藏在波士顿美术馆?’这个问题引发了我们的深思,并促使美术馆在官网上尽可能详细地展示这幅画背后的收藏历程和经手藏家。


1934年,《五色鹦鹉图》来到了波士顿美术馆,至今已约有九十年的历史。然而,在此之前,这幅画已历经全球多个地方,辗转于不同的朝代和国家,包括公立和私人收藏,最终才来到美国入藏波士顿美术馆。这一历程背后有着丰富的史料支持——它曾是元代皇帝的收藏,明末清初又为私人藏家所有,如戴明说和宋荦。18世纪时,乾隆皇帝将这幅作品纳入皇家收藏,后来又传给了嘉庆。此后,这幅画藏于恭亲王奕䜣手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再次进入私人藏家张允中的收藏,随后被售予日本著名古董商江藤涛雄,并最终由日本著名政治家和收藏家山本悌二郎购得。山本悌二郎在东京和美国(波士顿和纽约)均设有展馆,波士顿美术馆也从他那里购得了许多作品,包括美国和亚洲、中国的作品,《五色鹦鹉图》便是其中之一。”


《五色鹦鹉图》局部


《所知与所见:宋徽宗绘画研究》作者、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博士周高宇也分享了他在宋徽宗绘画中的一些新发现,共同构成了我们对宋徽宗作品更完整的理解。


周高宇


他认为,《五色鹦鹉图》可以视作宋朝整个国家或社会的一个小小折射。这只鸟来自于现在靠澳大利亚一带,牵扯到国家的外交和贸易,对内涉及到地方和中央的纳贡关系,还牵扯到宋徽宗自己创作五色鹦鹉的理念;而宋徽宗名迹《瑞鹤图》的时间和空间,也是宋徽宗精心选择的。鹤,尤其是丹顶鹤,在道教中有特殊含义,象征着永恒或神仙伴侣。鹤一般不太会出现在开封,所以画的象征意味很强,很有可能是当时丞相蔡京送到开封用来配合表演的。


赵佶 《瑞鹤图》
辽宁省博物馆藏
(非本次展览展品)


对于这件前不久辽博刚刚展过的国宝名迹,辽博副馆长董宝厚也特别谈及。


“为什么这件作品这么受关注?宋徽宗写的话也是解开这张画的钥匙,像记叙文一样,把事情的发展过程徐徐道来。仔细反复体会宋徽宗想表达的话,是有时间线的。政和壬辰正月十六的晚上,忽然有云出现在端门附近,端门前的人很诧异,突然一群鹤飞到了空中,接着两只鹤站在了赤尾之端。这两只鹤和一般的鹤不一样,一般的鹤可能野生的并不那么熟练,但它们见到人一点都不陌生,娴熟地站在了赤尾之端。其他鹤在天空中盘旋,像有节奏地、带有舞蹈感地盘旋,甚至还会发出一些悦耳的鸣叫声。那天是上元节,君民共乐,很多人都很诧异这件事。云停留了很长时间也不散去,这些鹤慢慢飞向了西北。这个记叙文强调的是,宋徽宗看到的真实情景。


事实上,经过一些研究,这的确是一个真实发生的事情。这些鹤是训练出来的,也有推测这些云是人为造出来的。这是一个人造的‘祥瑞’。宋徽宗从反对祥瑞,到慢慢接受,再到陶醉于祥瑞,展现了他思想的变化。最后,他在诗中写了两句:徘徊嘹唳当丹阙,故使憧憧庶俗知。这两句的意思是,这些鹤徘徊在辽阔的天地之间,因为这里是丹阙,皇帝的住所;他作为天子的表现得到了上天的认可,从而天降祥瑞,宋徽宗强烈的自豪感,都能从中感受到。”


作为策展人、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水华博士生动详解了他的策展构思。


陈水华


“展览主要的传播目的,其实就是三句话:宋画到底画了什么?它是怎么画的?它为什么要这么画?于是分为三个单元:第一个单元肯定希望看到宋画真迹,所以是‘追千古’,展示真迹,从时间上回溯千年;第二个是‘访山野’,从空间上走,走到野外去,从现在的山野去找那些鸟类;第三个就是’入画境’,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我们试图回到历史现场。”



