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盛夏的热情还未散去,秋日的桂香已悄悄飘满了杭城。在这里,2024年第八届eIBD国际学术会议的大会环节盛大开启。
PART.01
主会场
上午的eIBD会议在爱在延长炎症性肠病基金会(CCCF)理事长、浙大二院消化内科陈焰主任的介绍中拉开帷幕。
陈主任介绍道:“前两日杭城持续降雨让我联想起基金会的logo,像一把伞;而志愿者对这个logo含义的阐述更为形象动人——自己淋过雨,想给别人撑把伞。”陈焰主任介绍了本次会议的主题:“拥抱挑战(embrace the challenges)”,这也是对于eIBD的“e”的众多释义之一;拥抱有很多含义,而挑战同样也在于患者、家属、医生、研究人员、基金会等各个方面。
接着,浙大二院消化内科主任、浙大二院副院长王良静教授为会议致开场词,欢迎各位同道专家远道而来,也感谢各位志愿者的辛勤付出,最后宣布会议正式开始。
会议以历年的保留节目——年度工作汇报开始。CCCF项目副总监彭丽珊女士作《CCCF2023年年度工作汇报》,讲述了CCCF在过去一年的挑战与机遇。教育板块中的传统项目稳中有进,IBD专科医师培训项目共资助80名医生,为77家医院,19个省和2个自治区提供了IBD专科医生的资源覆盖;患者教育上,“I,你好”初诊包、“术友新生”手术包惠及了数百余名初诊和手术患者,同时基金会新增对妊娠群体的关注,推出了“好孕来”妊娠包系列。科研板块则再次资助了多个高质量临床研究项目,并增加了IBD临床精准营养专项项目。支持板块中,“同心画圆”、“梦想加油站”、“同心屋”等系列活动均关注了青少年等特殊群体的群体支持和心理需求。公众认知板块上,世界炎症性肠病日、99公益日、线下劝募活动仍有持续的筹款收入;同时基金会新开设了各大媒体的传播账号,以期提高CCCF的社会传播能力及质量。
随后,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陶传进教授以“激活人本精神”为主题,提出“三个回归”目标,即回归生活、回归社会和回归自我,倡导每个人都需要平等、积极地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回归到自我主导的感觉和状态,实现“自助”,深刻阐述了基金会“助人自助”的理念。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组长陈旻湖教授分享了“难治性IBD的研究进展”,以单基因炎症性肠病为例展示个体化治疗的新方向,同时强调在难治性IBD个体中需要关注疾病所在阶段、影响疗效的临床情况(如感染)、患者依从性和药物剂量优化;从而探索新的、个体化的治疗策略。
紧接着,空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吴开春教授从整合医学角度阐述了“IBD诊疗”过程中的要求与调整,强调IBD诊治需要综合管理,整合个体的异质性和共性,整合个人和社会资源,整合多种诊断和治疗策略,整合各学科资源和医患共决策。
特邀专家Charles Bernstein教授从流行病学角度综述了IBD病因的相关研究。从基因、免疫紊乱机制、心理精神因素、神经系统疾病、婴幼儿阶段暴露因素、饮食及环境变化等方面讨论其与IBD发病之间的相关性及可能机制。
芝加哥大学医学院病理专家肖书渊教授从病理角度为我们阐述了“感染与IBD的鉴别及关联”。用多个病例展示了感染性疾病和IBD的鉴别重点、IBD合并感染性疾病的病理表现和结果解读,最后探讨了感染导致IBD的可能。
此后,上海瑞金医院的钟捷教授从实操角度阐述了IBD单药和联合治疗的选择及可能方案,提出方案选择需要综合考虑病程、患者特征、不良反应、医保政策等各个方面;同时再次强调了联合治疗前要保障单药治疗的彻底优化,展望了联合治疗的困难和常态化的必然未来。
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炎症性肠病中心的沈博教授在线为大家讲授了IBD的内镜诊断,详细阐述了这个老问题的新挑战。沈教授为大家展示了多种IBD典型的内镜表现,强调在IBD诊断中结合多种其他检测手段的必要性,呼吁各位注意UC和CD以外的IBD及IBD样疾病的内镜表现这一新的挑战。
