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意象对话角度解读《传习录》中的二三事
在学习意象对话前我是读过《传习录》的,但那时的理解却与学习意象对话后再读它得到的领悟截然不同,比如,知行合一。在那时我的理解就是知道道理了,就要按照道理说的做。现在想想这样的理解还真是有点可爱呢。如今的理解就写在下文中。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形容意象对话和心学之间的关系,我想是殊途同归。今天通过此文与大家分享我的一些看法。
1心学也看重觉察这件事
1.1关于阳明先生自我觉察的故事
学习意象对话的朋友对觉察这两个字应该并不陌生,因为觉察是运用意象对话进行自我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也可以说是走向自我成长之路的开端。
那觉察是什么呢?我们一起通过《传习录》中记载的一则发生在阳明先生身上的事情来大概感受一下。
有一天,阳明先生正在讲学,有个人急急忙忙的来找他,说自己非常急于用钱,想把自己的一块地卖给他,阳明先生觉得他卖地这个方法实为不妥,因为他要是卖了地,虽然可以解一时之困,但是日后可能就没有办法继续的活命了,所以就没有买他这块儿地,只是借钱给他而已,让他能够解燃眉之急。
不久之后,阳明先生带着种弟子出游,路上遇到一处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地方。先生非常喜欢这个地方,他跟他的学生们说,如果能在这儿办学居住该有多好啊!
他的一个学生说这就是前几天那个人想要卖给你的那块地呀,但是您没有买。先生听完以后就说了一句“哎呀”,然后呢又叹了口气,接着就找了个地方盘腿而坐,闭目静思,不再言语。
他的学生们看到这一幕都面面相觑,不知阳明先生这是怎么了,只得在旁边等着先生。直到先生打坐完毕,才给学生们解释了个中缘由。
因这片土地风景宜人,于是先生心生喜欢和一丝贪念,在得知是前些天本有机会将这块土地归为己用,但错过时,心中贪念愈中,并心生悔意。
几乎与此同时,先生就觉察到了自己的这一系列心理动作,心理感受,和产生的念头,并感慨自己的修为还不够。所以,才盘腿打坐来处理这心中的感与念。至此学生们才对刚才的事情有所理解。
通过这个故事,我想每位读者大概对“觉察”有了些感知或认识。
我来说说我对觉察的理解,我认为的觉察是对自己内心发生的事情不带评判的观,就好像有第三视角来观察我们在经历某事时的心理的状态,比如上面故事中提到的阳明先生在经历整个事情的同时产生观察者视角,并在这个观察者视角下,看到了触发心境流转的现实情境和触发点,以及产生的相应感受和情绪,心中升起的想法和念头,以及情绪念头等产生后进一步的反应方式,和做出应对后带来的一系列继发的感受情绪等。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觉察,我们才能够看清心理状态是如何影响的现实中的事情的发展方向的,才能够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去调整心理状态进而改变现实中的事情的发现反向。故事中阳明先生盘腿打坐,闭幕静思,就是在针对内心状态进行调节。
那么,觉察很容易做到么?
