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势围观北大肿瘤医院在国产期刊CTM上的一区文章:要是我的国自然本子也这般逻辑清晰,何愁中不了基金!

学术   2024-08-27 19:05   上海  

书接上文,今天继续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近期发表在Clin Transl Med(中科院1区,IF 7.9)上的文章为例,来看下作者是如何利用干实验引出课题,又是如何用湿实验逐步让结论变得solid的吧。文章标题:ABCC2 induces metabolic vulnerability and cellular ferroptosis via enhanced glutathione efflux in gastric cancer


 

首先顾名思义,咱们来看下这篇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ABCC2(主角分子)通过增强谷胱甘肽外排(分子机制)诱导胃癌代谢脆弱性和细胞铁死亡(细胞表型)。


其次咱们来看下,由标题引出的三个关键科学问题:

关键科学问题1:主角分子选择的是ABCC2,选择依据是什么?是否排除了其他候选基因?如何进行排除的?

关键科学问题2:分子机制做的是谷胱甘肽外排?为什么做这个方向?如何验证?谷胱甘肽外排与细胞表型的关联是什么?

关键科学问题3:细胞表型关注的是铁死亡,选择依据是什么?如何验证?


关键科学问题1:主角分子选择的是ABCC2,选择依据是什么?是否排除了其他候选基因?如何进行排除的?


(1)其他文章报道的情况:一般研究的结论都是ABCC2是一种耐药相关蛋白,与较差的预后相关,但是也有部分研究(作者自身的及他人的多项研究)表明,ABCC2在胃癌中的表现是与传统观点相反的。


(2)作者自身的前期研究基础:ABCC2- 24C > T (rs717620)基因型与晚期胃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效果和患者预后相关(相关性研究,合计纳入103个患者,使用的检测手段为SNaPShotTM,仅检测少量几个已知的SNP位点)。


编者按:延续自己的前期研究,就是主角基因挑选的最好的选择依据,且不需要排他。但是没有前期研究基础也没有关系,咱也可以从零开始挖掘数据(可以是自测数据,也可以从公共数据中挖掘),给主角基因的出场赋予逻辑性和严谨性。ABCC2- 24C > T 是指ABCC2基因的第24个核苷酸位置上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正常的胞嘧啶(C)被胸腺嘧啶(T)所替换。


虽然前期研究基础可以帮忙引出主角基因,但是毕竟仅做了相关性研究,能说明的问题还是有限的,作者接下来又用一波操作进一步夯实了为啥ABCC2可以成为主角基因


Step 1:通过对74例配对的胃癌及癌旁样本进行全外显子测序(WES测序)及80个样本的ddPCR检测,夯实了ABCC2- 24C > T 多态性与胃癌患者较好的预后有关。


编者按:虽然还是相关性研究,但是这次样本量和检测技术都升级了,证据力度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Step 2:在1044例胃癌患者中通过免疫组化检测ABCC2的表达水平,并探究ABCC2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发现ABCC2表达升高的患者预后更好。并在TCGA和GSE84437数据集中也验证了上述结论。



Step 3:作者通过免疫组化和RNAseq进一步揭示了ABCC2高表达与ABCC2- 24c > T基因型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且利用CRISPR单克隆筛选将ABCC2点突变(rs717620)引入胃癌细胞系会导致ABCC2表达显著升高。最后作者通过双荧光素酶实验,揭示了ABCC2- 24c > T基因型之所以对应较高的表达量,可能是因为点突变减弱了上游抑制因子的抑制作用。



Step 4:作者通过自己的队列及TCGA队列数据进一步揭示了ABCC2在胃癌中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ABCC2高表达会显著富集氨基酸代谢、谷胱甘肽代谢、氧化磷酸化等相关途径。进一步在胃癌细胞系中敲减及过表达ABCC2,并观察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及对化疗药物5-FU和LOHP的敏感性,作者发现在饥饿条件下,ABCC2高表达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显著被抑制,且对5-FU和LOHP的敏感性明显更高。然而,补充氨基酸后,ABCC2的表达不影响细胞增殖、迁移以及对5-FU和LOHP的抗性。


