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场戏《回杯记》,又名《花园会》,故事出自古典小说《醒世恒言》卷二十《张廷秀逃生救父》。张廷秀进京赶考,6年没有音信,王二姐思念张廷秀茶饭无心。这一天,张廷秀中头名状元,乔装乞丐回到苏州,他溜进王府花园,想访访妻子王二姐变没变心,夫妻在花园中相见。后来传奇有《双杯记》,鼓词有《回杯记》及《三杯记合传》,评戏也有此戏,人物略异。拉场戏《回杯记》与原小说《张廷秀逃生救父》对比,张廷秀得中高官来王府,地点由小说中的王府客厅改在王府花园,张廷秀的乔装打扮身份,由原小说的戏曲艺人改成要饭花子乞讨,出场人物由原小说的“涉案”人到齐,减缩到只有王二姐与丫环春红,其余人全放在幕后,演绎的故事与原小说基本相同,就连王二姐要悬梁自尽被丫环救下的情节,在小说里也有描写。拉场戏《回杯记》在艺术上要高于原著。拉场戏《回杯记》 表演:韩子平 郑淑云
而且,戏中唱的是明代苏州发生的故事, 但却充满了东北的风土人情。王二姐由江南的大家闺秀变成了地道的农村大姑娘,而张廷秀也由八府巡按变成了农村小伙。这种变化更为东北的农村观众所接受和喜欢。因为剧目有着明显的莲花落说唱体痕迹,有的艺人推测它很可能是由莲花落演变而来的。又根据其中有“在南京坐下了嘉靖活佛”的唱词,推断这个小戏的前身是清朝人写的,因为只有清朝人才把皇上称为活佛。该戏以唱为主,唱又以丑唱为主。其中王二姐向张廷秀盘问家中大事,张廷秀唱了一百八十句,紧接着,王二姐又唱了一百多句,随后他们两个人又有问有答地对唱了一百多句。这四百来句唱,都是既没有什么复杂情节,又没有更多表演动作,看的就是唱功。在唱腔上基本上只用了两个曲牌,男腔用【靠山调】,女腔用【红柳子调】唱的。演唱时,主要靠在板头上起变化,并且出现了男女分腔发展的趋势。拉场戏《回杯记》 表演:韩子平(中) 董玮(右) 王艳春(左)李青山、张勤口述,于永江记录,段昆仑校注本,1982年11月收入吉林省地方戏曲研究室编辑的《二人转传统剧目汇编(3)》;王悦恒整理本剧本载《参花》1982年12期,王悦恒、金士贵编曲,韩子平、郑淑云、杨莉首演,并在吉林省推广,中国唱片社录制唱片。1982年,由韩子平、董玮、王艳春演出,录制成电视艺术片。参考文献:
苏景春.二人转传统剧目流变考证[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4
李锦斌.吉林二人转[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二人转词典[Z].辽宁省丹东市群众艺术馆,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