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难料:历代官员的选拔途径

文化   2025-01-09 12:00   上海  
   真实历史  毫无戏说
从古至今,中国人就离不开对“官”的迷恋,大概没有人不想做官的。那么历朝历代,主要都是怎么来选官,什么人能当官呢?老猫就以本文简单科普一下。军事系统官员的选拔乃至掌管后宫的女官,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

夏商周:世袭制+推举制
夏商周时期,选拔官员依靠的主要是世袭制度,这一制度又紧密围绕着宗法制度。担任王室或者各诸侯国官员的,基本都是当地最高统治者指派的宗族内部的贵族,以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方式进行宗族内部的官职世袭。也就是说,你爹当的是什么官,你要是嫡长子的话,就继承什么官。
后人想象的周朝的宫殿建筑(来源:宝鸡周原景区)
西周时期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分封制,天子、诸侯、卿、士逐级受封,嫡长子续承,但这时候也有了乡举制度,《周礼·地官司徒》就记载:    
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者,能者。乡老及乡大夫帅其吏与其众寡,以礼礼宾之。厥明,乡老及乡大夫、群吏献贤能之书于王,王再拜受之,登于天府,内史贰之。

也就是说西周时期会以三年为单位,乡老、乡大夫以及各级官吏会将贤能者的名单和事迹上报给国王,国王拜受以后还会做记录。

以世袭制为主的官吏选拔制度好就好在社会稳定,大家推算起来祖宗要么是一家人,要么一起打过仗,算了也就不闹了。不过坏处就是官位都是继承来的,很多都是没有才能的士大夫子弟,阻碍了社会整体的发展。
到了西周末年,有实力的诸侯们论血缘,都隔了几百年了,早不知道谁是侄儿谁是舅了,周天子的话也就当放屁了,社会也进入了春秋战国的动荡期。
         

 

秦:军功爵制
春秋以及战国前期,各诸侯国的官员选拔主要还是采用的世袭制度,世家子弟唱独角戏,虽然贵族们也会招募来自寒族的“门客”,但很多就是真正的“鸡鸣狗盗”之徒,不成气候。    
随着战国时期诸侯攻伐规模的越来越大,即使是大国,如果国力不盛,也有被灭国的风险。各国都有人意识到了世袭制是提升国力的“绊脚石”,于是涌现出来很多“变法者”,如魏国的李悝(kuī)、燕国的乐毅、齐国的邹忌、楚国的吴起、秦国的商鞅等。每个国家变法的细则都有不同,但都有废止世袭贵族特权的说法,说明有识之士们早看世家贵族这些“吸血鬼”们不爽了。
其中辅佐秦孝公的商鞅更进一步,制定了“二十级军功爵位制”,规定凡行伍中人,不论出身门第,一律按照其所立军功的大小接受赏赐;秦国的士兵只要斩获敌人“甲士”(军官)一个首级,就可以获得一级爵位“公士”,获赏田一顷、宅一处和仆人一个;斩获敌人数量、职位越高,则赏赐越高。
军功爵制虽然帮助秦国的军力快速地提升,可也带来了远超其他国家的屠杀。以“事后诸葛亮”的角度,这种只看军功,缺少社会礼仪与人文传承的制度,在助推秦国的迅速覆亡上也狠狠使了把力。
         

 

