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皆凡人 生在人世間
終日奔波苦 一刻不得閒
既然不是仙 難免有雜念
道義放兩旁 利字擺中間
多少男子漢 一怒為紅顏
多少同林鳥 已成分飛燕
人生何其短 何必苦苦戀
愛人不見了 向誰去喊冤
当你看到这些歌词,或许一瞬间,感受到一种无法言喻的悲哀。在大千世界里,我们都是普通人,朝九晚五,日复一日地奔波,为生活所累。现实的残酷像一面冰冷的镜子,它映照出我们每个人的模样。
最近追完了电视剧《凡人歌》,剧中的每一个人都像是另一个平行世界的我。看着他们在生活的漩涡中挣扎、沉浮,我的心被戳得稀碎。这部剧真可谓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恐怖片”。普通中产的悲剧,在剧中以不同的角色和方式上演着,我对每一个人物都深深共情了,因为他们身上都有我的影子。
如果我毕业后在大城市留下来,也许我是沈琳,在公司里努力做到HR总监,要么因为生育断送事业前程,要么好不容易留在大城市,但中年被裁员发现自己没有核心竞争力。
也许我是那隽,努力卷到互联网大厂年薪百万,在大城市买房定居,背上千万贷款,但工作压力就像头顶上悬着的剑,让人一刻不得放松,最后直接被逼疯。
如果我安心在国企继续工作,也许我是沈磊,因为懒得处理人情世故,事业没有发展前途,一辈子做不喜欢的事情,从心怀文艺梦想的青年沦落成穷酸书生。
也许我是谢美兰,心怀对更好生活的期望,却嫁给一个安于现状的男人,在婚姻里看不到未来,过着清苦贫乏的日子,如同行尸走肉,不敢怀孕生子。
如果我在国内裸辞创业,也许我是那伟,因为面子和人情放不开手脚,瞻前顾后,被人坑了又坑。中年遭遇生存危机,从白领变成蓝领,一切努力归零。
也许我是李晓悦,由着自己不被拘束的性子,三番五次跳槽转行,无法安定下来,看似自由洒脱,实则处处碰壁,最后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妥协。
剧中的每一个人物就像是不同版本的我,简直太可怕了!
这篇文章我想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剧情的共情感受,分享三个普通中产逃离悲剧人生的关键视角,抛砖引玉。
鸡蛋不仅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两个篮子也不足以改变鸡蛋脆弱的本质。
我们常常听到“第二曲线”的概念,即除了主要职业之外,去寻找一条副业的路,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但我觉得,仅仅有第二条曲线已经不够,我们需要为自己的事业设计第三条路。过去的“副业”可能只是为了增加收入,或者为了应对职业上的风险。但现在,我们所面临的环境风险更大,不再是简单的收入问题,而是根本性的职业生存问题。经济的衰退、行业的裁员、AI技术的变革,这些都让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如果现有的职业突然消失,我还有什么可以依靠?在这个时代,人们不应该去追求光鲜亮丽的职业title,而是应该去追求积累自己的核心技能。掌握多少技能,比从事什么职业更重要。更何况现在这个市场上,很多人的职业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就像我给自己创造了“个人品牌商业教练”的职业一样。职业“第二曲线”,是在主业之外去做第二份职业;而事业的第三条路,是要能够综合自己的技能去为自己创造一份职业。
普通人家的父母们,或许曾经以为把孩子培养成“学霸”,考上大学,找到工作就能解决一切问题。然而,未来的生存力在于适应变化。父母不能再只追求孩子的学业成就,而是要挖掘他们的潜力和热爱,让他们具备扛住挫折、应对变化、创新改革的能力。给自己的事业设计第三条路,为自己量身定制一个职业,本质上就是小而美的创业。很多人会把创业想象得很高大上,觉得离自己很遥远,殊不知现在已经是一个人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开启一人公司创业的时代。
