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杰 | 大规模通识核心课程的组织实施:以《文明经典》课程为例

百科   2024-05-13 17:37   重庆  


很荣幸来到重庆移通学院钓鱼城科幻学院,参与《科幻与想象力》通识必修课研习会。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

刚才吕校长讲到,移通学院现在把科幻课程纳入全校的必修课程,这需要非常大的魄力,我想这在全国高校里面也是独一无二的尝试。当然,这也是因为移通学院拥有得天独厚的师资,拥有科幻学院,这也是全国高校当中独一无二的,很羡慕,很钦佩。下面我向大家分享重庆大学的《文明经典》这一门核心课程,关于这门课程的处境、缘起、建设过程、面临的问题,等等,希望能给科幻课程的建设提供一点参考。

大家都是做通识教育的老师,而不是专业老师,我自己有一个感受:在学生面前,不管是讲得再好、再精彩的通识课,他们都认为是“水课”,从事通识教育的老师在学校里面的地位就显得比较特殊。

那么我们梳理了一下关于通识教育在学校的定位。第一种是公共基础课,通识课下面包含了思政、军事、体育、计算机、外语等领域的课程。第二是大类(专业)基础课,比如数学、物理、逻辑、古代汉语,等等。第三是跨专业选修课程,比如学能源、学信息的学生选修机械类的课程,实现跨专业的融合。第四是素质修养或者审美养成课,例如艺术、各类鉴赏、形体,等等。第五是第二课堂,为同学们在知识学习之外传授一些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支撑,例如三观培育、职业规划、心理调适,等等。最后是实践动手课程,比如带领机械专业的学生在具备了一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设计一艘船、一个机器人之类。

关于通识教育的理解和定位,各个学校都不一样,各所学校的探索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很有特点。但是不管如何百花齐放,不管各自探索出怎样有意思的形式,通识教育都在做着同样一件崇高的事情:培养人。通识教育旨在为党育“人”,回归教育的本质,坚守“人本主义”,培养人,而不是只培养一个专业的劳动力,培养一个就业市场上的“耗材”。

重庆大学的通识教育在2011年启动,大概十几年的发展过后,进入了2.0阶段。重庆大学原来是以理工为优势的高校,本世纪初开始建设综合性高校,但仍然是以理工为优势,培养的学生自身素质也不错,但是跟踪历届的学生经过一系列的调研发现,还存在综合素质不足、领导力不够这样一些情况。通俗来说:能力短板明显、思想格局不大、发展后劲不足。应对这样的问题,其中一个措施就是要强化通识教育,不能只是专业教育。

我们在做2011版通识教育1.0的时候,面临了学科基础、师资制约、管理体系、师生观念等方面的问题,其中师资制约是最主要的问题。在启动通识教育之后,我们创建了新型的培养模式,低年级以通识教育大类为主,高年级再重点开展专业课程的学习,将通识教育划分为社会科学、人文学科、创新实践、科学技术这四个板块,基本上是按照学科来进行的分类,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实施方式。根据既有的师资多少,老师们根据专业所长开设一门选修课,这是初期迫于条件有限采取的一种方式。

为了加强人文通识教育,重大成立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在没有文史哲基础学科院系的情况下,下设文史哲中心,机制比较灵活,即使是没有院系,也可以按学科引进和储备师资。老师入职之后可以继续做专业相关的研究,不耽误学术发展,并且纳入学校的整体评价体系。随着师资的增长,我们也期望将这些资源更加集约化地使用,培养自己专业的学生。但如果我们新建设一个专业,比如中文系,一届培养几十上百个学生,30年也赶不上传统高校的中文系。

所以我们采取了另辟蹊径的模式,建立博雅学院,按博雅模式培养人才:学生入学一二年级接受通识教育,三四年级再学专业。我们把文史哲法4个专业放在一起,培养出的学生具备两个特点:宽基础和小规模。以前,我们一届学生里学中文的可能只有10个,历史有10个,哲学有10个,现在是翻一倍。我们的生师比大概是3-4个学生对应一个老师,让学生和老师之间形成密切交流的共同体。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在面向社会的时候是很有优势的,重大也在短时间内迅速实现了理工优势的高校培养人文类复合型拔尖人才的转型。

