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会 | 主题分享:融合教育中如何构建友谊关系—从家长/陪读老师角度

乐活   2024-09-29 18:02   广东  


王潇璇
从家长角度

文字为笔录材料,仅作参考。

家长在家校合作中如何促进融合,择校是前置条件,选择一所合适的学校事半功倍。在择校时考虑有融合教育基础的学校,环境包容度和开放度比较好的,而东怡小学的融合环境较好;此外,因为自己的孩子非常喜欢音乐,恰好东怡小学也非常重视艺术培养的学校。考察大方向后接下来落实小要求:分班、择师。当时拿了很多资料去跟学校沟通,说明情况和表达诉求,希望安排去到一个比较年轻老师的班级,进入班级之后发现还有一个孤独症的特殊孩子,但学校只有一个特教资源老师,刚好两个孩子一起观察。

其二,家长积极与学校建立良好关系,团结家长。学校很支持融合教育,把所有特殊孩子家长拉到一个群里形成互助小组群,促进家长之间的交流互动和关系的建立。后来发展到大概有20个家长,也是扬爱番禺区英苗家长互助小组的一个雏形,这些家长都变成了扬爱英苗的骨干,家长小组变成一股力量,一起抱团互助。

入校活动很多家长都会做,去学校了解情况:我的孩子到那里是怎么样的,同学之间会不会有什么问题,或者是老师对他的态度是怎么样的。但在平时日常工作中老师是有所保留的,所以家长尽可能地去当班委、家委,当面对面的时候,可以跟学校、老师、同学进行很多沟通。

其三,链接外部资源给学校;扬爱每年都会开展随班就读师资赋能培训,是培训特教助理、特教资源老师的,当时这种培训资源还是比较稀缺,于是跟扬爱争取给番禺区3个名额,推荐这个学校的老师去参加培训,回来后又在学校做宣导。

争取志愿服务资源提供给学校,有更多资源的链接与合作。基于扬爱番禺区英苗家长互助小组的团体力量和友爱校园行的项目支持,很多家长骨干有教书背景所以我们开始自己磨课入校做融合宣导,把学校的融合氛围营造起来。学校有发文需要,家长帮忙写好公众号等方便学校做好相关宣传工作;在链接相关资源给到学校时,要契合学校特点、需求给到不同的方案和合作形式,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如培训时认识各式各样的老师也可以聊一聊怎么样跟我们学校合作,让学校看到家长合作的态度,沟通就会变得很顺畅,相应的学校的资源也会回馈给我们。

其四,持续的与核心老师进行积极沟通要跟老师持续沟通并告知干预的目标。很多家长拿一沓资料给老师,分析表很专业,一本塞过去,老师不一定有时间看,所以有针对性地跟老师说一两个点就够了,不要太多,老师做不来的。

学校有资源老师观察孩子或有些项目需要做个案,把这些东西做成可行报告把它提炼一些出来,再给到老师,主动约谈IEP,一定要有行政层的介入,关键人物要约到并能出席,不然第一可能会浪费观察老师的时间,第二可能效果达不到。

家校沟通的资源包

和学校进行沟通时要善于整合自己身边的资源,我们作为家长可以不专业,但要知道谁专业谁可以提供服务?把自己逐步建设成一个资源中心、空间站,当发现需求时能从这个资源中心里调动资源去做事情。

Kingsir融合课堂行为检核表。黄金21条“课堂适应行为表”是小学及就读的必备项目,检验孩子在校的情况,了解孩子在哪个环节需要支持更加清晰孩子需要重点训练的目标。在观察这些东西的时候,可能会有很多条,在筛选的时候,也要有针对性一点,比如说专注力,会不会跟他平时的肌肉、张力或运动量,或他的一日安排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就先自己反省一下。家长在看的时候从头焦虑到尾,就会失去重点,尽量以一个比较客观的态度去观察。

融合学校清单。近几年我们发现融合学校越来越多,但并不代表说它接纳就它的融合质量好,每一家学校融合理念是有差别的,要看它适不适合你,还有学校的特色是什么,都可以结合孩子的情况去规划。

ABAS适应性行为评定量表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可用于测量这些日常生活所需的重要技能,具体包括沟通、社交和学业技能,以及在家庭和社区中的有效功能、休闲和工作,还有个体健康和安全需求。在番禺区幼升小的时候,会有一个由教育局组织的把所有持证拿过来这边做入学评估,叫入学成熟度评估,会要求家长填写,它最大的用处除了判断多少分,还有一个好处,可以一条条去对照,作为我们的训练目标。

