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九连山革命根据地的革命斗争对广东解放的影响

文摘   历史   2023-03-28 22:48   广东  


The Struggles in Jiulian Mountain Revolutionary Base in Northern Guangdong and Its Influences on Guangdong’s War of Liberation

 

Abstract: After the victorious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led the Dongjiang Team and other forces of people, advanced on the Jiulian Mountain (current located at Heping and Lianping counties of Heyuan City) in north of Guangdong province, and established Jiulian Mountain Revolutionary Base. The army and people in Jiulian Mountain bravely fought the enemy, drove the high tide of revolutionary struggle and built the base of Yue-Gan-Xiang border Team. A large number of officials were developed for Guangdong’s War of liberation, and made great achievement fo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Yin Linpin, Lin Ruo, Liang Weilin, Peng Wo, Huang Songlin, Zuo Hongtao, Zheng Qun, Wei Nanjin, Zeng Tianjie, Yan Shangmin, Zeng Yuan, Zhong Junxian, Huang Zhongqiang, Wu Yi etc. were the extinguished representatives came from the Jiulian Mountain Revolutionary Base and Yue-Gan-Xiang Border Column. They were a batch of excellent officials who had made great attributions for the Guangdong’s War of Liber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hina.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东江纵队等人民武装挺进广东北部九连山(今属河源市和平、连平县一带),建立九连山革命根据地。九连山地区军民英勇奋斗,掀起革命斗争高潮,为粤赣湘边纵队的建立打下基础,为广东解放培养大批干部,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重大贡献。尹林平、林若、梁威林、彭沃、黄松坚、左洪涛、郑群、魏南金、曾天节、严尚民、曾源、钟俊贤、黄中强、吴毅等是九连山革命根据地和粤赣湘边纵队走出来的杰出代表,是一大批为广东解放和新中国建设做出卓越贡献的领导干部。



一、广东则执行分散长期坚持计划不变

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部署东江纵队北撤的同时,指示广东则执行分散长期坚持计划不变。尹林平、曾生等立即派出东江纵队第3支队挺进粤北,开始建立九连山革命根据地。

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1944年毛泽东作出局部反攻的三大战略部署,包括开辟豫西、发展江南、进军湘粤边。八路军南下支队司令员王震、政委王首道率部南下,转战7个省,历时近1年,进军湘粤边,是与广东解放战争密切相关的重要战略行动。

1945年6月、7月,中共中央两次发出指示,广东区委从东江纵队派出一有力支队由一个得力指挥员率领北上,配合王震、王首道率领八路军南下支队的军事行动,开辟五岭根据地。7月,中共广东区委在罗浮山举行会议,中共广东区委书记、东江纵队政委尹林平,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等出席,部署进军粤北,建立五岭根据地。8月,珠江纵队司令员林锵云、东江纵队副司令员王作尧、东江纵队政治部主任杨康华等率领东江纵队第5支队等部从博罗出发北上,并组成粤北指挥部。

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这时国民党派出5个军的兵力企图包围八路军南下支队,东江纵队北上部队也处于国民党军的严重包围中。8月22日,南下支队到达广东南雄西北的百顺地区,未能与北上的东江纵队第3支队会师。南下支队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北返与新四军第5师长李先念部会合,创建五岭根据地的任务未能实现。但由于东江纵队北上,并在粤北站稳脚跟,这就为在粤赣湘边建立革命根据地打下基础。

10月,毛泽东与蒋介石在重庆谈判结束,国共双方代表签署《双十协定》。根据协定的内容,广东的东江纵队将北撤山东。

毛泽东要求广东则执行分散长期坚持计划不变。10月,他起草的中共中央给各中央局并转区党委的指示说:“为表示让步,取得全国同情起见,我方答应退出浙东、苏南、豫、鄂等八地,这是因为在和平局面下这些地区不可能保持。但对当地人民是一大牺牲,须作妥善之解释及适当之处置。但在鄂豫目前仍照中央原定方针办理。广东则执行分散长期坚持计划不变。”[1]

东江纵队坚决执行中央分散坚持的战略方针。《曾生回忆录》说:“在国民党军大规模进攻的面前,我们坚决执行党中央分散坚持的战略方针。除了我和林平同志率领少数部队留在惠宝边沿海坚持斗争外,大量的部队分散在粤北、赣南、湘南和东江的江北、江南、江东四十多个县的广大地区,与敌人展开了艰苦的斗争。”[2]

