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稻”吗?

企业   2024-09-08 10:30   北京  


你爱吃米饭吗?

对许多人来说

家里的饭香

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自带疗愈效果的大米

是全国70%以上人口的主食

即便在偏爱面食的北方

也有一众拥趸





“饭之甘,在百味之上,

知味者,遇好饭不必用菜。”

清代著名“吃货”袁枚

在《随园食单》里这样

描述一碗好米饭


一碗饭香不香

主要取决于稻米的品质

而一粒米好不好

在于它

如何吸收天地之精华


今天要说的

正是一种好米



早在10000多年前

在华夏大地匍匐生长的

野生水稻

就引起了古代先民的注意

这种个头瘦小

谷粒干瘪的野生稻

成了他们果腹的良品


从简单采集到

大规模种植

6000多年前

中国成为世界上

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

栽培的水稻籽粒饱满

世界稻作文明也由此孕育



后来

水稻成为

粮食界的“王者”

它的登顶之路

也是一个传奇









在中国

好吃的大米有千百种

而米饭爱好者们

大抵可分为“两派”

一派喜食南方籼米

这种稻米

米细长形

米色偏白

煮熟后

饭粒分明

口感松散

用来炒饭或煮粥

那就是一个字















另一派则偏爱东北的粳米

这种米

籽粒饱满

圆润坚硬

煮熟后

饭粒油亮

香味浓郁

喜欢它的人

特别爱那一口

软糯香甜









兴安盟位于内蒙古东北部

那里产的大米

正是东北大米的一种

你属于哪一派呢?



在辽阔的内蒙古高原上

兴安盟是个独特的存在



这里位于大兴安岭南麓生态圈

耕地、森林、草原共存

有纵横交错的河流

也有阡陌连片的田野

这里雨热同季

地处世界公认的

北纬46度“寒地水稻黄金带”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让这里成为

内蒙古重要的大米生产基地



以前

兴安盟的人们以放牧为生

并没有种植水稻的习惯

20世纪30年代

擅长在寒冷的北方种植水稻的

朝鲜族人

开始在这片土地尝试播种

这一试便打开了

“新世界的大门”

自此

片片荒野变成

金浪翻滚的稻田



喝着纯净甘甜的嫩江水

扎根深厚的黑土地

昼夜温差达20摄氏度

日照2800多个小时

一年只出一季的兴安盟大米

粒粒如玉

米质上乘



丰收时刻

稻田中香气弥漫

收获的水稻放在粮库里

整个仓库都充满稻花香

焖饭的时候

那一股清甜香气

则会把整个屋子填满

这是极致温差带来的极致香甜

煮熟的米饭

食之清淡略甜

积累的大量

天然可速溶双链糖

带来绝佳口感


油润馥郁的兴安盟大米

还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富硒”

“富铁”

让唇齿愉悦的同时

滋养五脏六腑


如今

兴安盟大米享誉全国

品牌价值达到180亿元

成为兴安盟农业的新名片



波光碧水交相辉映

田间栈道曲折向前

淹没在稻田中的鸭子

不时传出欢快的嘎嘎声

……

这里不是江南水乡

而是扎赉特旗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中的一景



为推动高端稻米产业

进入发展“快车道”

兴安盟以

“一水两用、四稻共生”理念

建设

“稻鸭”

“稻鱼”

“稻虾”

“稻蟹”

综合共养基地

这种“稻田+”生态立体种养模式

大幅提高了稻米生产的附加值

达到了以养促种目的
鸭子、鱼、螃蟹

代替农药去除烦人的虫害

让每一粒米都天然无污染



部分稻田里

还安装了数字化设备

通过卫星遥感数据

实现耕地数字化建档

作物生长、收获、加工等环节

全程监控

全程可追溯



稻浪飘香

鸭群嬉戏

田园风光

让人心旷神怡

这里还积极探索

乡村振兴新思路

将创意农业与休闲旅游相结合

种植“稻田画”

开展“民宿游”

搞特色种植采摘

办民俗文化表演

全产业链发展

红红火火

“兴安盟大米·扎赉特味稻”品牌

名扬四方



收获时节就要到了

快来兴安盟

尝尝这里的

好味“稻”吧!



感谢|蒙东兴安供电公司 扎赉特供电公司

于小飞 庞焱鑫

部分图片、素材来自视觉中国、兴安盟扎赉特旗融媒体中心

撰稿&责编|王一凡 蔡子昂

执行审核|陆旻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240015


据说很多人都在看:(请点击下图)

点亮在看!


电网头条
国家电网一级账号,提供及时权威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