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党的纪律和干事创业是内在统一的

政务   2025-01-10 11:25   内蒙古  

“党的纪律既有教育约束功能,又有保障激励作用。党的纪律和干事创业是内在统一的。”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民主生活会上对党的纪律和干事创业的内在统一关系作出深刻阐释。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是一项经常性工作,要引导党员、干部把他律转化为自律,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使干部在遵规守纪中改革创新、干事创业”。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纪律和干事创业是内在统一的”这一新的重大论断,是对党的百余年奋斗历史的深刻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纪律观的创新发展,是对正确理解、科学认识遵规守纪和干事创业关系的生动诠释,为广大党员干部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投身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征程,不断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和科学理论指引。
  党的纪律和干事创业内在统一于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具体统一于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
  中国共产党是有着高度使命意识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义无反顾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并为之顽强奋斗、勇毅拼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百余年来,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干事创业、攻克难关、创造奇迹、谱写史诗,都是为了坚持性质宗旨、践行初心使命。
  我们党成立伊始,就把严明的纪律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这也缘于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因为要担负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如果没有铁的纪律,就不可能战胜强大的敌人。1920年,蔡和森致信毛泽东同志,阐述对组织共产党等问题的意见时就提出:“党的纪律为铁的纪律,必如此才能养成少数极觉悟极有组织的份子,适应战争时代及担负偌大的改造事业。”毛泽东同志在回信中表示:“你这一封信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虽然只有15条,但涉及纪律规定的至少有6条。纵观党的百余年历史,党在每个历史时期都高度重视纪律建设,并根据当时的形势、任务科学安排纪律教育内容。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党的纪律为党践行初心使命、推进事业发展提供了支撑和保障,确保了革命、建设与改革事业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另一方面,党干事创业的实践促使党的纪律不断回应重大问题、适应新形势,推动党的纪律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
  新时代新征程,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集中体现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上。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全党:“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全面从严治党。”“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就要靠严明纪律。”党的纪律和干事创业内在统一于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是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重要保障;领导14亿多中国人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这项世所罕见的艰巨事业,对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唯有进一步严明纪律规矩,确保全党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知行知止、令行禁止,才能形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和合力。
  2024年以来,面对国内外形势带来的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沉着应变、综合施策,顺利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欢欣鼓舞的同时,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在新征程上,我们党面临形势环境的复杂性和严峻性、肩负任务的繁重性和艰巨性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目前,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社会革命相比,我们党的自身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匹配、不适应的地方。例如,党风廉政上的一些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稍不注意就会有反弹回潮的可能;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仍然存在,反腐败斗争还面临不少顽固性、多发性问题;一些党员干部对党规党纪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等问题在党纪学习教育前还不同程度存在。为此,我们党2024年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推动各级党组织和领导班子从严抓好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只有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切实把纪律和规矩挺起来、立起来、严起来,使我们党不断去杂质、强免疫、壮筋骨,才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强领导力量,从而做到有力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坚定不移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党的纪律和干事创业是内在统一的”这一新的重大论断蕴含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彰显鲜明的科学性、真理性、实践性、指导性
  “党的纪律和干事创业是内在统一的”这一新的重大论断,立足我们党百余年来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聚焦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科学提炼、深刻总结党的纪律建设的成功经验,蕴含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彰显鲜明的科学性、真理性、实践性、指导性,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