编者按:在这一Step中,作者通过细胞实验初步探究了主角基因ABCC2的功能。比较不走寻常路的是,作者发现ABCC2高表达细胞在饥饿条件下的功能下降,可能揭示了细胞对代谢压力的敏感性更高,这可能与它们对特定代谢途径的依赖有关。再回到主角基因的功能,ABCC2是一种已知的氨基酸和谷胱甘肽转运蛋白,这一结果表明在氨基酸缺乏的环境中,ABCC2高表达细胞的氨基酸代谢受到影响,进而影响了细胞的迁移和增殖。



关键科学问题2:分子机制做的是谷胱甘肽外排?为什么做这个方向?如何验证?谷胱甘肽外排与细胞表型的关联是什么?


在初步确定主角基因ABCC2的研究意义及功能之后, 作者进一步探究了主角基因ABCC2的下游调控机制


Step 1:通过对不同培养条件下主角基因ABCC2敲除与否的细胞系进行RNAseq测序,结果发现,在饥饿条件下,ABCC2敲除细胞中异常表达基因基因更多,其中包含较多代谢相关基因,且显著富集在氨基酸代谢和氧化应激相关通路。


编者按:用主角基因敲减与否的细胞进行RNAseq测序,属于探究or验证主角基因下游调控机制的标配了,单个样本才几百块的费用,更是凸显了这种方式的性价比~


Step 2:基于转录组初步锁定主角基因ABCC2的下游是与代谢相关之后,作者又对不同培养条件下主角基因ABCC2敲除与否的细胞进行了代谢组学检测,结果发现,ABCC2在无氨基酸培养基中会影响线粒体呼吸和TCA循环相关代谢物的水平。


Step 3:为了探究主角基因ABCC2对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作者通过Seahorse XF分析仪测量ABCC2敲除细胞的糖酵解活性和氧化磷酸化率,发现ABCC2缺失细胞在饥饿条件下表现出更高的基础呼吸率和糖酵解能力。


编者按:转录组加代谢组加湿实验,一步一步的夯实了主角基因ABCC2通过干扰氨基酸代谢途径促进细胞代谢重编程。


锁定氨基酸代谢之后,需要进一步揭示的是主角基因具体影响了什么氨基酸?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接下来,让我们将目光继续给到主角基因的功能——ABCC2作为一种转运蛋白,能够促进谷胱甘肽(GSH)从细胞内向细胞外的排出,so,下一个故事主角(GSH)有了~

随后作者进一步证实了ABCC2是通过GSH起作用的,鉴于GSH是细胞内重要的抗氧化剂,氧化应激也是少不了的。


Step 1:TCGA数据的相关分析揭示了谷胱甘肽代谢、ROS调节和ABCC2之间的相关性。


Step 2:代谢组结果表明,在饥饿条件下,与对照相比,ABCC2敲除细胞系的总氨基酸水平显著升高,谷胱甘肽是代谢最高的底物之一,而氧化谷胱甘肽不变,导致GSH/GSSG比值增加。

Step3:通过测定细胞培养基中的GSH水平,作者发现ABCC2敲除细胞表现出明显的GSH外排阻断,这一结果支持了ABCC2在GSH外排中的作用。


Step4:鉴于GSH是细胞抗氧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平的变化会影响细胞对氧化应激的敏感性,作者测量了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的变化。结果发现,ABCC2敲除细胞在营养剥夺条件下可能更容易受到氧化应激的影响,导致细胞内ROS水平的进一步上升。



关键科学问题3:细胞表型关注的是铁死亡,选择依据是什么?如何验证?


谷胱甘肽外排导致细胞内氨基酸水平下降,影响了细胞的能量代谢和氧化还原状态,并增加了细胞对氧化应激的敏感性,而铁死亡作为一种由ROS诱导的细胞死亡形式,紧接着作为下一个主角出场也就顺理成章了。后面就是大家所熟悉的铁死亡了。。。。。。



写到最后

这篇文章没有涉及复杂的调控机制,没有很新很热的科研热点,但是逻辑严谨、故事层层递进,堪称推理小说的典范。btw,推理过程一定要围绕每个角色的身份特点哦~


END 

小张聊科研
聊聊跟科研有关的感想心得,如基金,文章和实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