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哎呀妈
身边一位在学校工作的朋友,最近很是烦恼。
她带的班,班长刚上初二不久,学习状态一落千丈,不仅考试全班倒数,还经常不交作业。考虑到班长一向乖巧、懂事,朋友一直静观其变,不敢问太多。但到了期末,班长的厌学情绪越来越强烈,朋友只好主动联系班长的父母,想了解问题出在哪。一深究,朋友意外发现:班长的问题,暴露的是父母对他的教育。李玫瑾教授曾说,孩子的任何一个表现,基本上就是父母的水准。不上进、失去学习动力、消沉,每一种表现都很是棘手。然而关键在于,要挖掘孩子问题背后的原因,对症下药,才能化解成长危机。父母毫无防备
孩子叛逆期就来了
经常全校前十,做任何事情都很负责,谁叫他帮忙干活他从不推托,每个人看了直夸奖。除了学习从来不需要父母操心,就连照顾弟弟这件事,他做得比父母都好。自从弟弟上一年级,他天天陪弟弟上学,有时候父母忙下班晚,他还做饭给弟弟吃,什么事都帮弟弟安排得妥妥当当。可谁都想不到,上初中后的他,开始和班上一群不爱学习的同学混一起,聊的都是游戏、手机。嫌弟弟像跟屁虫似的,整天粘着他,害他没办法周末跟同学出去玩。父母见他学习状态大不如从前,说话语气难免重一些,他就从椅子上跳起来顶嘴,满口都是:“就知道管我的成绩,我都成读书工具了。”
“凭什么要我照顾弟弟,你们就不能别老加班,多盯盯他吗?”
“其他同学都有新手机,我啥都没有,都快混不下去了。”
这一打,直接让他更反叛、愤怒,干脆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作业也不写,学也不上了。父母好不容易拉下脸“哀求”他去学校好好读书,可他心里憋着一股气,觉得和父母有过节,这坎过不去,学习没啥意义。哪怕学校的老师还让他继续当班长,他也“消极反抗”,变得不积极上进,想老师直接换掉他,有种“破罐子破摔”的决绝。孩子会不会叛逆
10岁前就能看出端倪
但那仅仅是代表孩子的过去,他听话、规矩,大人说什么他做什么。可一到青春期,孩子开始有自己的想法、情绪,面对父母的缺席、粗暴,他很难再委屈自己,继续忍气吞声。《变形记》有个叫施宁杰的孩子,从小就被父母送进寄宿型幼儿园。好不容易周末能回家,家里却总充斥父母的争吵声,直到亲眼见证父母离婚。妈妈独自带他生活,却忙于工作,经常不在他身边陪他。为了弥补陪伴的缺失,妈妈最常用的方式就是给钱,他要多少给多少,眼睛不带眨的。至于爸爸,情绪容易暴躁,一动起怒来会拿刀说要砍死他。被这么“养”大的施宁杰,开口闭口都是“给我钱”,连学校也不愿意去,整天在外面飙车、泡夜店、打架斗殴。可爸爸对儿子的期待很高,总要求儿子要成为别人的榜样、别人家的小孩。刚开始儿子确实争气,学习成绩全班名列前茅,个性乖巧听话。爸爸看到“英语29分”,连原因都不问,直接破口大骂。什么话难听,就挑什么话骂儿子。原本兴高采烈的儿子,突然被爸爸骂“废柴”,一下子接受不了,崩溃大哭。打那以后,儿子再也无心向学,作业不完成,成绩一落千丈,和父母的关系陷入冰点。发现了没,每个叛逆、任性、喜欢和父母对着干的孩子,不是天生反骨。而是父母在教育过程中,没有足够的陪伴、信任、尊重和理解,甚至只有批评打压,没有肯定。以致于孩子内心的负面情绪越积越多,到了一个时间节点必定全部爆发出来。青春期不是麻烦期
而是留给父母最后的机会
身边很多青春期父母,一提到家里的“问题少年”总是一个头两个大,不知道怎么教更好。的确,对待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已经不适合沿用过去那种简单粗暴的方法。孩子变了,长大了,对父母来说,唯一的做法就是调整自己的节奏和步伐,重新学习教育孩子的功课。趁孩子还在身边,哪怕他不服管、冲动行事,青春期是留给父母最后一个机遇期。著名心理学家凯文·莱曼博士花了几十年辅导很多问题少年的家庭,咨询过程中,他发现青春期孩子说最多的话是:不管他是愤怒、抑郁,还是无心向学,总是和父母唱反调,甚至随口说一句“无所谓,随便”。孩子敏感又脆弱,他嘴巴再硬,心里却依旧柔软,等待着有人可以帮他处理自己的困境,帮他一把。“有时候就是莫名其妙想发火,想和父母大吵一架。
可他们只会说我不好、不对,从来都不替我着想一下,不问问我是不是和同学闹别扭,或者脸上长青春痘被喜欢的男生嘲笑……”
但他一直站在原地等着父母发现他的问题、看到他的需求,他内心无比渴望父母主动一点。想要帮助孩子走出困境
最重要是父母这3个举动
“赢得十几岁孩子的最好方法,是以和善、坚定、尊重的态度,先和他们站在一边。
让孩子在被理解的支撑中,得到自尊感和归属感。”
陪伴“叛逆期”孩子,把他引导回到正轨上,没有父母想象得那么难,把握好原则和前提,做好这3件事,一定能重新获得孩子的信任,修复和孩子的关系。比如孩子说“你总是……”“你从来不……”,意味着父母忽略过他的表达,没给到他足够的情绪支持和价值,之后的相处中,要学会调整。如果孩子关上门,什么都不说,其实是一种试探,就想看看自己这么拒绝父母,父母还会怎么爱自己。只有静下心耐心聆听、细细琢磨,才能理解孩子在“说”什么,自己要如何应对。孩子虽然看上去已经是大人模样,但心智始终不够成熟,对自己的认知也片面。这时父母要学会挖掘他的优势和长处,用未来的眼光看到孩子现在的处境。多鼓励和夸奖他,让孩子知道自己具体有什么闪光点,自己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和价值。只有他发现“原来我也可以”,内心燃起对自己的肯定和自信,他才会主动去思考自己的人生,布局自己的下一步。之前有个新闻,说一个常年忙于工作的爸爸,看到儿子出现厌学、反叛的迹象,怎么教都没用后,决定花时间备战高考,让儿子看到“爸爸能行你也能行”的榜样。当他决心并开始行动后,儿子果真受到影响,重新找回学习的状态。“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 真想改变孩子,那就放下手机,和孩子一起坐下来好好看书、学习;
- 好好说话、控制情绪,让孩子感受到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 对生活充满积极、热情,给孩子传递正能量,拥有对未来的信心。
父母什么样,孩子才能有样学样,一点点变得积极、上进和开朗。孩子的前18年里,父母的陪伴、引导和榜样示范,往往决定孩子未来80年的底色。从今天起,放下对孩子“问题”的偏见,耐着性子学习调整,用孩子接受的方式爱他、教他。相信以一份真诚的心对待孩子,用尊重的态度去行动,孩子一定可以焕然一新,突破困境,变得越来越阳光、自信、光彩夺目。
*来源: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的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当儿女不尊重你、不理你时,不要讲道理,记住6个字就够了
孩子感受到被爱的7个瞬间,中3条以上,恭喜你做父母很成功!(推荐)
孩子身上有这3个迹象,暗示你真的管得太宽了
40岁以上的中年女性,一大半都不工作了
父母成长一小步
孩子提升一大步
时代在变,父母也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
如果你正在为孩子的教育问题焦虑不已,立即关注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