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 110是如何成为夜间战斗机的?

百科   2024-12-06 12:23   陕西  
前言


在德国空军服役过的双发重型战斗机中,梅塞施密特Bf 110无疑是最为主力且知名的型号。这种在二战爆发前就进入德国空军服役的双发重战,在投入战场后却遭遇了惨重的损失。不过,在帝国的夜空中,Bf 110却突然摇身一变,成为了表现优秀的夜间战斗机,在德国本土夜间防空作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Bf 110是如何转型成夜间战斗机的?它在实战中又有着怎样的表现呢?


双发重战的困局


在二战爆发以前,拥有双发动机的重型战斗机,一度成为了各国航空兵力量竞相发展的宠儿。与传统的单发战斗机相比,双发重战有着更大的机体,搭载的武器和油料更多,航程和火力性能大幅上升,也可以考虑炸弹、鱼雷和其他特种武器,成为多用途战机。

在看上了双发重战具备的种种优势后,各国都相继拿出了自己的双发重型战斗机,如英国的“蚊”式、美国的P-38“闪电”、日本的二式复战“屠龙”等等。而德国也在1936年首飞了自己的全金属双发重战:梅塞施密特Bf 110。


Bf 110的初期型号:Bf 110C配备了2台戴姆勒·奔驰DB 601 V-12 倒置液冷活塞发动机,每台输出功率1050马力,在6000米高空可达到541公里/小时的高速。机内4个主油箱容积超过1200升,航程在800-1000公里之间。作为对比,战争初期作为德军主力单发战斗机的Bf 109E,航程才不到700公里,Bf 110的远程作战优势显而易见。

同时,机头中轴线上空余出来的空间得以塞下更猛烈的火力:2门20毫米MG FF型机炮和4挺7.92毫米MG 17型航空机枪齐聚机头,可以把敢于对头射击的一切敌机扫落,也能集中火力对地扫射攻击。


Bf 110也曾经加挂炸弹,配合机头火力充当战斗轰炸机使用。本图中为Bf 110E型战斗轰炸机,可挂载总重1200公斤的炸弹


随着二战的爆发,Bf 110也被投入前线。特别是1940年不列颠空战时期,拥有远程飞行能力的Bf 110,一度被视为是护卫轰炸机前往英国轰炸最理想的护航机型。

但是,战斗的结果却让德国人大跌眼镜:由于机体过大且笨重,机动性差的Bf 110在英国人的“喷火”战斗机面前就像一块飞行的砖头,对付机动性稍差些的“飓风”战斗机也相当吃力。在不列颠空战中,Bf 110不要说有效保护轰炸机群,就连自保难度都很大。

不列颠空战中,为轰炸机护航的Bf 110遭受了严重损失


1940年8月的一个月时间里,德军就有超过120架Bf 110被击落,而当不列颠空战结束时,德军原有的237架可用的Bf 110只剩下了14架还能出击作战。

居高不下的损失,迫使德国空军将Bf 110撤出了前线。德军一度将希望寄托在Bf 110的替代品:Me 210重型战斗机身上,但由于德军飞行员发现Me 210的操控稳定性极差,以及飞机极易失速陷入螺旋,这种飞机最终被德国人抛弃。

原定继承Bf 110衣钵的Me 210,却因为糟糕的操控性问题而成为了弃子


梅塞施密特公司一边尝试研制基于Me 210的改进型Me 410,一边也开始对Bf 110进行改进升级工作。Bf 110系列中最为重要的改进型号:Bf 110G,就此登场。

与早期型号相比,Bf 110G最大的改动之一,就是改换了戴姆勒·奔驰DB 605系列液冷发动机,这种发动机的转速和压缩比更高,发动机排量从DB 601系列的33.9升增加到 35.7升,在5800米高度上可以输出1355马力,紧急状态下可以将输出功率进一步提升至1475马力。性能更为优秀的DB 605系列发动机也因此成为了Bf 109 G和Bf 110 G系列战斗机的动力心脏。


戴姆勒·奔驰 DB 605液冷发动机


得益于更大马力的发动机,Bf 110G系列可以携带更为重型的武装。在Bf 110 G-2型上,就将原先的20毫米机炮更换为30毫米MK 108型机炮,甚至还能加装机炮吊舱,额外挂载1门37毫米炮用于反坦克战斗。


