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档案报》推介:镇江好风光 锅盖面飘香

政务   2024-11-22 18:01   江苏  

地处江河交汇处的镇江,得长江、运河之利,自古以来便是交通要津。清代诗人查慎行在乘船经过大运河镇江段时,看到漕运繁忙、商贾云集之景,更是留下了“舳舻转粟三千里,灯火沿流一万家”的诗句。长江、运河之水生生不息,还在此孕育出独特的饮食文化——“镇江三怪”(即香醋、肴肉、锅盖面)。

镇埠伙面 颇有微名

锅盖面,又称伙面、跳面,是镇江家喻户晓的传统面食。因制作技艺独特,于2009年入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说,清军入关定鼎中原后,南下来到镇江。由于吃不习惯当地主食,面条便成了他们的首选。当时,军中开饭是以“伙”为单位,百姓就管他们吃的面条叫“伙面”。随着“伙面”的改良逐渐被大家接受。


乾隆十六年(1751),皇帝沿运河南下,在镇江的西津渡登岸,见街头巷尾有不少伙面店便决定尝一尝。随从经过一番打听,将他带到了城内最有名的“张嫂子伙面店”。乾隆帝到店时,由于水没烧开、面没切好,张嫂子不免有些心急。一边往灶里添柴,一边催促丈夫。没过多久,水烧开了,面也切好了。就在她抓起一把面放到锅里时,不小心将汤罐的小盖子碰了进去。还没等张嫂子捞起,锅里的水又开了,为了保证口感,只能先把面捞进碗里。


乾隆帝吃完面后,高声称赞:“美味,美味,不烂不硬,喷香爽口!”并好奇地走进后厨打量起面锅,忍不住问:“你怎么把锅盖放在面锅里煮起来了!”张嫂子答道:“不小心碰到锅里,还没来得及捞出来。”正在这时,张嫂子的丈夫也过来说:“外面的食客都觉得,今天的面,味道特别好,你是加了什么料?”张嫂子开玩笑地说:“今天加了锅盖!”自此,伙面又多了一个新名字——“锅盖面”。


民国时期,随着到镇江做生意的商贾越来越多,物美价廉的伙面受到更多人的青睐,并被写入《镇江指南》:“镇埠伙面,颇有微名,故侨居镇地,多喜食之。”这时,伙面店老板也发现了新商机,如给食客提供浇头及烫青蒜等,会获得更高利润。“伙面铺城内有数百家,其营业虽小,获利则颇厚。食者若自备相当之作料,加以青蒜,味极可口。下面多寡,随手之便,惟(唯)起码二三十文。若由面铺代办作料,虽亦可食,然总不及自备为佳。普通者每碗,只需铜板四五枚。若加以肉味,和以荤油,则非百数十文不办矣。”


宴春酒楼创办人蒋铭山之子蒋志云也曾在《不夜街——日新街》一文中回忆:“(日新)街东首南边有法万顺牛肉店,自己买牛宰杀,供应生切牛肉丝,给顾客早晨下伙面吃,其味鲜美,每碗需5至10个铜板,顾客趋之若鹜。”“街中北边有伙面店,早、中、晚都供应,而且不同于其他伙面店,随叫随送,即使是10个铜板的小生意,服务也很周到,并代客烫青蒜、猪牛肉丝、鸡蛋、川芎菜等,所以他的生意很好。”

独特工艺 匠心体现

正宗的锅盖面有一套独特的制作工艺,可用5个字来概括:调、跳、漂、熬、浇。


“调”即是用碱水和面。由于碱的投放量会影响面条煮熟后的口感,所以这一步非常关键。碱放少了,和出的面容易发酸,面熟后吃起来不筋道。碱放多了,和出的面容易泛黄,吃完会刺激肠胃。只有放适量的碱,才能做出口感爽滑、筋道的面条。


“跳”即是将揉好的面团放在面板上压制的过程。只见,跳面师傅坐在竹竿的一端,单腿着地,跳跃挤压面团。压好的面团,还需要进行滚压,直至面饼的厚度压到1.5毫米才算合格。最后,还需要使用特制刀具切成宽细均匀的面条。


“漂”即是煮面。煮面师傅将面条放入锅后,必须用一个杉木锅盖压在面汤上。其实,这个小锅盖有很多妙处,不仅能打住“浪头”防止面汤溢出,还能压住翻滚的面条让其快速成熟。

《至顺镇江志》中有关锅盖面的记载

镇江市档案馆馆藏

“熬”即是熬汤。汤分为红汤与白汤。据《至顺镇江志》记载:“酱邻境多仰给于此。”所以熬制红汤要使用当地生产的黄豆酱油。此外,还要放入菌菇、江虾、鸡骨等。大火烧开后,再加入适量的盐、胡椒粉等调味。此时,汤很浓稠,需不时搅拌。最后,调至文火熬制4个小时,红汤就做好了。使其充分晾凉后,就能使用。白汤的制作方法相对简单,只需使用猪大骨、葱、姜,文火熬制4个小时,后加入食盐和菜籽油调味即可。


“浇”则是指烧制浇头。制作浇头的食材有长鱼(鳝鱼)、肉丝(猪肉丝、牛肉丝)、猪肝、腰花、鸡蛋。此外,还有提前卤制好的牛肉、肥肠等。各色各样的浇头,烫在汤里,却香在碗里。


在放浇头前,还有一个“打碗”的程序,即把面碗码放整齐放入底料和辅料的过程。红汤面“打碗”时要放猪油或香油、白胡椒等,辅料有韭菜、芹菜末和切成细丝的香干。白汤面“打碗”时仅放白胡椒,辅料有笋片、木耳、时令青菜等。


一碗镇江锅盖面,不仅是味觉的盛宴,更是这座古城的文化缩影。

文/柴昊淼 李云山

来源:中国档案报

延伸阅读


市委书记马明龙推介:锅盖面里的镇江味

市委书记马明龙深情推介:镇江醋里见风骨

市委书记马明龙深情推介:美好镇江有佳“肴”

马明龙寄语《创新》:建功新时代 《创新》再出发

创新镇江
决策参考 学习园地 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