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舆丨看书啦

文摘   文化   2024-04-21 16:13   四川  

看书啦

周舆


人有疑焉,人于存在有疑焉。

人们察知存在,却无法理解存在。人们对于这个世界所能问出的最深刻的问题,大致就是:这个世界因何存在,它的意义是什么?

人们总是以不同方式探究存在的底里与玄奥,宗教、哲学、科学对此付出了种种不懈的努力,也给出了种种“答案”——这些答案有的是自信并独断的,有的是思辨和审慎的,还有的是“实证的”和“可验证的”,但对于那些充满疑惑的头脑来说,这些答案仍是勉强的或“不究竟”的,他们对于存在及其意义、应然性的人生意义仍是一片迷惘,甚至觉得对实然性的人生境况也难以获取真切的把握。

人,是被“抛”到这个世界的,如陶渊明诗“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所说,我们不知身在何处,不知从哪里来,也不知向何处去。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不能确知存在的意义,尽管各种宗教都自称找到了“答案”。其实,当人们反思至深时,还会发现甚至给“存在”及其“意义”下一个定义也是困难的。

无论我们如何瞻前顾后,极古穷今,在面前始终横亘着两个相互关联的巨大迷团:一个是“外部”的“客观”的世界,一个是人类自身及其生存轨迹。事实上,人类对自身的了解并不比对宇宙的了解多,抑或疑问有过之而无不及。

走进这两个亘古迷团一探究竟,似乎构成了人类最神圣的使命,最艰苦卓绝的事业。

数千年的人类文明留下了一笔丰厚遗产,那就是人类思想史,也就是人类精神的探索史和演进史。在“历史就是思想史”的意义上,不同文明的思想史事实上也构成了各自的文化基因与历史哲学。

在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中,最为醒目的,是西方文明以“哲学”方式书写的那些浓墨重彩的篇章。

…………

如果觉得这二十多万字难以卒读的话,那么不妨看看笔者在这里对存在所做的最简明的概括:存在,自本自根。我们不必追根寻远至“本体”或终极“实体”,它就在人的生存中显现,即“存在先于本质”。佛陀言“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大体也是此义。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孔夫子说“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王阳明说“此心光明,夫复何求?”大致都是在同一个层面谈论同一个境界。我们对万有之考察,对生命之觉察,对意义之抉择,最终都将归结于获得某种生存态度。无尽之叩问,最终仅是为了将生命置于某种有意义有价值的生存状态之下。

不过,思考与反思是非常有必要的,所谓“没有大烦恼,就没有大菩提”。不经历一圈精神上的跋涉与周折,一个人是很难由“自在”走向“自为”的。在这个意义上,笔者相信,一个探索中的人,甚至比一个轻易自称已经拥有了某种信仰的人更值得尊重。

也许,只有一个追寻者,才是一个真正的信仰者。




…………

当然,你也可以不去理会笔者的这些观点,不妨只是把这本书当做一本工具书。在青年时代,笔者就曾钦羡李翱诗中高士“千株松下两函经”的超蹈风致,那两函经是道德经还是金刚经?由此想到,假如有一天自己过着逍遥隐逸或颠沛流离的生活,如果只能带上一本书,那会是一本什么书?是不是一本记载了人类从古到今最值得关注的那些问题及各家观点的书?“前人之述备矣”,我们需要简明地了解一下,然后激发自己的思考,同时力争少走弯路。

当然,至今也没找到这样的书,于是只好自己写一本。没错,你不妨把它当做一本可以揣在口袋里的工具书,在诸如停电的某些时刻,可以像在某度上那样,就能查到那些重要的人文概念及古今思脉。

2024年3月28日于某市紫薇大道


昨夜星空
文学,随笔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