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方的文化,离不开山川河流的孕育。一个悠久的地名也离不开山川河流的浸润。在中国的县级及以上地名中,“山”字出现频率最高,共有170次,其后依次为“城”147次,“州”135次,“阳”126次,“安”117次。在方位词方面,“南”字出现次数最多,达到了111次,紧随其后的“东”字则有82次。另外,“宁”字虽然使用次数不多,但也达到了79次,值得我们关注。这些地名用字反映了中国地名文化的独特之处,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地理和历史文化的丰富性。例如,“山”字的频繁使用,可能与中国地势多山的地貌特征有关;“城”、“州”、“阳”、“安”等字则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行政建制和文化特色。“门”字含义丰富多样,更是有门户的意思,所以在华夏广袤的大地上,诸多以 “门” 命名的地方,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魅力。其中,金门、玉门和厦门声名远扬,而还有三门:江门、虎门、澳门同样在历史长河与现实发展中熠熠生辉,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极具特色的 “六大门”。房屋、车船或用围墙、篱笆围起来的地方的出入口:前~。屋~。送货上~。装置在上述出入口,能开关的障碍物,多用木料或金属材料做成:铁~。栅栏~儿。两扇红漆大~。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在指一般的家庭:张~王氏。长~长子。满~。双喜临~。门是汉语通用规范常用文字,每天我们几乎都要讲上那么几遍,如“开门”“关门”,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两扇的大门。门本义指房屋两扇的外门,与作内门的户相对。门是人出入房屋的必经之处,又引申为途径。门通常建于居家的房屋中,由此引申为门第、家族,又引申为不同的派别、类别,特指宗教、学术方面不同的集团、派别。今天就让我们来盘点下,中国带“门”字的城市吧!
首先来了解一下著名的“铁人”故乡——玉门!
1、“铁人”故乡——玉门(甘肃省酒泉市代管县级市)
万里丝路,是由商旅们一个个的脚步丈量而来,万里丝路,是由一串串的地名联结而成,地名像一盏盏明灯,引领着商旅们的脚步前行。
玉门,就是万里丝路明灯之一。
玉门,浩瀚西部一个带有意象的地名。
走进玉门,就像走进了一部流动的历史。
古代河西的地名,随着军政建置而诞生。公元前121年,河西设郡置县,玉门境内从东到西设立了天依、玉门、池头、乾齐四个县。
在此后的2000年里,在这块土地上先后存在过10个军政地名。许多地名都使用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每个地名的背后,都是一段长长的历史。
玉门,因玉设关,因关设县,因诗而名,因油而兴,沿用千年,因为诗歌传唱而美名远扬,成为中国地名文化中的一个独特符号,成为甘肃仍在使用的最久远的5个行政地名之一。
汉武帝元狩二年河西走廊设立了四郡,同时也设立了玉门县,隶属酒泉郡;唐代设有玉门军;明朝设有关西七卫——赤斤蒙古卫;1718年,关西设有五卫,其中玉门境内设有靖逆卫、赤金卫,清朝乾隆24年,将靖逆卫和赤金卫合并统一称之为玉门县。
玉门位于河西走廊西端,作为丝绸之路重要节点,“门” 象征着古代中国与西域乃至更远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门户,承载着东西贸易往来、文化传播的重任,见证了丝绸之路的辉煌。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的诗句让玉门的名字千古流传。曾经,玉门因石油而兴,是新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无数石油工人怀揣着梦想奔赴这里,在戈壁荒滩上挥洒热血,铸就了艰苦创业的石油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玉门虽面临资源转型的挑战,但它的历史功绩不可磨灭。这里出土的大量文物,如汉代的简牍、丝绸残片等,见证了丝绸之路的繁荣,也为研究古代中西贸易和文化交流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那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壮丽风光,依然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领略塞外风情。 每个时代都会有新的文化内涵注入,现代玉门的锤炼远扬,与石油开发分不开。玉门第一口油井诞生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时期,在石油工业的炼炉里,老君庙、老一井,因此而扬名内外。“玉门”的名字又得到了一次锤炼和升华,因为注入了玉门风格、玉门精神、铁人精神,而大放时代光芒。
