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涉密人员,应知应会

文摘   2024-12-09 06:30   天津  

涉密人员

应知应会保密知识


一、保密法律法规与制度

  1. 法律法规层面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其实施条例:了解国家秘密的定义(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范围(涵盖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科技等诸多领域)以及密级划分(绝密、机密、秘密三级)。清楚违反保密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如警告、罚款、处分等)、刑事责任(针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行为,如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等罪名)。

  •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知晓涉及特定行业或领域保密管理的配套法规,比如军工领域的保密规定等,这些法规细化了本行业涉密活动的具体要求。

  • 单位内部保密制度

    • 认真学习所在单位制定的保密规章制度,像保密工作责任制、涉密人员管理规定、涉密载体管理办法、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管理细则、信息设备保密管理规定、涉密会议活动保密管理要求等。明确自身在各项保密工作环节中的具体职责和行为准则,清楚违反单位制度会面临的内部纪律处分措施。

    二、涉密人员保密管理

    1. 资格审查与上岗要求

    • 了解自己经过了严格的资格审查流程才得以成为涉密人员,包括政治审查(审查本人及近亲属的政治背景、有无违法违纪等情况,确保政治可靠)、品行审查(看个人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方面表现,保证诚信可靠、有保密意识)、能力审查(对从事涉密工作相关专业能力、知识水平等进行评估,具备胜任工作的能力)。

    • 在上岗之前,必须参加单位组织的保密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才能正式上岗履行涉密职责,且后续还要按要求定期参加保密知识更新培训。

  • 分类管理
    知悉涉密人员按涉密程度分为核心涉密人员、重要涉密人员和一般涉密人员,不同类别在知悉范围、保密期限、脱密期管理等方面有不同要求。例如核心涉密人员的脱密期通常为 3 年,重要涉密人员为 2 年,一般涉密人员为 1 年,脱密期内要遵守相应的从业限制等规定。

  • 在岗管理

    • 严格遵守保密承诺,履行保密义务,在工作中按照确定的知悉范围获取和处理国家秘密信息,不得擅自扩大知悉范围。

    • 接受单位定期的保密检查、考核等监督管理活动,如实汇报自己在保密工作方面的情况,配合单位做好保密自查自纠工作。

    • 对个人的涉密行为进行严格记录,比如接触、使用、传递涉密载体等情况都要有相应的登记,便于追溯和管理。

  • 离岗离职管理

    • 离岗时要清退所持有和使用的全部涉密载体(包括纸质文件、光盘、U 盘等各类存储介质),办理清退手续并经专人核对签字确认。

    • 离职时除清退涉密载体外,还要签订离职保密承诺书,承诺在脱密期内遵守相关规定,不从事有违保密要求的工作,单位也会持续跟踪管理,确保脱密期内无泄密隐患。

    三、涉密载体保密管理

    1. 制作与收发

    • 制作涉密载体要按照规定的定密程序进行定密,标明密级、保密期限和发放范围等必要信息,严格控制知悉范围,制作过程要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场所进行,相关设备也要符合保密规定。

    • 收发涉密载体要履行严格的清点、编号、登记、签收等手续,确保每份涉密载体流向清晰、责任明确,传递过程要通过机要交通、机要通信或者专人传递等符合保密要求的方式,严禁通过普通邮政、快递等非保密渠道传递。

  • 使用与保管

    • 使用涉密载体要在符合保密条件的场所,按照限定的知悉范围进行,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摘录涉密内容,确因工作需要复制的,必须经过严格审批并履行登记手续,复制件要与原件同样管理。

    • 涉密载体要存放在专门配备的保密柜等符合安全保密要求的设备中妥善保管,专人负责,定期进行清查盘点,确保数量准确、无丢失、损坏等情况。

  • 维修、销毁

    • 涉密载体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要到有保密资质的单位进行维修,维修前要对涉密信息进行备份并清除载体上的涉密内容,维修过程要有专人全程监督,防止信息泄露。

