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飞鸟文化时代的佛教艺术

乐活   2024-06-07 08:30   浙江  

所谓飞鸟文化,是指自 6 世纪中叶佛教传入至大化改新(公元645年)的100年间的文化。也就是指古坟时代与白风文化之间,以7世纪前半期圣德太子时代为中心的文化,因此时建都于奈良盆地南部的飞鸟地方而得名。飞鸟文化是日本早的佛教文化,主要内容是佛教艺术。飞鸟文化是在中国北魏和南朝文化影响下展的,分布在以飞鸟为中心的畿内及其周围地区,遗存有建筑、雕刻、工艺美术等。 



圣德太子画像


6 世纪佛教传入日本。据《日本书纪》记载,552 年钦明天皇接受了百济送来的“释迦佛金铜像”和同时带来的经论等,标志着佛教始传入日本。当时统治部落的豪族坚持神道信仰,反对异国来的佛,试图将问题政治化。钦明天皇将佛像和佛经送给了拥佛派的苏我稻目。后来,其子苏我马子将佛像供奉在位于飞鸟的家中,使其成为最初佛教布道的据点,随后使其发展为日本早的尼庵丰浦庵,第一次集佛、法、僧“三宝”于一堂。最后,拥护佛教的苏我部族一派终取得了胜利,从此佛教在宫廷和一部分贵族之间取得了立足之地。


飞鸟寺现状


这一时期,苏我马子消灭了反佛派的中心势力后,于558年开始动工兴建法师寺,即飞鸟寺。崇峻天皇于592年终于建成了日本第一座佛寺飞鸟寺。推古天皇于596年派 4 名外来技师建造了有名的飞鸟寺的塔。圣德太子摄政期间,在吸收大陆儒家学说的同时也积极传播佛教。建有在大和地方的法隆学问寺、中宫尼寺、橘尼寺、池后尼寺、葛城尼寺、四天王寺、山城的蜂岳寺即广隆寺,此七寺最为有名。到推古晚年时,计有寺院46所,僧侣2385人。在这些寺院之中,以位于今之大阪的四天王寺及奈良县的法隆学问寺最负盛名。 



四天王寺


四天王寺是由圣德太子于593年开始创建的。其中门、塔、金堂、讲堂被从南到北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这种四天王寺式的伽蓝配置和法隆寺的伽蓝配置采取了相同的样式。


法隆寺


法隆寺,又称斑鸠寺,位于日本奈良生驹郡斑鸠町。现存的法隆寺由东西院组成。其中,西院有金堂、五重塔等重要建筑。西院伽蓝是圣德太子607年所创建,于670年毁于大火,重建于708年左右,是现存世界上古老的木造建筑群,1993 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法隆寺金堂


法隆寺西院伽蓝中最古老的建筑当属法隆寺金堂。金堂高15.2米。堂内供奉了由止利法师所作的金铜释迦三尊像和药师如来像等。金堂四方内壁共为18间,其中12间均绘有壁画。 

法隆寺五重塔

五重塔底层塑像


继金堂之后建造的是高32.6米的五重塔。五重塔的底层与上面的三层的平面有三间见方(底层10.84米),第五层为两间。塔内有一中心柱,由地平直贯宝塔顶。各个层面的宽度不大,层高也小,瓦制屋顶坡度较缓,但出檐很大,所以看上去它就象几层屋檐的重叠,各层的平面和屋顶随着高度急速缩小, 顶层柱间距是第一层的一半,给人一种轻忽飘逸的飞翔之势。第一层的大殿供奉着8世纪初的塑像群。 



法隆寺正门



法隆寺力士像


法隆寺的中门即西院伽蓝的正门。共有两层,底层面宽五间,进深四间,二层各减一间。底层中央立有五根棱柱。出檐宽阔,由于二层檐柱在底层金柱之上,收缩较大,故出檐显得很深。棱柱上的云斗、云肘木、拆分卍字的栏杆等都是飞鸟时期建筑的特有样式。门内左右安置有塑造金刚力士立像,其作为日本最早的仁王像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但是由于安置场所受风雨侵蚀、难于修补,造像身体部已经用木造的后补替代。 


法隆寺长廊


从中门到讲堂被回廊所包围。回廊与金堂为同时期建立,既是走廊又是区分圣境与外界的墙围。东边的回廊延长约76米,西边约73米,长度的不等考虑到了金堂和五重塔的平衡关系。

法隆寺的金堂、五重塔等建筑主要都采用了中国六朝的佛寺建筑模式。


飛鳥寺 銅造釈迦如来坐像
这一时期,在北魏和南朝文化的影响下,日本发展了最早的佛教艺术——佛像、绘画和工艺。佛像在雕刻样式上也出现了北魏样式和百济、中国南朝样式两大派别。 