尹林平、曾生等决定东江纵队第3支队积极北上,开辟九连山革命根据地。10月,东江纵队第3支队长彭沃、政委曾源率部挺进粤北。11月,第3支队冲破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到达位于九连山下的和平县古寨镇嶂下村。中共九连山工委宣告成立,曾源任书记。第3支队对外称九连山人民自卫总队,与在南雄等地的粤北指挥部的部队形成犄角之势,相互配合策应,打破国民党的军事进攻,九连山革命根据地建立起来。

九连山革命根据地位于广东北部和平、连平一带,九连山下的嶂下村有九连“小延安”之誉,是东江纵队第3支队司令部、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2支队司令部、林若居所等所在地。

1946年6月,根据与国民党广东当局达成的协议,曾生率东江纵队2400余人北撤山东。林锵云、王作尧、杨康华以及彭沃、曾源等一起北撤。东江纵队原有1.1万多人,除了正式北撤2400余人外,非正式北撤100余人,分散坚持斗争400余人,其他大部分人员就地复员。

保存力量,待机发展。6月,尹林平致中共中央转南方局的报告说:“因此,总的方针应是长期打算的。目前任务是迅速从乡村转入城市,深入各阶层及国民党各部门中,站稳脚跟,多交朋友,且不急求事功,而是埋头苦干,保存力量,待机发展。”[3]

7月,中共中央代表方方来到香港,尹林平也率中共广东区委来到香港,以香港为基地领导华南地区的革命斗争。

八路军南下支队和东江纵队会师并开辟五岭根据地的战略部署,因为日本宣布投降而没有完成。东江纵队第3支队建立九连山革命根据地,是五岭根据地部署的继续和发展,对解放战争时期广东游击战争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实行小搞,准备大搞

东江纵队北撤后,方方、尹林平提出实行小搞,准备大搞的战略方针,指导广东各地全面恢复武装斗争。严尚民担任中共九连工委书记,领导开展武装斗争,九连山游击队达到5700余人,九连山革命根据地进一步发展壮大。

1946年6月东江纵队北撤后,第3支队吴毅(曾志云)等58名骨干留守九连山区,开展隐蔽斗争,成立中共九连山临时工委,吴毅任书记。并建立连(平)和(平)人民自卫大队,发动各县革命群众组建武装部队。

尹林平提出实行小搞,准备大搞。11月,中共广东区委作了恢复武装斗争的决定,提出实行小搞,准备大搞,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稳步发展的战略方针,积极筹划华南地区全面恢复武装斗争。

1947年1月,林若到达九连地区,历任东江第2支队教导员、粤赣湘边纵队第2支队指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后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是九连山革命根据地走出来的杰出代表。

3月,严尚民从香港到达九连地区,担任中共九连山工委书记。5月,中共中央香港分局成立,方方任书记,尹林平任副书记。香港分局负责广东等地共产党组织的工作。

同年冬,郑群等北撤山东的原东江纵队第3支队大部分战士奉命回到九连地区,恢复和扩大武装斗争,粤赣湘边地区群众斗争和游击战争蓬勃发展。到1948年2月,九连地区主力部队发展到5700余人,控制33个乡。

1948年3月,国民党广东省主席、省保安司令宋子文派出6000余人的优势兵力进攻九连山游击区。在近3个月的斗争中,九连山游击队击毙敌人500余人,由于部队分散避战,也遭到损失,下降到3700余人。

三、在大军南下前或南下后建立成功完整的解放区

九连山革命根据地开展打歼灭战的部署,目标是在大军南下前或南下后建立成功完整的解放区。尹林平、黄松坚、梁威林、严尚民等领导粤赣湘边纵队,解放东江大片地区,为广东解放作出重要贡献。

1948年4月,中共中央香港分局决定,梁威林、黄松坚到九连地区参加粤赣湘边武装斗争。尹林平与梁威林谈话说:“为什么九连地区6千多人的武装队伍,竟然不能歼灭国民党的一个整连呢?这主要是没有运用毛主席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军事方针。”[4]他要求梁威林到九连地区后,马上向九连地委认真传达、贯彻毛泽东关于打歼灭战的军事方针。

6月,中共九连工委在和平县船塘镇白竹坑召开会议,严尚民作《目前的形势与我们的方针任务》报告。会议传达粤赣湘边区党委决定,严尚民任粤赣湘边区党委委员,九连山工委改为地委,魏南金任中共九连山地委书记。并决定九连地区武装部队统一整编,迅速着手组建主力部队,成立粤赣边支队(后改为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2支队),钟俊贤任司令员,魏南金任政委,郑群任副司令员,吴毅任参谋长,黄中强任政治部主任。

