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景云只剩2万残兵,实力很强吗?我军围了半个月不进攻,图什么

百科   2025-01-17 12:38   陕西  

1948年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阶段的三大战役之一。而新保安之战,又是平津战役期间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战,消灭了国民党军的一支王牌部队:傅作义嫡系第35军。该军是傅作义赖以起家的队伍,真实战斗力却不逊于中央军五大王牌。35军被歼灭,无疑给傅作义及其领导下的“华北剿总”造成了重创。

不过在这场战役中,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细节,耐人寻味。战役初期,华北军区野战部队奉中央军委之命,佯攻张家口。说是“佯攻”,当然最终也是要打下来的,只不过这次行动是以放出诱饵为主要目的,把守北平的傅作义看家部队35军调出来。在他们驰援张家口之际予以歼灭,削弱整个傅系部队的实力。这样一来,可以减轻我军主力在北平、天津方向的攻坚压力,达成整个战役的作战目的。

1948年12月8日,35军在郭景云的错误决策下,企图短暂滞留新保安城,最终被华北我军包围动弹不得。35军虽然实力很强,又有400辆美式道奇卡车加持,但以少敌多难以突围。况且他们增援张家口时只派出了两个师,有一个师留在北平没动。郭景云以不到2万残兵面对10余万我军部队的夹击,只能固守待援。

这时出现了一个奇怪的情况:杨得志司令员没有下令对35军发起总攻,而是形成僵持状态,防止他们与其他国民党军部队会合。就这样“耗”了将近半个月,杨罗耿兵团到12月21日才正式发起进攻,并于22日歼灭这股精锐敌人。傅系35军再强,也是刚吃了败仗并且编制不全的部队,为什么10多万大军要等上半个月才下手呢?难道是有所忌惮?这似乎不合逻辑。

这种“延时等待打法”,在整个解放战争历史上并不多见,准确的说,第一次使用就是在新保安。原来在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下,杨罗耿兵团吃掉郭景云部队只是时间问题,但毛主席要求该兵团使用“围而不打”的战术,目的就是给东北野战军(四野)部署整个战役赢得时间。我军主力要真正围困住华北剿总的傅作义及其所属部队,使其无法西逃或南撤,到这时再打掉35军不迟。

张家口已经不再是诱饵了,敌人的35军反而自己成了诱饵。毛主席要钓的是整个傅系部队这条大鱼,由于35军的突出实力和历史渊源,傅作义舍不得放弃,只要35军军部不灭,傅作义就要想尽办法救援,华北国民党军暂时不太可能撤离平津一带。如此一来,东野入关部队获得了从容的时间部署兵力,可以通过武力或和平手段彻底解决掉华北问题。

事实上,我军的布局速度非常快,林罗刘的大军迅速就位,而困在新保安的35军也没能逃脱被歼灭的命运。傅作义瞻前顾后,既想保住35军又不愿拿出和谈诚意,难以接受无条件的起义投诚,逃窜之路又被解放军切断。到12月中下旬,不仅是35军,整个华北国民党军系统都落入了我军布下的包围圈。

为了敲打傅作义、使他尽快放弃幻想,中央军委下令于12月21日对新保安发起进攻。最终35军军部及两个师在次日被歼灭,除少数突围人员外,我军共消灭16000多精锐敌人,军长郭景云战败自杀。傅作义的犹豫不决,使他丢掉了心爱的起家部队。而不久后相似的一幕又在天津之战上演,傅作义失去了天津城内的13万部队。指挥官陈长捷中将没有像郭景云那样自杀,他成为了我军俘虏,经过多年改造后获得自由。傅作义此时才猛醒,决定和平解决北平问题。

围而不打,体现了我军的高明之处、强大之处:华北部队愿意等待东野,无条件听从中央指挥,充分配合友军。跨战区指挥多支战略大军,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协调,这是中央军委多次做到,而老蒋方面却万万做不到的。国民党各军派系太多调度不灵,不互相倾轧挤兑就很不错,更别说大规模协同。48年新保安战役的“围而不打”,在淮海战场上也有类似案例,就是著名的陈官庄围歼战。

“史源历史专栏”由中国近现代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党史、军史、战史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历史全貌,带来精彩历史细节。欢迎关注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本文全网同步,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战史堂
推送高质量军事战史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