残疾证评残流程。家长在孩子要不要拿残疾证上看法不一,但不管是否拿残疾证,家长都可以先去了解下残疾证的评残流程和领证后的利弊。但我经常和学龄前孩子家长沟通时都觉得能拿就尽量拿,因为智商是会不断提高的,随着认知的提高和大脑发展,领取智力残疾证会越来越有难度;领证后对于领取补贴、日后出来工作等都有一定基础的保障。

融合绘本课工具包。工具包由北京市晓更助残基金会的师资团队通过共创的形式研发的,适用于幼儿园及1-3年级学生的绘本课程体系,里面包含了相应的课程使用说明、课程教案及课件等相关工具,帮助老师们在一节40-45分钟的课程里,把融合绘本课程开展的既生动有趣,又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讲好绘本故事的同时也做好价值观的输出,有效地搭建班级学生的伙伴关系,真正地促进心智障碍儿童的校园融入。

积极了解政策。如《广州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里面有很多条款是可以参照去跟学校沟通的,包括招收残疾学生5人以上的普通学校全面建成资源教室,资源教室足额配备专职资源教师以及补贴经费条款等都要研究透。



梁艳心
从陪读老师角度

文字为笔录材料,仅作参考。

个案经历:当我还是“融爱行”的特教助理时,那时候陪读很难,之前学校一直拒绝我们。我的陪读个案是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到他大学毕业,同时带2个读大学的个案,在初中的时候我同时带了四个个案。我在做陪读的几十年,带了11个个案,我为什么没有撤个案。因为到后面,学校的融合度非常强,支持模式也比较好。

家长的维度:

不是说特殊孩子是一个环境转变的挑战,一个普通孩子也是一样。自从我家孩子上小学之后,发现一年级的孩子环境转变会遇到很多奇葩的行为,很不可思议的,但普通孩子会比特殊孩子适应环境会更快一点。我做这一行所学到的策略,都会用到我家孩子身上,而且非常好用。

作为家长,要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和课程安排。在幼小衔接班会遇到很多孩子对于妈妈的分离会很焦虑,会哭会闹,说他要回家,找妈妈。这时候就要用到个人课表,如果你们家孩子对环境缺少安全感,或者是比较焦虑的,你可以采取这种方法。

提前了解学校对特殊孩子的接纳度。学校的融合度,是否可以陪读,有没有资源老师,会不会安排一些个训课之类的。很多时候孩子的一些矛盾都是在课间引起的,如果家长不进课堂,是否可以在校内陪读,很多学校还是愿意接受这种模式的。也不要想着隐瞒孩子的情况,老师是会知道的,直接跟学校摊牌,很可能会分到好的班主任。分班最好是和幼儿园或小区的同学在同班。让孩子午休,让老师也有一个喘息的时间。还有让孩子每天很开心地去上学。

要关注到孩子的一些方面,如:

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作息,利用他的刻板行为去塑造他好的行为、好的习惯,如调一个闹钟。

生活自理,个人卫生这点非常重要,因为它会影响你的人际关系,如果你脏兮兮的谁愿意和你玩呢?

用餐礼仪,很多孩子是在学校里用餐,你的用餐礼仪比较差,会影响老师和同学对孩子的印象。

上课常规,孩子有些行为会非常影响到课堂,还有就是排队出操、抄作业,不遵守规则。

正确引导,到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有些孩子完全不知道要干啥,所以说要告诉孩子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并进行引导。

及时强化,很多孩子的行为问题,代币制会强化他好的行为。

家长要加入到校级、班级的家委,现在家校合作会很注重这一块,当家委时要牵头策划活动,可以调动班里面很多家长,可以在里面培养孩子和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积极参加班里的活动,拓展他的社交圈,用班会课去做班级倡导也非常好。在集体活动中对孩子适当的放手,不要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

同学和同学家长的维度:

与同学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如果是小学,给学生带一些吃的回去,到放学的时候,就把一些小礼物给到他们,他们就很喜欢找我们个案玩。通过兴趣爱好可以更快同学搭建关系,而且孩子之间更容易接受。

给同学更多的帮助和辅助。学业辅助,在课间教孩子们去读,让几个同学和个案一起,变成一个情景模式,把这篇课文读出来,通过情景游戏去读很快就把课文背诵出来。

关心同学情况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如小学放学早,很多爸爸妈妈赶不及来接,陪读老师就可以帮忙在学校里面带一下这个孩子,跟你的个案一起玩,一是可以培养个案和同学之间的友谊,二是可以帮到家长。