机腹下挂37毫米炮吊舱的Bf 110 G-2


而对于夜间战斗机而言,一个速度更快、爬升能力更强、火力更加凶猛、且能够搭载雷达和其他电子设备的飞行平台是梦寐以求的,Bf 110 G系列成为了被选中的孩子。于是,Bf 110G系列中最为知名的型号:Bf 110 G-4型夜间战斗机诞生了。



夜空闪电



从1940年开始,英国皇家空军以“兰开斯特”重型轰炸机为主力,对德国本土发起夜间空袭。为了对抗英军轰炸机的夜袭,德国空军开始组建夜间战斗机部队,守卫帝国的夜空。

由于战争初期并没有服役专门设计的夜间战斗机,作为应急对策,德国空军开始挑选现有的战机改装为夜间战斗机,Bf 110和Ju 88、Do 17/217等机体较大、动力充足的双发机型陆续被选中。除了考虑到双发机型在武器搭载、空间冗余、航程等方面拥有优势外,也要注意到雷达等电子设备工作时需要的电力更多,动力更充足的双发动机驱动电动机,才能供给足够的电力。

夜间战斗机的一大标志性装备,就是它的机载雷达。德军为Bf 110 G-4同时安装了2种雷达:德律风根公司研制的FuG 202“列支敦士登”B/C型特高频(UHF)波段雷达,以及FuG 220“列支敦士登”SN-2型甚高频(VHF)波段雷达。FuG 220的最大探测距离为8公里,但它对近距离目标的探测能力不好,因此才搭配使用最小探测距离150米的FuG 202进行补盲。根据多偶极子天线的外形和大小不同,德国人将FuG 202的天线称之为“床垫”天线,而更大型的FuG 220的天线则称为“鹿角”天线。


同时安装了FuG 202(机头正中)和FuG 220(外侧四周)雷达天线的Bf 110 G-4

虽然雷达给德军的夜间战斗机带来了一双“电眼”,但如此大型且外形复杂的天线安装在机头,也带来了影响飞机重心、破坏飞机气动外形、极大增加飞行阻力等诸多缺点。德国雷达工程师此后致力于将机载雷达天线和设备整体小型化的工作,美英等国在给夜间战斗机加装雷达时,也尽可能地将雷达天线小型化、塞入整流罩内。

除了雷达设备外,Bf 110G夜间战斗机最为亮眼的,还有它更为凶猛的武装。

Bf 110 G-4的机头武装,变成了2门20毫米MG 151型机炮和2门30毫米MK 108型机炮。同时,在机身背部,还搭载了2门倾斜向上的20毫米MG FF型机炮,这种倾斜型武器系统在德国人口中也有一个独特的名字:“斜乐曲”(德语:Schräge Musik)。

Bf 110 G-4搭载的“斜乐曲”双联20毫米倾斜式机炮


“斜乐曲”系统主要是针对英国轰炸机防御薄弱的机腹,德军飞机可以飞到敌机的正下方射击死角朝上射击。同时,位于下方的德军夜间战斗机也能借助地面爆炸燃烧的火光或者探照灯的灯光,更好地识别上方英国轰炸机的轮廓。

加装了雷达设备、增加了1名雷达操作员、以及配备了大量重武装之后的Bf 110 G-4,飞机的起飞重量达到了9.8吨之多,比早期的Bf 110 C-4重了将近3吨,再加上雷达天线带来的阻力增加,飞行速度也从C-4型的560公里/小时下降到了510公里/小时。不过,对于G-4型来说,重量的增加并不会带来太大的麻烦,因为夜间战斗机要面对的目标大多是更为笨重的重型轰炸机,即使增重了,战斗机的机动性相对也是更好的。

1942年5月开始,英国空军开始对德国本土展开出动轰炸机数量超千架的夜间大规模战略轰炸。而德国空军也加速扩大夜间战斗机联队的规模:当年内,德军一共组建了11个夜间战斗机联队,除第2夜战联队装备Ju 88和Do 17以外,其他夜战联队均将各型Bf 110作为主力战机。

第1夜战联队装备的Bf 110 F-4夜间战斗机,早期的德国夜间战斗机常常采用将机身完全涂黑的夜间迷彩,以便利用夜空背景躲避地面探照灯照射

德国空军第1夜间战斗机联队(NJG 1)队徽

德军也加快将Bf 110转换为夜间战斗机,最初投入战场的专用夜战型号是Bf 110 F-4型(基于E型发展而来,依然装备DB 601系列发动机),但随着1943年夏天以后Bf 110 G-4型登场后,G-4型就逐渐成为了德国夜间战斗机部队的主力机型。截至1945年2月,Bf 110 G-4型共生产了1850架。