香港中文大学董咚教授随后的演讲阐述了为何及如何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工作。从解决“瓷娃娃”受教育问题为例,提醒我们要关注“病”以外的“人”、关注到治病以外的患者需求,将“人”的概念从个人延伸到整个患者社群。最后,董咚教授强调了“倾听患者的需求”作为以人为本的基础。
最煽情的“倾听患者故事”环节,由CCCF的项目经理,同时也是志愿者及IBD患者的赵洁女士为我们分享她自己的故事。她从早些时候和父亲一起被诊断CD这个无人知晓的疾病,求助于玄学、由于疾病羞耻感和药物的不良反应偷偷减药,内心产生无限的无奈;讲到经历了各种药物更新迭代,像革命战士一样,看着国内IBD视野从小米步枪发展到坦克大炮,生出慢慢变好的信心;再到因为一次义诊偶然加入CCCF,从此改变了自己的身体和人生轨迹,从自己的经历中总结出更实际的患者需求,用基金会的工作为更多的IBD患者和家属甚至医护提供了可以站着向前向上的肩膀,用“一路生花”来总结自己的经历,来祝福所有的IBDer。现场听众无不潸然泪下,为赵洁的勇敢和坚强所感动。
上午的议程以“CCCF2023年年度医师”颁奖仪式结束,本年度获奖医生有曹磊、陈敏、杜鹏、冯晓莹、刘文佳、刘宝海、王晓蕾、徐定婷、钟选芳、翟真真,希望这十位医师可以带领大家更多地拥抱患者、拥抱临床工作中所面临的挑战。
PART.02
分会场一
IBD综合防治及诊疗技术新进展
第八届eIBD国际学术论坛的IBD综合防治及诊疗技术新进展专场邀请了国内多位IBD领域的专家,如沈骏教授、梁洁教授、李雪教授、张发明教授、李志中教授、郭红教授、龚剑峰教授、钦丹萍教授、李玥教授、钟岚教授、郭勤教授等,旨在向大家传授临床IBD诊治及防治经验。大咖云集的阵容、新颖实用的内容,吸引了线上及线下同仁的热情参与。
第一位讲者是来自上海仁济医院的沈骏教授,他带来的主题是生物制剂选择之2024。首先介绍了生物制剂的大致归类,第二部分是特殊疾病类型及表型的患者如何进行生物制剂选择,欧洲医生和韩国医生的用药倾向,考虑用药经验和医保因素。最后一部分为联合治疗,主要考虑因素有一种药物无法达标、合并肠外表现及长期使用的安全性。
第二位讲者是西京医院的梁洁教授,讲课的标题为小分子药物的利和弊,第一部分介绍了小分子药物的种类;第二部分介绍各种小分子药物的临床数据,如JAK-STAT通路抑制剂,包括托法替尼、乌帕替尼在IBD患者中的临床试验及真实世界数据;第三部分介绍了小分子药物的不良事件,包括感染、血脂异常、血栓事件、肝肾功能损伤等。最后总结小分子药物在IBD治疗中具有良好前景,提供新的治疗选择,需要关注其安全性。
接着,浙江大学医学院的李雪教授为我们带来IBD综合防治思考——精神心理健康与IBD,第一部分讲述了精神心理健康与IBD研究进展,精神压力可诱发全身炎症反应、影响肠道功能,增加IBD发病风险,且IBD患者普遍存在精神心理和睡眠障碍,此外包括了童年经历、社交孤独、睡眠障碍等均与IBD发病风险有关,第二部分讲述了心理健康管理有助于改善IBD患者的身心健康。
随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张发明教授分享了粪菌移植与IBD。第一部分介绍了粪菌移植及治疗疾病的分类,对于IBD,洗涤菌群移植有助于病情诱导缓解到维持缓解,但肠道菌群测序还不具有临床决策价值。第二部分讲述哪些技术可以用于IBD,如结肠TET用于肠道穿孔及梗阻,逆行显像造影,全结肠重复给药,有助于粪菌移植成为常规治疗手段。
第五位讲者是拾玉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李治中先生,讲课标题为儿童肿瘤科普和科研的公益探索,讲述了自身公益历程以及拾玉儿童公益,目前儿童肿瘤疾病信息难以获取,容易误诊,负担巨大,有些亚型生存率低。李先生主要讲述了科普陪伴的重要性,从多种科普途径(如APP、直播、小程序、赠书、公益活动、讲课等)进行教育与陪伴;此外,基金会还与医院等合作推动了多种儿童肿瘤的科研项目,如骨肉瘤项目等,为患儿带来希望,让我们了解了其他公益组织的工作模式。
第六位讲者是重庆市人民医院的郭红教授,讲课标题是IBD治疗新选择——IL-23抑制剂的相关内容,介绍了IL23通路在IBD发病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多种IL23抑制药物。目前主要IL-23抑制剂在IBD中能够达到较好的组织学终点和治疗目标。此外郭主任从结构上介绍了不同IL23抑制剂的差异。
