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挂画:现代中国艺术展示与传播空间的诞生

文化   2024-12-16 19:36   浙江  



*本推送文图文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提供
展玩略加编辑

到博物馆观展是当下生活常态,却是百年前的新鲜事。20世纪初期,伴随着中国政治体制和社会结构的转型,具有现代性的公共文化空间和艺术市场空间诞生了。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画廊、文创产业园区、古建筑,构成了现代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教授王子琪新著《挂画:现代中国艺术交易与展示空间的诞生》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最新出版,为我们观察民国时期新生的艺术世界以及中国艺术与社会的发展进程提供了一个具有新意的视角。


本书从20世纪上半叶中国权力空间转型入手,分别考察了三种性质的空间及其不同转换过程。第一,艺术交易空间。琉璃厂从南纸店、缙绅局聚集的文化街市,向挂笔单的画店聚集的艺术市场转变,汇聚时贤画家,通过艺术交易推动了中国艺术的转型与发展;第二,艺术博物馆空间。故宫博物院(紫禁城)从皇家宫殿向博物馆空间转变,通过公开展览和出版,将封闭集中的古代宫廷艺术收藏向社会扩散;第三,艺术展览空间。中山公园(社稷坛)从祭祀场所向大众文化休闲空间转变,通过社团成绩展、国际交流展等数量众多、内容多样的艺术展览,为不同群体提供了艺术交流的平台。


三个空间在时代背景下各具开创性、独特性、代表性。本书借助各机构的内部档案、民国报纸杂志、书信日记、回忆录等,以丰富翔实的史料,艺术社会学的分析视角,向读者生动地展现了现代中国艺术社会的诞生过程。


12月22日晚18:30展玩特别联合北京大学出版社,有请王子琪女士在 [展玩读美视频号] 带来主题讲座:“现代中国艺术社会的形成——基于权力空间转型的分析”。敬请提前预约,开播第一时间提醒。




- 展玩读美 -


现代中国艺术社会的形成

基于权力空间转型的分析


讲座时间

2024年12月22日 18:30

主讲人

王子琪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教授


直播平台:展玩读美视频号
长按二维码提前预约
开播第一时间提醒



王子琪,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学士、香港中文大学硕士、台湾艺术大学博士,英国雷丁大学和故宫博物院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艺术管理与文化产业。


《挂画:现代中国艺术交易与展示空间的诞生》序

文/王子琪

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画廊、文创产业园区、古建筑,构成了现代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初期,伴随着中国政治体制和社会结构的转型,这些具有现代性的公共文化空间和艺术市场空间诞生了。本书从空间转型入手,分别考察了三种性质的空间及其不同转换过程。一是琉璃厂向艺术品交易空间的转型,二是紫禁城向艺术展示收藏空间的转型,三是社稷坛向艺术展览空间的转型。本书基于这三种性质的空间串联起不同的群体,考察民国初年新生的艺术世界,并希望这些历史过程能够为今天中国的艺术管理提供具体语境和历史经验。

在 19世纪中期西方学术界中,艺术学与社会学取得独立学科地位。20世纪初期艺术社会学兴起。阿诺德·豪泽尔(Arnold Hauser)针对艺术研究中的形式主义提出了自己的艺术社会学理论,是宏观艺术社会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下半叶,对豪泽尔宏观理论的反动,推动了“微观艺术社会史”和“新艺术社会史”的发展,这一趋势更重视对特殊时期、机构、个人进行具体的语境研究,本研究是这一理论趋势的延续。 

中国艺术社会学的研究取向早期受到了西方的中国美术史学者的影响。苏立文(Michael Sullivan)、高居翰(James Cahill)指出了中国画家业余化、以卖画为耻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并总结了古代画家参与艺术市场的几种方式。他们的著作为了解中国艺术社会主流提供了一个框架。在个案研究方面,白谦慎研究傅山如何建立、积累和运用文化资本。柯律格(Craig Clunas)将文徵明置于社交关系网中,从中国的关系网络、人情往来、礼物交换的角度进行再诠释。李铸晋探讨了中国古代画家与赞助人的关系。这些研究阐述了社会文化背景与艺术世界中其他行动者如何深刻影响了艺术家的生产。其中,单一个案研究、文化资本积累分析、艺术家社会关系分析、网络分析等研究方法给了笔者很大启发。但是从研究范畴来看,民国时期受到的关注不如古代,其中重要的学者有万青力,他重视近现代中国,提出“并非衰落的百年”,并在一些研究中分析了民国前期文化与政治变迁下地域画坛风格的转变。此外,夏娜·J.布朗(Shana J. Brown)的博士学位论文探讨学者、艺术经纪人如何参与建构现代中国艺术史。基于上文所述以往学者的研究,在高居翰的业余画家理论下,中国传统艺术家创作的目的和艺术品的流通方式与西方的区别被揭示出来。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的文化资本理论认为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虽然可以相互转换,但是经济资本转化为文化资本快速而明确,反之状况则更为复杂。民国期间业余画家所标榜自身的条件难以为继,画家身份的转换可以说是在时代背景和中介机制的作用下完成的。这一阶段是中国艺术社会新制度形成的阶段,职业化的艺术交易机构、美术团体、公共博物馆、教育与出版机构等艺术中介在中国的艺术社会中首次登台。中国新的艺术社会、新的规则与秩序、新的模糊与混乱之处也在这一期间显现,然而学界对这一时期中介机构的研究却有限。 