    • 销毁涉密载体必须经过严格审批,采取符合保密要求的销毁方式,比如使用专业的销毁设备粉碎、焚烧、消磁等,严禁将涉密载体当作废品出售或随意丢弃,销毁过程要有记录可查,确保彻底销毁、无法恢复。

    四、信息设备保密管理

    1. 计算机及网络设备

    • 涉密计算机必须专机专用,严禁连接互联网及其他非涉密网络,要安装符合保密要求的操作系统、杀毒软件等防护程序,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漏洞修复。

    • 非涉密计算机不得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在单位内部使用的计算机要严格区分涉密与非涉密,有明显的标识区分,对其使用人员、用途等进行明确规定。

    • 涉密网络要按照分级保护要求进行建设、运行和管理,采取访问控制、身份认证、加密传输等多种保密技术措施保障网络安全,严禁在涉密网络中违规外联、违规安装软件等行为。

  • 移动存储介质

    • 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如涉密 U 盘、移动硬盘等)同样要标明密级,专人专用,严禁在涉密与非涉密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使用时要进行登记记录其使用情况。

    • 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不得存储涉密信息,对带入单位内部的外部移动存储介质要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和管控,防止其成为信息泄露的渠道。

  • 办公自动化设备

    • 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使用时要区分涉密与非涉密,涉密的办公设备要放置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场所,专人管理使用,不得擅自将其接入非涉密网络或用于处理非涉密文件。

    • 对使用这些设备处理涉密信息后的废纸、废墨盒等要及时进行妥善销毁处理,防止残留信息被非法获取。

    五、涉密会议与活动保密管理

    1. 会议组织阶段

    • 举办涉密会议要提前向单位保密部门报备,制定详细的保密方案,明确会议的密级、参会人员范围、保密措施等内容,对会议场所要进行保密检查,排除窃密隐患(如检查有无窃听、窃照设备等)。

    • 发放会议涉密资料要严格按照参会人员的知悉范围进行,履行登记签收手续,对会议使用的计算机、投影仪等设备要提前进行保密技术检查,确保符合保密要求。

  • 会议进行中

    • 参会人员要严格遵守会议保密纪律,不得擅自将手机等具有通信、拍照、录音录像功能的设备带入涉密会议场所(特殊情况需经批准带入的要采取关机等防范措施),不得在会议期间谈论与会议无关的涉密内容,不得随意记录、传播会议涉密信息。

    • 会议的服务保障人员也要经过保密培训,限定其活动范围和知晓内容,防止因疏忽造成泄密。

  • 会议结束后

    • 及时清退回收会议发放的所有涉密资料,进行清点核对后妥善保管或销毁,对会议使用的设备进行保密检查,清除残留的涉密信息,确保无泄密风险遗留。

    六、日常行为规范及泄密应急处置

    1. 日常行为

    •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提高保密意识,做到不在公共场所、社交媒体等谈论涉密工作内容,不随意透露自己的涉密身份和工作情况,对工作中接触到的涉密信息要守口如瓶。

    • 避免携带涉密载体参加非工作相关活动,若因特殊情况需要携带的,要经过严格审批并采取可靠的保密防护措施。

  • 泄密应急处置

    • 了解一旦发现或者怀疑发生泄密事件,要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如及时制止正在发生的泄密行为、收回可能已经泄露的涉密载体等,并第一时间向单位保密工作机构报告,不得隐瞒不报或者拖延报告时间。

    • 配合单位及相关部门开展泄密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如实提供自己所知道的情况和相关线索,协助采取措施尽量降低泄密造成的危害和影响。

    初任涉密人员要将这些保密知识牢记于心,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遵守,养成良好的保密习惯,切实维护国家秘密安全。


    :





    保密资格:年度自检报告【word+表格


    2024年底保密工作总结指导课件【word文档】


    保密管理责任培训课件【5类责任】

    天津均安保密
    密切关注国家安全,从事国密、商密和个人信息的保护,致力于保密宣传教育活动策划和课程设计、开发、制作、推广,传播弘扬保密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