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里有一句话:一切生命的关键问题都要到细胞中去寻找。
还有一句:在个体发育中,由一种相同的细胞类型经细胞分裂后逐渐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形成稳定性差异,产生不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
---写在前面
其实最近一直在考虑是回老家小县城还是留在上海。
说实话,这个问题我想了好几年了。
每年都会在假期后重新思索一遍,每次都会得出一个结论:回家。
但是,回到上海几天后又往往会推翻这个结论。
直到今天,我可能得到了一个确定的答案:家很好,只是真的很难回去了。
这个结论可能有点悲观,但对于我来说却是个事实。
因为对未来的恐惧战胜了现实的压力。
之前有网友留言想让我写一写为什么不回小县城。
尤其是为什么想回却不回。
我确实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但我发现,每一年,我的感悟都是不同的。
今年也不同。
在此之前,我可能会因为对家乡的眷恋,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老家气候的怀念,尤其是对那片大地无尽的热爱,让我想要回去。
但是,心中也有一个声音在劝阻我:想一想你的过去。
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声音,才让我并没有真正地去备考去筹划,而每一次都是打个酱油。
不得不承认,时间会给记忆抹上一层滤镜。
让你认为过往是美的。
让你在压力剧增的时候,想要回到那个“记忆”里的港湾。
回到童年的庭院,或者少年时的某个山谷。
但是,当去除了时间的滤镜,你会发现,痛苦也如影随形。
我想我不是个例。
小时候,我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在农村。
我看到有很多人在怀念90年代的村庄。
是的,它有美好的一面,但也有需要正视的一面。
因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作为一个冷眼旁观者,我看到我的那些同村人并不真的快乐。
他们陷在繁忙的劳作中,陷在邻里几分几厘的争端里,陷在男女暧昧不明中,陷在老无所依、幼无所养中。
农村,从来不是伊甸园。
农夫农妇,也绝对不是人人纯朴纯粹。
当然,我承认,以上仅仅是个例,绝大多数的人们还是好的。
但不得不承认,越是底层越是残酷。
因为资源有限。
人人都想过好日子。
可是土地就那么多,空间就那么多。
于是,纷争便起来了,没有谁能保证自己一直平安无事,总有几家不和,但村子又那么大,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痛苦便像放大了很多倍。
这只是其中的一面。
当你身处其中时,很多情况下,都会有逃离的心态,哪怕你只是个旁观者。
农村不是乐土。
那逃到镇里去呢?
其实,这可以从校园中窥见端倪。
可能很多人都见识过校园霸凌。
但是,如果你仔细分析下,你会发现,越是低龄,比如小学、初中,校园霸凌出现的概率越大。
我认为这是一个筛选过程。
小学一年级,那是几乎所有人都能上的。
这也注定了,小学就是个斗兽场。
因为人性不同,什么人都可能和你处在一个班级。
要相信有的人骨子里就是带着恶的,所以稍微软弱点的人就可能被欺负。
这在农村小学非常普遍,至少在我小学时是如此。
但是,渐渐地,你会发现日子慢慢开始好过了。
因为有人开始退学了,或者留级了,而这些人中的大多数是那些喜欢欺负别人的人。
因为学习不是他们的强项。
这是第一次筛选。
初中,再筛一轮。
但还是会有漏网之鱼,所以初中也有一些校园霸凌情况,但没小学那么严重了。
高中,那是很严格的筛选了。
班级里基本都是埋头苦学的人,喜欢搞点小动作的是很难在这样的环境中撑下来的。
大学,良莠不齐吧,但整体还好,属于优中选优,毕竟还有学校的分化。
好学校,更舒适。
毕业后,工作也如此。
越是门槛高的单位,人员的综合素质越高,相处起来,多数也是温文尔雅、谦和有礼。
所以,这可能也是我为什么要告诉自己:想想你的过去。
从农村到小镇到县城到地级市到大都市,我都居住过,有一定的体验。
和上学一样。
越是往上走,相处越轻松。
这是人群的分化。
就像细胞分化。
来源于同一种的细胞,经过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最终形成稳定的差异,产生不同的细胞类群。
这些细胞类群再形成不同的组织、系统。
人类社会也如此。
道不同,不相为谋。
只有处在和自己相似的人群中,才能稍微轻松一点。
难道还要再去经历一遍斗兽场吗?
也许有人会反感我上述的话语,认为我有自傲之态。
其实不是,我只是在阐述我真实的感受。
小县城确实让我留恋,因为那里有我的亲人,但我也知道,它有残酷的一面。
不是所有人都能在里面如鱼得水。
大城市虽然压力很大,但是并非看不到希望。
努力还是会有一定回报的。
至少,不用怎么在意他人眼光吧?
至少,可以专心做自己的事吧?
至少,不结婚也没人对你指指点点吧?
当然,小县城的烟火气和人情味也是让大家眷恋的地方。
各有得失吧。
就看自己怎么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