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时感觉人生已过半,就像杯子里的水洒了一半一样,与其纠结生活中的不如意,不如换一个环境重新开始第二人生,这就是我举家移居东京的理由。
2022年5月17日,在出发的飞机上,面对未知一家三口互相鼓励。
到东京正好一年了,盘点一下我们家这一年的得与失:
健康
与一年前的状况相比,健康的变化是巨大的。
原先的身体状况相当不理想。啤酒肚、脱发、失眠焦虑、脂肪肝,青年人的饭量老年人的运动量,每年的体检单都比前一年要厚一点。
来了以后,医疗、安全、养老、教育等问题的社会规则改变了,心理压力一下子减少了,睡眠质量就有了非常明显的改善,从以前需要助眠药物才能入睡,到现在每天都可以保证七八个小时的睡眠时间,精神变化判若两人。
家附近的多摩川视野开阔景色优美,无论白天或傍晚,都有很多人跑步、打球,让人不由自主想加入其中去运动。
目前吃的健康、睡得踏实、跑的痛快,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都比较满意。孩子在学校里的运动量本来就比较大,又经常跟着我去跑步跳绳,现在个子长的高高的也很健康,冬天穿短衣短裤也能满操场跑。
“最大的成功是健康的活着”。
越来越认同这句话了。
家庭
对妻、子来说我是夫与父,对父母来说我永远是孩子。天各一方,陪伴父母的时间确实少了很多,这也是新生活必须付出的代价。感谢互联网、感谢苹果、感谢微信,让我们和父母之间可以随时视频或通话,不至于像几十年前的游子一样“家书抵万金”。
对于孩子来说,他的人生有了更多的选择,这也是我和妻子都竭力去达成的心愿,希望他能够成为更开放、包容和全球化的个体,人生不一定必须去卷的。
“就算上的是海淀六小强又怎么样,绝大部分的人仍然是炮灰”,这是一位从海淀黄庄出来的朋友说的观点,我很赞同。
家旁边经常散步的小路
安全、有秩序的环境,有很多时间陪伴,妻子和孩子对这样的生活还是比较满意的。
友情
人是需要朋友的,在新环境生活的一年来,各种因缘结识了一些人,有的人就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
抽时间和朋友一起,三个人在开阔的昭和国立公园大草坪上席地而坐,边喝啤酒边聊天,没有主题,兴之所至、海阔天空。
中年人的友情不迎合不讨好,知道人生复杂,懂得求同存异。志趣相投、互相欣赏的人就多聊几句,观点不同的也能把握分寸、给予尊重。
与国内老朋友的联系也比原先更多了,虽然平时不能见面,网络还是让人少了很多陌生感,相反没有了那些要应付的酒场和人,感觉很轻松。
事业
在陌生的国度重新开始事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倒不是机会太少,反而是机会太多诱惑太多,需要坚持需要做取舍。
我希望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擅长的事,在国内做了二十年的房地产,主要和产品设计相关,像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样板间的装饰设计。给我一块儿土地,告诉我你和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品味/爱好,定制独有的住宅才是我的兴趣和擅长。
当然,这需要坚持学习日语以便于和设计、施工、业主各方沟通,需要坚持学习日本的设计建造标准以便于考证满足行业门槛,需要坚持学习日本的大师设计以便于提高业务能力。
东京有太多太多的大师设计可以去欣赏、去体会、去学习了。
建筑设计师:丹下健三、黑川纪章、矶崎新、伊东丰雄、坂茂、妹岛和世、石上纯也。。。景观设计师:三谷彻、户田芳树、佐佐木叶二、升野俊明。。。
在条件成熟之前,目前团队在做的房屋销售和租赁业务,也算是同行业比较熟悉,能让自己积累的行业知识继续产生价值。
平时最喜欢去看日本设计大师的建筑景观作品,既有东方审美,又有现代风格
还有很多行业其实也有机会可以做,比如民宿、汽车租赁、饭店、宠物、蔬果生鲜、花店、古董、瓷器等等等等,只要你去观察去拓展人脉,总能找到机会的,但这些大多数不是我喜欢或者擅长的,有些喜欢的也不会把他作为生意去经营,那就坚持本心,还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儿吧。
平常心
不止我自己,有不少人来了之后慢慢的都会有类似的想法:“何必让自己那么辛苦,简单一点生活不好么?”
投缘的人就多聊几句,价值观不同的人就少见几面。与其和人争辩,不如留点时间精力陪陪孩子读读书,去河边树荫下看看水鸟飞过看看云卷云舒不好么。
去赚能让人睡的安心的钱,够花就行。去给善良的人善意,安心就行。总之怎么让自己舒服怎么来。
我相信社会会改造人,可能是这个社会制度、社会氛围让我没有了太大的进取之心,就想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渡过后半生。
结语
有所失才有所得,与其遗憾洒掉的水,更应该珍惜留在杯子里的水。就像《月亮和六便士》描写的那样,内心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去尽力去追求吧,毕竟人生总共三万天,此时已过半。
以上。
个人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