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复于隍——百姓就是天下,民心就是长城

文摘   文化   2024-10-28 12:01   北京  



今天我们来讲泰卦的最后一爻,即上爻。

它的爻辞是:“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直译过来就是说,城墙倒塌在护城河里,不可用兵,地方上各自为命,守正道也有忧吝。

小象说:“城复于隍,其命乱也。”“其命乱也”,就是地方上各自为命的意思。也就是说,当泰卦发展到上六这个爻时,天下已经由治转乱了。我们常说的“泰极否来”,一定程度上也是针对这个爻而言。

先说“城复于隍”。“城”就是城墙的意思。过去的城,都有城墙,修城墙的土,是就地取材,把土挖出来,修成墙,挖土的地方则形成了大沟,有保护作用,灌上水就是护城河。

修城墙肯定不能让国君去修,肯定是老百姓修。这里说“城复于隍”,主要是指人心离散的意思。

其中的“复”字,也就是“无平不陂,无往不复”的“复”。前面说过,它指的是天气,总不能天天大晴天,总有变天的时候,现在就到了变天的时候。


“城”是怎么来的呢?上卦为坤卦,坤卦代表土地,代表封国。六爻一变,上卦变为艮卦,艮为门阙,在这里指城门。艮卦还为径路,为果苽,连起来说就是城墙塌了,有的地方有缺口,有的地方形成了小路,草木丛生,跟没有城墙差不多。

封国,基本上也就名存实亡了。

“勿用师”,就是不要用兵的意思。为什么不要用兵呢?这并不仅仅是因为泰极否来的原因,有的王朝即便灭亡在即,也还是可以一战的。它主要是指六爻一变,变出来一个阳爻,这个阳爻与下面的三四五爻组成了一个大离卦,离为戈兵,也为战火,也就是出师打仗的意思。但是,它不是个标准的离卦,所以说不可用。

当然,往深层次上说,因为离又为光明,引申为仁政,但你的仁政是变出来的,而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并且是不标准的,又怎么可以赢得百姓呢?百姓就是天下,民心就是长城,而之前爻辞也说了,“城复于隍”,城墙都已经倒了,民心都已经没了,还打个什么仗呢?

晚了。


“自邑告命”,“邑”,指小块的封地,还是根据上卦的坤卦来的;“告命”,指二三四爻组成的互卦是兑卦,兑为口,引申为告;兑卦的综卦又为巽卦,巽为命令。连起来说,就是各个封邑自行其事,不再听君王的命令。而且兑还为毁折,城墙都已经毁了,君王也早已不得人心了,各封邑只能自行其事。其中,就包括那些叛军。

“贞吝”,“贞”是坚持正道的意思,“吝”是耻辱的意思。坚持正道是好的,但爻辞说,恐怕坚持正道也难免耻辱,为什么?因为六爻已经发展到了极点,就好比一个人总是不注意身体,最后得了绝症,忽然注重养生了,但能不能康复,其实很难说。

借由这个爻辞,我们讲讲安史之乱。

唐玄宗这个人,早年很英明,天下治理得不错。后来,太平日子过久了,开始荒淫骄泰,越来越不像话。最终,就像上六的爻辞所说,大唐“城复于隍”,安禄山给他推倒了。


不过安禄山更不得人心,所以这时候是可以用师的,问题是怎么个用法。唐玄宗用的是名将哥舒翰,哥舒翰当时得了中风,自身摇摇欲倒,也是“城复于隍”的节奏。不过他的思路是对的,那就是依托潼关,以逸待劳,固守待机。

这一招很有效,安禄山打了半年,损兵折将,没占到什么便宜。但唐玄宗耐不住寂寞,听信谗言,非让哥舒翰主动出击。哥舒翰没办法,大哭一场,然后兵出潼关,出去就再也没回来。

唐玄宗也丢了他的国都、皇位和美女。后来虽然打败了叛军,保住了大唐,但保住的只是个名义。从此以后,各地藩镇割据,人人拥兵自重,也就是六爻所说的“自邑告命,贞吝”。




舒涵说国学
由学悟理以术证道,实践文化传承自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