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1日,《人民日报》“大地”副刊整版刊发了我创作的短篇报告文学《国网工匠》。得知这个消息时,我正在上班通勤的地铁上。我立刻打开《人民日报》电子版,翻到24版。明亮的题图、醒目的“逐梦”栏标、整版的文字,映入眼帘。我心中欣喜,随即发微信给“大地”副刊责任编辑,表示感谢。
这样一个整版用来刊发国家电网员工的事迹,怎能不让人高兴?至今,想起那时的心情,我心中还会泛起欢快的涟漪。在这之后不久,我加入了中国电力作家协会,笔耕不辍,出版了文学作品,又于2020年8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仔细想来,我有意识地开始文学创作,其源头就是这篇《国网工匠》。
2017年,国家电网公司评选出首届十位国网工匠。国网工会与中国电力作家协会协商,邀请公司系统的电力作家,以评选出的国网工匠为原型创作报告文学作品,并结集成书出版。电力作协秘书处当即按照国网工会提供的名单,以就近原则确定骨干电力作家承担创作任务。十位国网工匠中,有一位是时任北京电力工程公司副总工程师的张文新。采写他的报告文学作品十分重要,成书后这篇会在书中排在第一。但当九位电力作家一一被确定后,写张文新的任务却迟迟未有电力作家接手。
我当时是《国家电网报》副刊编辑,在报社工作8年,有现场采访经验,也有编辑版面的经历。于是,我主动请缨承担这次创作任务。
北京电力工程公司党建部人员也给了我一个文件压缩包,是有关张文新的资料和公开新闻报道。但是,这些片段式的文字几乎都是个人事迹汇报材料。文学表达需要细节,需要创作者在现场,需要在作品中还原现场。我提出,要跟张文新一起工作3天。我是想作为一名观察者旁观他的工作和生活。起初,张文新有点不理解,认为半天时间面对面采访就好了。他的时间很紧张。且在工作中,总有人在一旁“盯”着,他不自在。我向他解释了报告文学创作和新闻报道的不同,又说“当我是透明人”。他才点头答应。就这样,我用了三天时间,跟着张文新,一路走一路问。我下到电缆沟了解北京地下电缆通道环境,进入以他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努力了解他们的创作成果,来到他们单位的青年培训基地观察青年员工如何打磨电缆接头,在他们的单位食堂一起吃工作餐……我从学习电缆知识开始,知道了北京在城市规划中采用入地电缆输电的历史,学到了很多有关电缆敷设和检修的知识,了解到电缆国产化过程中的艰难和不易。张文新的职业生涯,恰逢中国电力工业发展从依靠引进外国技术到自主创新的重要阶段。踏实肯干、勇于创新的他,成为电力行业电缆安装技术自主创新的领头人。
那段时间,我满脑子都是电缆。上班途中,我会不自觉地寻找架空输电线路。路过一些街区,看不到架空线路,我会想到这里的地下是否敷设了电缆。我甚至在大脑中画出了一个立体的北京输配电网络图。创作之前,我又在网上搜出1988年秋天北京的老照片。因为张文新是那时候来到电缆工地的。展开想象的翅膀,调动一切感官,我尝试按照时间顺序将张文新职业生涯中的一个个节点写下来。写作中,我从诸多事例中提炼出几个典型事件——朝气蓬勃的大学生到电缆工地跟着老师傅干活,遇到电缆运行中的疑难杂症他主动请缨自主维修,为不受制于外国电缆专家他勇于创新敢于实践,他带领团队攻克难题并培养出专业敬业的青年人才……
基本成文后,我将文字稿发给张文新和他所在单位的相关同事审阅。他们几乎没有改动。但我还是不满意这篇初稿。
报告文学不能止于原原本本地记录真实事件和人物,还要有向社会“报告”的部分,也就是要有“写一个人实际上写一群人、写一代人”的作用,要揭示推动历史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和决定因素。张文新是电缆专家,是公司首届国网工匠,更是广大电力科技工作者的代表。
在创作期间,我正好读了《潘家铮传》。张文新和潘家铮不是同时代的人,但他们身上有着共同的精神特质,那就是胸怀祖国、敢为人先、攻坚克难、团队协作、淡泊名利等。我想,我应该将主人公放在一个大的时代环境中去写,文中要有时代特征、电力发展状况的描述,要有对事件和人物的评述性语言。思来想去、反复推敲,我觉得自己笔下的人物应该要体现一个时代的我国科技工作者的特质。所以,文章的语言应该是高度凝练的,字字句句背后都要有深厚的内涵和意蕴。
修改过第二遍后,我又听了一遍采访录音,仔细看了几遍采访本,从中找了3条值得深挖的线索。我想顺着这3条线索,再挖一些能体现时代精神的细节。等我再联系张文新的时候,他正好在出差。电话接通,他说飞机刚落地。我心中一动。入夜,乘飞机到达首都机场,那动人的夜景曾经一次次打动过我。由此,我写下了文章开头部分中的一段:“当我们感叹燕山山脉怀抱中这灯的海洋的时候,在北京这个大都市的地下,正有一张输送电力能源的网……”
趁热打铁,采访结束后我利用工余时间创作了1万多字的短篇报告文学《光明之路》,后来编入国网工会组织的《匠心筑梦》一书。此书在2017年获得国务院国资委文明办颁发的第三届中央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五个工程”优秀作品奖。成书之前,在2017年4月的一次活动中,我遇到《人民日报》“大地”副刊编辑。她向我约电力题材的稿件。9月,我将此文传给她。她电话告知我,“大地”副刊要用一部分。我以为他们会选3000多字,没想到他们用整版发了约7800字,并重新起了标题《国网工匠》。这对一名写作者来说,真是莫大的鼓励。
创作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过程。在创作这篇报告文学的过程中,我丰富了电力知识,锻炼了写作技巧,并从写作对象身上学到了人生的智慧,在精神层面上得到了滋养和启发。采访中,我问张文新他的座右铭是什么,他答的是他少年时代读书时背诵的一段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忆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生活庸俗而羞愧。”这句话曾影响了一代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作为写作者,我对于这句熟悉的话语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我们都应该不负韶华、发挥己长,书写我们所在的电力行业的人,书写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2017年8月,《国家电网报》记者周玉娴(右)在藏中电力联网工程现场采访。
作者|《国家电网报》编辑中心 周玉娴
责编|马子潇
执行审核|张怀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240015
点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