1943年8月17日至18日夜间,德军试验性地开始运用“斜乐曲”系统攻击英军轰炸机。来自第5夜间战斗机联队的彼得·埃尔哈特中尉驾驶一架Bf 110 G,用“斜乐曲”倾斜机炮在30分钟内连续击落了4架“兰开斯特”重型轰炸机。“兰开斯特”的机腹位置没有配备自卫炮塔,机组也难以发现从下方靠近的德机,甚至在一旁飞行的其他轰炸机还以为是自己的队友运气不好,被地面高炮盲射命中了。

被Bf 110的“斜乐曲”机炮击中的“兰开斯特”重型轰炸机


1943年9月,“斜乐曲”系统正式在德国夜战部队中开始推广。此后,装备“斜乐曲”系统的Bf 110 G-4在夜间空战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夜间战斗机部队融入了由地面预警雷达、探照灯、高射炮组成的德国本土防空体系,协同攻击夜袭德国本土的英军轰炸机,一度给英军带来了惨重的损失。

1943年9月,英军重点空袭德国鲁尔工业区,而德军则以夜间战斗机为截击主力,在地面防空体系的配合下,击落了超过2700架英军飞机;同期德军夜战部队还宣称,在截击空袭汉堡市的英军轰炸机编队的过程中,将参与空袭的1179架轰炸机中的123架击落。

1944年,隶属第6夜战联队的Bf 110 G-4,由于FuG 220雷达经过改进而增强了近距离探测能力,FuG 202/212雷达和天线被取消,机头天线阵得到了部分简化;机翼下方还挂载了300升副油箱以增加航程


在德国夜战部队最为辉煌的这段时期里,德军也涌现了大量夜战王牌。其中,隶属于第1夜战联队的海因茨-沃尔夫冈·施瑙费尔(Heinz-Wolfgang Schnaufer)上尉,以比利时的圣特雷登为基地,先后驾驶Bf 110E-2和G-4型,在164次战斗出击中累计击落了121架盟军战机,其中114架是四发重型轰炸机。

海因茨-沃尔夫冈·施瑙费尔驾驶的Bf 110 G-4座机涂装


这位德军头号夜战王牌飞行员于1944年10月被授予了钻石双剑橡叶骑士级铁十字勋章,先后担任第1夜战联队4大队队长,而后升任第4夜战联队的联队长,以22岁的年龄成为了德国空军历史上最年轻的联队长。而即使是在成为联队指挥官后,施瑙费尔依然驾机出击,1945年2月21日,施瑙费尔还创下了1天内击落9架“兰开斯特”的战果,技惊四座。


荣光不再


虽然德军的夜间战斗机部队一度取得了耀眼的战绩,但英军也不会坐以待毙:在战争中后期的对德轰炸行动中,英军轰炸机群通过采取在目标上空施放大量干扰箔条等对抗措施,干扰德军地面雷达和夜间战斗机雷达的探测;英军还将同样拥有机载雷达的“蚊”式战机投入到猎杀德国夜间战斗机的行动中,拥有高速和重武装的“蚊”式战机也成为了Bf 110等德国夜间战斗机面对的最大威胁。1944年的头三个月里,德军的夜间战斗机部队超过15%的机组人员阵亡,损失与日俱增。

猎杀Bf 110夜间战斗机的英军“蚊”式战机


随着盟军登陆诺曼底,德军在西线战场上开始节节败退,大量机场和地面雷达设施遭到盟军的占领或者摧毁。同时,盟军在P-51战斗机的掩护下加大了对德国本土的空袭力度,摧毁了德国的合成燃料工厂,德军被迫将仅存不多的燃油优先分配给单发战斗机,Bf 110等其他双发夜战机型被迫减少出击次数。种种因素影响下,德军夜间战斗机部队的活动被按下了暂停键,他们最终的命运就是停留在地面,等待着向盟军投降的那一刻的到来。

如今收藏在英国皇家空军博物馆内的Bf 110 G-4,是英军战后接收德国空军第3夜战联队遗留在丹麦机场而来的机体,也是如今现存2架保存完好的Bf 110的其中之一



☆ END ☆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舰载机的整备间


战史堂
推送高质量军事战史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