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盘点过程中,顾问老师给了我们团队的发展一个很好的启发。一直以来,大家都认为一个合格的供应链计划团队应该是中后台的大脑,但是那天老师说到,深度的优化可以从大脑到引擎。
这句话真的启发到我了,给我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一个新的提升的空间。
从大脑一步到引擎很难,但是从大脑先到驱动,再到引擎却是可能。
谋事而不是做事
但凡是做计划的,看了下面的图应该都不陌生。计划如果是一头扎进一件事情中,去做事情,基本上就是掉坑里面了。
但是计划真正要做的事情是这样的:
计划需要在一件事情中站出来,看到这个问题背后的问题,然后通过组织统筹来推动其他人解决相关的问题。
大脑是用来思考的,如果你沉迷于做事情,那么你的大脑思考功能就会退化。
但是计划要怎样做,才能实现「大脑」这个功能的保障呢?
计划要想实现大脑,需要有判断依据,而判断的依据的获得是系统、数据、流程、规则等,需要首先有基本的业务底座,然后计划能及时获得正确的信息。
首先是做正确的事,然后再是正确地做事。计划是中后台的大脑,那么这个大脑需要从底层的效率、成本、体验来思考问题,如何优化决策以及业务机制。
计划需要具备穿透力,需要和周围的部门产生有机化学反应。一方面,你要有和其他部门共识的基础:协同机制;一方面,计划需要有足够的沟通能力,能够促成共识。
在计划这里,数字化是永远的白月光。
●数字化
业务对象、业务流程、业务规则的数字化,为计划获得及时的准确的数据,可以形成「供应链控制塔」,能够成为统筹指挥的可靠依据。
●概率权
数字化并不直接作用于业务,不直接影响业务,但是数字化可以提升优化颗粒度,可以提升概率权。
计划作为大脑的一个最佳实践:S&OP
统筹指挥各类下阶计划,搭建对话机制和平台,促进共识,搬掉影响目标实现的大石头。
建设性对抗
计划需要建立机制促进「建设性对抗」的产生,同时,计划需要有能力解决「建设性对抗」但是不管是产生还是解决,都需要一个锚点,这个锚点就是「经营目标」。
而在计划实现经营驱动的同时,需要能力驱动、数据驱动这两个驱动的支撑。
将业务问题:品质问题、交付问题、供需问题、备货策略、项目进度问题等闭环到经营目标上。
通过这个逻辑,通过N次「What-if」的分析,不断切准最优解,驱动以最小程度影响经营目标的达成获得最优值,且及时给出补足经营目标缺口的解决方案。
上兵伐谋,降维打击
首先,技术维度。
技术维度优化的结果是颗粒度更细,而锚定的优化值与实际的优化值更接近。
然后,是管理维度。
三分技术,七分管理,方案或者模式的改善,永远是最增值的。
而方案和模式的改善的锚点是:价值链。站在价值链的维度,已经是在更高维度为成本、效率、体验铺路搭桥。
跨境电商的模式特点决定了供应链要快,否则就会失去机会,就很难成长起来。
前两个点大家都清楚,大家还是通过各种小生意,积少成多。而也有一个普遍的现场,跨境电商公司没有沉淀,很难有稳定的研发能力,这就需要供应链来补短。
所以,日常你会面对项目的延迟,品质问题等等,而这些问题不能影响经营目标。
1)经营闭环管理
品质问题、产品项目进度的延迟,最终还是体现在预测上。而计划不仅要看老品的预测,也需要看新品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看到大盘,才能判断这些问题对于经营目标在销售额、毛利等维度的影响。
2)闭环现金流
备货链条长,需要完善备货模型,然后通过备货模型推断备货控制的资金占压的阈值,然后控制现金流风险。
3)断点打通
全球的物流体系、仓储网络体系,需要提前打通断点,等待商机,而不是等遇到问题时,现解决问题,头疼医头脚疼医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