之后,南京大学附属金陵医院的龚剑峰教授分享了围手术期快速预康复(ERAS)。实施ERAS的目的是早期、安全出院,减少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降低IBD患者术后并发症。经典围术期处理模式包括评估术前的手术适应症,营养状态改善,脓肿引流,围手术期的检查和手术方式,术前抗生素使用,术后的营养及内科治疗等。
第八位讲者是浙江省中医院的钦丹萍教授,他的讲课标题是中药治疗在UC中的应用与前景。讲述了UC在中医历史上的名称演化、治疗原则以及经典的治疗药物和方剂。此外钦丹萍教授讲述了UC现代中医共识和实践指南,提出了UC中医辨证论治——治疗选择的多维度、多角度、多层次,重视UC局部治疗(中药灌肠),有助于快速缓解症状,修复黏膜。
第九位讲者是协和医院的李玥教授,她的讲课标题是肠道超声在IBD中的应用,讲述了IUS的适用范围,包括炎症性肠病等,可以提供疾病的炎症负荷及IBD并发症等横断面信息,包括肠壁厚度、肠壁分层消失等,还可用于鉴别CD及UC。同时李教授提到了多种IUS评估IBD的超声标准,如limberg评分等。IUS能够判断早期疗效,评估治疗目标(透壁愈合),动态随访,预后判断。
第十位讲者是东方医院钟岚主任医师,她的讲课标题是未来已来:克罗恩病的第三种治疗——干细胞治疗。钟医师介绍了干细胞概述、干细胞分类及在IBD中的应用潜力、间充质干细胞治疗CD并发症的应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CD肠道溃疡。间充质干细胞可能在促进肠上皮再生,黏膜愈合,肛瘘修复等方面起效,未来可期。
最后由中山六院的郭勤主任医师带来小肠超声内镜在克罗恩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郭医师介绍了小肠超声内镜下克罗恩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以及小肠超声在克罗恩病治疗中的作用。小肠超声可预测小肠肠壁层次结构,淋巴结及血管情况,在评估疾病活动度和严重程度,预测复发等情况具有较高价值。
PART.03
分会场二
IBD临床研究与新发现
下午的IBD临床研究与新发现会场亦是大咖云集,精彩纷呈。会议内容涵盖了IBD领域的多个热门研究主题,包括肠道菌群、人工智能应用、饮食研究、肠内营养、中医针灸等。
会议伊始,由上海仁济医院房静远教授就“肠菌与大肠癌:代谢重编程”发表了精彩演讲,团队紧密关注大肠癌的生物学特征,围绕肠道菌群、代谢和免疫重编程,利用单细胞转录组、微生物组、代谢组学和临床队列的整合分析,深入阐明肠道菌群在大肠癌中的重要机制。房教授重点讲解了他汀类药物能够通过调控罗伊氏乳杆菌和代谢产物保护大肠癌以及共生梭菌通过调节胆固醇的代谢而促进大肠癌的发生,相关研究成果屡次发表在国际高水平杂志上。
紧接着,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IBD中心主任Charles Bernstein教授从国际视角分享了“IBD患者精神疾病合并症”相关内容。Bernstein教授结合团队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揭示lBD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等精神合并症比例高于普通社区人群,其中1/3抑郁症和2/3焦虑症未被及时诊断。精神症状的识别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精神压力不仅会增加IBD患者的复发风险,而且可以作为患者对抗TNF制剂不良应答结局的预测因素。尽管高压力状态与CD患者症状评分相关,但是与钙卫蛋白水平无明显关联。因此,临床医生需要特别重视IBD患者合并精神疾病评估和及时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
