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百过去已经近一周了,正在一个让人不断回味的阶段。喧闹沉寂下来,我第一次去港百现场的好奇也渐渐消散,拍到的照片中的人事物都和我隔了一些距离。但在编辑照片的过程中,我又回想起刺眼的阳光、山顶的海风、志愿者的欢呼、运动员跑过面前时清晰可闻的呼吸声。作为一个不需要实时出图、紧张报道的业余记者,我既占到了专业记者的位置,又能和比赛战况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是一种能凑到运动员身边,也能有闲工夫东张西望的特权。继上个月清迈后,再次感谢跑野的邀请,能让我以三心二意的方式拍摄一场大赛。因为赛程和交通安排,这次镜头主要对准了精英运动员,但也在赛道各处等候时拍摄了周围的所有人——志愿者、补给团队、媒体老师……这些都是我这首次港百体验叙事里的一部分。可惜的是,这次精力有限,没能看到更广大的普通参赛者,这是体验中的缺失。在这个过程里,我体会到了港百的最大特色,就是 DIY 感。每个站点似乎都以一种比较松散的自治制度来运行,各种手写标牌、手工食物支撑着庞大赛事的运行,比赛能流畅无暇或许就是靠多年磨合出来的默契。赛事对于补给点和媒体的规则,和其他大赛相比也放松很多。这种随处可见的松弛感,让港百变成了一个大聚会,很多人都在苦中作乐,找到一些超出比赛的派对氛围。
“对于跑野来说,希望在 2025 年有着更多的尝试,毕竟模仿抄袭我们的人已经太多了。可能第一个要探讨的话题就是,「运动美学是什么」” - 孙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