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PPT造芯,遮羞布终将被掀开?

科技   2025-01-05 18:29   安徽  
一条来自硅谷的微博,让中国的一个开源CPU项目突然成了焦点。
"这不是PPT造芯,这是真实存在的项目。"2025年1月初,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包云岗在深夜发了一条长微博。这条回应,源于硅谷网红George Hotz对香山开源CPU项目的关注。
"有意思的是,"一位参与过香山项目的工程师告诉我,"这个项目从2019年启动时就备受质疑,现在反而是外国人先认可了它的价值。"

一个不被看好的开始

2019年,当香山项目刚刚启动时,业内普遍不看好。
"那时候,大家都觉得这又是一个烧钱的科研项目。"
确实,当时的情况并不乐观:
  • 国内开源CPU几乎是空白
  • 高端CPU IP核的开发难度极大
  • 人才储备严重不足
"但包云岗团队选择了最难的路。"
据知情人士透露,项目启动之初,团队就定下了一个看似不可能的目标:要做到性能、功耗、面积三个指标的平衡。
"这在业内被称为'不可能三角'。"
"很多项目只能顾此失彼。"

三代芯片的进化

然而,香山项目的发展轨迹,打破了许多人的预期。
"从雁栖湖到南湖,再到昆明湖,每一代都有明显进步。"
据了解,三代处理器核的演进路径是这样的:
第一代"雁栖湖",主要是验证基本架构。
第二代"南湖",实现了性能的大幅提升。
第三代"昆明湖",在国际上已经具备竞争力。
"最关键的突破发生在2022年1月。"
那是一个值得记住的时刻:香山芯片成功流片并回片,随后完成串口调通,并在1月24日成功运行了Linux系统。
"这意味着从硬件到软件,我们实现了完整的突破。"

质疑声中的坚持

但质疑声从未停止。
"有人说我们是PPT造芯,有人说这只是实验室玩具。"包云岗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说,"但我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一位接近项目的人士向我透露了一个细节:团队经常工作到凌晨,有时候连续几天不回家。"他们不是为了证明给别人看,而是真的相信这件事的价值。"
这种执着得到了回报。2023年底,当项目相关代码上传到GitHub后,意外获得了国际开源社区的关注。
"老外们看到代码后很惊讶,"
"他们没想到中国的开源CPU项目已经达到这个水平。"

2025:交付之年

"2025年将是香山的交付年。"包云岗在最近的一次演讲中说。
这个消息在业内引起不小的震动。
"交付意味着真正的产品化,"
"这将是中国开源CPU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据可靠消息,多家企业已经表达了合作意向。"他们看中的不只是技术,更是这种开源模式带来的可能性。"

开源的力量

"开源可能是中国芯片突围的一个重要路径。"
他解释说,传统的封闭研发模式有两个问题:
成本太高,很多企业承担不起。
创新受限,单打独斗难以突破。
"但开源不同,它能集合全社会的力量。"
事实上,香山项目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据了解,目前已有数百名开发者参与到项目中,贡献了大量代码和改进建议。

更大的棋局

"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项目,"
"而是关乎中国芯片产业的未来。"
他分析说,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开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 不受制于人
  • 可持续发展
  • 生态效应明显
"北京开源芯片研究院(开芯院)的成立,就是一个信号。"
据透露,开芯院将为香山等项目提供更系统的支持,包括资金、人才和产业化渠道。

未来已来?

"2025年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包云岗说。
据了解,香山项目的下一步计划已经展开:
  • 性能进一步提升
  • 生态系统完善
  • 应用场景拓展
"最重要的是要形成产业效应,"
"让更多企业参与进来,形成良性循环。"

最后的思考

回到开头那条引发关注的微博。
也许,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项目被认可的故事,而是中国芯片产业走向成熟的一个缩影。
正如一位老半导体人说的:
"真正的创新,往往开始时不被理解,
但只要方向对了,坚持下去就会开花结果。"
香山项目的故事还在继续,
但它已经证明:
中国芯片的未来,
不只是PPT里的梦想。

1 ic网
即时了解中国芯片产业与变迁重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