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6928字,阅读约需12分钟
01
基于十年以上的维度,资产收益的长期规律是有章可循的。但短期的事不要试图用一种强者思维去预测,因为预测的错误代价很高,比如2021年核心资产高峰时,很多基金卖脱销了,按比例配售,但如今市场跌幅非常大,投资者变得保守、追求安全,回头来看这里面,基于短期的预测起到很大作用。第二,不要轻易判断说一个高风险或者低风险的资产类,因为解决方案才是客户真正关心的。财富管理应该是一个结果导向的,客户其实理财的愿望很朴素,就是来赚钱的,把简单留给客户,把复杂留给自己。
2021年基金的销售数据。在基金大卖的时候,资管机构和财富管理机构大多数是继续看多A股的。而很少有人提示,市场可能已经过热的风险。
再比如,如图1所示,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对美联储加息路径和降息路径的预测都和真实的路径差异很大。
数据来源:The Fed - Meeting calendars and information (federalreserve.gov)。
弱者思维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就是投资者对资本市场面前也是相对弱势的。财富管理面向的客户大部分是普通投资者,是个人、家庭,较少一部分是机构。这些投资者因年龄、财富水平、投资经历不同而千人千面。从专业性角度,这些投资者有一个共性,就是普遍对金融投资、资本市场的认知相对初步。大部分投资者甚至从没有接触过股市。大部分财富管理的投资者包括财富管理机构在信息获取和信息解读方面都处于相对弱者地位。因此,所谓的追涨杀跌,抄底逃顶,买入卖出对于这些投资者而言,十分困难,出错率极高。考虑到客户的专业度,长期通过逐步陪伴,让投资者认识和理解波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依然要努力帮客户实现理财的目标。
基于弱者思维,一方面市场难以预测,另外一方面投资者对资本市场也相对陌生。认知方面的问题交给长期陪伴,但投资者理财的需求是切切实实需要满足的。因此我们需要从弱者思维出发构建自己的框架和体系帮助投资者实现理财目标。
02
而对这些,过去很多机构都对此重视不足。比如某某机构推荐客户买入新能源基金,至于什么时候卖出,什么时候止盈一字不提。
只考虑带客户买产品,不考虑客户止盈,客户卖出金融产品的思维我们称之为开环思维。机构很多时候是一种开环的思维,把产品卖出就结束了,其实我们很多客户在金融产品消费的过程中会经常遇到这样一个困惑,买了后就没有人管了,不知道应该持有多久,赚钱了不知道该不该止盈,亏钱了不知道应该加仓还是应该及时止损,后续的服务是缺失的。恰恰金融产品最终的结果,能不能给你赚到钱,这件事不是你买的时候就知道,它不是一个结果导向的东西,而是一个过程导向的东西,你知道我是怎么去操作的,但是结果我不能保证,这是服务好客户的一个非常核心的关键。就像在净值化的世界里,你能赚钱的唯一方式是什么?买卖价差。你有买的这个动作,一定要有一个卖的动作,最终才能赚到钱,否则都是纸上的财富。但是你会发现,其实我们有太多是基于开环的一种运作,它不能够很好地有效地去提升客户的获得感。
买方投顾的根本是让产品工具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客户的需求。财富管理应由“开环”思维转向“闭环”思维。财富和资产管理,不是把产品卖给客户就结束了,后续的服务不能缺失。过往太多的开环的操作让很多客户最终变成“基金海王”,手里拿了很多基金,却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买的、该怎么处理。所以,“闭环”的思维在财富管理实践中非常重要,客户买的所有商品都应该有一个用户手册,在买的那一刻就要形成一个“闭环”,就是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应该去止盈,预期要持有多长时间,有一个什么样的投资目标,当产品表现偏离预期目标时该如何处理。把“开环”做成“闭环”,是服务好客户的关键。
03
投资者对从账户视角出发,进行账户规划还相对陌生,单品思维依然主导。单品思维的弊端主要集中在风险暴露上。从单品思维出发容易过分的集中在某一类资产上。一旦某一类资产出现较大的波动,客户整体的账户可能就出现较大的下跌。而从账户视角出发,我们就容易产生一个整体观念,配置观念,风险观念,不太容易满仓一类资产。从这个意义上讲,做好账户规划本身就起到了一定的风险控制、风险分散的作用。
广大普通投资者的获得感和回报感,一方面受短期资本市场波动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账户规划的影响。对于普通家庭而言,基于自身理财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做好账户的规划,这或许是进行金融投资之前就要做好的工作。账户规划包括的内容也是多样的,除了大类资产的配置,还有现金流的规划,流动性的规划等等。
