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极的人总是找认同,积极的人总是找办法

创业   2024-11-05 23:30   山西  

图片/CEOBIZ

来源:金刀慧见孙娟的书房

作者:孙娟
1
我周围的人都四十多岁了,我是看着大家长大的,也了解他们的原生家庭和童年经历。
发现个问题,大多数人成年之后的生活和父母很相似,就连性格,行为习惯,脾气都相似。 
这些处处相似的人,自己人生基本复制了父母。
当然也不是完全和父母一样,其中不一样的部分,是被整个时代大潮带起来的生活水平。但是他们的人生模式,在同龄人中的阶层地位,和父母类似。
不了解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人,只会用一句“遗传”来总结。他们认为,既然是遗传,那就是自己不可改变的,自己过不好也不是自己的责任,就认命了。
消极的人总是找认同,积极的人总是找办法。
2
社会心理学上,确实把这种情况叫做遗传,但是,是社会性遗传。
在科学领域,人们把所有复制父母的东西都叫做遗传,无论是如何复制的。
生物学上的遗传,指的是生物基因的复制,父母个子高,子女就大概率个子高。父母智商低,子女就大概率智商低。这种遗传,一般是人力难以扭转的。
而社会性遗传不是生理遗传,是子女通过被父母教育,同时模仿父母,形成的人格模式。既然是被教育的,是模仿的,那么,这种遗传就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改变。
如果你不想再过父母那样的一生,就可以想办法改变。

认知决定人生。你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在不同的形式下作出的理解,反应,最后都会决定你的选择。无数的选择在岁月中,慢慢的让你走上一条属于你的人生之路。
你要反思,你的这种认知,是如何形成的。
到底是经过自己多方学习,考察,分析得出的,还是不知不觉的在成长的过程中被父母学校灌输形成的?
现实中你会发现,大多数人的认知都和父母相似。
其实这也就是中国人所说的孝。其实是“肖”,子女和父母惟妙惟肖,特别相似,如何完全不认同父母的认知,和父母一点都不相似,那就是“不肖子孙”,是会被社会道德谴责的。
这种肖,不仅仅指观念和思想,也指不经意间,作出一样的动作,一样的叹气,一样的情绪反应。
这种力求相似的“孝道”,就让很多人根本无法脱离父母的阶层,不知不觉的复制了父母的苦难。
如果一个家庭中出现一个特别叛逆的孩子,他的认知,性格,观念,选择,他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和父母有明显的不同,那么他,一定是改变家族命运的那个人。

当然,这样的人,往往和原家族的人格格不入。无论他后来多么有出息,也会被父母当作“不肖子孙”。

因为父母在他这里,感受到了自己不被崇拜,而是被否定,被推翻了。


3
到底成长环境对人的影响有多大?我之前做过一个社会调研《三个熟悉的陌生人》。
本来是三胞胎,基因相同,又在同一所大学学了相同的专业。但是这三个孩子的命运却都复制了他们的养父母。
三胞胎一出生就被送给了三个不同阶层的养父母家里,包括底层的工人家庭,中产的教师家庭,和富裕的律师家庭。
三胞胎大学毕业后,在工人家庭长大的孩子选择去卖保险,教师家庭长大的孩子患上了抑郁症自杀,律师家庭长大的孩子最终通过了考试,也当了一名律师。
这就是社会性遗传,不是生物基因决定的,而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复制了抚养人的思维习惯决定的。
你一定也知道英国纪录片《56up》,其中跟踪了不同阶层的几个孩子。发现富人家庭的孩子成年后发展也不错,而穷人家庭的孩子成年后和父母一样消极堕落。
对这些事你怎么看?
找原生家庭的原因,不是把责任推给原生家庭,而是为了找到办法。
大多数人容易用非黑即白的思维想问题。
要么就是认为,自己的人生是原生家庭决定的,所以自己没责任,要怪就怪父母。
要么就是觉得不能推卸责任。自己的人生自己主宰,不能找原生家庭的问题。于是拒绝正视原生家庭,一定要让自己认为原生家庭没问题。
敢问?大家都是普通人,世界上存在没有问题的原生家庭嘛?
这两种态度,都不是一个有勇气的,人格独立的成年人该有的态度。
真正独立的态度应该是,有勇气面对事实,正视现实,找出问题。然后自己积极的解决问题。
当人们看完上面这两个纪录片时,总是说,好家庭的孩子之所以后来发展的好,是因为父母给了他们资源。
其实,父母的资源即便重要,但这两个纪录片想告诉人们的是,不同家庭给孩子们塑造的认知模式,才是决定人生的关键。
穷人家的孩子从小就没有奋斗目标,遇到问题只知道逆来顺受,或者转移注意力麻醉自己,对人生没有激情,也没有规划 ,将精力都耗费在了鸡毛蒜皮的琐事上。
那么,只要穷人家的孩子,能想办法将自己大脑中的认知模式更换成更好的。那么他的人生也就不同了。
你可以学习呀。
当你发现自己的父母的一生过的比较失败,而他们同时代的其他人却过的很好。你就要做个客观的比较分析。他们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4
首先要冷静分析,父母失败的原因。