“第一单元是场景加文物的展示。一开始展出的场景,告诉大家宋代绘画是一个怎样的呈现方式,它甚至是比我们现在想象的艺术更日常的展示。我会在这个空间里展出15幅宋画作品,最大的就是故宫藏《百花图》。整个展柜10米长,最后我们放到9米多,据说也是《百花图》展示历史上展开最长的了。在后一部分‘入画境’里我们把它完全‘展开’,还对每种植物、每种鸟类、每种昆虫、每种蛙类都做了标示,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自然和艺术融合。《绣羽鸣春图》对我来说很重要,因为它包含着一个信息,脚上绑的细线,提示着宋代的花鸟画家是怎么画鸟的。所以其实每一幅作品背后,都有在这个展览中不可或缺的原因。


第二部分就是‘访山野’。第一单元,我只是让你感受到历史的真实,第二单元才是我想传播的一个理念——当我们把高清图像和野外精美摄影作品、鸟类的动作形神,还有它的生活环境放在一起,感觉和画面都很逼近、很相似的时候,才明白这些宋代画家到底画了什么,为什么这么画。在第二单元,我可能停留时间会更长,因为要做很多解读。例如白头鹎,南宋的画家看到白头鹎才能画下来,因为它是我们杭州最常见的一种鸟类,它停留在杭州常见的女贞树上。白头鹎春夏会吃昆虫,到冬天时昆虫销声匿迹了,这时女贞树的果子刚刚成熟,变得很可口。于是两只白头鹎抢着吃,这个贪婪的样子肯定是被画家看到了,才把它画下来。比如李迪《雪树寒禽图》画了一只楔尾伯劳,外形非常逼真,和野外的几乎一模一样。它站立的姿态就是楔尾伯劳站在树上的该有的姿态和神态。它为什么会出现在冬天的环境?因为它对杭州来说就是冬候鸟。它为什么站在有荆棘的枯树枝头?因为它是吃肉的,吃蜥蜴和青蛙。它抓到蜥蜴和青蛙后,可以用嘴撕,但它没有猛禽那样的利爪,所以必须借助枯树荆棘的刺,把蜥蜴和青蛙挂在上面。如果不懂鸟类,就会忽视这些细节,甚至不知道这些画家到底画了什么、为什么这么画。我想传达的就是‘形神兼备’形理两全,这都是宋代画家始终关注的。我们宋代理学兴起,都是万物背后必有一‘理’,那‘理’是什么?其实就是科学道理。那时候虽然没有科学,没有鸟类生态学,但这些画家已经知道了、已经懂了,都遵循着这个道理。

再比如《桃鸠图》,宋徽宗画红翅绿鸠站在桃花树上,我们可能不了解二者出现的关系,其实红翅绿鸠就是喜欢站在桃花树上,因为它喜欢吃桃花的花苞。在杭州它出现了两次,其中一次就在桃花树上待了大半天,才被我们杭州的摄影爱好者们拍下来。所以我们才明白,宋徽宗画这张《桃鸠图》时,并不是出于偶然。我想同样的道理,所有的画背后,可能都有我们不知道的‘理’存在。”



“第三单元‘入画境’部分,大家对博物馆的体验功能要求越来越高,现在多媒体在博物馆应用中越来越多,长期以来,关于多媒体在博物馆的应用是有争议的,为什么反客为主,搞那么多多媒体?我觉得只要使用恰当,要定位在展览需求,这个展我自己觉得应用得还恰当的。因为没有影响到第一个单元,喧宾夺主,也没有影响到我的解读,多媒体应用只是一个辅助手段。


在三个单元分别采用三种展示方式,希望给予观众不同的认识跟体验。展览形式上,我采用了多种,比如说文物、场景图、高仿摄影、互动装置、多媒体,试图跨越媒材局限,也试图打破传播的壁垒,搭建自然跟艺术之间的桥梁。离自然越来越远的当下,博物学在兴起,我希望唤醒大家对自然的关注、对自然的热爱,这也是展览的另外一个目的。”

准备近日首次踏入展厅的读者,还可以跟着展玩的镜头回顾开展之际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水华博士的导览视频,与策展人共同探索宋代的自然与艺术。

跟着馆长一起探索👇


从“追千古”“访山野”到“入画境”,展览分三个单元呈现宋画与自然的对话——


首先,宋画。从时间追溯,站在宋画的面前,真真切切地感受原作的历史温度。此次展览为宋代花鸟画真迹最大规模的一次荟集,搜求汇聚了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上海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院、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以及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等国内外8家机构收藏的15件宋画作品。这些作品几乎涵盖了宋代花鸟画中最为典型的面貌,多为代表之作。



15件宋代花鸟画真迹

& 换展时间


仅展一期:

2024年11月9日-12月8日

梁楷《疏柳寒鸦图》故宫博物院藏

佚名《百花图卷》故宫博物院藏

佚名《绣羽鸣春图》故宫博物院藏


2024年12月10日-2025年1月9日

李成(传)《寒鸦图》辽宁省博物馆藏


全程展出:

唐希雅(款)《花鸟图》 辽宁省博物馆藏

李迪《宿禽激湍图》 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梁楷《秋芦飞鹜图》 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佚名《果熟来禽图》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佚名《牡丹双喜图》 中国美术馆藏

佚名《红果绿鹎图》上海博物馆藏

佚名《锦雉竹雀图》 上海博物馆藏

佚名《琼花珍珠鸡图》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佚名《荷塘飞燕图》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佚名《鹌鹑图》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佚名《春塘禽乐图》 吉林省博物院藏


展览第一阶段最受关注的无疑是故宫藏《百花图卷》、梁楷《疏柳寒鸦图》以及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梁楷《秋芦飞鹜图》、李迪《宿禽激湍图》,很多观众都是特别奔着这几件作品而来。展中《花鸟图》《红果绿鹎图》《果熟来禽图》等工细严谨的折枝花鸟,《锦雉竹雀图》《琼花珍珠鸡图》《荷塘飞燕图》等兼工带写的小景,以及逼真写实如《绣羽鸣春图》,寓意着吉祥如意的《牡丹双喜图》《鹌鹑图》等也颇为引人瞩目。


进而,从宋画回到山野之间,展览将28幅宋画高清图版与39幅现代鸟类摄影作品并置共展,以最直观的方式,共同探秘宋人绘画中的鸟类。


最后,打破时空之囿,以沉浸式体验“复活”宋画,引领观众回到历史现场。


依陈水华所言,他希望打破媒材的界限,真正让自然与艺术融合、对话,让观众在看完后得以感受到,绘画中的美感,正是源自自然的美感与精神。



- 相 关 回 顾 -

直击全球15件宋画空前集结!浙博重磅大展,穿越千年宋代艺术与自然之美


📢
展玩开讲 最新直播
敬请预约 准时收看


👥


无数读者千呼万唤的「展玩·玩家社群」终于来啦!展玩团队会在这里分享推荐精彩展览、拍卖收藏、人文讲座等艺术活动和相关资讯,欢迎大家关注。


点击下方二维码加入群聊,「一起看最好的艺术品」。👇


请添加「展玩·玩家社群」编辑微

邀请进入



1、请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遵守群规,以下内容均为严禁,违者即刻移除出群:

违法信息、政治等敏感话题、求助信息、广告或引流(包括且不限于链接、二维码、小程序、商品、账号等任何涉嫌推广的信息)、恶意言论、刻意引发争论、刷屏、一切与群主题无关或群主认为不适宜在群内发布的话题或内容;


2、未经允许严禁发布私人创作或未经艺术品市场公开流通拍卖(需有公开记录)的藏品及相关链接,确需发布的,请私信@展玩社群助手,经审核允许后再行发布,违者移除出群;


3、为避免参差不齐的活动信息误导群友,未经允许严禁主动发布非公立艺术机构主办的活动,重要民营、私人美术馆举办的优质活动确需发布的,请私信@展玩社群助手,经审核允许后再行发布,违者移除出群;


4、严禁在群内发布个人联系方式,严禁私加或骚扰群内人员,违者移除出群,也请勿点击陌生人发送的链接,以防受骗;


5、本群群友所发表信息、言论仅代表发表者个体行为、观点与意见,与展玩立场无关。



-
出品|梢 青
主编|傅玉婷
内容编辑|黄银燕  运营编辑|马梦寒

影像|展玩 拍摄 浙江省博物馆 提供


展玩对艺术展览、作品等内容的相关介绍仅供参考,具体信息以官方为准;展玩所使用的部分图片、视频等内容来自官方或网络,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有任何触及所有方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


全世界最爱中国艺术的人都在展玩


-

合作联络

(+86)18268085134

  微信 zhanwan2017


展玩是聚焦并致力于中国文化艺术传播的专业咨询顾问与内容生产传播机构,垂直服务于全球头部艺术机构与数十万中高端读者,覆盖学术、收藏、展览、出版等专业领域。展玩在中国杭州。



想和展玩合作展览事宜
想第一时间参与展览活动

展玩·玩家社群👇🏻


想和展玩合作图书出版事宜

想第一时间了解新书信息


展玩·读美社群👇🏻





展玩
最爱中国艺术的人都在展玩|合作联络(+86)18268085134|展玩是聚焦并致力于中国文化艺术传播的专业咨询顾问与内容生产传播机构,垂直服务于全球头部艺术机构与数十万中高端读者,覆盖学术、收藏、展览、出版等专业领域。展玩在中国杭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