  从历史逻辑看,用铁的纪律教育、约束、保障、激励党员干部,是贯穿党的历史的一条红线,也是党的事业不断胜利发展的重要保证。100多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各种风险考验,战胜各种困难挑战,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始终高度重视纪律建设,保持了高度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什么时候党的纪律严明,党的事业就会蓬勃发展;什么时候党的纪律松弛,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
  我们党一经成立,就以严格的纪律立党,党的一大通过的纲领虽然没有使用纪律的概念,但包含了政治纪律、组织纪律、保密纪律等相关内容。党的二大通过的第一部党章设立“纪律”专章,对党的纪律作了规定。党的五大首次将严守纪律提到党员义务层面,首次明确提出“政治纪律”的概念,并设立党的历史上第一个中央纪律检查监督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从井冈山时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延安时期的“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从解放战争胜利前夕的“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到党中央“进京赶考”前的“两个务必”“六条规定”;从新中国成立后的严肃查处刘青山、张子善贪污案,到改革开放后的全面整党、整肃党的纪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把全面从严治党的丰富理论和实践成果上升为制度规范、转化为纪律要求,实现党的纪律建设与时俱进,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有力纪律保障。100多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在于始终把加强纪律建设作为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正如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所感叹的,“共产党所采用的方法和组织都讲严格的纪律”,这种团结一致“如果不能说明他们的胜利的话,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共产党人为什么能够免遭消灭”——正是铁的纪律,为在不同阶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贯彻落实打下了坚实根基,为我们党始终赢得人民群众爱戴和拥护、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坚强保障。
  从理论逻辑看,纪律严明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进行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社会变革需要纪律的保障。干事创业需要发动组织的力量、集体的力量,严明的纪律能将组织中的每个成员凝聚起来,形成和保持高度的团结统一,产生创造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先进政党,都应当具有科学、系统、权威的纪律;一个纪律松弛、组织涣散的政党决不是先进政党。
  组织严密、纪律严明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特征。马克思、恩格斯在创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实践中高度重视党的纪律问题。马克思在写给恩格斯的信中强调:“我们现在必须绝对保持党的纪律,否则将一事无成。”恩格斯认为:“没有任何党的纪律,没有任何力量在一点的集中,没有任何斗争的武器!那末未来社会的原型会变成什么呢?”列宁从一开始就把健全组织体系、严格党的纪律与促进党的团结统一、赢得和巩固政权联系在一起,认为“如果我们党没有极严格的真正铁的纪律”,“那么布尔什维克别说把政权保持两年半,就是两个半月也保持不住。”
  历史上多次革命实践的失败也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纪律重要性的判断。1926年,毛泽东同志在《纪念巴黎公社的重要意义》一文中分析,巴黎公社失败的第一个主要原因是,“没有一个统一的集中的有纪律的党作指挥——我们欲革命成功,必须势力集中行动一致,所以有赖于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党来发号施令。”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政党,巴黎公社内部意见分歧,势力分散,给了敌人可乘之机。清末革命党人在辛亥革命后的分崩离析也说明了纪律对于一个政党及其事业的重要性。革命党人成员复杂、组织松散,没有形成一个由有着共同理想和严格纪律约束而组成的坚强核心力量,即便当时最大的革命党同盟会也缺乏严明的纪律。辛亥革命一开始,在同盟会中一贯闹派别纠纷的章太炎就发声:“革命军起,革命党消,天下为公,乃克有济。”此言一出,加深了同盟会内部的矛盾。后来孙中山多次批评道:“革命党的失败,都是在这句话上面,这是我们大家不可不彻底觉悟的”。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需要党坚强有力的领导。只有严明的纪律,才能确保全党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才能确保我们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无往而不胜。
  从实践逻辑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需要全党在纪律的约束和激励下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知行知止、令行禁止,形成强大合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党的纪律规矩鲜明地立起来、严起来,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断纯洁干部队伍,从根本上扭转了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正是因为新时代的革命性锻造,我们党才能有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引领中国号巨轮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当前,我国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面对长期存在的“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如果没有铁的纪律,党的团结统一就无法保证,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会大大削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既有办大事、建伟业的巨大优势,也客观存在着大党独有难题。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只有依靠铁的纪律,才能维护党的形象,才能巩固红色江山,才能赢得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历史主动,才能赢得党团结带领全体人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共同奋斗的历史主动。
