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当拉开距离(写作时间:1997年3月)
人与人成为同事、朋友乃至夫妻,可谓一种缘分。
我对“一辈子没红过脸”的夫妻颇有敬意,但我并不认为他们“亲密无间”,而是相信他们都有或至少一方有博大的包容之心。
我对“好得像一个人似的”朋友也不以为然。
在现实生活中,“最最亲密的战友”变成最最危险的敌人,“亲密无间”的朋友反目为仇,曾经引起多少人的感叹;反之,“淡若水”的君子之交却往往持久。
无论是同事、朋友还是夫妻,团结、亲密,会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乐趣,带来动力;但人与人之间总要有一定的距离,不必也不可能“亲密无间”。
一旦没有了距离,分寸感便会丧失,彼此间的宽容和尊重也容易丧失。
有些婚姻之所以成为悲剧,恰恰在于男方或女方要求对方与自己“亲密无间”,不许保留隐私,不许有一点儿距离,结果适得其反。
夫妻双方适当地拉开距离,尊重对方的独立的人格,更有希望相伴到永久。夫妻之间如此,同事、朋友之间不更是如此吗?
距离是一种美,世界上很多东西宜远看不宜近观。你十分敬慕的演员、作家、记者或编辑,看他们的戏,听他们的歌,读他们的文章,觉得很美;当你走近他们时,很可能感到失望。
据说,与西方人交往,至少有七个问题是不可以询问的:第一,年龄不能问;第二,婚否不能问;第三,收入不能问;第四,住址不能问;第五,经历不能问;第六,工作不能问;第七,信仰不能问。
上述问题均被西方人看成个人隐私。
在我们看来,对这些若不“刨根问底”,还能成为朋友吗?
不过,仔细想一想,倒也值得我们引为借鉴。
(原载1997年3月22日《三江晚报》。文中图片源自网络,由衷感谢摄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