总体路径而言,我们采取学科发展、通识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体系。老师们各自有学科归属,有成长空间,发展空间。每学期我们的通识课程在全校建课比例中最高时能达到一半。

2020年,重大进行教育改革,提出要给全校所有一年级学生在专业技术课程之外开展共同的核心必修课程。这个课题当时下发到我们学院,我们就此展开调研,参考了哥伦比亚大学,以及西方著名的理工大学的传统文明教育后,发现很多高校在做一流的理工科学生培养的时候,课程体系中也加入了大量的文化经典类课程。在国内,香港中文大学就开设有两门经典必修课,一门是《与自然对话》,一门是《与人文对话》;武汉大学也开设了通识基础课程,并形成了完整的教材。

之所以要做通识必修核心课程,有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是通识教育的本来含义,开阔思想视野、提升思想格局。目前我们普通高校一般的培养模式,学生基本上都是高考结束后按照自己的理解或家人建议填报专业,进入学校后修一些专业课,只要符合培养体系,就可以顺利按照某个方向毕业,专业的选择流动性不强。但在面向社会后,除了专业知识的储备,开阔的思想视野,例如对经典文学作品的解读能力,对艺术品的鉴赏能力同样制约着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听说移通学院这边有很多艺术老师,这个我们是很羡慕的,我们其实也尝试着在全校推广美育,开展艺术类核心课程,但目前还在探索之中。

我们也要学会利用博物馆和艺术馆的资源来打开大学生的视野,有了艺术的熏陶,学生们身上的气场是不一样的。例如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能会去做工程师,但艺术的思维一定会带给他不同的视野和思考。

二是希望学生不管学什么专业,首先做个有文化的读书人。为此主要采取经典阅读式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老师在上面讲,学生是在下面听其实是效率很低的一个模式,这当然既不是老师的问题,也不是学生的问题,而是教学模式的问题,因此核心是要找到合适的教学通路。经典是经过历史沉淀的文本,比任何形式抽象的“概论”和原理更丰富,因此选用经典文本,让学生和经典作者开展思想交流和很有必要的。细读原著就相当于理工科要做实验,经典文本就是我们文科教学的探索式实验课。学生带着自己的人生阅历去和经典遭遇,必然产生新的创造性想法,这就很有价值,同时这种经验也是独一无二的。此外需要注意,经典阅读教学是包括小班研讨、大量写作在内的一整套教学方法,不仅仅只是去读经典。

三是希望共筑大学作为共同体的文化与记忆。大家在大学校园里可能都有这种体验,每年招几万名学生进校,再分到各个院系去,这些学生彼此间就“老死不相往来”了,既然大家都是一个学校的,那么你们的共同记忆在哪?共同文化又在哪?比如说我们移通学院的学生在将来不管是在什么专业,什么方向取得成功了,说起来大家都上过《科幻与想象力》这门课,这就是我们的共同记忆。不管未来大家对这门课的评价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这都是校园文化当中,师生精神文化共同体的一部分。

这一点现在是高等教育的趋势,除了学校层面,还有学院层面,打造密切交流的有共同文化和记忆的师生共同体,助力学生成长。因此,教育部在倡导推行书院制教学。我上次来远景学院学习,发现移通学院里还包含着这么多的书院,不管是学院环境、设施还是对教学投入特别多热情的老师们都让我感觉特别好。教育部之所以鼓励书院制的教学,是因为原来的教育体系过于偏重科研,老师和学生们的接触比较少,交流仅限于课堂中,因此希望推进书院制教学就能改善这一情况,能使老师和学生们的交流更为密切。

经过上述调研和系列思考之后,重庆大学建设了通识与素质教育的2.0体系。除模块化选修课之外,还构建了通识必修课。课程建设的过程非常顺利,承担课程任务的学院(高研院&博雅学院)大都由年轻老师组成,大家的团队意识很强。从2020到2021年,我们利用一年的时间来做课程内容的建设和教师的集体备课,到了2023年便进行了教材的落实和编写。