  进一步强化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仍然严峻复杂。腐败存量尚未清除,增量还在持续发生,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和条件任务仍然艰巨繁重。”2024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了58名中管干部接受审查调查的消息;2024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瞄准教育、就业、医疗等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开展集中整治,直接查办督办群众身边腐败案件2633起;2024年1至11月,“天网2024”行动共追回外逃人员1306人,追回赃款154.44亿元……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向党内顽瘴痼疾开刀,以雷霆万钧之势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生动缩影、重要成果。从打虎“无禁区”,到拍蝇“零容忍”,再到猎狐“撒天网”,一系列全面从严治党的组合拳释放出反腐败斗争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的强烈信号,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强大震慑。
  党的纪律为正确行使权力、防止以权谋私划出了底线、设置了禁区,是党员干部保持清正廉洁的安全防护栏。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有敬畏才知行止”。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之所以能够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党的纪律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随着党的事业发展形成的,体现出党的初心使命、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充分表明,只有切实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和领导弱化问题,使党的领导真正全面加强。
  “严守党的纪律”是入党誓词的重要内容,每一名党员都应该铭记在心。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学习纪律、知晓纪律,才能厘清各项纪律的内在关系、把握内涵实质、明确标准规范,不断检视、剖析、反思自己,去杂质、除病毒、防污染,把道德防线、纪律红线、责任界线搞清楚,加强自我约束、提高免疫能力。只有敬畏纪律、遵守纪律,才能抵御腐蚀、百毒难侵,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永葆政治本色。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在全面从严治党的道路上,我们越过了一个个“娄山关”“腊子口”,全面从严治党取得历史性成就,但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全面从严治党还远未到大功告成的时候。在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各种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无时不有,各种违背初心和使命、动摇党的根基的危险无处不在,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反弹回潮的可能始终存在,稍有松懈就会死灰复燃,新的问题还在不断出现。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是尖锐的、严峻的。我们党历经百年、成就辉煌,千万不能在一片喝彩声中迷失自我,决不能滋生已经严到位的厌倦情绪,不能有差不多了该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不能有打好一仗就一劳永逸的想法,不能有初见成效就见好就收的想法,要始终保持思想上的冷静清醒、增强行动上的勇毅执着,坚持严的主基调,全面从严、一严到底。
  202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用“如何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如何始终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如何始终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如何始终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如何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等“六个如何始终”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必须解决的独有难题。解决好这些难题,不是靠棍棒,不是靠刀枪,而是靠纪律,靠的是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事辍者无功,耕怠者无获。”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必须进一步强化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并以愚公移山的恒心、滴水穿石的韧劲,持之以恒坚持下去,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遵规守纪,就会拥有干事创业的充分自由和广阔空间。”这深刻阐明了党的纪律之于干事创业的重要意义。在现实中,个别党员干部认为纪律规矩是条条框框,影响自由施展,担心“洗碗越多,摔碗越多”,担心因干事出错而受到党纪处分,从而懒政怠政、不担当不作为……这是对党的纪律的误读。事实雄辩地证明,遵规守纪和放手干事从来不是“单选题”。面对前进道路上如疾风骤雨甚至惊涛骇浪般的挑战,我们依然要靠严明的纪律,激发党员干部干净干事、大胆干事的内生动力,为其履职尽责保驾护航。
  严守党的纪律,有助于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保持政治本色。干事创业,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中国共产党只有确保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才能始终成为中国人民的主心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是随着时间推移而自然保持下去的,共产党员的党性不是随着党龄增长或职务提升而自然提高的。对共产党人来讲,动摇了信仰,背离了党性,丢掉了宗旨,就可能在“围猎”中被人捕获。如何坚定信仰、坚守党性、强化宗旨?纪律是很好的“清醒剂”。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就能正确处理自律和他律、治身和治心、信任和监督、原则和感情、高标准和守底线的关系,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以党规党纪检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思想言行,不断掸去思想上的灰尘,永葆政治本色,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
