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商学院》杂志
2025蛇年新春荐读第6期
本期的主题词是
财经
农历正月初五,也称“破五”,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由于这天也是中国民间迎财神的日子,大家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在中国人的认知里,“春节”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日,也是一年之中最散财的节日,人们置办年货、给家人买礼物、给幼辈发红包,每一项活动都在逐渐“掏空”我们的腰包。
学一点经济学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非常有必要,它能帮你建立更理性自律的思维和习惯。如果你准备立一些flag,不妨把了解一些财经知识纳入到你人生的小目标当中。今天,我们分享花旗集团前美国财富管理部理财教育总监乔纳森·克莱门茨的理财之道,告诉你如何管理你的钱包。
(以下内容摘自《有钱,能买到快乐吗》)
就像对金钱和幸福关系的研究一样,来自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也非常令人信服,因为它们揭示了一些真实的状况。当我们停下来开始认真思考时,我们会看到金钱和幸福之间的关系是多么不稳定。同样,尽管我们认为自己很理性,但我们也知道股市的震荡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并且我们的实际支出会比计划多出很多。
怎样才能在理智的道路上一直不偏不倚地前行呢?专家发现了一系列惊人的心理错误,其中,有三个问题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第一,缺乏自我控制,意味着我们倾向于过度开支,承担太多的债务。第二,我们对自己的投资能力过度自信,从而导致频繁交易,或者购买主动管理型股票基金并进行巨额投资,试图获得超过市场的收益水平。但这种过度自信又很容易被动摇,从而又会带来第三个问题,因为在某种程度上非常厌恶损失,所以当市场暴跌时,我们会太快改变主意。
如何才能克服这些心理错误,重新塑造我们的大脑,从而在财务管理上取得成功呢?我认为,需要控制本能并努力养成三种财务习惯,当然没有哪个是容易的:第一,变成积极的储蓄者;第二,保持谦卑;第三,训练自己,专注于研究股票的基本价值。
储蓄是最重要的。即使我们能够坚持理智的投资策略去面对市场动荡,但是如果不先养成良好的储蓄习惯,从而有一笔可观的资金可用于投资,我们的投资也不会变成巨额财富。
我们会习惯把财富与财富的外表联系在一起,这也是我们的本能常常让我们犯错的另一个典型例子。几十年来,无论是在《华尔街日报》还是在花旗集团,我都遇到了许多投资组合超过100万美元的普通人。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工资并不高,大多数人是普通的投资者。但他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的重要特点:非常节俭,喜欢“便宜货”。我们最富有的邻居通常是拥有朴素房子和二手车的家庭。他们从不大手大脚花钱,因此攒下很多钱,他们的生活水平远低于他们所拥有的财力,并且还在努力储蓄。
这是1996年畅销书《邻家的百万富翁:美国富翁的惊人秘密》(The Millionaire Next Door)所描述的,作者是托马斯·斯坦利(Thomas Stanley)和威廉·丹科(William Danko)。这本书让许多人大开眼界,“邻家的百万富翁”这个短语成为描述美国社会拥有惊人财富的阶层的代名词,之所以惊人是他们的外表并非有钱人,除非能看到他们的银行账户,否则我们都不知道这些人是多么的富有。
我曾经遇到的许多百万富翁,他们都怀疑,更多的财富是否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好,并且不明白为何其他人要将自尊建立在名牌服装和最新款电子产品上。
