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欧到南美:芬兰人如何在世界各地建立乌托邦
对于厌倦了黑暗与贫困的芬兰人来说,在遥远的国家创建各种乌托邦社区的计划可谓不少。这些尝试的动机可能出于对教会的反感,或是对教义的误解。有时,创建者们希望回归自然,成为素食者。许多乌托邦主义者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所吸引,设想一种人人共享的经济模式,无论工作性质如何,报酬一律相同。新书《建设天堂》中讲述了约二十个此类社区的故事,这些社区的黄金时期大约在20世纪初。当然,类似的社区在更早或更晚的时期也有建立。
其中最为人知的乌托邦社区当属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的马尔科姆岛(Malcolm Island)上建立的索因图拉(Sointula),以及在巴西东北部的佩内多(Penedo)。除此之外,芬兰人还在古巴、多米尼加共和国、阿根廷、巴拉圭,以及美国的乔治亚州、加利福尼亚州、密歇根州等地,乃至俄罗斯远东的阿穆尔地区、俄罗斯的卡累利阿地区、澳大利亚,甚至远至西非的塞拉利昂等地尝试建立社区。在20世纪70年代,芬兰人在以色列建立了一个较为新颖的基督教基布兹(kibbutz)。书中开篇描写的乌托邦社区也是一个宗教性团体。18世纪,一个来自凯尔维亚(Kälviä)的芬兰教派,埃里克松(Eriksson)信徒,曾在丹麦、荷兰和德国一带生活,形成了一个教会不认可的流亡社区,最终迁往瑞典。
尽管芬兰的乌托邦社区数量不多,书的作者、科学记者、研究员兼自称乌托邦主义者的特乌沃·佩尔托涅米(Teuvo Peltoniemi)指出,这二十个社区共计居住了约3000人。其中,六个最大社区共有2400人,总体数量相对较小。即便算上书中描述的冷战时期的苏联卡累利阿地区的乌托邦主义者,总数也不过4000人。相比之下,移民美国和加拿大的芬兰人近40万,因此,这些地区的乌托邦主义者的比例仅占很小一部分。尽管如此,与其他国家的乌托邦项目相比,芬兰的乌托邦数量相对较多,这与芬兰人口数量成正比。其他北欧国家则仅有不到十个类似社区。
国家乐于接纳乌托邦主义者
通常情况下,接纳乌托邦主义者的国家对他们持欢迎态度,因为许多国家都渴望引进欧洲移民。一些国家甚至为他们提供航海费用,支持桥梁和道路的建设。例如在多米尼加共和国,该国的移民政策旨在阻止与他们共同生活的黑色海地人移民,同时支持白人欧洲移民。该国甚至会采取极端措施,以消除在该国生活的海地人。同样,俄罗斯远东的阿穆尔地区也希望引进白人移民,与当地的朝鲜人和中国人相邻。
乌托邦的意识形态:宗教与无神论社会主义
这些社区的目标和意识形态各异,主要是宗教性或无神论的社会主义社区。书中还提到了一些有民族主义倾向的芬兰人,以及一些希望“回归自然”的团体,这通常意味着素食和/或反疫苗的立场。许多社区甚至以共产主义为基础,土地公有,共同生活,集体用餐,平等薪酬。在这些社区中,大多数矛盾在社区内部解决,因为地方当局通常远离。医疗设施也常常遥不可及,因此社区可能会依赖草药。
乌托邦的消亡与现代反思
佩尔托涅米在书中探讨了乌托邦消亡的多方面原因。尽管芬兰的乌托邦经历了诸多挑战,但它们也起到了挑战权威和展示改变的可能性的作用。在当今社会中,一些人认为芬兰的福利国家,虽然被视作残存的理想,但仍然有乌托邦的影子。正如佩尔托涅米所言,对某些人而言,搬到西班牙的阳光海岸或许就是他们心中的乌托邦。
https://www.mtvuutiset.fi/artikkeli/kirja-arvio-suomalaiset-rakensivat-utopioita-maailman-aariin/9035564#gs.gq7u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