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攻略 | 开学新计划,距离申博还有1-2年及以上,需要提前做哪些长期准备?有哪些核心要素需要提升?

文摘   2024-09-25 11:29   中国香港  

在之前的博士申请攻略中,我们也提到申博成功需要全面准备和阶段性执行力。倒计时0.5-1年冲刺准备申请(文书)材料的过程类似于短跑,在此之前,提早1-2年+长期准备成果积累则更像一场马拉松,同样需要有效利用时间。本期为超过一年、有较长准备周期的博士申请人提供了四个方面的建议:


🔺明确个人职业规划与读博动机

🔺明确研究方向【4种研究方向寻找方法】

①分析自身兴趣与个人优势

②关注前沿热点问题与领域发展

③大量阅读优质文献

④参与实践机会与短期科研

🔺具体定位与背景提升【4类提升层面

①科研经历、②研究成果

③院校背景、④学业成绩

🔺建立圈内人脉网络,获得前辈建议与指引


过往相关推文链接(可点击跳转):

🔗【必备攻略】半年至一年倒计时提交博士申请,高效规划你的申请流程与时间线,直通梦校OFFER!

🔗【必备攻略】博士申请都需要哪些材料?11项材料侧重点全面解析与常见问题答疑,助力轻松应对申请季!



【前期积累】距申请提交有1-2+的长周期


适用如

① 国内硕士研0/研1考虑申博

② 海外两/三年硕士项目的研0/研1

③ 海外一年硕士项目无GAP计划,可在大三/大四开始准备

④ 已毕业在职工作,未来有长期计划衔接读博

⑤ 本科背景考虑直博……


明确个人职业规划与读博动机

在最初决定踏上读博之路时,大家首先应当深入思索自身于学术研究领域的追求目的。可通过逐步明晰个人职业规划与博士学习之间的契合点,以确定的申博动机,并作为下一步细化决策的指引。

例如,在个人职业发展方面,可具体考量自身短期及长期的发展目标、职业晋升空间及所需资质、未来对知识体系、硬技术和软技能的提升需求,同时分析行业的变革方向以及市场人才的需求趋势。结合个人发展路径与博士学习的特点,能够确定读博为自身带来的直观与潜在收益。这些收益不仅局限于学术研究本身,还包括专业技术能力、多维综合技能、个人影响力和人脉资源等方面的发展。在博士学习培养阶段,通过深入且前沿的研究训练、技术深化,辅以高质量的研究与应用产出,能够帮助自己在专业领域中达到更高的造诣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博士学习还能培养一系列重要且可迁移的技能,如批判性思维、独立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等。这些软技能在不同职业环境中备受重视,在提升竞争力的同时,也有助于应对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此外,读博期间积累的学术资源和专家人脉关系也为个人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博士学习三方面的积极影响与细分收益:①Expertise Acquisition & Industry Contribution-获取专业知识与业内影响力(粉),②Skills Transferring & Knowledge Sharing-技能迁移与对外界的知识传播(黄)与③Collaborative Working & Enhanced Network-跨界协作与人际拓展(蓝)。读博动机不仅限于所列内容,可结合自身目标和具体情况



除了在学术界内的发展,上图也提供了“Mapping PhD Skills into Business and Industry Careers如何将博士阶段的技能迁移至商业界与工业界的发展思路


明确研究方向【含4种“如何找到研究方向”的方法】

在确定读博意向之后,明确自身的研究方向是申博准备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这能够帮助申请者将阶段性计划集中于同一领域,实现履历之间有效的深化与叠加。如何选择研究方向没有头绪的读者,以下4种方法可供参考,方法之间也相辅相成,可以同步综合考量。


①分析自身兴趣与个人优势:

从兴趣出发选择研究方向,能够激发自身的探索欲和求知欲,这将在3-4年的博士学习和更为长远的发展轨迹中提供持续动力。


其次,也可以分析自身与该研究方向在当下的适合程度。例如,将自己当前所具备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学术经历、(可迁移)技能、综合资源以及自身的工作/学习特质等因素,与所考虑研究方向的相关硬性/软性条件进行对比,进而分析匹配度与差距,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已经具备优势,而哪些方面还有待提升。如果现有差距较大,这并不影响对该研究方向的选择,但在这种情况下,下一步制定相应的个人提升策略与时间规划将非常重要。