两汉:察举制+征辟制   
怎样才能既打破世家子弟对官职的垄断,又能抑制军功贵族的做大呢?两汉时期开始“回归周礼”,采用了察举制+征辟制的官员选拔制度。察举制最初以“乡举里选”为依据,注重舆论对某位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后来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世代为官、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的豪门大族。选举分为常科和特科,前者是每年举荐,即举孝廉,后者是临时特招,如刘璋的父亲刘焉就是汉文帝时期“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者”而被推举上来的。虽然普通人也很难被“察举”,但确实也是一介平民最快能够当官的方法了。
汉代画像砖中士人读书的场景
察举制是靠下面人“举”,征辟制则是靠上面人主动去“征”。皇帝和有一定职权的官员都可以征辟,被征辟的对象无需考核即可成为官僚,比如凿壁借光的匡衡,就是靠征辟当的官。
无论是察举还是征辟,都是靠一个人的德行来选拔的。可空头白脸的,统治者怎么知道一个人的德行如何呢?这就要靠其他人的评价了。所以两汉直到魏晋时期,人们都很看重有一定地位的人对自己的评价,比如曹操就跪着求着甚至威胁名士许劭评价自己:
曹操微时,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劭鄙其人而不肯对,操乃伺隙胁劭,劭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操大悦而去。
《后汉书 许劭传》    
曹操内心OS:说的很好,下次别再说了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到了东汉末年,已为门阀士族所操纵和利用。加上中国那么大,郡县那么多,皇帝怎么知道推举上来的人是真的有才还是无才呢?于是魏文帝曹丕采纳尚书令陈群的意见,制定了“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的选拔方式是:由各州郡分别推选“大中正”一人,其必须为在中央任职官员且德名俱高者,大中正再产生“小中正”。并且中央还会分发人才调查表,在该表中将人才分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此表由各地大小中正将所选之人填入,品评的内容主要是门第和行状,即家庭背景以及德行才能。    
在初期,九品中正制将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的权力,可一个人到底是上等还是下等,才能很难看出来,出身倒是写在了家谱上。于是门阀大族还是掌控了官僚选拔,他们将施政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引导,或者干脆试图推翻皇帝的统治,“王敦之乱”、“桓玄之乱”等门阀大族引起的叛乱贯穿了东晋王朝的始终。
         

 

隋唐至清末:科举制
显然,单靠人来选拔官员,无论开始时规则制定的多么严密,当一个个的人形成利益团体后,官员的选拔又会集中到少部分人手里,最终爽了门阀,苦了皇帝。隋文帝杨坚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到了他儿子隋炀帝杨广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这在正式地确立了下来。
唐朝继承和完善了隋朝的科举制度。唐朝的科举分为两种,即常举和制举。常举便是“常贡之科”,也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科举考试,时间和科目较为固定;制举又称制科、大科、特科,是皇帝为选拔特殊人才而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不定、时间不定,属于特殊选拔考试。    
唐代科举考试设科繁多,不同时期前后总计不下几十种科目。其中常设的科目有:秀才、进士、明经、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童子、道举等科,武周时期,首创武举和殿试。考生通过后也只是获得做官的机会,还要得到吏部审核通过才行。总体来讲唐朝的科举比较粗犷,形式上比较随意。
两宋的科举比唐朝有了进一步发展:将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严格化科举考试程序;举人通过殿试才算合格,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考生试卷上的姓名、籍贯密封,防止考官舞弊等。    
宋朝成绩公布即将试卷焚毁,因此保存至今最早的是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分为四级,即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只要通过了乡试,那便是举人,极大概率就可以直接当官了,就与“民”完全不是一个阶级了,难怪范进中举了不仅自己喜大普奔,村里的乡绅、屠户都要主动上来献殷勤。
明朝为了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而且只准用程、朱理学的观点,不许发挥个人见解;答卷的文体,有严格的规定,分八个部分,这就是“八股文”的来历。    
八股取士制度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但是也不必过于强调其危害,毕竟治理天下,最终还是皇帝老儿说了算。至于到了清末面对洋人们的坚船利炮,八股也好,八百股也好,只要还是封建社会那一套,就断然没有取胜的可能。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当然没过几年,连清政府也没有了,历史进入了现代教育的时代。
         

 

参考资料:
[1] 徐泱泱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沿革及其历史逻辑  《炎黄地理》  2023年7期
[2] 郭强  《中国古代选举制度》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11

历史冷新泡
看历史 知大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