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之巅
万水之源
这里有一句传统谚语
主意心里藏
糌粑袋中装
寓意是一个人心中
有把握
有信心
形容“胸有成竹”
这里的糌粑
就是(青稞)炒面
的藏语音译
主要由生长在青藏高原的青稞
干炒、磨制而成
同酥油、茶叶、牛羊肉一起
并称为
西藏“饮食四宝”
在西藏
新的一天
一般都从
一碗酥油茶
一份香糌粑
开始
据史书记载
早在公元7世纪
吐蕃王朝时期
糌粑就已经成为了
藏族人民的传统主食之一
糌粑
营养丰富
耐饥御寒
在过去
装在褡裢里的糌粑
被雪域先民视为
途中与恶劣环境抗衡的
重要口粮
只要有一褡裢的糌粑
再陌生未知的旅程
都能随时启程
所谓褡裢
一般由
两个小羊皮袋
或细羊毛线编织的
小袋子组合而成
袋子中间
以两根生牛皮绳相连
袋内装有
糌粑
曲拉
酥油和糖
外出时
人们将褡裢搭于肩上
食用时
将袋中的食物原料混合
双手揉搓使其充分融合
然后以手抓食
非常方便
糌粑
传承千年
于藏族人民而言
如同面之于北方人
大米之于南方人
不仅是每天必不可少的食物
更是一种文化象征
或捏成糌粑团
或煮成糌粑粥
或做成糌粑点心
就连婴儿的辅食
也可能是倒上奶
搅拌成糊状的糌粑
很多藏族长辈都坚信
糌粑是祖祖辈辈
在寒冷高原上
强健体魄的
重要营养来源
每当宴请客人
他们也会敬上
酥油茶和
糌粑、酥油、曲拉
请客人拌食
几乎每个藏族人民心中
都有一个
“糌粑情怀”
这种情怀
刻在灵魂深处
是小时候
阿妈手中糌粑的香气
是望果节
青稞田迎丰收的喜悦
是生活中
传统文化符号的烙印
风吹麦浪涌
青稞穗飘香
《旧唐书·吐蕃传》记载
其地气候大寒
不生秔稻
有青稞、麦、豌豆、荞麦
青稞
作为一种
耐寒、耐旱、耐瘠
的粮食作物
在青藏高原广泛种植
也造就了西藏饮食文化中
的独特味道
▲铁塔下的青稞田
糌粑
大多从青稞“变身”而来
制作糌粑的技艺
有很多种
水磨糌粑
是其中最古老的一种
西藏拉萨市
堆龙德庆区古荣镇
被称为
“楚布圣地、糌粑之乡”
这里得天独厚的气候地理环境
造就了优质的青稞作物
和世代相传的水磨加工工艺
现今
古荣镇还保留着百余座水磨坊
水流依山势奔腾而下
推动磨盘周而复始地运转
磨碾出醇香的粉状糌粑
让古荣糌粑
口感细腻
享有“粮中精粮”的美誉
由青稞到糌粑
需先将青稞炒香
炒之前
加水很关键
水多水少会带来质的区别
水少了
青稞会干瘪
水多了
青稞则不易熟
水量的多少
全靠手艺人
几十年来积累的经验
在水磨坊操作间
古老的石磨发出厚重的声音
一粒粒经过炒制的青稞
被倒入漏斗形的容器中
随之欢快地跳向
圆石中间的小孔
通过水力转动
反复碾磨成粉状糌粑
诱人的香味飘散开来
2011年
古荣糌粑制作技艺
被列入
西藏自治区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4年
古荣糌粑成为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古荣糌粑
闻名遐迩
金字招牌越来越响亮
如今
不仅在西藏供不应求
还销往邻省
甚至海外
随着市场的拓展
糌粑需求量增多
古荣糌粑生产制作
也逐渐从家庭小作坊
发展成
企业自动化规模生产
堆龙古荣朗孜糌粑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4年
就是一家
从自营小作坊发展起来的企业
带动310户农牧民
从事糌粑产业
2023年糌粑产量超2267吨
制作的精品水磨糌粑
选用优质青稞
洗净后炒熟磨制而成
在保留传统工艺流程的同时
也在不断追求技术创新
在这里
传统的水磨
变成了更有效率的电磨
炒制的青稞
经电驱动
很快变成了色泽均匀的
粉末状糌粑
助力企业扩大产能
西藏拉萨堆龙德庆供电公司
开辟“绿色通道”
开展“一对一”供电服务
为糌粑生产保驾护航
现代化糌粑产业
正迈开大步
为乡亲们铺就一条共富路
扎西德勒!
在“世界屋脊”
水声潺潺和鸣
石磨发出声响
青稞飘荡醇香
电力谱写乐章
雪域高原
古老的糌粑
也将迎来
更广阔的天地
撰稿&责编|陆旻
感谢|国网西藏电力 拉萨供电公司
旦增央卓 赵清鹏 朱科明 米玛仓决
部分图片由视觉中国授权使用
执行审核|韩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240015
点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