做好了账户规划,我们把短期要用的钱,长期不用的钱区分好。不同资金的风险属性和收益目标属性不同。而不同类别的金融资产的风险收益特征也不同。这决定了二者匹配的金融工具应该是不同的。所谓的,“短钱短投,长钱长投”,应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而长期不用的钱,因为资金在可预期的未来大概率是不需要取出来使用的,那么这类资金就更能够抵抗股票市场的短期波动,淡化市场的牛熊周期。考虑到股票类资产中长期往往具有较高的预期回报,投资者在长钱账户里面合理配置股票类资产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在合理规划和配置的基础上,普通投资者更容易做到从容的面对股市的短期波动,包括可能的熊市,甚至根据合理的规划配置,可通过定投、逢低买入、动态再平衡的的方式,在熊市期间增加对优质股票类资产的配置。
这一点从家庭整体金融账户的视角就看的更加清楚。家庭金融账户可能需要把整体金融财富纳入统一规划。这里面可能包括房产、存款、货币类基金、信托、银行理财、股票以及股票类基金、以及股权类基金等等。投资者可以尝试从整体账户视角去看待资本市场的波动,而不是局限于从股票类资产看股票市场的波动。
从账户视角和账户规划出发,我们观察投资者的股票类资产的配置情况,不再是站在资本市场短期观点上了,而是站在投资者的账户视角,其实就是站在投资者的视角。这应该是以投资者为本的一种体现。
04
多资产配置的基本含义是找到不同的收益来源以适当比例配置。比例在中长期依赖于投资者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这个风险承受能力和资本市场的下跌幅度有关。如果下跌幅度过大,投资者可能会坚守不了,这种感觉会促发投资者做出行动,包括底部卖出。而通过不同收益来源的合理配置,可以实现一定的波动率降低的作用,让投资者能够拿得住整个组合。
相比资产配置,另外一种做法就是,通过对市场的判断来做投资。比如判断股票市场好的时候,以较大比例买入股票基金。判断债券市场好的时候,以较大比例买入债券基金。更高阶的包括,判断美股好于A股的时候,以较大比例买入美股。
做出上述判断需要对各类资产运动规律要非常深度的认知。而这是需要很长的经验,甚至教训的积累。
即使是专业投资者也需要做一定的资产配置和风险的分散。一提到“多元化”可能想到的是“平庸化”。但事实上,马科维茨提出“多元化是唯一的免费午餐”的时候并不以牺牲收益为代价。投资者产生的资产配置往往平庸的印象主要由于对驾驭周期的痴迷。
我们总想在周期低点重仓,在周期顶点一键清仓。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看,这样的确是收益最高,也不存在什么多元化。但牛熊周期一再教育我们,事后诸葛亮不等于事前诸葛亮。能比较好的做到底部买入,顶部卖出的是非常少的。与其如此,我们倒不如退一步,不假设自己是神人,而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匠人,把确定的事情,大概率对的事,做好,做精。
在财富管理这个行业,匠人的活可能就是资产配置。把资产配置钻研透了,往往能够给客户挣到钱,也有较大概率战胜通胀。这对于广大高净值客户而言或许就足够了。以考试为例,80分我们已经到手了。在此基础上,在某个时空环境下,老天爷赏饭,我们还能把一些附加题也做对,那再好不过了。但这不是我们的基本盘。
可以说,资产配置也是一种弱者思维,是对人性的敬畏和对资本市场的敬畏。
05
1、定投策略的基本原理
定投,顾名思义就是定期投入的意思。通常而言,定投策略(以定投股票基金为例)有效的基本假设有两个:
(1)股票市场长期来看最终是上涨的
(2)股票市场的波动很大,波动的顶部和底部都很难判断
如果股票市场长期是向下的,那投入越多亏损越大。同样的,如果股票市场波动的顶部和底部容易判断,那还不如底部买入、顶部卖出,岂不是比定投更好?
正是基于上述两个假设,定投成为了一个具有一定优势的投资策略。尤其对于对资本市场了解不多的投资者,定投策略往往简单有效。定投策略通过一种看似“笨拙”的方式解决了买多少、何时买的问题。归根到底,定投策略凭借的是一种对股市长期看好的信仰以及市场节奏难以预判的敬畏之心。也正是基于上述的一个信仰和一个敬畏,定投策略告诉人们,不去预测市场,定期买入看好的标的即可。
定投策略中有一种理论叫做微笑曲线理论。图1展示的是定投策略的微笑曲线。该微笑曲线描绘了定投策略的预想情形。在市场下跌的时候坚持定投,不断摊薄买入成本,当市场反弹的时候继续定投,等到市场大涨的时候获利了结,从而绘制成一个类似“笑脸”的曲线形态。
但定投策略在实践中仍会遇到挑战。首先,当市场下跌时间或幅度超出了投资者的心理预期,投资者可能无法忍受浮亏,从而在市场继续下跌的时候暂停了定投。其次,市场阶段性的疯狂上涨可能让投资者觉得牛市来了,于是决定大幅增加定投的频率或者定投的金额,最后使得买入基金的资金成本较大的比例集中在高位。此外,市场的波动是循环往复的。到底什么时候是一个比较大的顶部其实很难判断。也就是说,到底什么时候退出,定投策略本身并没有给出详细的答案。
2、定投策略的适用对象
接下来,我们要问的是,到底定投策略适用于谁,适用于买什么?