随后,北京协和医院杨红教授结合协和医院的病例和临床队列分析,就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如何进行IBD临床研究娓娓道来。杨教授提出好的科学问题一般源于临床需求,需要具备五要素FRENO原则即可行性Feasible, 相关性Revelant,伦理性Ethical,新颖性Noval, 原创性Original。以UC癌变率为例通过回顾性队列发现中国UC患者肿瘤发生率高于国外,其中消化系统肿瘤、甲状腺和泌尿生殖系统肿瘤较高。随后,杨教授通过CMV肠炎相关研究揭示并不是所有临床问题都适合做临床研究,我们需要弥合临床医学和临床研究的裂缝,做服务于患者且对临床实践有帮助的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付妤教授全方位地展望了人工智能(AI)技术在IBD领域的应用前景。IBD领域AI应用尚在起步阶段,但已经在内镜病理诊断、治疗预后预测,IBD慢病管理等方面发挥指导价值。但关于AI是否能够取代临床医生的部分工作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
天津医科大学曹海龙主任医师随后进行了“肠道菌群与炎症性肠病的治疗:从基础到临床”主题演讲。曹医师及团队在IBD肠道微生态临床和基础研究方面硕果累累。他们的研究显示,高脂饮食可能会增加有害的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如脱氧胆酸,这可能通过特定的信号通路破坏肠上皮细胞内铁离子代谢平衡,促进肠上皮细胞发生铁死亡,加重结肠炎。曹海龙医师的工作推动了IBD领域的诊疗实践的进步,也为如何精准调节肠道微生态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IBD daily公众号创始人之一,来自湘雅三院的年轻有为的陈杰博士对“饮食因素在IBD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讲解。其团队利用国内外队列数据揭示食物种类的变化特别是脂肪和糖的摄入增加导致IBD发病率增加。合适范围的高氧化力食物和特定营养素如维生素D是IBD的保护性因素;相反,食物中加工肉类和甜味饮料对IBD不利。陈杰团队还建设了“IBD多组学营养及环境综合研究队列”,通过与患者面对面的访谈研究不同食物种类和环境因素对IBD发生发展的整体影响,为IBD患者提出精准营养方案提供依据。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安萍主任医师探讨了“肠内营养在成人CD中的作用与优化潜能”,为IBD患者的营养管理提供了新的策略。安医师团队针对临床问题,通过一系列研究发现中国CD患者70%是小肠型,这部分病人具有症状不典型、钙卫蛋白不敏感且缺乏分型的特点。而肠内营养治疗对小肠型CD患者非常重要。团队进一步研究证实EEN+生物制剂联合使用优于生物制剂单药组。EEN治疗后患者肠道菌群丰度和均一性优于治疗前。还揭示了EEN对CD患者身体成分的影响以及如何改善EEN相关性腹泻的作用。
会议中场由陈妙妍副主任医师分享了乌帕替尼(Upadacitinib ,UPA)在IBD患者临床试验新证据和真实世界数据,为大家梳理和盘点了近期的核心研究中UPA应用的新证据。
朱振华副主任医师则对“IBD临床研究再审视”,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生物制剂时代如何选择研究类型,RCT和RWE是当前最主要的研究形式, 需要注意临床试验中的六大偏倚,批判性地审视多种临床数据。
上海龙华医院王琛教授则针对“克罗恩病肛瘘影像学特征和顾式外科治疗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王教授所在科室以复杂性肛瘘为亚专科,利用超声诊断对肛瘘进行诊断和分型,术前MRI三维重建直观显示肛瘘的立体图像。王教授还介绍了药线引流、置管引流负压吸引、肛瘘镜激光消融闭合等顾式外科技术在肛周脓肿中的应用。这些技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在肛瘘诊治方面有一定优势。
接下来,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副研究员包春辉医师就“克罗恩病针灸治疗临床实践与研究探索”进行了精彩的演讲,展示了中医针灸在IBD治疗中的独特魅力和潜力。包医师团队通过临床实践和研究证实针灸对轻中度CD有效,且其抗炎效应可能与肠道菌群、肠道屏障功能和血Th1/Th17调节有关。包医师团队还首次揭示了不同活动度克罗恩病患者的脑影像差异,并基于脑影像特征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建立克罗恩病活动度的预测模型,实现了对克罗恩病患者不同疾病活动水平的有效分类。这一发现被选为2024DDW口头发言,推进了针灸治疗的国际认同和重要进展。