容易也不容易。
容易是因为在人心绪稳定,内心安然时,我们很容易就可以觉察到我们当下的情绪念头以及相应的行为方式。
不容易是因为当有现实事件冲击到我们内心的时候,也是说有外界事件触发心理情结时,觉察就变得非常不易。
因为一旦内心受到冲击,我们会把几乎所有的精力或者全部注意力用于回应面对引发我们内心动荡的那件事情或者其引发的内心中消极情绪体验上,就分不出额外的精力去觉察当下的我们怎么了,内心发生了什么等等。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
1.2无法做到即时觉察时可以这样做
如果学习了意象对话就知道至少有两种方法,第一个就是在事后进行事件复盘或情景回忆,然后就在去观察这个过程中自己的一系列反应。针对这个方法还有个意象的形容:倒带回放法。
第二个方法能就是借用觉察法,向谁借呢?向你的咨询师,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的其中一个工作就是帮助来访觉察他未能觉察到的。这个方法同样应用在几百年前的心学当中,只不过那时候不是以咨询师和来访的身份,而是老师和学生。
《传习录》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孟源是一个比较自以为是,爱好虚名的人,《传习录》原文说他有自是好名之病。先生履责之,什么叫“先生屡责之”呢?就是阳明先生就他的这个毛病批评他好几次。
有一次先生刚刚批评完他,就有另外一个学生前来向先生汇报他最近的修身情况,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自己的内心成长情况。
那个学生刚向阳明先生汇报完,先生还没说话呢,孟源先开口说了一句,“你刚刚寻找我的旧时家当”,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经历的这些我早就已经经历过了。
然后先生就说他“尔病又发”,什么叫“尔病又发”呢?就是你的毛病又犯了。到这里故事就结束了。
这个故事中,孟源同学在“好名”这件事上是有个人情结的,要突显他才好。当一个同学来汇报最近的成长情况时,他的情结被触发了。于是失去觉察能力,一味的想要突显自己的能力。而这一点被阳明先生看得一清二楚,于是从旁提醒。这就是阳明先生帮助他进行了一次觉察。
所以你看阳明先生不仅觉察自己,带学生的时候也非常强调觉察这个环节,由此可见,不仅意象对话看重觉察,心学亦如此。
2再谈知行合一
2.1《传习录》中的镜子意象
在《传习录》中经常看到阳明先生用镜子来比喻心,用明镜比喻圣人之心例如:
“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
“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等。
为什么阳明先生如此喜欢用明镜作比喻圣人心呢?那我们先来看看明镜这个意象有什么特点。
第一, 真实性
明镜可以照出事物全貌,反映出事物真实的样貌,特点特征。在一些文学作品中我们常能看到一种镜子叫“照妖镜”,不管鬼怪幻化成什么样子,只要拿照妖镜一照,镜子中就能反映出它真实的面貌和状态。这种特质反应在人的身上,通常是指一个人比较有洞察力,有穿透事物表面看到事物本质的能力。
第二, 及时性
如果我们把东西放在明镜前,镜子中就会马上映出事物的样子,同样的,如果我们把事物从镜子前拿开,镜子中事物的形象也会随即消失。
不会出现把东西拿开镜子里还留有事物的形象的情况,也不会出现还没有把东西放到镜子前,镜子中就已经出现事物的形象的情况。
这一特点反应到人身上,就是这个人能够活在当下,过往不恋,未来不期。遇事遇人不预设,也不沉浸过往。
举个例子,明明和恋人已经分手了,但还是沉浸在和恋人过往的回忆当中,这就好比镜前事物已经拿走了,但镜子里还有影子,那这就不是镜子的特质了,至少不是明镜的特质。
再比如,我们学习意象对话过程中,体会情绪的时候,可能会反复出现同一个情绪,虽然出现的是同一个情绪但背后的原因却不尽相同,需要每次都切实的去体会,如果只要出现这个情绪,就归因于第一次体会它时的原因,那就有失偏颇了。
这就相当于,镜子前没放东西,镜子里已有影子,这也不是镜子的特点,至少不是明镜的特点。
第三,镜中之空性
明镜中之空,非空虚空白之空,而是能映无物之空,有什么区别呢?前面的空是什么都没有,后面的空是为万物呈现而做好准备之空,它可映万物,亦可归于无形无物。
这让我理解了为什么中国古代有很多贤人,“身兼多职”,既是书法家,文学家,政治家,哲学家,又是军事家,思想家等等。正所谓“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阳明先生也是这样的人吧,文能创心学,武能平叛乱。我想他们一定是心似明镜,无论接触什么都能寻得其中之道并予以实践,得以成就。