  严守党的纪律,有助于党员干部提高规矩意识、廉洁自律意识,树立正确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我们党历来强调纪律的自觉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养成纪律自觉”“真正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党纪具有教育、约束、保障、激励的功能,党员干部只有深刻认识到纪律的重要性,强化自身纪律观念,对纪律葆有敬畏意识,才会明白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从而在行动上实现自律。党的纪律规范着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行为,为正确行使权力、防止以权谋私划出了底线、设置了禁区。形象地说,党的纪律犹如道路上的红绿灯、标志线,让行人、车辆明白何时行、何时止,哪儿可以走,哪儿不能去,看似造成了限制,实则是促进了道路交通环境更加安全畅通。相反,倘若党员干部无视这样的警示,将党的纪律视为束缚甚至“眼中钉”,该止步的地方不止步,就会如同失控的汽车,偏离方向、横冲直撞,最终酿成大祸。从这个角度而言,纪律不是束缚干事创业的“绑带”,而是“安全带”,是党员干部抵御诱惑、防止被“围猎”的屏障,是更好干事创业的保证。
  严守党的纪律,有助于党员干部严肃工作作风,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纪严则清正,清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不断加强党的纪律建设,锤炼党性、净化党风,才能实现政治清明、社会清朗,也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反之,如果没有严明的纪律,党员干部工作作风不严肃、党风不纯,人心向背可想而知。现实中,一些干部出问题,往往是从不守纪律、破坏规矩开始的;一些地方政治生态出问题,也往往是纲纪不彰、法度松弛导致的。因而,把纪律这一“明规则”挺在前面,“潜规则”在党内以及社会上自然就会失去土壤、失去通道、失去市场。如此,带来的是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是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随之形成的是正气充盈的大气候、是积极健康的政治文化,进而滋养人心、涵养生态。在实践中,多地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浙江常态化开展澄清正名和查处诬告陷害工作,被澄清正名的干部里有多人得到提拔重用;在涉煤腐败“倒查20年”的内蒙古,2023年GDP增速创2010年以来最好位次……实践充分证明,唯有常念“紧箍咒”,用好“护身符”,方能拥有干事创业的充分自由和广阔空间。
  把“党的纪律和干事创业是内在统一的”这一新的重大论断切实转化为推动形成锐意进取、奋勇争先的生动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引导推动党员、干部在遵规守纪前提下,勤奋工作、放手干事、锐意进取、积极作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要把“党的纪律和干事创业是内在统一的”这一新的重大论断落到实处,明方向、立规矩,强信心、鼓干劲,引导党员干部真正做到理想信念坚如磐石,对党赤胆忠诚,为党和人民事业忘我奉献,推动形成锐意进取、奋勇争先的生动局面。
  坚持教育引导优先,把教育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党的纪律教育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必须常态长效推进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使纪律教育贯穿干部成长全周期、融入组织管理全过程,更好发挥纪律教育治本功效,让“自觉的纪律”成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坚定行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建立经常性和集中性相结合的纪律教育机制”作出部署,党员干部要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切实解决对党规党纪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的问题。典型是最鲜活的教科书,要注重正面教育与反面警示相结合,创新教育方式,真正让党员干部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中知行知止、能为善为。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积极引导党员干部正确对待监督、自觉接受监督,经常对照党章党规党纪检身正己,在纪律的“安全区”内立身干事,切实把监督压力转化为干事创业动力。
  坚持激励约束并重,在严管厚爱中干事创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从严治党的目的不是要把人管死,让人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搞成暮气沉沉、无所作为的一潭死水”。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也是干事创业的“鼓槌”,必须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使干部既管得住手脚,又放得开手脚。要以精准处置立规明向,认真落实《纪检监察机关准确运用“四种形态”实施办法(试行)》,统筹把握事实证据、纪法标准、思想态度等情形,做到宽严相济、区别处理,确保公平公正、干部服气。落实好“三个区分开来”,科学看待党员干部在干事创业中的失误错误,明辨是“为公”还是“为私”,分清是“无心”还是“有意”,既做到大胆容错、果断纠错,又防止保护变庇护、宽容变纵容,精准做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惩治诬告陷害行为,对干事创业的党员干部来说,是最大的保护和激励。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加强诬告行为治理”作出部署。要及时为受到诬告的党员干部澄清正名,彰显我们党激浊扬清的治理决心,让党员干部更有底气处理复杂矛盾、触及深层利益,更有动力积极作为、攻坚破题。
  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在把握好“纪”与“责”的关系中干事创业。遵守党的纪律是无条件的,要说到做到,有纪必执,有违必查,不能把纪律作为一个软约束或者是束之高阁的一纸空文。促进党员干部既遵规守纪又干事创业,必须坚持挺纪在前、以严促行。当然,从严执纪不是“终点站”。对受处分的党员干部,不能一“处”了之,也不能“一棍子打死”,而要通过鼓励关心、激励教育,使他们真正认错悔过、重燃干事热情。同时要加强跟踪回访结果运用,对彻底改正错误、工作表现突出的干部,支持组织部门大胆用起来,使干部满怀对组织的感恩之情,积极投身改革发展事业。新征程上,使命任务越艰巨,风险挑战越严峻,越需要党员干部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要准确把握“纪”与“责”的关系,通过强有力的执纪问责,推动构建主体明确、要求清晰的责任体系,促进党员干部把干净和担当、勤政和廉政统一起来。要督促党员干部尤其是“关键少数”带头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严肃查处不担当不用力、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推动党员干部把该挑的担子挑起来、该扛的责任扛起来,在锐意进取、积极作为中不断开辟党和国家事业新天地。
  行至半山不停步,船到中流更奋楫。行进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关键一程,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职责和使命,清醒认识到党的纪律对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争做遵规守纪、干事创业的模范,汇聚起勠力同心、笃行不怠的强大合力,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做示范、作表率!

来源:人民日报

往期回顾


2025年1月份“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指引

盘点·2024|回望这一年包头组工的“高光时刻”



包头党建
欢迎关注包头党建公众号,第一时间了解掌握包头组织工作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