法隆寺金堂释迦三尊像


法隆寺梦殿救世观音像


于 605 年建造的飞鸟寺的释迦如来像,是日本最早的本尊丈六释迦如来像,也是由止利法师所作的现存早的金铜佛像。佛像高275.2厘米。这尊佛像面相庄严、躯体抽象、身着瑰丽的百衲衣,这些都是以北魏的雕刻为样板,后来也成为了飞鸟时代主流的佛像模式。止利法师于623年所造的法隆寺金堂释迦三尊像,也是北魏样式中具有代表性的金铜佛像。从正面看衣饰上的造型左右对称、纹路夸张,像面上杏眼和弯月形嘴唇,这些都是北魏样式的特征。法隆寺梦殿救世观音像是圣德太子的等身木造像,至今保存状况良好,像上所披的大部分金箔依然保存完好。造像体现了造像身躯扁平、重视正面效果的北魏样式的特征。 



百济观音像



广隆寺半跏思惟像


中宫寺半跏思惟菩萨像
另外,法隆寺的百济观音像、广隆寺的半跏思惟像、中宫寺的半跏思惟像都具有受百济、中国南朝影响的佛像雕刻样式。佛像表情柔和、衣饰纹路自然、具有圆润并写实的身躯,这些都是其代表性的特征。 



法隆寺金堂壁画


上述佛像艺术虽然大多出自定居日本的中国或朝鲜人的后代之手,受到中国或朝鲜文化的影响,但是已经同化于日本风土之中,所以这些早期的日本佛像艺术很明显具有日本风格。 


隆寺金堂壁画
佛教艺术之一的壁画艺术是从推古天皇十八年,即610年,高丽僧昙征、法定赴日本交流佛法时带去了调色技术和绘画材料才逐渐发展起来的。重建法隆寺金堂时所绘制的壁画,堪称日本最古最大规模的佛画杰作。金堂四方内壁共为18间,其中12间均绘有壁画,所绘的《宝生净土图》、《阿弥陀净土图》、《药师净土图》、《释迦净土图》,构图宏伟庄严,天人花草配置精巧,线条流畅,色彩亮丽,堪称日本宗教绘画的一流杰作。 


法隆寺 狩狮纹锦

其他飞鸟文化时期的佛教艺术作品,代表性的还有中宫寺天寿国曼荼罗绣帐、法隆寺的桧木佛龛“玉虫厨子”、法隆寺金堂的天盖、法隆寺的狩狮纹锦(施有波斯式狮子狩猎图)及龙首水瓶(腹部绘有天马)等,工艺都非常精美。 


天寿国绣帐
据《上宫圣德法王帝说》的记载,圣德太子死后,其妃桔大女郎让东汉末贤、高丽加西缢、汉奴加弓利绘制太子母子往生的极乐国图样及《法王帘说》铭文,即天寿国曼荼罗绣帐。刺绣图上还留下了制作此绣帐的作者东汉末贤等三人的名字。使采女刺绣的绣帐本有两幅,长4米宽2米,今存其残片藏法隆寺东院之东的中宫寺。 



法隆寺玉虫厨子
桧木佛龛“玉虫厨子”高233厘米。本来是安置于金堂的佛堂形橱柜。由安放佛像的宫殿式佛堂和须弥底座组成。宫殿形部分体现了飞鸟时期建筑的典型样式。宫殿部分的门和须弥座四个壁面绘有菩萨像和菩萨说法的场景。所绘的“施身闻偈图”,尤其是须弥座左侧面的释迦牟尼前世“舍身饲虎图”广为人知。宫殿部分的正面屋檐下雕刻有透珑镂刻的装饰金属饰件,下面用真正的金龟甲虫(日语称为玉虫)的背甲装饰布满,“玉虫厨子”由此得名。现在甲虫的背甲仅残存一部分,很难想象当初的华丽。“玉虫厨子”上还雕刻有金银花蔓草纹,而这种花纹的源流可追溯到希腊、波斯、东罗马等地,可见西域文化在当时已经通过中国传入了日本。 



飞鸟时代铜制铸造镀金如来坐像


飞鸟文化时代,尤其是在圣德太子摄政期间,积极招纳外来僧人推进兴佛事业,兴建佛寺,营造佛像,使佛教有了较大发展,佛教艺术也得到蓬勃发展。飞鸟文化时代的佛教艺术在日本佛教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真言宗造像
南山高雷,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壁画专业,隐居杭城郊区山林佛寺,佛像绘画日常记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