②关注前沿热点问题与领域发展:

在选择博士研究方向时,关注学术热点和领域的发展趋势是重要的思路之一。在了解与筛选不同热点问题是否适合作为自身研究方向的同时,也需要思考该研究方向在当下的创新性、未来突破的难度,与发展的可持续性等


对领域发展动态的实时敏锐洞察也有利于展望未来的研究需求、实践应用潜力以及职业发展机遇,进而确保研究成果具有长期价值。当①自身兴趣与②前沿热点问题不同,或者两者之间并不直接关联时,也可以相互权衡,探寻潜在的交叉点

如何寻找和选择研究主题的技巧


如果对自身研究兴趣和当前热点问题,都不甚清晰,以下的③大量阅读优质文献,与④参与实践机会与短期科研,都是非常推荐的筛选方法。


③大量阅读优质文献:

阅读文献时,能够直观感受自身兴趣程度的差异,从而排除不合适的方向,并从感兴趣的方向中进一步筛选。通过阅读经典文献和综述类文章,可在短时间内掌握该领域核心概念与基础框架;系统性查阅相关领域的最新论文,尤其是近五年的高引用论文,能高效跟踪发展动态,了解当前研究热点与未解决的研究问题


此外,文献本质上是对研究项目的完整总结,包括梳理研究现状、提出研究问题与创新贡献,介绍研究方法论以及呈现实验结果等。对于研究经验较少的读者而言,阅读文献的同时也是在熟悉研究整体的思路脉络,为未来开展自己的研究课题和撰写博士研究计划也提供有利的素材基础


在保持阅读习惯的同时,要注意筛选文献质量,文献的引用数据是一方面,还可根据该文献所发表平台的级别与质量进行筛选(如优先阅读一二区期刊或顶级学术会议文献)。对于习惯阅读中文刊物的国内读者,可多阅读英文文献,同步锻炼英文阅读能力,提高未来英文刊物的写作效率。


对于阅读文献的方法,以下两张图例的详细说明可学习:


上图与此处的SKIM阶段有共通处,在后续细读方法上又做了详细补充


④参与实践机会与短期科研
以上三种方法更多地侧重于信息的获取、筛选与整理,而方法④则旨在通过实际参与项目、活动以及工作等方式,获取更多的 “切实感受”,进而迸发出更多对于研究方向的深入思考。其中也分为三个小步骤:

√ 广泛探索参与:
在处于方向选择迷茫期时,若时间条件允许,可以多参与不同类型的小型科研项目或短期学术活动。相较于长时段的投入,短期性质的经历更加适合在该阶段进行试错,能够拓宽原本的选择思路。

工业界与学术界的关系是互补且相互依存的。在实践经历中,相关领域内的实习或工作经历也能够帮助自己反思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与挑战,并思考如何通过某方面的研究为这些问题提供解决思路。例如在企业实习中,可能会发现某个工作环节存在技术、效率、模式、或方法低效的问题,而这些都可以成为研究的切入点。工作实践经历也有助于了解行业的实际需求和发展趋势,确定具有应用价值的研究方向。

√ 记录与反思:
在每次实践或科研活动结束后,可详细记录自己参与的工作内容、遇到的问题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案。同时,总结反思哪些部分让自己感到十分有趣,而哪些部分又觉得枯燥无味。这些记录和反思都将成为日后确定研究方向的依据

√ 寻找交叉点:
这点在我们刚刚①+②的要点中也有所提及。在探索过程中,实际可能会发现多个感兴趣的领域或问题,或者存在多个需要权衡的因素。此时,可以尝试找到这些领域或问题之间的交叉点,其交叉部分也可能是一个尚未被充分研究且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新兴领域。

具体定位与背景提升【含4个优化层面】

锚定研究方向后,结合既定的读博预期和个人规划,便可筛选出研究资源匹配的博士就读地区及初步院校名单。此阶段的院校筛选可以相对广泛,并非最终确定的选择,可根据自身发展情况进行调整。其主要目的在于依据不同级别、不同地区院校的往年博士生录取难度,分析自身差距与竞争力,提前部署准备周期较长的背景提升指标

