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唐生尧
单位 | 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医学检验科
尿酸并不是指尿液中的酸,它是嘌呤的代谢终产物,分布在血液、尿液及关节液等体液中。血液中的尿酸饱和度为420µmoL/L,高于此浓度时会有尿酸盐析出,称为高尿酸血症(HUA)。HUA除了损伤关节引起痛风外,还会导致心、脑、肾等多器官损害。截止2019年我国成人居民HUA患病率为14.0%,男性与女性患病率分别为24.5%和3.6%,男性18~29岁患病率最高可达32.3%[1]。临床上常检验血尿酸(SUA)或尿尿酸(UUA)的浓度,来进行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诊疗。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的尿酸浓度比血液中的尿酸浓度高近十倍,不同体液中的尿酸检验有不同的临床应用价值。
下面分享一例血尿酸和尿尿酸检验,在痛风患者临床诊疗中具体应用的典型案例。
患者男,68岁,慢性起病,发作性关节肿痛3年,加重4天。患者诉3年前开始无诱因出现右足第1跖趾关节及右踝关节发作性红肿、疼痛,呈烧灼样疼痛,夜间为甚,影响睡眠及行走活动,至某县人民医院门诊查尿酸为500umo1/L,自行服用活血化瘀及阿莫西林等药物治疗,症状未见明显好转。病程无明显畏寒、发热、眼干、晨僵、皮疹、咳嗽、盗汗、胸闷、腹痛、尿痛等症状。后于我院住院治疗,诊断为“痛风”,予以“非布司他片40mgqd”对症治疗,症状好转后出院,出院未规律复查自行停用药物,4天前右足第1跖趾关节及右踝关节发作性红肿、疼痛,未行特殊治疗,今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门诊以“痛风”收入院。
入院后完善血常规、尿常规、尿尿酸及肝肾功能等相关检查。血常规检验结果显示(见表1),血沉为87 mm/h,明显升高表明炎症处于高水平。尿常规检验结果显示(见表2),隐血:+1,尿蛋白:+1,提示肾功能受损。24小时尿液生化检验结果显示(见表3),尿酸清除率/肌酐清除率为3.64,小于5%,表明患者高尿酸血症呈排泄减少型。血清生化检验结果显示(见表4),血尿酸为494μmol/L,提示高尿酸血症。C反应蛋白为105.5mg/L,白介素-6为59.63pg/mL,均显著增高,表明患者炎症处于高水平。但降钙素原为0.29ng/mL,为正常水平,提示炎症为非感染性。综合上述实验室检验结果和临床资料,患者为痛风排泄减少型急性发作期,更换降尿酸药物为苯溴马隆,同时用枸橼酸盐碱化尿液,患者血尿酸降至373μmol/L,C反应蛋白降至7.6mg/L,症状明显好转后出院,出院后低嘌呤膳食,定期复查。
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MSU)晶体沉积导致的炎症性关节炎疾病[2]。从高尿酸血症到痛风一般经历了无MSU晶体沉积、无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有MSU晶体沉积和痛风石、骨破坏这几个时期。高尿酸血症并非都发展为痛风,痛风患者也并非一定检测出血尿酸升高,仅有5%~12%的高尿酸血症最终发展为痛风。所以在痛风诊断时需要综合血尿酸和其他病史资料。痛风患者需加强长期血尿酸管理,并非一次住院治疗即可痊愈,出院后的随访和血尿酸复查尤为重要,本案例即为出院后患者未规范管理导致再次入院。
痛风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在选择治疗药物时尽可能进行尿酸排泄率或排泄分数检查。本案例入院前使用了非布司他等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但患者仍然表现出HUA和高水平的炎症,检测24小时尿尿酸为1564.64μmol,尿尿酸/尿肌酐为0.17,尿酸清除率/肌酐清除率为3.64,提示患者属于排泄减少型,故更换了促尿酸排泄药物苯溴马隆,SUA降至目标值且症状和炎症明显好转。尿酸由饮食摄入(约20%)和体内分解(约80%)的嘌呤化合物经肝脏代谢产生,约2/3通过肾脏,1/3通过消化道排泄[3]。血浆中尿酸盐全部经肾小球滤过后进入原尿,近曲小管会重吸收也会分泌,髓袢再重吸收,最终原尿中6%~10%的尿酸随尿液排出体外,24小时约排出2.4~3.0mmol/L。血尿酸升高的原因除原发性因素之外,血液系统肿瘤、慢性肾功能不全、先天性代谢异常、中毒、药物等因素也可引起血尿酸水平升高。