在通识课程体系的建设上,我们是在高研院&博雅学院内部先建设小的体系,然后再去辐射学校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比如博雅学院的外语教学,我们的老师会结合一定的专业和文学内容来讲。再比如我们先期做了《大学国文》课程实验,它是讲中华文明的经典阅读课程,不同于大学语文,不是文学欣赏课。它讲的是中华文明是如何发展,经历了怎样的自我演化、形成怎样的特质,通过经典选篇来串讲文明发展。科幻类课程建设也是一样,前期将选修课课程建设作为稳定的课程团队,逐步发育起来,它就有可能变成全校性的通识核心课程。

在师资安排方面,因为老师们各有专业,并且跨中西比较难,但是跨古今相对容易可以,所以我们将《文明经典》课程分为文明经典A和文明经典B分别讲授中学和西学经典。我们把学术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打造课程团队,每部经典聘请一位专门研究的经典导师为全体教师讲解、辅导和撰写初步讲义,这样围绕某部经典也容易形成一个小备课团队和学术团队。我们会组织研讨备课能力、督导培训、教学教育管理追加制度等等。

在教学运行上,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一是教学环节设计,分为课前预读、读书报告、小班讨论和大班授课四个环节,尤其是将自主的阅读和写作放在了大课听课前,注重过程和形成性评价。学生的成绩主要在平时的这些环节中取得。并且每个环节的成绩取得,做了细化。比如,每个学生在讨论班中的讨论与发言,如果参加了是什么分,发言了是什么分,表现优秀有优秀分等等,这样班级整体的成绩就有了较为客观的区分,是学生自己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挣出来的。平时成绩的占比60%,这样的形成性评价,不是老师的主观印象,它有很多环节,每个环节由助教在记录。

一年持续下来,我们发现,在这种形成性评价中,学生的许多能力得到了提升,其中“写作能力”是其中一个亮点。大家都知道大学生的写作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国性的问题。大家遇到的有很多学校都开始做课题,尤其是大学生写作,清华大学还专门成立了写作中心。如果大学期间学生的写作能力没有提升,最后参加工作,他的文章水平还是像高中的修正主义,是情感性的,他没法做到有理有据。

二是打造师生较为密切的互动交流,这其中助教的工作是重点。我们的正课是三学分,上16次课,课外有6次读书报告,6次讨论班,讨论班是放在周末的下午。这对助教要求比较高,任务比较重,很多就不适应,我们就重新改造了一下,研究国际上的经验,设置了一个“助理讲师”的岗位,他们的聘书是重庆大学盖章的,并且按照准教师团队的待遇由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提供培训管理,对他们的生涯规划会起到提升作用。

这批助理讲师,经过培训和助教工作经验后也成为校园文化的使者。例如我们学校每年会有校长推荐书单,许多学院有时会组织读书会和文化沙龙,学生阅读研讨,都需要指导,仅仅靠我们学院的老师根本不够,现在我们已经有200多个助教讲师都参与了其中。总之,助理讲师是我们以学生为中心构筑密切交流氛围与机制的一项设置,我们制定了详细的管理办法和工作流程,例如怎么带讨论班,怎么批改报告,怎么与学生相处等等。

三是建立“重大悦读”系统,方便学生阅读写作和组织讨论班。对于这么大规模的课程作业要如何提交,学校图书馆牵头,建立了重大悦读系统。第一它提供经典书籍在线阅读部分,同时跟京东图书合作,获得电子版授权,第二学生可以通过图书馆直接阅读,还可以记笔记,还可以研讨,还可以在上面提交读书报告,现在系统上已经有20多万篇读书报告;第三可以组织讨论班。这个平台从我们第一学期的一路使用,它的各种终端和功能也在持续完善。第四,解决作业抄袭、查重等问题。例如有些同学合作分工,我这次我写,下次你写,这种情况怎么办?还有各种AI代写读书报告的问题泛滥。我们在悦读平台做了一个内部查重系统,所有学生提交作业之后,如果达到80%的相似度,几十篇作业,80%相同,肯定存在问题。这是内部查重的功能,解决了一个AI写作的问题。当然我们说鼓励使用AI,但这个课本身是在培养你写作,你不能全部AI写作,几分钟解决,而且涉及争议,大部分学生其实是很在乎绩点的。