斯坦利随后写了另一本书,《邻家的百万富翁》(Stop Acting Rich...And Start Living Like a Real Millionaire)。在这本书中,他列举了拥有百万美元或更富有的人的消费习惯数据:
● 70%的人从未拥有过游艇。
● 64%的人从未拥有度假屋。
● 最受欢迎的汽车品牌(基于当时的购买数据):丰田。
● 外出就餐的晚餐平均支出:20美元。
● 理发的平均支出:16美元。
● 用来招待客人的葡萄酒的平均价格:13美元。
正如斯坦利所揭示的,致富的秘诀根本算不上秘密,只要我们成为积极的储蓄者。成为富人变得如此简单,好像有点儿不可思议,但这并不容易做到。截至2017年年底的过去20年,美国人的年平均储蓄率仅占个人可支配收入的4.9%,远远低于财务专家的建议。
今天的我们和未来的我们之间的较量,呈现出压倒性趋势,即今天的我们完全占据主导。如何能平衡这场较量,让未来的我们更有取胜的机会?以下的理由可能会让我们成为一名积极的储蓄者。
越早摆脱金钱的束缚,我们可以越早避免贯穿一生的财务焦虑。享受几十年的投资复合增长,实现财务自由,来追求想要做的事情,确保有一个舒适的退休生活。与此同时,减少今天的支出,并不算很大的牺牲,因为大部分支出所带来的幸福感也并不是很多。
但这些理性的理由似乎并不能帮助到我们,因为我们太缺乏自我控制,喜欢尽可能多地花钱是人的本能。该怎么办?这里有一个两步走的策略。
第一步,我们应该保持尽可能低的固定生活开支,从而节省出钱进行储蓄,这里谈论的固定生活开支,是指一些经常性费用,如抵押贷款或房租、汽车贷款、食品杂货、水电费和保险费。特别是,我们应该关注房子和汽车方面的支出,因为这两个项目加起来一般会占到家庭支出的一半以上。如果固定生活开支太高,我们是无法节省出钱来储蓄的。我相信,很多人都想疯狂攒钱,但根本做不到,因为他们被过高的固定生活开支所禁锢。我的建议是,将你每月的固定生活开支总额保持在税前收入的50%以下。
第二步,我们应该尽可能不要让储蓄带来痛苦。在美国、英国和许多其他地方,最明智的策略之一,就是在雇主退休计划中,尽可能按照最高限额来缴纳。在工资到手之前,就从中支出这部分钱。这是一种典型的“先付”方式。如果我们想超过雇主退休计划允许的上限而存下更多的钱,或者雇主并不提供退休计划,我们可以设置每月的自动定投,投资1~2只基金,这部分资金将直接从银行账户划走。
我们也可以将每月的抵押贷款还款额增加100英镑左右,比如把1323英镑的月供变成1400英镑。我们可能还要学会节省所有的意外之财,比如退税、副业收入、保险理赔和年终奖。这些钱不是我们的日常收入,把它们储蓄起来也是无痛的。
很快,这些习惯就会变得根深蒂固,财务积累的效应就会像滚雪球一样。投资组合的价值将会增长,我们的财务控制感将会增强。我们还将享受到三个大多数人没发现的好处。
第一,如果保持较低的固定生活开支,我们不仅能将更多的钱存起来,而且还能将更多的钱用于可选消费,比如外出就餐、度假、音乐会,所有这些都有可能带来更多的幸福感。
第二,如果我们习惯了远低于平均水平的生活开支,未来保障退休的储蓄也会少得多。一条经验法则是,退休后,我们所需要的收入是退休前收入的80%。但如果我们定期节省25%的收入,而不是通常推荐的10%,我们就会习惯比较小的生活开支,等到退休时,我们可能只需要退休前收入的65%,就能享受轻松的退休生活。
第三,在年轻时养成节俭的习惯,将会享受到生活水平逐渐上升带来的乐趣。如果我们一开始只乘坐经济舱,当我们逐渐负担得起头等舱费用时,坐在头等舱似乎就成为一种享受。但如果我们一开始就享受头等舱呢?以后,我们不会觉得头等舱有什么特别,而且,当我们退休后,如果储蓄并不充裕,而不得不坐在经济舱时,这种体验实在会有些凄凉。
《有钱,能买到快乐吗》
作者:【美】乔纳森·克莱门茨(Jonathan Clements)
译者:裴勇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24年4月
扫码了解如何重塑金钱脑,收获富足感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聊聊你的理财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