中国学者于20世纪30年代有过关于艺术社会学的讨论,但主要是讨论艺术与政治的关系,与早期西方探讨艺术功能的议题相辅相成。20世纪80年代,花建、于沛的《文艺社会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是中国艺术社会学研究中首先将对象从艺术与社会的关系拓展为艺术活动与社会的关系的著作。这一转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其突破了文艺的政治功能这一议题,进入了艺术社会这一更广大的范畴。至于国内对民国艺术社会的研究,近年来取得很大进展,艺术社会学视角下的民国时期艺术市场研究中,对近代书画市场及文人、画家生活的研究为我们了解民国时期的文人的经济生活提供了基础。如陶小军、邹典飞对民国前期市场机制的研究,胡志平通过润例研究对当时的艺术社会的还原,王中秀等对书画家润例历史资料的梳理,张涛对这一时期中国书画家的生活与市场活动的探访,陈永怡对民国书画经营机构和赞助人的关系的分析,等等,以不同的方式对民国时期艺术社会进行了梳理。然而,这些研究以中国南方地区为主。民国上海的艺术市场比北京更加繁荣,且史料丰富。而北京历史悠久,艺术社会中传统因素更多,且是政治中心,其影响艺术社会的因素也更加复杂。在艺术品价格和交易量上,北京逊色于上海;与西方市场经济体系对照,中国当时的书画市场尚欠规范。但在研究中国书画艺术社会时,北京地区的研究价值却因其复杂性以及传统与现代的对话而更具价值。目前直接对北京民国艺术市场的研究有张涛的《民国前期北京画家生活状况与市场形态研究》(中央美术学院,博士论文,2012),上海大学罗宏才教授主持的中国艺术市场史研究项目对此也有关注。陶小军的近现代书画市场的研究项目中有涉及北京地区的部分,不过因北京书画市场繁荣期短、成分复杂,这部分仅作为南方市场之参照而非研究的重心所在。 

同时,目前的研究比较重视对艺术生产和消费的讨论,重视对艺术家以及艺术家生活的研究,对艺术中介和艺术管理虽然有所涉及,但只是作为辅助了解中国艺术、艺术家之发展的体制因素,在上述专题研究中往往只做背景介绍,不曾纳入研究主体。《20 世纪北京绘画史》(北京画院编,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中华民国美术史:1911—1949》(阮荣春、胡光华,四川美术出版社,1992)等美术史著作中尚有独立章节探讨。重南轻北、重生产消费轻中介体制,也证明了对民初北京艺术社会和中介机制的研究仍有不足,而北京作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文化领域的历史转型,较民国时期其他新兴城市更能代表一个古老中国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在这一方面,张涛的《民国前期北京画家生活状况与市场形态研究》从经济和市场因素入手,在与上海书画市场的比较中,探讨北京画坛取法于古的社会原因;刘瑞宽的《中国美术的现代化:美术期刊与美展活动的分析(1911—1937)》(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从美术期刊和展览会入手,以研究艺术发展为目的,对艺术的展览和出版活动进行分析,虽然仍以艺术作品为中心,但也关注到了艺术中介。 