创造与同学交往的机会。有一些陪读老师在学校里面让孩子和个案玩,不要很刻意地去做,就在常态化的环境中去做就可以了。

还有就是从帮助全班同学,培养同伴发展友谊等。有些小组活动,建议安排在个案家里,可以玩到一块。给个案找一个固定玩伴,有爱心的、比较热心的同学,在需要协助的时候,这个玩伴可以充当小助手帮忙。

陪读老师和同学家长之间建立关系,陪读老师在里面搭建的桥梁是非常多,如班级一起春秋游,可以分享一些照片在家长群;组织校内外活动,让这个孩子和同学以及家长的关系也更密切。

老师的维度:

找有经验的老师做陪读支持。如果是刚接触这帮同学、老师,就塑造乐于助人的形象,但不卑微讨好,摆正身份不是保姆,是过来协助帮忙的,班级的事情可以尽量去做。与学生一起学习,协助任课老师工作、管理课堂纪律,帮忙改卷子,为班级活动一起布置场地等等。

良好沟通。个案在学校顺利度过一个学期,毕业了后,给学校和老师写感谢信、送锦旗,这对于学校和老师来说是一个肯定。担任活动组的家委,与老师有更多沟通机会。积极参加学校志愿活动,可以在里面看到孩子的表现,还可以接触到不同的同学、家长,通过活动联络感情。

学业安排,办理随班就读。通过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结构化的模式,将模式固定下来,他自然而然就会跟着去做。如制定各科的学习计划,可以降低孩子的要求,不要没有要求。如考试的态度,不会没关系,试卷要填满,不能空出来。如课程的剪裁,他不会的就剪了,根据孩子的情况再补。

资源教室,申请使用,提供个别的辅导,以陪读老师暂代资源老师的角色,为更多的特需学生提供服务,小组游戏,抽离教学,对个案无法掌握的课程,带到资源教室进行教学。

陪读的支持:

1、专业人员的支持,资深的督导老师定期到校指导

定期的特殊教育的培训学习。如果家长有拒绝的时候,这个家长就不能参与到融爱行的里面,因为陪读老师没有师资的培训,没有支持是不能成长的,我们当时强制地要求,如果你到这个项目里面去,一定要参加这个培训,如果你不能参加,就不能到这个项目组里面去。

课程的学习跟着学生一起学习。在职高和大学学到很多东西,在班里面陪读的时候,可以免费交学费,学到很多东西。

2、校园环境的支持

学校的老师、家长把陪读老师当作是学校的老师,而不是学生的保姆,注重和同学家长的沟通,亲近友好的家长,远离歧视的家长。如果作为家长都不尊重陪读老师,你觉得你家孩子能尊重吗?

一个班里面友好的家长很多,不好的家长也很多,一个班里面能帮助到同学个案的有那么几个就够了。家长不友好,就会叫个案尽量少跟这个孩子一起玩,谁对他好,谁对他不好,个案是知道的。

学业这块,一定要有要求,不能没有要求,在孩子能力范围内设定一个目标。如果个案情绪不好,就不要有太多要求,再多目标也完成不了;等个案稳定了,再把学习目标往上调。所以,不要在学校里激发个案的情绪,会印象老师和同学对他的印象,影响到课堂,可能会很讨厌。
END



交流会介绍

自2000年起,广州扬爱举办第一届“交流会”,至今已到第25届,累计受益特殊孩子家长超过6000人。自成立以来,广州扬爱积极通过链接各类资源、更好地服务广大特殊孩子家庭,今年更是在第十一届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及2024年广州市残疾人家长训练项目的支持下,为特殊孩子家属赋能并提供服务支持,提升照顾者养育技能,促进搭建特殊孩子家庭支持体系,创造更为包容、接纳、支持的社会环境。

往期回顾

 REVIEW 


精彩回顾 | 200余人齐聚广州扬爱第25届家长与专业人士交流会

助特殊孩子家长成长蜕变,广州扬爱举办第二十四届家长交流会


扬小善·筑大爱|第二十三届家长与专业人士交流会圆满举办

扬爱家长俱乐部
--谁来关心那些 照顾他人的人们? --散播爱,弘扬爱,让爱飞扬在人们中间,而不仅仅集中于某个或某些人。 --提高有特殊需要人士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 --特殊孩子及其家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享有尊重和快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