互联网是普通人的最大机遇,因为它打破了地域和资源的限制。你可以用一技之长服务多个甲方,换着花样赚钱,而不是死守着一份死工资。就像我现在,自由人生教练的线上教练和商业培训是我的一人公司主营业务,但我还有N个副业,多条腿走路。除此之外,我还在研究FIRE的生存模式,降低消费、提高储蓄,让自己可以“尽早财务自由、早日退休”。我的目标不是创立一个品牌或平台,也不仅仅是给自己创造一个新的职业,而是掌握多重技能,让自己成为一个难以被取代的复合型人才。我发现很多优秀的中年人会卡在三个点上:第一,过去做到中高层管理岗,积累的都是软技能,没有核心的一技之长;第二,很长时间没有学习新事物去挑战自己的大脑皮层,对互联网新知识接受程度很慢,受困于智力、体力、精力等原因,不愿意也没有耐心沉下心从零开始学习;第三,无法抛弃过去光鲜亮丽的身份和社会地位,拉不下面子,看不起别人,放不下身段。《凡人歌》里的那伟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人物,反映出了现在中年高管们的困境,被裁员后又创业失败,我只能说:你活该。破局的方法其实也很简单,第一,低下头、沉下心,去学习核心技能,尤其是互联网的新知识。第二,放下脸、吃下苦,去干销售,提升“卖”的能力和个人影响力。掌握一定的营销技能,起码任何时候都有赚钱的能力。因为无论在哪个行业,归根结底,我们都是在“卖”。早点积累自己的个人品牌影响力,学会卖自己和自己的产品,是一个不会亏本的长期投资。婚姻在很多人眼里,是爱情的结果,是家庭的基础,但我以一个已婚快8年、不生孩子、不做家务、职业自由、婚姻幸福的“过来人”,想说一句实话:婚姻其实更像是一种合伙关系。你需要像找工作一样,认真规划和挑选对象。在20多岁的时候,找对象这件事是被我放在人生的KPI清单里的。并不是说人一定要结婚,而是结婚对一个人的影响等同于第二次投胎,所以要慎重对待。所谓“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现在的社会,无论男女,都是既怕入错行,也怕找错对象。我是一个需要对人生提前规划的人,婚姻和事业是人生的两件头等大事,为了让自己可以少吃点苦,活得更舒服一点,在一些会影响自己命运的大事上还是要提前有战略规划。我从英国读研回国,原本是打算去大城市打拼,事业稳定之后谈恋爱结婚。但后来我回到了十八线家乡,进了国企,事业上再也没有奔头了,我以为我的人生就只能这样了,所以回到家乡开始,我就在给自己物色对象。
都说最厉害的猎人往往是以猎物的形式出现的,现在回想起来,我谈恋爱的能力可以和营销能力媲美,又或者说,找对象和打造个人品牌本质上是殊途同归,都是在营销自己,吸引更优秀的人。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初单身的时候,我就是靠发朋友圈吸引了我老公主动来约我。我们办完婚礼的第三个月,就一起裸辞到了新西兰。这里面的变量太大了,如果我嫁的是另一个人,也许我不会出国了,如果我公婆或父母强烈反对,也许我们也不会出国了,如果我当时考上了公务员或者从支行调回了分行,也许我也不会出国了……但最后的最后,我就是做了“裸辞出国技术移民”这样一个惊天动地的决定,并且雷厉风行在三个月内完成了整件事的策划和落地。因为婚姻定下来,我就要规划人生的第二件大事,搞事业。我是真真切切感受过“贫贱夫妻百事哀”。《凡人歌》里那伟和沈琳夫妻从办公室白领变成一个摆摊卖卤肉、一个骑车送外卖,他们在遭遇生存危机和身份落差的巨大压力时的那种崩溃,我们也经历过。我们刚到新西兰的时候,我开始做代购微商,陈先生开始去工地搬砖,和他们如出一辙。在夫妻两个人都为生计奔波,每天都非常疲惫的时候,就很容易滋生出情绪,互相指责。
但好在我们都比较理性,遇到矛盾的时候,会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而不是发泄情绪。