本研究在艺术社会的理论框架下,关注组织、事件、行动者的互动关系,以及在这一框架内不同类型资本转换的状况,相关介绍可在绪论当中看到。第一章试图将整个分析置于具体的中国文化结构和历史语境下。与介绍艺术世界的广泛社会背景相比,第一章尤为重视对文化结构的探讨,这植根于民族文化中能够跨越古今,并对当代艺术世界具有影响的部分。政权更迭、新的社会组织的建立是可以快速完成的,然而文化结构和社会价值观念会以显性或隐性的方式,一直影响着我们。第二章至第四章是以个案研究的方式照亮并串联起三种空间的转型。第二章的内容之前笔者在《开账:荣宝斋与二十世纪早期的北京艺术社会》(荣宝斋出版社,2018)一书当中有更详细的讨论。该书的切入点是荣宝斋,主要围绕着荣宝斋的经营管理展开,同时探讨艺术品(原创的和复制的)的交易与传播及艺术家的交往,可以参阅。这里为了呈现一个较为完整的20世纪初艺术社会的结构,部分保留了荣宝斋的内容,但更主要以琉璃厂文化街市为考察切入点。第三章探讨了在紫禁城转型为博物馆的历史过程中,其展览陈列和出版传播对中国艺术生态及观念的建构和塑造。第四章从文化艺术空间的公共性入手,探讨了从祭祀场所转型为公园的中山公园,将艺术活动置于复杂的公共空间中,并分析了艺术社会与整体社会的关系和彼此的相互影响。第五章验证了最初从荣宝斋单一个案出发的中介机制分析的理论框架,这一框架因纳入了更多元的空间,并串联起艺术家(如田世光)生涯而更加丰满,它能更有效地帮助我们理解中国现代艺术社会诞生的原点和当下的艺术世界。


-


《挂画:现代中国艺术展示与传播空间的诞生》



目  录


序 1

绪  论 1
第一章 艺术场域的社会结构 15
第一节 中国艺术场的先行结构 17
第二节 北京的社会环境 26

第三节 艺术社会的新秩序 38

第二章 琉璃厂与艺术市场机制 53
第一节 文化街市琉璃厂 55
第二节 早期的商业画廊——南纸店 62
第三节 南纸店的经营管理 70
第四节 书画交易与推广模式 83

第五节 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91

第三章 故宫博物院与艺术传播机制 99
第一节 紫禁城:中国艺术博物馆原点 103
第二节 紫禁城博物馆的空间阅读 115
第三节 紫禁城博物馆的组织管理 135

第四节 故宫出版与艺术传播 151

第四章 中山公园与艺术展示机制 185
第一节 民初艺展空间的社会结构 190
第二节 中山公园的展场管理 223

第三节 多元的公园展 265

第五章 艺术中介机制的运作 321
第一节 文化治理脉络下的艺术中介相对位置 323
第二节 艺术中介与其他行动者的关系 326
第三节 艺术中介自身的资本运营能力 337

第四节 艺术中介与城市文化空间 342


-





《挂画:现代中国艺术展示与
传播空间的诞生》

王子琪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定价 118元 六五折特惠 76.7元


点击至展玩艺术甄选商店购书

温馨提示
* 图书商品没有质量问题恕不退换,一旦下单付款,一律不接受退款
* 随意跑单退款的读者请慎重



-

展玩最新直播
敬请预约 准时收看



-


更多艺术新书

关注 展玩读美艺术书店


日本黑川古文化研究所展览原版图录
《文雅的典范:清朝盛世的书画》



👥


“展玩·读美社群”终于来啦~我们会在这里分享新书与讲座,和专家学者一起传递审美与理念,限量好书、绝版书与特惠书等也会率先在这里分享。


点击下方二维码添加“展玩·读美社群”编辑微信,发送“加群”可加入群聊,群里见!


「展玩·读美社群」




-
出品|梢 青
主编|傅玉婷
内容编辑|黄银燕  运营编辑|马梦寒

影像|北京大学出版社 展玩


展玩对艺术展览、作品等内容的相关介绍仅供参考,具体信息以官方为准;展玩所使用的部分图片、视频等内容来自官方或网络,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有任何触及所有方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


最爱中国艺术的人都在展玩
-

合作联络

(+86)18268085134

  微信 zhanwan2017


展玩是聚焦并致力于中国文化艺术传播的专业咨询顾问与内容生产传播机构,垂直服务于全球头部艺术机构与数十万中高端读者,覆盖学术、收藏、展览、出版等专业领域。展玩在中国杭州。




想和展玩合作图书出版事宜

想第一时间了解新书信息


展玩·读美社群👇🏻


想和展玩合作展览事宜
想第一时间参与展览活动

展玩·玩家社群👇🏻




展玩
最爱中国艺术的人都在展玩|合作联络(+86)18268085134|展玩是聚焦并致力于中国文化艺术传播的专业咨询顾问与内容生产传播机构,垂直服务于全球头部艺术机构与数十万中高端读者,覆盖学术、收藏、展览、出版等专业领域。展玩在中国杭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