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乡记忆│东大观:经韵悠悠妄念除

文摘   2025-02-04 08:40   山东  

  文/江夜雨

  

      


      位于金乡的东大观,静卧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见证了千年的沧桑变迁,承载了厚重的文化底蕴。每一次探寻,都仿佛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让人沉醉于那古老而神秘的氛围之中。


  金乡历史悠久,其地处鲁西南平原,自古便是交通要冲。先秦时期,这里就曾是东夷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随着时间的推移,金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着独特的发展轨迹。而在这片土地上,东大观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光芒。


  

      东大观,古称万春宫,始建于金大定元年(1161年)。彼时,金朝统治北方地区,政治局势逐渐稳定,经济文化也有所发展。在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下,宗教文化得以蓬勃发展。据传,在金乡县西南二十五里(一说三十里)的地方,有一块地势高耸的万春堌堆。这里风景秀丽,灵气氤氲,仿佛是天地间的一处净土。“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里的万春堌堆恰似那有仙有龙之地,宛如古代文人墨客笔下的世外桃源。于是,在这座堌堆之上,道观拔地而起,名为万春宫,寓意着道教的繁荣与长久。


  万春宫的建立,有着深厚的社会文化背景。金朝时期,道教逐渐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和支持,道教教义深入人心,信众日益增多。金乡当地的人们也对道教有着特殊的信仰和情感,他们渴望在喧嚣的尘世中寻得一处宁静的精神栖息之所。“小隐在山林,大隐于市朝。”万春宫便成为了人们心中那个超脱尘世隐逸之所的开端。它不仅为当地道教信众提供了一个修行、礼教的场所,更成为了当地文化的中心。每当晨钟暮鼓,道士们诵经念咒,香烟袅袅,宛如人间仙境。而道观周围的古树参天,绿荫蔽日,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东大观的选址,尽显古人之智慧与眼光。它位于交通要道之上,连接着兖州(今济宁市)与曹州(今定陶县),为当时的商贸往来、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要知山下路,须问过来人。”来自各地的商旅、信众汇聚于此,他们不仅带来了物质财富,也带来了不同的文化和思想。这使得东大观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吸引着众多人前来。因此,东大观自古以来便是信众如织、香火旺盛之地。


  马丹阳,这位全真道的杰出人物,与东大观有着深厚的渊源。他原名成义,字宜甫,山东登州宁海人。马丹阳在金代登州宁海皈依全真道祖师王重阳门下,成为全真七子之首。金朝时期,全真道在北方迅速兴起,对道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真经何必西天取,妙道还从心内寻。”马丹阳不仅在道教理论上有着深厚的造诣,更在修行实践上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据《重修万春宫记碑》记载,马丹阳曾在此处修道,最终羽化成仙。他吸收天地之灵气,炼就了超凡脱俗的境界,成为了后世道教信众心中的传奇人物。马丹阳在东大观的修行经历,也使得东大观在全真道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了东大观的文化地位。他吸收天地之灵气,炼就了超凡脱俗的境界,成为了后世道教信众心中的传奇人物。马丹阳的修行事迹,不仅为东大观增添了神秘色彩,更成为了道教文化中的重要篇章。


  除了马丹阳,赵道坚、孙淳頧等全真道祖师也曾在东大观修行。他们或祈福消灾,或静心修道,各自留下了传奇的故事。“仙风常自苦寒来,道骨每于磨砺留。”这些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成为了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当人们提及这些祖师,都会肃然起敬,感慨于他们的超凡脱俗与神秘莫测。


  走进东大观,仿佛走进了一个古老而神秘的世界。高耸的殿宇、庄严的钟楼、古朴的鼓楼,每一砖一瓦都镌刻着历史的痕迹,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这些古建筑群错落有致,气势恢宏,展现了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虽历经岁月,但其风姿依旧。



  殿宇内,香烟缭绕,神像庄严。道士们身着道袍,诵经念咒,声音悠扬而深远。“梵音袅袅心尘净,经韵悠悠妄念除。”信众们或跪或拜,虔诚祈祷,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在这里,时间仿佛凝固了,让人们忘却了尘世的烦恼与喧嚣。


  东大观的壁画和雕刻艺术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壁画上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色彩斑斓;雕刻则细腻入微,生动传神。“吴带当风姿态美,曹衣出水韵味长。”这些艺术品不仅是道教文化的珍贵遗产,更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它们见证了古代匠人的智慧与匠心独运,让人不禁为之赞叹不已。


  除了建筑和艺术,东大观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与道教文化、儒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感受到道教的神秘与超脱,还可以领略到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佛教文化的慈悲为怀。


 

   东大观还是文人墨客云集之地。在金朝及以后的各个历史时期,东大观的神秘氛围和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他们或隐居于此修行,或在游览时留下脍炙人口的诗句和精僻的考证。他们的笔下,东大观不仅是一处道教圣地,更是一处充满诗意和画意的地方。这些诗文不仅丰富了东大观的文化内涵,更使其成为了文人墨客心中的圣地。


  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东大观也经历了沧桑与变迁。战争、自然灾害等人为和自然的因素,都曾对它造成过不同程度的破坏。“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但幸运的是,东大观依然屹立不倒,依然保持着那份古老与神秘。


  

      如今,东大观已经成为了文物保护单位,爱国爱教人士对其的重建修复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旨在恢复东大观的历史原貌,让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到它的古老与神秘。


  在修复工作的同时,东大观的传承与发扬也在不断进行。道士们坚守着信仰与传承,继续为信众提供修行、礼教的场所;学者们则致力于对东大观文化的研究与发掘,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这一古老的文化瑰宝。

  


     东大观的美,不仅仅在于其古朴的建筑、精美的艺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在于它所蕴含的哲理和智慧。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可以领略到道法自然的奥妙。


  站在东大观的殿宇前,仰望那高耸的屋檐,仿佛能够看到古代匠人挥汗如雨、精心雕琢的身影;走进殿内,聆听着道士们诵经念咒的声音,仿佛能够感受到那份虔诚与超脱。在这里,人们可以暂时忘却尘世的纷扰与喧嚣,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东大观不仅是一座古老的道观,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长卷。它见证了金乡乃至中国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承载了无数人的信仰与追求。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可以领悟到生活的真谛和人生的价值。



  如今,东大观已经成为了一张文化名片。它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感受那份古老与神秘。同时,它也成为了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在未来的日子里,愿东大观继续屹立在齐鲁大地上,传承和发扬道教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到它的古老与神秘。愿每一位来到东大观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平和,领悟到生活的真谛和人生的价值。


  

鲁小象,讲述最美金乡往事!

鲁小象
鲁小象是个人公众号,其意为从人生中撷取一个片段,一个角度,一个光点,来反映社会大气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