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二先生

文摘   2024-11-26 04:02   江苏  



堂二先生不姓"堂",姓啥,我也不太清楚,至于为什么大家这么称呼他,笔者就不得而知了,但"先生"二字,应该是咱乡下人,对医生这个职业的一种尊称吧。他身前是一家乡镇医院的副院长,非科班院校出身,是从乡村赤脚医生一步一个脚印,"混"入"编制"圈的。当然,这里除了其自身的努力,还少不了天时地利人和的运气加持。



虽非正规医校毕业,但堂二先生的医术水平,却非常高超,在群众中名气很响亮。他这个人,心地善良,医德高尚,来自农村,没有忘本。他深知农民"苦"钱的不容易,从不让他们花冤枉钱,去做各种既烧钱,又没什么鸟用的"检查"。基本上就是把把脉,问问诊,然后就开点尽量便宜的药,基本上都能药到病除。




说实话,如果中国的医生都具有堂二先生这样的良心与操守,老百姓的负担与压力,要减轻很多。当然,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医闹"和各种医患纠纷。人心换人心,十里八乡的老百姓,提到堂二先生,没有不竖大拇指的。生了病,到医院都抢着挂他的号,挂不上,宁愿多等两天。堂二先生为了不耽误乡亲们的病情,也常常义务延长上班时间,免费加班加点,为老百姓服务。



讲心里话,如果要评"中国好人"、"中国好医生",我觉得堂二先生当之无愧。他用自己的品德良心,践行着"救死扶伤"的医者天责。有得有失,堂二先生这样做,在万千患者中有囗皆碑,很受爱戴。但他在同院的领导和同事中,却不太受欢迎,因为他影响了医院的"创收"以及同事们的"收益"。具体情况,笔者不方便明说,但大家都懂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现实生活中,你不愿意同流合污,就是"原罪"。




受同行的排挤和排斥,是免不了的,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圣贤医的堂二先生,从不在乎这些。他在有职无权的副院长位置上"熬"到了退休,临回家时,其他什么也没带,唯独带走了几大捆老百姓患者们送的锦旗。在堂二先生心中,这份荣誉,比什么都重要,因为这其中,饱蘸着老百姓的信任与感恩,是自己行医大半辈子,最耀目的丰碑。



都说好人有好报,其实也不尽然,退休第二年,堂二先生就得了不治之症。他是医生,最清楚自己的病情,知道花再多的钱,也没用。不治,是饱经折磨之后死;治,是花光老本后死,没有第三种结果。堂二先生瞒着自己的病情,趁自己还能走能行,做了一大桌丰盛的午饭,喊来孩子们吃了顿"团圆饭",酒足饭饱之后,找了个借囗,把这些年来攒下的一点财产,分给了孩子们。由于一切都在幸福祥和的氛围中,大家都没感觉到什么异样,都兴高采烈的。




第二天早上,家人发现他安详的躺在床上,永远的睡着了,床头,放着吃剩下来的安眠药和小药瓶。老先生医术高明,救治了成千上万的人,最终却救治不了自己。毫无疑问,他的通透与豁达,超过了这人世间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因为贪生是人的本能。很多人,得了绝症,都会选择治疗,哪怕明知没有任何活下来的可能,也要耗尽家财去赌一把。而堂二先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和超于常人的勇气,解脱了自己,同时也放过了家人。这份大智慧大善良大勇敢,有几人能敌?



堂二先生走了,但乡亲们没有忘记他,每逢清明,他的墓碑前,总是摆满了人们缅怀他的鲜花。堂二先生如果有灵在天,一定会深感欣慰。正应了那句诗:"有的人活着,他其实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却永远活在了人们的心中"………

     


顾会忠
一线古玩地皮客,给您讲述亲身经历的小故事,希望您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