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底8月初,台风“杜苏芮”残流北上,给京津冀地区带来极端强降雨,河北涿州成为重灾区之一,全域停水、部分地区停电断网,防汛形势十分严峻。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在国网河北电力的安排下,我于8月2日紧急赶赴涿州。
到涿州的第一天,现场是热烈的,也是混乱的。在国家电网涿州抗洪抢险前线指挥部,几十个人进进出出,分头忙碌着。各地的受灾情况、应急发电车如何安排、汽油怎么供应、后续支援车辆何时到达……各种信息像洪流一样奔涌而来,工作千头万绪。我当时一头雾水,无从下手。
时间紧,任务重,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当天,我找到一个机会,直接蹲守在第一次现场协调会,找到了指挥部一位负责人,插空就问:“领导,今天晚上哪个小区会亮灯?”
得到“农行生活小区”的答复后,我和同事迅速找到这个小区,并辗转找到直接负责人,去现场看最真实的情况。
17时,来自国网天津、冀北电力等单位的应急电源车陆续抵达涿州,直接开进具备送电条件的小区。当晚,涿州主城区10个小区在应急电源车的保障下,恢复基本生活用电。“灯亮了,手机充上电了,心里就踏实了!”“家里亮了,孩子就不害怕了!”居民们纷纷欢呼。
8月3日一大早,我在指挥部外得到了首先抢通主城区电网的消息。机会来了。我辗转联系到涿州供电公司运检部主任陈宁。他是这次行动的落地人,紧跟他肯定没错。
我一路紧跟着他,但直到他坐上皮划艇从我视线里消失,也没告诉我他去干什么。当时,我暗自告诉自己,要有耐心赢得信任。后来才知道,陈宁是去110千伏塔上变电站拉开全部线路的零号刀闸,为抢通全部线路创造条件。
8月3日13时左右,陈宁从塔上变电站一回来,我又跟着他去开会。会上,大家各抒己见,说话都很激动,我刚进去的时候完全听不懂。都是线路编号,全是工作术语,我能硬着头皮听,努力记信息。半天过去了,我还没得到任何能报道的内容,就急着跟每一个愿意和我说话的人了解情况。
在会场小声问了几个人之后,我终于理出一点头绪:最后形成的抢修方案是——将主城区被淹的110千伏塔上变电站从电网中隔离出去,这座变电站所带的10条线路全部由其他有能力的线路转供。
直到这时候,此前听天书一般得到的信息才在大脑中融会贯通,逐渐拼出一幅逻辑清晰的画面。我打定主意,就以河北涿州主城区主干供电线路抢修为主题,展开深度报道。那时已经是3日15时了。
还是没有能采访的抢修现场。我就在指挥部各个办公室找人核实方案细节,把自己手上的信息和材料内容核实清楚。
暂时没确定采访现场怎么办?时间不等人。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也许物资库房有东西可挖,去一趟总能找到点线索,写点什么。有了这个想法,我就立刻行动,赶赴涿州供电公司南河库房。
在南河库房,我看到物资部门正忙得热火朝天。来自河北石家庄供电公司、定州市供电公司等多家单位的抢修支援人员正在库房集合。他们带着行李、工具,直接去库房领料,到了现场就能干活。
“我们来之前都吃过晚饭了,住宿也协调好了,除了需要涿州供电公司分配任务,我们尽量不给大家添一点麻烦。”前来支援抢险的石家庄供电公司领队李建军说道。
一批又一批的支援队伍,一辆又一辆的物资在库房进进出出。月光下,车辚辚、马潇潇,使命、责任、担当,这些词语不停地在我的脑海中闪烁、跳跃。
等到我能跟一支抢修队去现场的时候,已经是8月4日凌晨了。此时,很多市民也没有睡,在街边看抢修队施工。
石家庄供电公司援助涿州抢修人员爬杆抢修。(曹亚伟)
“不容易,真不容易!”听着大家发自内心的感慨,我就和他们聊起来,文章里很多内容和信息就是这个时候采到的。
8月4日2时左右,我又跟随陈宁去了抢修现场。这一夜开始了抢通主干线最后的冲刺,每个现场都在连夜施工。机械挖不了的坑,人工挖,作业人员一锹泥一锹水,衣服湿透就光膀子干。
在其中一个施工现场,组立最后一根电杆遇到了困难——基坑中涌出了大量泥浆。“你放心!就是再难,这根杆也会在天亮之前立起来!”衣服已全部湿透的工作负责人向陈宁保证。
五六个现场转完,已经是3时30分。“要不请你吃个火烧吧!”陈宁说道。这顿不知道该算夜宵还是早饭的火烧,让大家更了解了彼此的坚持。
吃完火烧,已是4时,酒店没有房间了,我也根本睡不着,干脆就在办公室写稿。
接下来,好消息陆续传来:8月4日,塔上变电站站外积水消退,具备进站抢修条件,保定供电公司抢修人员第一时间进站抢修。8月5日14时,塔上变电站的全部线路已成功送电。水退、路通、人进、电来,供电抢修力量迅速进入周边退水村镇,确保尽早恢复涿州市全域供电。
后来,《全力攻坚87小时 河北涿州主城区主干供电线路抢通》等稿件在国家电网报头版、新华网、保定日报等媒体刊发,让更多的人看到了电网人的坚守与责任。
作者|国网河北电力融媒体中心记者 庞彦娟
责编|肖莎
执行审核|张怀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240015
点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