适用于谁的问题相对简单。对于大多数不是金融专业的、平时工作较忙没有时间精力关注资本市场的投资者,都可以适当采用定投策略。
适用于买什么呢?对于没有时间、也不专业的投资者,定投策略比较适合用于购买一揽子基金组合,或者是指数基金。这样的好处是不太会踏空,也不太会出现大幅亏损的情况,因为指数或者一揽子基金组合是相对分散的标的,即使出现一两只业绩特别糟糕的底层个股或基金,对整体组合的影响也不会很大。
除此之外,在市场相对底部的时候、市场未来走势看不清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定投策略来参与。因为资金承担的下行风险在时间维度上进行了分散。既然承担的风险较低,定投策略会鼓励投资者参与情绪相对悲观的市场行情。
与此同时,还可以做一些长期定投策略。假如我们长期看好医药行业基金,但是医药基金的行情具体什么时候启动我们不得而知。也就是说,我们无法判断医药基金的波峰波谷。此时,不论投资者是否专业都可以采用定投策略来进行投资。
3、定投策略的具体实践
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到底何时定投?具体是周一还是周五去做定投,以及我们每次定投多少钱。我们统计了2005年-2021年近十五年的沪深300股票指数数据。发现周四的下跌概率最高,而周五上涨的概率最高。因此就上述数据来看,如果定投的话,周四定投成本最低。当然,这种日历效应属于过往数据的经验总结,仅供参考。
另外一个思路是,我们假设十年有一次比较大的市场行情,同时,我们也希望一旦行情出现后,我们能够获得较为丰厚的收益,即通过定投策略带来获得感。那么一年定投总金额一般应该超过1万元。
4、定投的弱点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投资界也没有完美的方法。定投策略也有其弱点。定投的第一个弱点和定投成立的假设联系在一起。市场长期向上可能是成立的,但这个长期可能会非常长。此时定投策略若持续时间不足,可能以失败告终。定投策略并不是万能的策略,它是我们做基金投资的策略库中的一种。在特定的市场,针对特定的标的,我们可以灵活调整定投在整个投资策略中的比重。
定投的第二个弱点在于,它假设市场的波动很难判断。这个也要辩证地看。市场的波动是很难判断,但市场是否“跌出了价值,涨出了风险”这个确实是有一些方法来帮助判断的,很难判断不等于不能去适当地进行判断。如果此时还是坚持定投的话,要么可能忽视了潜在投资机会,要么可能忽视了大的潜在风险。比如我们如果在2007年10月还坚持定投,则一波熊市之后,定投的收益全部跌掉了。所以如果市场出现比较明显的波动,这个时候可以再做判断,此时一个专业的投顾能给投资者提供很好的帮助。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另外一个值得重视的投资策略,逢低买入策略。从原理上,该策略的良好运用是有希望给投资者带来较为丰厚的回报的。
逢低买入策略强调的是在市场下跌尤其是跌幅较深的时候,新入资金来增加基金的累计投入金额,即与追涨杀跌恰好相反,逢低买入的意思是越跌越买。逢低买入策略的有效性和它所依赖的假设同样密不可分。该策略的假设基础是,股票市场长期是不断向上的。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逢低买入策略通常是有效的。底部加仓策略要求市场出现下跌,这样的机会实在是太多,从日频数据来看,资本市场的涨跌概率基本是五五开。但也不是每次下跌都要买入,逢低买入策略一般建议投资者秉承 “大跌大买”的原则。
06
秉持弱者思维,对市场拥有敬畏,做好账户规划和资产配置,合理运用定投、逢低买入等策略,长期坚持,投资者的投资体验和回报有望得以改善。
近期推荐
重要声明
Important statement
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观点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接收人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不应被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载于本文的数据、信息源于市场公开信息或其他本公司认为可信赖的来源,但本公司并不就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作出明确或隐含的声明或保证。本文转载的第三方报告或资料、信息等,转载内容仅代表该第三方观点,并不代表本公司的立场。本公司不保证本文中观点或陈述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文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文中涉及客户需求财富规划示例,提及的增值、生息、保障等仅为基于客户需求进行的概念分类,并非根据风险等级对产品/服务进行划分。分类仅供参考,不同的分类方法得出的结果可能存在差异。不构成任何产品或服务的宣传推介,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亦不代表我司销售范围。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公司不保证投资者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或本金不受损失。投资者应充分考虑其风险承受能力、风险识别能力,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