最后,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吴昊教授介绍了多组学研究。吴教授实验室利用MALDI高通量平台,分析了CD血清代谢组和尿液代谢组,发现2个CD差异代谢产物4-氯吲哚乙酸和5-羟基色氨酸。为IBD代谢分子诊断服务于IBD精准医疗提供价值。
本场会议丰富多彩,反响热烈,杰出的IBD领域专家们为我们带来了学术的饕餮盛宴,也对推动IBD临床研究和治疗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PART.04
分会场三
IBD高级诊疗进阶与超疑难
病例研讨(病理专场)
本次“IBD高级诊疗进阶与超疑难病例研讨(病理专场)”会场亦是座无虚席,本场会议邀请国内多名IBD大咖尤其是病理学专家,与消化内科专家一起,为参会者分享IBD相关的疑难病例诊治经验,尤其是血管炎与血管结构异常累及肠道的病理特点,为肠道疑难病例的诊治提供病理学证据。
首先,由芝加哥大学病理学家肖书渊教授带来了题为《供血异常所致的肠道损伤》的专题讲座。肖教授从肠道缺血性损伤的病因和病理改变、血管炎累及消化道的分类入手,通过一例肉芽肿性胰腺炎险被误诊胰腺癌的临床实例向大家展示了血管炎复杂的临床表现,进一步举例,图文并茂从大体到微观讲述了纤维平滑肌畸变、特发性肠系膜静脉肌内膜增生症、药物性肠炎、肠道白塞病、肠道淋巴细胞静脉炎(Enterocolic lymphocytic phlebitis, ELP)等供血异常所致的肠道损伤性疾病。讲座结束后大家积极提问,肖教授一一解惑。
接着进入病例讨论环节,参加病理讨论嘉宾有肖书渊、周炜洵、石雪迎、姜支农、许晶虹、唐雪峰、范松青、叶子茵、何度、冯砅锦、陈琰琰、雷梓等各位医师及现场参会的病理医生,消化内科讨论嘉宾有王学红、王梅和顾于蓓等各位医师及现场的各位临床医生。
上半场讨论聚焦于血管结构异常相关病例。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陈琰琰医师带来一例肠白塞引起肠腔狭窄手术治疗的病例,病理专家叶子茵副主任医师对术后病理切片进行了专业解读,向大家展示了肠白塞的微观病理改变,以及与克罗恩病肠道病理的细微不同。另一例则为15岁男孩腹痛的病例,内镜下表现与IBD很难区别,通过临床和病理紧密结合最终确诊腹型过敏性紫癜,激素治疗后病情恢复。杜勤主任医师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进行了点评,对腹型过敏性紫癜以腹痛为临床表现的急腹症患者一定要进行细致查体,避免误诊导致不必要的手术。肖书渊教授则提醒大家发现肠镜病理中出现中性粒细胞浸润时,除了感染之外,还要考虑缺血、药物、免疫等多种因素。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姜支农主任医师带来了一例SLE血管炎累及肠道的病例,本例病理显示炎症细胞浸润,动静脉均受累,且动脉闭塞为主,中小血管累及明显。带领大家从病理中寻找SLE的蛛丝马迹,为临床医生明确诊断提供病理学证据。讨论环节中医师们积极发言,针对SLE累及肠道病理除血管炎外是否存在其他改变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随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叶子茵副主任医师分享了一例中年男性病例,确诊ANCA相关血管炎肾损伤,治疗后自行停药,后因腹痛腹胀考虑小肠梗阻手术,术后消化道出血再次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肠道受累,强调了病理学依据在诊断血管炎累及肠道中的重要性。
北京协和医院周炜洵主任医师带来了一例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的病例,腹痛起病,考虑肠穿孔手术行乙状结肠切除及降结肠造口,术后间断发热、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明显,结肠病理切片解读看到典型血管壁损伤,肠道全层嗜酸粒细胞浸润,尽管病理未发现典型肉芽肿,仍考虑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临床医生根据病理提示给予足量激素治疗后嗜酸粒细胞下降,后续加用环磷酰胺,临床症状长期缓解。
