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CEO罗伯特·艾格的领导力:自我觉察

文摘   2024-10-21 22:25   德国  
(Photo on advanced-television.com)


世界太嘈杂,
我只想安心睡觉。
深度思考第15篇,全文2500字,阅读时间10分钟。
先关注,记得“点赞”和“在看”
多一刻能量,少一克内耗。


前言

迪士尼首席执行官罗伯特·艾格(Robert Iger)的回忆录《一生的旅程》让我对领导力有了新的认识。这一篇收纳在认知行为系列。

1.
思而行

一个人领导力体现最底层的逻辑是:自我觉察(Self-awareness)


觉,是自我意识的感知。察,是自我意识的辨析。


自我觉察,就是有自知之明。


换句话说,我们能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并且能分辨对错。


迪士尼首席执行官罗伯特·艾格在他的回忆录《一生的旅程》里讲述了他在迪士尼任职15年的经历,并分享了他对领导力的感悟。


他认为自我觉察就是领导力中容易被忽略的关键品质。


无论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得什么样的成就,我们都会觉得自己还是很久以前那个单纯的自己。


即使世界告诉你,你是多么的强大和重要,你还是要保持初衷,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是谁。


(Photo by Blocks Fletcher on Unsplash)


真正的领导者,做任何决定时,第一步就是自我意识。 


你需要意识到你正在经历的一切,考虑关于这个决定的所有因素并去权衡每一个因素,比如你自己的动机、别人的意见、信息的可信度数据的分析、以及分析中的不确定性。


如果你是决策者,最终你可能还是会靠直觉来做决定。


如果你相信自己的直觉,无论别人怎么说,遵从内心的决定都是正确的决定。


遵从内心的前提是你能够自我觉察到你的情绪、情况、经验和风险。


自我觉察可能是个很虚的概念。


但当你做决定的时候,你的情绪左右着你的行为,你三思而后行的这个举动就是自我觉察的过程。


  2. 
做对的事

罗伯特·艾格的独特领导力在上海迪士尼开幕时被完美体现。


上海迪士尼的开幕是罗伯特现场开启的,但当时的情况远比我们想象中复杂很多。


上海迪士尼的投资是当时公司历史上最大的投资。


罗伯特和他的团队参加了无数个会议来权衡和中国的合作,保持商务的往来以及促进文化的交流,并一直保持“真实的迪士尼和鲜明的中国特色”的原则来进行项目。


创建这座乐园是他任职华特迪士尼公司首席执行官十一年中的最大成就。


(Photo by Getty Images on bbc.com)


上海迪士尼于6月16日星期四举行开幕式,罗伯特在开幕前一周上海的行程安排紧凑到每分每秒。本来应该是让人兴奋的一周,但他却收到两个噩耗。


第一,6月12日晚上(中国时间),罗伯特和他上海的团队突然收到消息,距离迪斯尼乐园15英里的奥兰多酒吧发生了大规模枪击事件。6月14日上午,他得知两名兼职员工在枪击案中丧生,还有几名员工是受害者的朋友或亲属。他需要及时提出解决方案。


第二,在离开幕式还有2个小时前,罗伯特突然收到另外一则噩耗,在奥莱多的园区,一个小男孩失踪并不幸被淹死的消息。此时此刻,迪士尼需要马上做公关危机处理。


在这样的压力下,罗伯特作为执行董事,同时也作为父亲,他当下认为对的决定是能够有机会与小男孩的父母交流,即使他也不知道说什么,除了表达歉意。


最后电话接通了小男孩的父亲,他哭着说道:“答应我,我儿子的生命不会消失在媒体中。” 


罗伯特意识到他任何言论都必须政治正确。但在当下,他深深地感受到失去儿子的伤痛,同为父母,他还是作出了承诺。


电话刚结束,离开幕式还有30分钟开始,罗伯特马上调整好情绪,先通知美国的团队如何进行公关处理,同时鼓舞中国的团队迎接迪士尼历史性的时刻。


上海迪士尼开幕式画下了完美的句号。当罗伯特终于有一个独处的时间时,眼泪还是没有绷住,流了出来。


一个领导者需要多么强大的内心去承受这一切。


在每一个时刻,罗伯特都需要清楚地意识到他的情绪,他的决策,他周遭的事物,他获得的信息以及他即将面对的任何结果。


他总结道,优秀领导者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就是保持乐观,对能够实现的目标充满务实的热情。


即使面对困难的选择和不理想的结果,乐观的领导者也不会屈服于悲观情绪。


最后,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态度决定了我们面对所有事情的态度,所以选择做对的决定,比如那通电话。

  3. 
内外皆意识

心理学家塔莎·尤里奇(Tasha Eurich)在《哈佛商业评论》的一文《自我觉察到底是什么(以及如何培养它)》中写到,当我们(作为领导者)有自知之明时,我们会更自信,做出更明智的决定,同时会更有效地沟通。


自我觉察不只是自我意识。


自我觉察分为两个部分:内在自我意识和外在自我意识


内在是了解自己,外在是了解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Photo by Paloma Rincon Studio/Getty Images )


内在自我意识包括我们对自己的价值观、情绪、行为反应对社会的期待以及对他人影响的认识的清晰程度。


它与我们的工作和人际关系满意度、个人幸福感息息相关,与焦虑、压力和抑郁呈负相关。


外在自我意识是指了解别人是如何看待我们的清晰程度,注意是了解。


了解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的人更善于表达同理心,也更善于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对于那些能像员工一样看待自己的领导者来说,他们往往与员工往往拥有更好的关系。


(Photo on DirectorPrep.com)

根据内在和外在自我意识的清晰程度,塔莎·尤里奇总结出四类典型的领导者。


  • 自省者(Introspector):这类人很了解自己,但不会汲取别人的意见,所以觉得自己永远是对的。


  • 觉察者(Aware):这类人不仅清楚自己是谁,想要什么,还会吸取他人意见来完善自己。这是领导者最高的自我觉察。


  • 探索者(Seeker):这类人不了解自己,也不知道别人如何看自己。因此他/她们会觉得迷茫。


  • 讨好者(Pleaser):这类人太过重视别人对自己的观点,而忽略了自己的需求。


想要成为真正的自我觉察领导者,我们需要努力了解自己,同时也要从他人中获取反馈意见。

我们的经验和拥有的权力会让我们产生自我良好的感觉,这可能会阻碍我们去审视外在的反馈意见,因此不能全面的提高我们的自我觉察力。

当我们注重培养内在和外在的自我意识,寻求诚实的反馈意见,自我复盘总结经验时,我们就能更清楚地了解自己。

自我觉察力的探索和提高是一次自我觉醒的旅程。

内外皆意识,才能有自知之明。 


原创作者:Roy
外文翻译:Roy

原文链接:

The Ride of a Lifetime》
https://www.randomhousebooks.com/books/556683/
《What Self-Awareness Really Is (and How to Cultivate It)》
https://hbr.org/2018/01/what-self-awareness-really-is-and-how-to-cultivate-it




关于作者

创业者 | 心理学者

严选优质外文

深度思考


「更多心理架构」

锚定效应

煤气灯效应

需求层次理论

爱情三角理论

选择的悖论

心流理论

150定律

第一性原则

二阶思维

能力边界圈

高效阅读

一克心理
透过心理架构,认知我们熟悉又不熟悉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