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京剧艺术普通纪念币我没约,你信么?信不信由你,反正我是真真实实的没约。不是错过,而且主观思想上不想约,为什么呢,我在下文将详细说说我不约的理由。由于我的公众号文章读者有一部分为收藏圈外的朋友,所以,有必要先简单介绍一下新中国普通纪念币的前世今生。
新中国纪念币是指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具有特定主题的法定货币,主要用于纪念国际或本国的政治、历史、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杰出人物、名胜古迹、珍稀动植物、体育赛事等。纪念币分为普通纪念币和贵金属纪念币两种,普通纪念币可以参与流通,与流通币等值兑换,面值是实实在在的。而贵金属纪念币则不能流通,它是由金银铂等贵金属精心制作而成,面值只是象征性的,不代表其价值。它的价值取决于其自身材料的时价和发行量等(存世量)。
新中国纪念币的发行始于1984年,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第一套普通纪念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普通纪念币。至今,中国普通纪念币已经走过了40年的发展历程,累计发售近200种。
初级发展阶段(1984-1994年):纪念币的发行处于探索阶段,那时网络不发达,信息传播较慢,人们对纪念币的关注度很低。那时候老百姓没什么收藏意识,纪念币大多是通过发工资发奖金(找零钱)的方式,流传到民间的(长城币亦是如此)。老百姓经常拿着它和普通流通钱币一起使用,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早期纪念币流通痕迹严重,磨损度高,品相不好的主要原因之一。
成熟阶段(1995-2007年):纪念币发行进入规范成熟期,信息发布更加规范,发行量合适,种类多,形成系列,趣味性也有所加强。老百姓收藏意识增强,对纪念币很重视,开始有意识的收藏纪念币,很多圈外群众加入了纪念币收藏大军,收藏队伍不断壮大,收藏氛围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峰。
滥发阶段(2008-2024年):开始天量发行纪念币,资本介入恶炒。还有些原因不方便明说,反正从那时起,纪念币就失去了它的收藏属性,沦为了割韭"工具"。特别是二轮猴年纪念币,很多人损失惨重,有的人至今仍被套着。它成了压死纪念币收藏的最后一根稻草。笔者也是"受害者"之一,损失了两万多。那时候两万多元人民币,对我这种普通草根玩家,可是一笔不小的损失。当时我的师傅跟我说,猴币很有前景,肯定会涨,给了我"长期持有"的信心。结果,我亏的心惊肉跳,老师傅快进快出走流水,赚的盆满钵满,姜还是老的辣呀。从那以后,我彻底悟懂了两件事:
一、大量投资收藏纪念币是有风险的(现在看来是必死),天量的东西,千万别幻想去屯货赚钱,否则裤衩都得赔上。
二、师傅的话,也不能全信,否则也许会死的很惨。哈哈,开个玩笑。谁也没有前后眼,未卜先知行情的涨跌。而且,搞收藏,输赢都很正常,有时候,教训,才是最好的老师。
当然,每套纪念币都承载着特定的历史和文化,收藏它们不仅可以拓宽眼界增长知识,还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国家发行它,本来就不是供资本炒作的,而是用来纪念有意义的人、物、事件的。如果我们不贪心,搞几枚玩玩,凑成整套,收藏意义、趣味性,还是很不错的。纪念币没有错,错就错在我们过度迷失于利益欲中去了。
初期的流通纪念币多以铜镍合金为材质,唯有《第六届全国运动会》用的铜锌合金。在《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之后改为钢芯镀镍。《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在侧边缘上第一次采用了滚字加星的技术,具有一定的防伪功能。
从《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纪念币开始,又采用了铜合金双色镶嵌,整体币面看上去更加漂亮,并沿用至今。面额也发生了变化,题材有事件、会议、人物、动物,涉及政治、法律、体育、教育、环保、金融等诸多方面。
勿庸置疑,纪念币选题丰富多彩,设计独具匠心,规格材质多种多样,图案新颖美观,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辉煌成就及重大历史事件浓缩于纪念币的方寸之间。这些纪念币是人民币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和完善了中国货币制度,弘扬了中国货币文化。包括刚刚发行的这枚京剧艺术纪念币,其制作精美度,也是有目共睹无法否定的。但我为什么不约呢?其实我也知道,约到手就卖出,能赚点小钱,但是,又能赚多少呢?之前的几次预约经验告诉我,熬到夜里,手指点破,也常常是竹篮打水,偶尔即使抢到,也就一二十枚,只能赚包烟。为这三瓜两枣的利润,熬更守夜费精劳神,真不划算。
纪念币已经永远陷入了死循环: 发行~炒作升值~回到面值。你别看现在有的老板又是建专业群又是发视频鼓吹,闹的挺欢,用不了多久,它必然会回到面值。回到面值之后,它就永远爬不起来了,炒家们又开始准备炒作下一轮纪念币了。周而复始,不外如是。所以,大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约到的快抛,没约到的也别遗憾,没做别人刀下的韭菜,已经是非常幸运了。人在藏界飘,难免要挨刀,没被割,也算是一种胜利。
以上就是,我没约京剧纪念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