这些背景提升指标主要涵盖四个层面:①科研经历、②研究成果、③院校背景、④校内学业成绩。*此处的①科研经历与②研究成果,不同于前面所提到的通过 “参与实践机会与短期科研” 来广泛筛选合适研究方向的情况。在该阶段,主要是针对已经确定的研究方向进行直接关联的学习投入,并针对该方向进行研究成果的积累
①科研经历、②研究成果层面:
——锻炼研究技能、培养研究成长潜力、积累研究经验、同时转化为研究成果

独立研究能力是衡量学者水平的关键标准。其具体涵盖的研究技能众多,例如批判性思维、学习能力、创新能力、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数据收集与分析能力、文献综述整理能力、对研究方法和工具的掌握能力、学术写作能力、演讲表达能力、时间与多项目管理能力等多元要素。这些技能看似复杂且数量繁多,实则都能够通过参与完整的研究项目将它们串联起来,并逐个强化。在进行研究项目的过程中,还可以发现自身短板与成长潜力,提前1年以上准备也有空间进行自我调整。

在名校博士与奖学金的申请竞争中,当面对拥有优异院校背景以及突出校内成绩的竞争者时,在与博导研究方向契合的基础上,既具备丰富且高度相关的研究经历,又拥有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将会成为十分显著的个人优势。因此,除了参与研究项目,各位还应提前考虑将项目转化为具体的研究成果,以获得专业认可。研究成果的具体形式包括学术论文、出版专著、专利、产品、奖项、竞赛等。对于准备和评审时间较长的期刊、竞赛、专利等,尤其是领域顶尖投递平台,由开始准备项目至投中的整体周期往往在0.5-1年,提前1-2年及以上的时间进行准备,对成果积累极为有利。此外,自身的学术观点以及过往成果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学术会议、论坛、讲座等活动进行对外交流与展示。这不但能够有效地提升个人学术影响力,还为建立圈内人脉奠定坚实基础。

那么,有哪些途径能够获取研究经历呢?建议优先考虑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来提升背景履历,其中包括校内资源(如实验设备的使用、导师的协助以及实验室的辅助等)和校外资源(例如在线课程、项目合作、学术研讨会、行业交流等)。对于拥有较多资源选择的读者而言,可以提前分析各途径对自身的投入要求以及产出效益,同时结合产出的含金量等因素排列准备的优先级。


不同网申系统所列内容稍有区别,以上选取了所列信息较详细的NUS作为参考。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项目网申系统中,申请人可填写Publications/Awards/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s栏目信息,具体涉及:①Awards and Honors 奖项与荣誉、②Independent Research 独立研究项目、③Publications 出版物(期刊/书籍/其他)④Conferences 会议论文⑤ Intellectual Property 知识产权、⑥Licensures,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s, and Memberships 资格认证/证书/会员或组织成员。


③院校背景、④校内学业成绩层面

——扎实专业知识,保持优异的校内成绩


根据不同申请地区对材料的侧重,以及院校本身的申请竞争难度,申请人的本科与硕士院校背景、以及校内学业成绩(GPA/均分)也是博士申请的考核指标之一,需要至少达到院校要求的标线门槛。


对于在校的读者,学业成绩仍需保持。校内带有论文产出或研究性质的课程,应注意该课程的成绩。另外,在可以自主选课、选择硕导或加入课题组的情况下,还有在确定课程论文或毕业论文的选题时,同样可以围绕着自己意向的读博研究方向来进行选择。


对于仍可选择所在院校的读者,比如本科申请硕士阶段,在选择最终接收院校offer时,除了考虑院校本身的综合教学质量外,也需考量对方院校在自身感兴趣的研究领域的资源配置情况。


对于已经毕业且在职的读者,如果之前的学业成绩情况不够理想也不必过于担忧,因为申请材料的评定是综合性的,仍可以通过其他材料,比如高质量研究项目经历、研究成果、研究提案等材料来弥补,可根据自身情况定制申请路径