叶子茵副主任医师随后又分享了一例38岁男性,腹痛腹胀急性起病,诊断穿刺抽出血性腹水,剖腹探查后右半结肠切除,术后病理发现血管壁红染物质沉积,考虑纤维素性坏死性血管炎,肖书渊教授提醒病理切片中可见典型嗜酸性肉芽肿。通过两位教授的分享,使参会医生对于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有了更为深刻的印象。
下半场由三位医生分享血管结构异常相关病例。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石雪迎副教授带来了一例小肠梗阻的病例,43岁男性,反复脐周痛4年,综合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考虑小肠多发狭窄,肠结核、克罗恩病与CMUSE均不能除外,抗结核治疗效果不佳,激素、免疫制剂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无明显缓解,外科手术术后病理提示小肠黏膜溃疡形成,未见明显淋巴组织增生,但系膜侧见平滑肌增生,动静脉周围见平滑肌鞘包绕,免疫组化证实增生成分平滑肌为主,提示缺血导致的损伤,最终考虑肠系膜动静脉结构不良。术后患者临床结局良好,长期病情缓解。通过本例报道,让大家对于这一罕见疾病有了直观认识。
陈琰琰医师再次分享的病例病史经历与石迎雪主任医师的相似,间断腹痛4年,抗结核治疗效果不佳,手术术后肠道病理炎症浸润不明显,但动静脉周围均见平滑肌增生,虽然增生分布并没有上述病例均匀,最终考虑肠系膜动静脉血管病,术后患者长期预后良好。给大家进一步加深了肠系膜动静脉血管病这一罕见病的认知。
重庆市人民医院唐雪峰医师带来一例中老年女性长期服用中药,反复腹痛,急性肠梗阻入院,术后病理见肠壁全层纤维化、玻璃样变、钙化。最终考虑特发性肠系膜静脉硬化症,考虑药物相关。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许晶虹副主任医师分享了2个病例,一例老年腹痛病例,影响见肠系膜血管多发钙化,肠镜病理见隐窝结构存在,黏膜深部见血管壁玻璃样变,术后进一步病理证实肠壁血管壁变性,血管扩张、充血,黏膜下层增厚,间质见纤维化与玻璃样变,散在钙化,肠系膜静脉见典型的钙化,追踪病史,患者曾服用五加皮酒,最终考虑特发性肠系膜静脉硬化症。第二例病例腹泻2月,便血1天入院,既往1年前结肠癌手术,内镜考虑缺血性肠病、特发性肠系膜静脉肌内膜增生症与溃疡性结肠炎均不能除外,治疗后短期复查肠镜镜下病变好转不明显,手术行结肠次全切除后病理证实特发性肠系膜静脉肌内膜增生症。
最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范松青教授带来的一例间断腹痛腹泻2月的中老年女性病例,因消化道穿孔行手术修补,术后病理未见明显异常,后因腹痛再发二次手术小肠部分切除,术后病理见黏膜下血管扩张,考虑肠梗死,二次手术术后再次肠梗阻入院,肠镜下发现节段性病变,考虑克罗恩病不除外,但病理未见克罗恩病依据,MDT后建议再次手术,患者暂不接受,激素治疗症状曾有改善,停药后症状再发第三次手术回肠部分切除+回肠造口,病理最终考虑特发性肠系膜肌内膜增生症。患者三次手术历经磨难,最终临床结局良好,让大家进一步认识到病理诊断的重要性。冯砅锦副主任医师点评,针对特发性肠系膜静脉硬化症的药物的因素个体差异较大,是否存在遗传基础建议进一步深入研究证实。
肖书渊教授和杜勤教授总结本场病例分享会,认为这样的讨论形式对全国病理医生均有益处,建议总结分享,汇编成册,发表后让更多的病理医生和临床医生学习,共同提高大家的临床诊治水平。
本次病理专场会不仅为参会者提供了丰富的学术盛宴,更为IBD的临床治疗开阔了视野。与会专家的精彩演讲和病例分享,无疑将推动IBD病理学研究和临床治疗的进步。通过本次病理专场,让我们立志成为一名懂临床的病理医生和懂病理的临床医生,大家齐心协力就能解决一个又一个的疑难临床问题。
感谢陆诗媛医师、余乔医师、吴强强医师、王宇芳医师为本环节提供会议报道。
你我同行 爱在延长
整理 | 王旭泽
编辑 | 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