课程的成效方面,我们做过大规模调研。整体来说还不错,一开始我很担心,最后发现,80%的学生还是认可的。

公共课程很不一样,学校把这么重要的事项交给我们,是全体学生必修的课程,就是全学校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这个平台可以涌现出很多明星老师,我们会有一些理念在里面,设计教学方法,不同于个人的选修课,自由度比较大,公共课程影响力特别大,就需要付出很多。

主要面临的问题有三大类。第一,理工优势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路径问题,这就是我们刚才一直在探讨的,为什么要做通识教育。第二,怎么以学生为中心?课程管理模式怎样?作业怎么弄?学生怎么展示?原来的教学是教师讲,准备了很多内容,一定要讲得面面俱到,问题是讲得再多学生记不住,记住了过段时间也扔掉了。怎样以学生为中心?尤其人文类课程,应该让学生带着原生经验,愿意过来跟你做交流,这个课堂就有新的意义。这样每一次的课堂是不一样的,这一次三十个学生和上一次三十个同学的课堂丰富程度也不一样。这样的课堂永远不能被慕课、视频课所替代,就是我们人文类课堂的例子。我想《科幻与想象力》应该也是这样。

第三,大规模课程的组织管理和运行管理问题。这个上面提到了经典导师、助理讲师、集体备课等各项机制设计。

学生对课程的吐槽也一直存在。主要包括我为什么要上这样的课,我还要学《高数》,还有那么多专业课!上课方式、教学手段不吸引人!要求太高、作业太难等等。学生认真对待还是敷衍,教学效果肯定会有差异。这些问题都是存在的。

课程规模大,关注度就高。例如,我们《文明经典》读书报告的题目,学生觉得很难,他们在各类网络平台吐槽,为什么要让一个工科生去想“意志的无限性”这样的问题,他们才从高中上来为什么要写这么难的题目?但是各位老师肯定关注过,都说法国高考作文题出得多么好,其实都是一些有哲学意味,有思想深度的题目。但是我们真的出了类似的题目,大家就觉得难了。为此我们去年还触发了网络舆情,2023年高考语文开考后,网上讨论说高考作文题目怎么这么难,各种网络大V在带节奏,上了热搜。后来发现是个乌龙,其实是重庆大学《文明经典》的平时作业题、写作题。这次事件倒是反过来说明我们的写作题目出得很对,不再是高考那种注重修辞性写作的题目,谁看一眼都可以有话说;另一方面,没有阅读过《文明经典》课程相关章节的同学,则根本无法结合经典文本开展说理写作。

这是关于问题的一些思考,没有面面俱到。我们每当遇到这些问题时,都想着要去摸一摸我们的初心:为什么要做通识教育。我还是希望大家能构建共同记忆,《科幻与想象力》应该也是这样,遇到问题,想想我们的初心。学生一直在被培训,所有的课程都是培训,是训练而不是激发他潜力的过程。而我们的素质教育,是希望他们获得身心的成长,是在做“育人”的问题。好奇心,想象力,从政治意识上讲,可能是一个未来的统治力,谁掌握了面向未来的想象力,谁就拥有这个世界的未来。我们今天想象未来100年、200年,是按照美国人的观点想象,还是按照中国人的?还是按照我们在整个课程的运行过程中,给大家创造性的一些理念去想象?如果我们科幻的课程,一年面对十万人,就是在着力培养我们学生这一代人未来的想象力,我觉得课程本身就非常重要,功莫大焉。谢谢大家。


撰文:唐  

摄影:阿猫、梁紫微

稿整理:成川塔

 文字编辑:陈艺璇

 美术编辑:程   倩

审核:李   懿





精彩推荐



直击首届百万钓鱼城科幻大奖颁奖盛典
100万!七大单元42项,第二届百万钓鱼城科幻大奖奖项设置
首届“未来小说工坊•国际大师班”招生简章


  -扫码关注我们-




钓鱼城科幻

未来科幻大师的养成者





钓鱼城科幻
钓鱼城科幻学院:未来科幻大师的养成者,世界最大科幻学院。旗下有:百万钓鱼城科幻大奖——新科幻,新风尚;未来小说工坊——中文科幻黄埔军校;科幻课——本科生科幻教育领航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