在大军南下前或南下后建立成功完整的解放区。严尚民在《目前的形势与我们的方针任务》说:“另一个前途则是克服了本身的缺点,粉碎了敌人的进攻,扭转战局,巩固了部队与地区,并进一步求得更大的胜利与发展,在大军南下前或南下后建立成功完整的解放区,这是一个光辉灿烂的前途。”又说:“为了巩固部队与地区,必须粉碎敌人的进攻,扭转战局。因此,应立即坚决采取主动打击敌人的军事斗争方针,彻底反对消极被动、怕战挨打、分散掩蔽的错误方针,这是主要的关键。”[5]

严尚民、郑群等精心研究、周密策划粤赣边支队一系列的打歼灭战的具体部署。1948年10月至1949年1月,集中优势兵力,相继取得五战五捷的重大胜利。首打白马战斗,极大鼓舞游击队的士气。大湖狮子脑战斗,是围点打援,围攻驻守太湖之敌,诱敌至狮子脑而歼灭之。鹤塘战斗是伏击战,采取左右包抄,在东江岸边歼敌一个连。这两个战役扭转九连地区军事上的被动局面。到骆湖上坪战斗和大人山战斗,是进行较大规模的山地运动战,在运动战中整连整营歼灭敌人,迅速打开粤赣湘边革命斗争的新局面。

保持兵力优势作战并必须随时找寻战机和创造有利的战机。1949年,郑群总结九连区五战五捷作战经验说:“游击战争要求中心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有旺盛的主动作战精神和能集中兵力,经常保持兵力优势作战并必须随时找寻战机和创造有利的战机,这是贯串在连续五战五捷中的一根红线。”[6]

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在惠阳县安墩(今属惠东县)成立,尹林平任司令员、政委,黄松坚任副司令员,左洪涛任政治部主任,下辖东江第1、2、3支队,共1.5万余人。2月,梁威林任副政委,严尚民任参谋长。

第二野战军渡过长江并解放南京后,尹林平部署粤赣湘边纵队解放老隆。时任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2支队政委魏南金回忆说:“在1949年大军渡过长江并解放南京后,他立即组织解放老隆战役,部署准备起义的国民党保安13团开进老隆,于5月14日起义,由东二支主力与起义部队共同作战,围点打援,一举歼灭老隆及其附近之敌,在敌人心脏开了花,使我们得以顺利解放老隆及龙川、和平、五华等县。”[7]

粤赣湘边纵队分为东江南北两线作战。在北线,黄松坚、梁威林、严尚民指挥东江第2支队,解放龙川。进而解放和平、五华等县。初,中共中央华南分局推动下,粤赣湘边纵队参谋长严尚民与国民党保安13团长曾天节等在东源县咸水塘举行谈判,加快策划起义。5月,国民党广州绥靖公署副主任吴奇伟、广东省第9区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李洁之、保安13团长曾天节、保安12团长魏汉新等宣布起义。曾天节率部在龙川的老隆率先起义,改编为东江第4支队,接着魏汉新率部在梅县起义,改编为东江第5支队,史称粤东起义。6月,毛泽东、朱德复电吴奇伟等,对粤东起义极其欣慰和欢迎。在南线,尹林平指挥纵队主力的东江第1、第3支队,解放紫金。并围魏救赵,剿灭解救紫金敌军,乘机解放河源。纵队积极迎接解放军南下大军,进而解放整个东江地区。

9月,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叶剑英、第三书记方方、第4兵团司令员陈赓等在江西赣州召开作战会议,制定解放广东作战计划。解放军组成右路军、左路军和南路军。南路军由两广纵队司令员曾生、政委雷经天和粤赣湘边纵队司令员兼政委尹林平统一指挥。10月15日,叶剑英、陈赓指挥第4兵团解放广州。1950年2月,粤赣湘边纵队番号撤销,编入广东军区等部胜利完成历史使命。

九连山革命根据地的革命斗争在广东解放战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粤赣湘边纵队的建立打下坚实基础,为解放东江大片地区,配合南下大军解放广东做出重要贡献。九连山革命根据地在广东革命斗争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战略意义,它的历史是一笔极其宝贵的红色文化精神财富。



[1]毛泽东:《<双十协定>公布后应注意的问题》,《毛泽东军事文集》第3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55页。

[2]曾生:《曾生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版,第441页。

[3]尹林平:《关于广东形势及建立香港工委意见》,《尹林平》,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03页。

[4]梁威林:《悠悠的思念,永恒的记忆》,《尹林平》,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03页。

[5]严尚民:《目前的形势与我们的方针政策》,《怀念严尚民》,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17、319页。

[6]郑群:《九连区五战五捷的经验》,《郑群戎马岁月忆述集》,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1页。

[7]魏南金:《深切怀念尹林平同志》,《尹林平》,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00页。

东园学堂
岭南文化与红色文化择要探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