血尿酸检验的目的主要是用于发现高尿酸血症,辅助诊断痛风和降尿酸药物的疗效评估。血尿酸的参考区间男性为210~420μmol/L,女性为150~350μmol/L,但应注意尿酸在血液中的饱和度与性别无关,故HUA的诊断标准并不区分性别,也是男性痛风发病率较高的因素之一。高危人群应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尽早发现并诊治HUA或痛风。HUA可分为无症状期和有症状期,患者突发足第一跖趾、踝、足背、膝等单关节红、肿、热、痛,应考虑痛风的可能。在痛风诊断评分标准中,当血尿酸<240μmol/L则积-4分,360~480μmol/L积2分,480~600积3分,≥600μmol/L积4分,综合其他项目分值相加≥8分,即可分类为痛风。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可以降低血尿酸,但是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诱发痛风发作,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当HUA经非药物干预疗效不佳时应采用药物治疗,药物治疗起始时机和治疗目标见表5[4]。药物治疗须长程控制,血尿酸持续达标,患者需要定期复查血尿酸浓度。出现严重并发症或合并症、治疗效果不佳时及时转诊至上一级医疗机构或由专科医师诊治[5]。
尿尿酸检验的目的主要是分析高尿酸血症形成的机制,将其分成生成过多型、排泄减少型和混合型,用于指导临床药物类型的选择。尿尿酸受膳食影响很大,通常低嘌呤膳食男性<2830μmol/L,女性<2360μmol/L。尿酸清除率(Cua)需留取24小时尿液,然后测定SUA和UUA,根据公式Cua=(Uua×V)/Sua可得,参考区间为6.6~12.6mL/min,下降属排泄减少型,升高为生成过多型。尿酸清除率与肌酐清除率比值(Cua/Ccr):Cua/Ccr=(Uua/Sua)/(Ucr/Scr)×100%,若>10%属生成过多型,<5%属排泄减少型,介于5%~10%属混合型。随意尿与24小时尿的Cua/Ccr呈显著正相关,故可采用简便的一次尿测定法。随意尿的尿酸/肌酐比值:若>1属生成过多型,<0.5属排泄减少型[6]。根据高尿酸血症分型选择相应的药物更符合循证医学的要求。抑制尿酸生成药物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减少尿酸合成,常用药物包括别嘌醇和非布司他。促尿酸排泄药物主要是苯溴马隆,通过抑制肾小管尿酸转运蛋白-1(URAT1)及葡萄糖转运蛋白9(GLUT9),抑制肾小管尿酸重吸收,增加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
本案例启示,在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病率较高且仍在逐年增加,发病年龄日益年轻化的情况下,普及人们对高尿酸血症的认知,有效降低HUA和痛风的发病率任重而道远,需要检验和临床携手前行。HUA与其他代谢性疾病有协同作用,与多种疾病发生密切相关。SUA和UUA的检验对临床诊治和健康管理都很重要,正确认识及合理使用尿酸检验项目还需要进一步普及相关知识。SUA主要用于疾病诊断、疗效评估和患者长期管理,一般需要空腹采集血液标本。UUA有助于对HUA进行分型和病因诊断,用来指导药物的选择。住院患者可留取24小时尿液检验尿酸清除率,门诊患者则可以检验随机尿尿酸和尿肌酐来进行分型。同时尿酸的测定受到包括膳食等多种因素的干扰,其参考区间的适用性需充分告知临床。[1] Zhang M,Zhu XX,Wu J,et al. Prevalence of hyperuricemia among Chinese adults:findings from two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cross- sectional surveys in 2015-16 and 2018-19[J].Front Immunol,2022,12:791983.[2] 司可,陈颖,王颜刚.难治性痛风中西医结合治疗专家共识(2023)[J]. 精准医学杂志,2023,38(6):471-474,480.[3] Dykman D,Simon EE. Hyperuricemia and uric acid nephropathy[J]. Arch Intern Med,1987,147(7):1341-1345.[4] Richette P,Doherty M,Pascual E,et al. 2016 updated EULAR evidence-base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gout[J]. Ann Rheum Dis,2017,76(1):29-42.[5]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重症代谢疾病分会,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共识专家组. 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23年版)[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3,43(6):461-480.[6] 尹一兵,倪培华,等.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第一版:76-77.
编辑:刘国生 审校:刘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