说到这里倒是觉得这镜与水和龙有几分相似。这又让我不得不想起之前看到过的一本书,里面把龙的这种特质定性为全能自恋。我倒觉不然,理由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全能自恋是以“我”为出发点的,而镜,水,龙的这种特质是以“无我”为出发点的,依天道而行,则天而行。
2.2明镜与良知的关系
《传习录》中明镜意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阳明先生所说“良知”。其中记载“知是心之本体。”“心之灵明是知。”那灵明的心便是圣人的心,也就明镜。所以良知就是一颗灵明,如明镜的心。而这样的心你我皆有,是为本自具足。
2.3《传习录》中,知的不同含义
在书中多次出现对于关于知的内容,但是其中“知”代表的意思去不尽相同。
“知”的第一个意思为“良知”,即我们之前说的如明镜般灵明的心。比如书中记载的“知无不良”“心之灵明便是知”。这里的知都是指良知。
“知”的第二个意思为不太灵明的心,磨得不够明的镜子,也就是普通人的心,也就是意象对话心理学中所说被情结蒙蔽的心。这个知也更像我们平时说的认知。比如:书中记载“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是知了。”文中出现“知”的这个用法,是因为阳明先生想要给大家解释清楚“知行合一”的意思,所以才出现知的这个用法。
“知”的第三个意思为知道。如:“知止而后有定。”
2.4知和行的关系
这要从“一念起便是行”说起,通过意象对话作自我成长的朋友们都会有个体会,当一个念头升起以后,我们的行为就已经被注定了。
比如当看到一个人在我说话的时候掏耳朵,我如果升起的念头是“他不喜欢听我说话”,那么我接下来的所有心理或行为活动都会围绕这个念头进行,认同或者不认同,别无其他选择。
如果升起的念头是‘他的掏耳朵的动作好可爱像只小猴子。’那么接下的行为也会围绕这个念头,可以预料到两个不同的念头会导致不同的行事方向和结果,所以说一念起便已经是行了。
那这一念起是不是知呢?
是知。
这个知,既可以是上文说的第一个知即良知,如果我们心如明镜,无灰尘蒙蔽,无物不照,那这生起的一念便是良知所致。
如果我们的心如未磨明之镜,那生起的一念便是受各种情结影响所致。
但无论哪种知,行都已注定。知行确是合一了。正所谓“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3求人不如求己
《传习录》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自家痛痒自家须会知得,自家须会搔摩得。既自知得痛痒,自家须不能不搔摩得,佛家谓之方便法门。须是自家调停斟酌的他人总难与力,亦无别法可设也。”
大概意思是说自己的痛痒只有自己知道,必须自己考虑斟酌,别人很难帮的上忙,也没有办法可用。
这一段乍一听觉得是显示比较无情,别人遇到事情,也不帮着出出主意,想想解决办法,只一味让人家自己看着办。
其实这是捷径。
我们经常想通过别人的建议来解决自己的问题,但总是发现问了很多人,也收集了很多办法,但是这些办法不是没有效果,就是实施不了,要么就是管一两次用后就失效了。
为什么?
因为这些办法不合适我们。
那怎么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呢?
反求诸己。去探索去了解去认识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最适合自己的办法。
在这里想强调是反求诸己并不是说要反省自己哪里做错,而是去不带批判的反观自己,觉知自己。这是自我成长的开始。
以上是我这次想与各位读者分享的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了解《传习录》和意象对话有帮助。
虽然文章内容是尽心之言,但受个体角度局限,不免欠妥之处,欢迎交流探讨。
对于用意象对话的角度来解释《传习录》中的内容这件事,我还是比较执着的。这样好的东西(意象对话和心学)值得每个人了解,也值得传习,我们定可以从中获益。
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对《传习录》内容的理解也有所不同,或许有的新的发现或领悟,或许有不同的表达角度和方式,无论是哪一种,我都非常乐意分享给大家听,这是《传习路(一)》,未完待续。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不代表意象对话公众号的观点或立场。
编辑|星星
图片|摄图网
意象对话
微信号|意象对话
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点“在看” 送我一朵小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