建立圈内人脉网络,获得前辈建议与指引

博士申请不仅仅是一系列申请材料准备的过程,更是一个了解并融入特定学术领域圈的过程。无论是在前期的思考阶段还是后期的执行过程中,构建圈内人脉网络并获得前辈与专家的建议和指引是至关重要的,持续的交流应贯穿整个学术发展的历程,不建议闭门造车


与前辈们可沟通的内容包括研究方向的价值、如何在学术圈内可持续发展、学术与工业界的联系情况、前辈的亲身经历分享等。人脉网络也可能在申请过程中起到推荐人的作用,或是成为圈内相互强推的助力。



在博士申请前期准备的征途中,尽管距离目标还有1-2年甚至更久的时间,这段时间看似漫长,但对于积累周期相对较久的材料,如科研成果,每周/每月的推进计划都需要高效把控。通过积累知识、提升能力和拓宽视野,相信在未来的申博之路上,各位将以充分的准备和卓越的实力脱颖而出。


过往相关推文链接(可点击跳转):

📍【必备攻略】半年至一年倒计时提交博士申请,高效规划你的申请流程与时间线,直通梦校OFFER!

📍【必备攻略】博士申请都需要哪些材料?11项材料侧重点全面解析与常见问题答疑,助力轻松应对申请季!


本期文中图片来源如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做衍生阅读:

🔹1- Bernery, C., Lusardi, L., Marino, C., Philippe-Lesaffre, M., Angulo, E., Bonnaud, E., ... & Courchamp, F. (2022). Highlighting the positive aspects of being a PhD student. ELife, 11, e81075.

🔹2- Toncich, D. (2018, March 8). Mapping PhD Skills into Business/Industry Careers. LinkedIn Pulse. https://www.linkedin.com/pulse/mapping-phd-skills-businessindustry-careers-dario-toncich/

🔹3- Research4Life. (2019, May 26). How to read a scientific paper. Research4Life. https://www.research4life.org/blog/how-to-read-a-scientific-paper/


过往优秀学员的OFFERS特辑


“过往优秀学员案例合集可点击以上图片链接

选取科研课程论文发表与博士申请的录取案例


✍【博士申请材料指导服务

学员报名单项/组合材料指导服务,所获得的各地区院校教授们的积极回复:

......上仅为部分展示。过往学员收到的教授套磁积极回复包括:普林斯顿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密歇根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爱丁堡大学、洛桑联邦理工学院、代尔夫特理工大学、鲁汶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等

学员反馈收获博士录取喜报的对应院校:


✍【学术科研课程指导服务

如学员报名小班科研课题或者参与1V1论文定制指导所获得的SCI期刊、SSCI期刊、国际顶级学术会议论文发表喜报:

......以上仅为部分展示。过往学员收到论文发表喜报,其中SCI与SSCI学科领域顶级期刊包括:《Building and Environment》、《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 And Geoinformation》、《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Journal of Building Engineering》、《Computers,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

以上含有博士申请材料指导服务】与【学术科研课程指导服务小班科研课题和1V1论文定制的部分课程成果,可下滑翻看



TechArt Research学究科研社,专注于建筑|城市|景观|交互|艺术|工程|计算机|机器人等跨学科领域的学术交流与教学合作。自2019年由Cambridge剑桥大学、UCL伦敦大学学院、MIT麻省理工学院、Harvard哈佛大学等多位名校学者共同创立品牌。持续汇聚美国藤校、英国G5等海内外名校博士/博士后/讲师/教授,研发前沿教学模式及课题内容,竭力为热爱学术的学员们带来优质的科研资源、创造得天独厚的教育空间。




TechArt将继续分享前沿学术知识与优质科研资源,为热爱学术的小伙伴们提供满满福利!


更多资讯/项目/服务详情
可长按二维码添加学究科研社的学术顾问进行微信预约


TechArt学究科研社
TechArt专注于建筑|城市|交互|艺术|人文|工程|计算机|机器人等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合作。我们不断聚集海内外知名学府的博士、教授及工业界专家等,研发创新的教学内容,为学员们提供硕士留学、博士申请、科研产出、工业实践等多方面的咨询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