现代军垦,城市的转型,新能源的开发,又为玉门注入新的文化内涵。
“高龄”地名是一个地方重要的文化遗产,一个个“高龄”地名的背后,隐藏着一段段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玉门已经2140多岁了,在甘肃可是五个“寿星”之一,在全国也是数得着的老“寿星”。
老“寿星”自从西汉诞生起,就经历了许多的磨难,经历了风雨冲刷而不倒,经历了战争璀璨而不灭,经历了诗人盛赞而不骄。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玉门,一个边关地名,成就了许多的诗人和将士,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盛名。
经过了许多反复,经历了许多沿革,在历史的长河里,玉门的身上凝聚了许多的光环,边塞诗、石油诗,一代代的诗人们、将军们将他的美名传播到远方。
2、“东方夏威夷”——厦门(福建省辖地级市) 厦门在古代属百越之地,后发展为重要港口,其 “门” 或许也寓意着对外交流的通道,鼓浪屿的万国建筑更是这种开放交流文化的体现。厦门远古时为白鹭栖息之地,故又称 “鹭岛”。晋太康三年(282 年)置同安县,属晋安郡,厦门岛隶属同安县。唐朝时厦门岛称 “新城”“嘉禾屿” 等。明朝洪武二十年(1387 年)始筑厦门城,厦门之称从此始。1933 年 “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即 “福建人民政府”)设厦门特别市。1949 年后,厦门成为福建省辖市。 厦门和漳州、泉州组成了闽南三角洲经济区,虽然在经济总量上泉州超过了厦门,但不管是产业布局,教研力量,政治地位,厦门的配置都比泉州要高上许多,因此厦门也就成了闽南的中心。厦门受限于行政区面积太小,如今发展也受限,未来应该是要吞并漳州的部分区域,或者说厦漳泉直接打破行政壁垒,一体化发展。3、“雄镇海门”——金门(泉州市金门县,现状由台湾当局实际控制)
金门受闽南文化影响深远,虽 “门” 字具体起源说法不一,但它融入了当地的家族聚居文化等,成为地域文化传承的标识。金门旧名浯洲,隶属福建省泉州市,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 年)为牧马监地。五代时编入泉州属尾,1915 年 1 月正式设县,以 “固若金汤、雄镇海门” 之意而称 “金门”。在历史上,金门历史上一直归福建管辖,不过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台湾地区对金门进行实际管理,但在法理上金门仍是中国福建省的一部分。 金门县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海域泉州围头湾与厦门湾内,屹立于台湾海峡西部,与中国大陆最近处仅2310米,位于九龙江出海口外,西与厦门岛遥望,东隔台湾海峡与台中市相望,北与泉州市晋江市相望。东距基隆198海里,东南距澎湖82海里,距高雄160海里,西距厦门18海里,距离角屿岛仅1.8公里,离台湾岛有210公里。金门岛作为内陆和台湾岛的联系,让两岸人民一直保持着密切往来。这是伟人的智慧。
4、“中国侨都”——江门(广东省辖地级市)
江门市区因地处西江与其支流蓬江的会合处,江南的烟墩山和江北的蓬莱山对峙如门,故名 “江门”。江门在元末明初形成墟集,明万历年间(1573 - 1620 年)设墟镇,属新会县。1925 年,江门定为省辖市。
江门,作为著名侨乡,在城市建设、文化教育等方面深受侨胞影响。大量侨汇被投入到家乡建设中,房屋、学校、医院等设施得以兴建,有力推动了江门的城市发展与社会进步。江门在海洋资源方面优势显著,其海域面积达 4880.47 平方千米,拥有大小海岛 561 个,海岛总面积 249.971 平方千米,海岛数量位居全省第二,仅次于汕尾市。其中,有居民海岛 6 个,无居民海岛 555 个;面积大于 500 平方米的海岛 130 个,面积大于 1 平方千米的海岛 9 个。 江门还是重要的广府人聚集地与广府文化代表城市之一。这里旅游资源丰富多样,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古村落别具风情;小鸟天堂曾令大文豪巴金先生陶醉其中;圭峰山作为国家森林公园,景色宜人;上下川岛入选广东省 “十大美丽海岛”;赤坎古镇享有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的美誉;古劳水乡更是岭南乃至全国难得一见的独特水乡景观。 澳门特别行政区(英语:Macao,葡萄牙语:Macau),简称“澳”,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中国南部珠江口西侧,是中国内地与中国南海的水陆交汇处。“澳门” 名称的来源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澳门半岛之南有(氹仔、路环、黑沙)一带,海水纵横成十字门状,所以称为 “澳门”。“澳” 字在古代是指海边弯曲可以停船的地方。另一种说法是,澳门原名 “濠镜” 或 “濠镜澳”。因为当时澳门半岛的南北两侧各有环形海湾(内港和外港),涨潮时呈现出 “蚝镜”(即蚝壳的反光)的景象,后来 “蚝” 字因文人雅士觉得不雅,改为 “濠” 字。而 “澳门” 这一名称是 “濠镜澳” 的简称。