我也真正切切在经历着和一个价值观念、兴趣爱好完全不同的人在一起的日子。《凡人歌》里那隽是个工作狂,喜欢规划人生和事业,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强大的理性脑,而李晓悦的人生却放浪不羁,频繁跳槽,gap摆烂,学习一些没用的手工,喜欢不加班的松弛生活。最后两个人还是因为性格不合而分手了。我喜欢变化,陈先生喜欢稳定,所以我吃饭买东西都喜欢尝鲜,他只会选择去过的、不会出错的餐厅和同样的食物。我喜欢独处,陈先生喜欢社交,所以我只想自己一个人清净,而他特别喜欢邀请别人来家里玩。我喜欢计划,陈先生喜欢随意,所以出门旅行只能是我做计划带着他玩,他做任何事都不喜欢提前安排。我喜欢静,他喜欢动,我可以一整天坐在电脑前看书或工作,但他必须每天运动,坐一会儿就要到处晃悠一圈。就连我“当个作家出书”这个人生最大的梦想实现的时候,他都无法与我一起庆祝开心,因为他从不看书。我的书出版快两年了,他都没看,甚至我写公众号他都不看。正如我现在在这里写文章,他在隔壁房间打游戏。
我们都非常坦诚,彼此不是对方的灵魂伴侣。但不影响我们在婚姻里合作共赢,支持对方过上喜欢的生活。我认为在婚姻里,两个独立又自洽的灵魂,比互相依附的关系,更适应现在这个社会,因为抗风险的能力更强。
结婚无非就是两个目的:获得情感支持和经济支持。你情绪崩溃的时候有人接着,你事业崩溃的时候有人拖底。
不要因为缺爱去结婚,一个人只有爱自己,才有爱别人的能力。否则只会以爱的名义绑架别人。正如那隽总想去改造李晓悦,希望李晓悦变成和自己一样有规划、按部就班努力奋斗的人,直到最后他失去了她。
《凡人歌》里的沈琳和那伟虽然遭遇种种挫折,但从未想过离婚。两个人一起面对人生和事业的大起大落,维护着风雨飘摇下的小家,体谅着彼此性格和能力的弱点,婆婆帮忙带孩子,孩子也看见父母的辛苦,用自己的方式给父母慰藉,一家人的心始终是在一起的,也最终扛过了寒冬,把日子一点点过得好起来。
婚姻的意义,你可以定义是“和相爱的人长厢厮守”。但在这个普通人活下去都无比艰难的时代,婚姻更实际的意义,是为自己和爱的人共同打造一个可以抵御风雨飘零的暖巢。
关注自己的精神健康,是头等大事。甚至我觉得精神健康比身体健康更重要。因为人的负面情绪会导致身体疾病,而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无论面对任何挫折都可以获得幸福感。
中国人习惯了压抑自己的本性,正如我们读书的时候,十年如一日地埋头在题海里,压抑自己的兴趣爱好;我们工作之后,疲于应付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人情往来,压抑自己的喜怒哀乐。我们不敢怒,更不敢言。我从一个内向敏感的人,变成现在这样敢在直播间现场怼人的人,经历了近10年的时间。我觉得成年人是要趁年轻的时候多吃些苦的,比身体的苦更重要的是心里的苦。比如,被拒绝、被质疑、被诋毁、被否认。经历了这些之后,你就会发现,无论你多么努力讨好这个世界,你永远都无法被所有人接纳和喜欢,认清了这个现实,才能放下取悦他人的执念,勇敢去向内观、做自己。
每个人都要不断和世界碰撞摩擦,才能接收到更多内在的震动,让心力变得越来越强大。你必须要亲眼去看这个疯狂的世界,亲手去解决这些刁钻的难题,亲耳去听到颠倒黑白的言论,亲自去交手质疑你打击你的人。去反思、去复盘、去觉察、去积累,去取舍……去为自己找到一条灵魂安放的出路。很多人苦苦在寻找自己的天赋热爱和目标,不断给自己加码,负重前行,却不知道如何卸下更多的包袱,断舍离那些来自外界的精神糟粕。轻装上阵,才能以一敌百。我在一人公司极简创业的路上,最大的挑战就是给自己做减法。很多人觉得幸福是拥有得越多越好,而我却觉得,只有自己真正需要的才配留在身边,其他的都是负担。断舍离消耗的人事物,断舍离繁琐的管理流程,断舍离不必要的营销信息,断舍离没有杠杆的赚钱方法。
尽早受些苦,才能尝到甜。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食粮,那是生命能量的源泉。
Alina霖子
最懂品牌营销的人生教练
入世而不世俗,出世却能入俗
📍移民定居新西兰
个人微信号:AlinaWang321
“人生有无限可能,我不愿画地为牢”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学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