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30多年大米,“新米陈米” 辨认就靠这4招

百科   2025-01-12 09:06   福建  

“南米北面”,这句流传已久的老话,想必不少朋友乍一听都会心生疑窦,觉得它不太靠谱。毕竟,东北可是声名远扬的大米重要产区,如此说来,怎会是南方吃米、北方吃面呢?实际上,这并非是北方人对大米不钟情,而是在往昔岁月里,受条件所限,大米在北方的餐桌上难得一见罢了。

暖妈仍清晰记得小时候,只有在大年三十的中午,才能品尝到香喷喷的大米饭。那时,父母会炖煮上一大锅排骨粉条,再配上满满一大碗米饭,那滋味,别提有多过瘾了。时过境迁,随着农业种植技术的飞跃发展,如今大米早已成为北方地区家家户户餐桌上的常客,成为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主食之一。

然而,此前虽喜爱吃大米,却在挑选大米这件事上栽过不少跟头,常常误将陈米买回家。要知道,部分陈米不仅营养价值大打折扣,口感欠佳,长期食用甚至可能对身体健康产生潜在危害。说来也巧,昨天一位来自河南原阳的大学同学来青岛游玩,在热情招待之余,提及了这个困扰已久的问题。而这位老同学家中恰好从事大米种植,于是,便毫不吝啬地传授了4个快速甄别 “新米” 与 “陈米” 的诀窍,在此,迫不及待地想要与大家一同分享。

辨认 “陈米” 和 “新米” 的四大妙招

第一招:色泽辨新旧,米白质更优

常言道,岁月留痕,大米亦如此。新米宛如初绽的白玉,色泽洁白透亮,泛着自然的光泽,每一粒米粒都仿佛透着光,晶莹剔透。这是因为新米在收获后不久,其内部的营养成分和水分保持得相对完整,未受到过多外界因素的干扰。而陈米则像是历经沧桑的旅人,由于长时间的储存,与空气接触发生氧化反应,使得大米中的淀粉逐渐变质,原本洁白的色泽逐渐黯淡发黄。所以,当您在选购大米时,首先要留意的便是其颜色。倘若整批大米呈现出明显的黄色调,那大概率是陈米;若部分大米洁白如新,部分却发黄暗沉,那么很有可能是新旧米混杂在一起的情况。

小贴士:新米也分优劣,品质高低有别。一般来说,米粒越通透,意味着其蛋白质含量越高,品质自然上乘;反之,若米粒中部的腹白较大,则表明淀粉含量较高,相对而言品质就稍逊一筹。

第二招:硬度见分晓,新硬陈易碎

观察完颜色后,不妨来测试一下大米的硬度。这该如何操作呢?很简单,您只需随机挑选一粒大米,放入口中轻轻咬一下。若是新米,您会惊喜地发现它质地坚实,咬起来颇为费力,甚至难以咬碎,这是因为新米的内部结构紧密,水分含量适宜,使其具备良好的韧性和硬度。而陈米则大不相同,由于长时间受到气温、湿度的反复影响,以及氧化作用和微生物的侵蚀,其内部结构变得松散脆弱,轻轻一咬便会破裂。

小贴士:有一种特殊情况需要注意,有些新米在咬下去时也会出现类似陈米易碎的现象。这是因为在碾米脱壳过程中,温度过高对大米的内部结构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虽然这种米可以食用,但口感较差,且不宜长时间储存,在选购时要谨慎辨别。

第三招:香气识好坏,新香陈无味

选购大米时,大米自身散发的香气也是一个重要的辨别依据。新米往往带有一股浓郁而清新的米香味,那是稻谷在收获后自然散发的芬芳,沁人心脾。当您抓起一把新米凑近鼻尖轻嗅,便能立刻感受到这种独特的香气,仿佛将田野间的丰收气息带到了眼前。相反,陈米则如同失去了活力的花朵,要么毫无香气,要么散发着一股淡淡的米糠味,甚至可能伴有发霉的异味。这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米中的香气成分逐渐挥发殆尽,而霉菌等微生物的滋生则会产生不良气味。

小贴士:对于散装大米,由于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香气可能已经有所散失,此时该如何辨别呢?您可以随机抓取一把大米,置于掌心,然后双手来回用力揉搓几下,再凑近去闻。倘若此时仍能捕捉到一丝淡淡的米香,那么这很可能是新米;若是闻到刺鼻的气味、浓重的米糠味或霉味,那就基本可以断定是陈米或者已经变质的大米,切勿购买。

第四招:手感判新陈,新滑陈粘腻

经常在超市选购大米的朋友想必都有这样的经历,在挑选大米时,我们会抓起一把大米查看颜色、闻其气味,随后将其扔掉,这时会发现手掌心上往往会留下一层白白的粉末状物质,这其实就是大米的糠粉。

稻谷在加工成大米的过程中,需要先脱壳成为糙米,然后再经过打磨才能成为我们食用的大米。在打磨过程中,稻谷的外部谷壳、胚芽等部分会被研磨成糠粉,这些糠粉会附着在大米表面。新米由于加工时间较短,糠粉附着相对松散,手感顺滑,轻轻一吹,糠粉便会飘落。而陈米经过长时间的储存,经历了多次的干燥、受潮过程,使得表面的糠粉变得紧实粘腻,不仅吹不掉,甚至还会给人一种油腻的感觉。所以,在购买大米时,抓一把大米扔掉后,不妨留意一下手心的糠粉情况,以此来判断大米的新陈。

每天学点小知识
爱生活,懂知识,每日准时分享生活小知识,希望这里的点滴能让你的生活更精彩,更精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