澳门以赌业闻名,行政面积却不如内地的一个乡,却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地区之一。每年澳门居民共享政府发展红利,是我们喉的口水哆哆跌的事情。
6、“中国服装名镇”——虎门(广东东莞市的一个镇)
虎门隶属广东省东莞市,位于东莞市西南部、珠江口东岸,系珠江八大出海口门之一。因该口门处有大虎山、小虎山两座小岛,像两个卫士一样看守口门,故名虎门。虎门历史可追溯到远古时期,虎门在秦朝时属于南海郡番禺县。秦统一岭南后,设郡县进行管理,当时的行政划分开启了这一区域纳入中央政权管辖的历程。汉代时期,这里依然在南海郡的范围之内。随着中原文化和经济模式的逐渐渗透,当地的经济社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比如渔业和简单的手工业开始兴起。晋代,虎门所在地区隶属东官郡,行政归属的变化也反映了当时政权对地方管理的调整以及人口分布、经济重心等因素的变化。
在近代史上,虎门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1839 年,林则徐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这一壮举展现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定意志,虎门销烟也成为了鸦片战争的导火线。这次事件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序幕,虎门这个地名也因此被人们铭记。在经济方面,虎门如今是中国重要的服装生产和销售基地,服装产业非常发达。
7、“江海门户”——海门(江苏省南通市城区之一)
海门历史悠久,五代后周显德五年(958 年)建县,县治设于东洲镇,名海门县。在之后的历史长河中,由于长江泥沙淤积等地理因素,海门的地域范围和行政区划也经历了诸多变化:1994年撤县设市后,为海门市,由南通市代管,2020年撤市设区,改为南通市海门区。海比江大,但叫海门的地方却未能成为了一个地级市,而是把地市的名称给了南通。
海门濒江临海,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渔业、晒盐等产业曾兴盛一时。近代以来,随着港口建设和沿海开发战略的推进,海门的港口贸易和海洋经济逐渐发展起来。
8、“中原磷都”——荆门(湖北省地级市) 荆门地处湖北省中部, 因荆门山而得名。据《荆门直隶州志》记载:“荆门山即虎牙关,唐尉迟恭筑。在州南五里,东西两山对峙如门”。《唐书》也有 “荆州有荆门县,以荆门山名” 的记载。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江水又东,历荆门虎牙之间,荆门在南,上合下开,暗彻南山,有门象”。荆门也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古代是楚国通往中原的重要门户,有 “荆楚门户” 之称,这也被认为是 “荆门” 名称的另一层由来。
荆门市是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三国历史文化,张飞横矛当阳桥,即是发生在此处。还被誉为“中原磷都",磷矿 石储量居全国第二,是国家重要的磷资源开发和加工基地, 建有4个磷化工专业园区,磷化企业60余家,磷化产品门类 齐全,产业优势突出。夏商时期,荆门地域属荆州,西周时分属权国、鄀国,汉代置当阳县,唐代立荆门县,宋代建荆门军,元代设荆门府,清代为荆门直隶州;1979年,分设荆门县、县级荆门市;1983年,荆门县与县级荆门市合并为地级荆门市。 9、“中国蒸菜之乡”——天门(湖北省辖县级市) 天门,古称“竟陵”、“景陵”,清雍正年间因境内天门山得名“天门”,并沿用至今。自秦始置竟陵县算起,天门已有两千多年建制史。天门位于湖北省中部的江汉平原,北抵大洪山,南依汉水,紧靠武汉。
天门素有棉乡、侨乡、文化之乡“三乡宝地”的美誉。天门是全国首个“中国蒸菜之乡”、湖北省唯一的“中国曲艺之乡”、省内唯一的“中国茶文化之乡。
以上便是国内以“门”命名的城市,湖北、广东和福建并列第一,分别有2座城市,江苏县级城市1座,甘肃县级城市1座,还有个澳门特别行政区,总共9座城市。
当然,如果以地级市级别来论,也就厦门、荆门、江门和澳门4个城市。玉门、海门、天门、金门都属于县级行政区,虎门就更是镇级行政区了,当然东莞市因为是直筒子市,不设县和区,且虎门的城市建设以及经济总量,城市人口完全是一个城市的存在。
总之,这些带 “门” 字城市的 “门” 字含义,与当地的地理特征、位置、环境、周边主要建筑物以及当地的历史、文化紧密相连,成为城市独特的文化符号和记忆载体。
免责申明:
本平台仅限于学术文化交流,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和首发媒介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做相关处理,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