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记得杨绛先生说过一句话:
随着生活中经历越来越多的事情,对于这句话的感受也越来越强烈。再加之一直从事心性教育工作,更是于此感触良多。
常常遇见一些小伙伴,一个照面就发现她可谓是遍学各家,说起来啥都知道,就好像从来都是一位资深患者,见过各门各派的中医,看够无数医生开的方子。
看我写下的方子,可谓一目了然:
这几味药我都见过,不仅见过,还知道这几味药最好的产地在哪;
不仅知道,还自己去宁国陪着老中医采购过药材。
可是,这样的小伙伴,真的需要用心问问自己:
虽然见过,但你可曾吃过这些“中医大夫”为你开的药吗?
是否坚持吃完整个疗程?
是否真的配合大夫的要求,来进一步改变当初造成疾病的各种不良习惯?
......
更多时候,我感受到的是:没有。
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停留在头脑中。一个简单的练习,却是因为头脑告诉自己“都知道”,而把自己挡在了实践练习的门外。头脑中的那丝轻慢,一直把自己耽误至今。
02
▲
有一句话叫做:用,才有用。
知道再多,也不如去实践一步。只是知道,而没有去反复实践,没有按部就班的反复练习,对于生命是不会有真正的改变。到头来,只是不断的逛着各种门派,收集着各种方子,但坚持不吃一味药。如此终老,依旧是旧病缠身,最后只博得一个“资深患者”的称号。
你在医院多久了?
——20年啦!
20年?真前辈啊!失敬失敬!
——哪里哪里!
这么多年还没康复?
——&%¥#@*……
患者在医院里门清、啥都懂、待的时间比谁都长,真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事实上,对他而言,而唯一有价值的事只有康复。
多年来,烦恼的,还是当年烦恼的内容。
一切的一切都未曾真的改变,之所以如此顽固,不是烦恼太重、太复杂,而是不愿意踏实去行,不愿意沉下心来,老老实实的去做,总是想得太多,而行的太少。
譬如一个简单的道理:只要心中有一丝不悦,就反省自己哪里有迷思。
这一点,是一切成长的基础,唯有从自己内在去改变,提升才有可能。
而从我们的本能来说,内心出现不悦,我们第一反应就是向外寻求原因,把责任推出去。平日里,更多时间都花在改变他人身上。殊不知,愿意去为自己承担多少责任,未来的改变就有多大。承认100%都是自己的过失造成的,那么自己才可能愿意投入100%的精力去改变。而唯有自己的改变,才会引发他人由衷的改变。因而,这种反躬自省的能力,是一切内在成长的第一基础。
这个道理很简单,但真要做到却是不易,也不是明白一个道理就能做到的。而是需要经过反复的训练,刻意的练习,才能逐渐改变我们对外指责的本能,重新建立新的脑回路,唯有不断在境界中加强训练,这种“反躬自省的本能”,才会得以建立,而后成长才会发生。
没有完成这样本能的改变,所有的道理,也只是道理而已,没有用。
没有实践,就没有体验;
没有体验,就没有改变。
生命的改变其实也很简单:唯有用,才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