是他们的先天智商问题吗?
如果不是,那么他们的心理状态是不是有问题?
他们遇到问题时的处理方法是不是有问题?
他们的思维模式,学历能力,为人处事的习惯是不是有问题?

他们长年累月对某些事情表达的观念,到底是事物本来的样子,还是他们带着自己的主观性在情绪输出?
却形成了你对事物的看法?

那些过的好的人,除了一些道德败坏的那部分人之外,其他人身上有什么优点?
是不是那些特点和自己的父母有区别?
他们是更加勤奋?
思考问题更有逻辑性?
人格更加独立?
心理状态更加勇敢?

这个时候必须抛开道德枷锁,像反思自己一样,先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审视父母。
他们既然一生过的窝囊又贫穷,身上一定问题很大。到底是什么问题?一定要找出来。
找出来的目的不是去鄙视,谴责他们,而是要警惕,自己身上一定也有这些问题。

自己身上到底有哪些特点和父母很像?这些相似的地方是不是在约束着自己的发展?
对事物的认知,哪些和父母一样,却和别人不一样?是不是父母的认知错了?
有没有决心彻底推翻父母的认知体系,自己通过学习和思考,重建一套真正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
应该怎么改变自己?
只有想到了这一步,你对原生家庭的思考,才是真正的有价值。

5
可惜大多数人在做审视和推翻父母的认知体系这一步,心理上面临巨大的障碍,觉得自己否认父母从小教给自己的道理,就是不孝,所以不敢多想。
认为这是自己在挑父母毛病,从小培养起来的道德观会让你非常恐惧,不敢继续往下想。
那么,你想改变命运,重建自我就很难实现。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如果一个成年人觉得自己和父母观念冲突非常少,对事物的认知大部分和父母相同。这不是你孝顺的表现,这是愚蠢的表现。
说明你自己还没有睁眼看世界,还没有真正的根据现实,得出过自己的思考。
你可以看一下,很多人成年之后一谈起:我爸妈从小教我,巴拉巴拉。似乎很自豪。能这样说话的,基本没脱离巨婴状态。
真正的认知体系,是人根据自己的真实经历,和接触的外界信息,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搭建起来的。
无论原生家庭是穷是富,父母成长的时代和环境,和子女成长的时代大相径庭。在完全不同的环境下,如果子女的认知体系和父母相似,只有一种可能。
做子女的没思考能力,完全复制了父母的经验。对现实一无所知。
像一个2020年的电脑,装了一套1990年的系统。还指望运行2024年的软件。
寸步难行,一定频频死机。

- END -

CEO企业家微信群


扫码申请加入


商业MBA
一座没有围墙的商学院,聚焦百万企业家、EMBA、MBA等商业财富精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