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见过这种人?
他们对人不过分热情,总是淡淡的,有时还很自我,但很多人喜欢和ta们相处。
明明听起来,一段好的关系,需要的是“热情,热心肠”,这类“热”系关键词。
但事实上,恰恰是这种“冷”,才是一段高质量关系的核心。
朋友小A,总和我抱怨,与身边人相处很累。
收到微信消息,不敢太晚回,怕别人不开心。
聊天进入尾声,总要发个表情包才作罢,怕显得冷淡。
与别人聊天时,总是有一股诚惶诚恐的味道:
“我喜欢林俊杰”
“我也是,我也是”
“这个地方看着不错,下次可以一起去啊”
“好啊,好啊”
她很顺从,顺从到有点机械,就像一个设定好程序的AI机器人。
和小A聊过之后,才发现,每次她这么做的时候,都带着一丝恐惧。
万一我不做xx,被讨厌了怎么办?
万一我不做xx,关系结束了怎么办?
而朋友小B,则和她完全相反,她在关系中,极其“做自己”。
她是个随性的人,不会及时回微信消息。
一些朋友不解,但渐渐地习惯了她的作风,也有朋友与她日渐疏远,她也不会因此改变,只是顺其自然。
很多朋友约她出去玩儿,她总拒绝,她说,就是喜欢宅。
后来,有的朋友会迁就她,和她约在一起宅着。
这样的她,在关系里,似乎是一个大写的“我”,她的需求都大胆地袒露。
结果,不仅关系没结束,反而大家都适应了她。
不仅如此,她还格外“冷漠”。
上大学的时候,同学在宿舍卫生间洗澡,一洗就是1小时。小B催同学快一点,同学喊道:“我在家里也是这样,没办法”。
小B毫不留情指出:“这里不是你家里...”,怼的对方哑口无言。
与朋友AA吃饭,她会格外自然地和对方说:“大家支付宝转我36块哈”。如果对方看错数额,转少了,她也会很自然地说:“你少给我10块哦~”
这样的“冷漠”,没有让小B周边的关系破碎,反而,很多人喜欢和小B待着,连那位被怼的同学,也成了小B的好朋友。
在小B身上,我看到了一种“自在”与“自由”,那背后是一种不畏惧:
关系结束了,也没关系啊,那就结束;
你讨厌我,那是你的 自由;
图片来源:pexel
郑信慧提出了一个有趣的概念:情绪是个体的核心。
真正的自我,不是外部条件构成的自我,而是内在感受构成的自我。
而在关系中,不断牺牲自我感受的人,是试图“抹除”自我的人。
而这样做的后果,只会让自我被损耗,令人痛苦不堪。
当我们允许感受在关系中占有一席之地,这种关系就变成了一种疗愈与滋养。
朋友小N有一个同学,想去她家借住。
她很纠结,因为她俩并不熟。
但她又想:“既然她已经问到我了,代表她可能已经问了很多人,是不是已经别无选择了。”
于是她答应了。
但这件事好像一个连锁反应。
同学过来后,就要用她很多私人用品,诸如毛巾,脸盆,这让她整个人很不舒服。
每天下班后,回家之前,她都要心理建设一番:“不能生气不能生气,就这几天,忍一忍就过去了...”
回家后,她戴上微笑面具与这位同学闲聊,内心却有一股怨气。
后来,同学终于离开了,很神奇的是,她与这位同学,都“默契”地再也没有联系。
她才明白,原来勉强自己,对关系并没有好处。
她的不舒服,怨气,让她难受,痛苦,更没办法真心地关心这位朋友。
而这种“怨气”与“虚假”,对方也可以感受到。
这种“别扭”,才真正伤到关系。
图片来源:pexel
明白了这个道理后,有一次回老家,一个朋友说开车回去,邀请她一起。
她想,回家坐高铁只要2小时,开车却要6个小时,若勉强自己,肯定会很不舒服。
于是,她直接和朋友说:
“不好意思,我坐汽车会不太舒服,想坐高铁”。
朋友听了,也不再勉强。
但之后,由于很好的照顾了自己,她的内心干干爽爽的。
她也更愿意与这位朋友接触。
这种转变是怎样发生的呢?
在心理学中,有这么一个概念,叫做自我关怀(self-care)。
关系中的自我关怀,就是将我的情感、身体和精神需求置于他人之上。
当自己与他人同时有需求时,优先照顾自己的,而不是他人的。
这种行为并非自私,而是一种正当的自我照顾。
有趣的是,这种行为对关系也大有好处。
心理咨询师John Amodeo表示:
自我关怀(self-care),在关系中,是一种核心资源。
当我们照顾好自己的需求与感受,我们才有资源与能量,发自内心的,怀有善意地照顾他人。
图片来源:pexel
而相反地,当一个人牺牲自我需求,照顾他人时,就好像一个不会游泳的人,跳进水里救人,最后两个人都会溺水。
心理治疗师郑慧信讲了这么一个案例:
一名心理工作者,睡觉睡到一半,忽然穿衣出门,醒来却没有任何记忆。
直到有人联系他,他才知道,原来开车出门的他,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他还递给对方名片。
原来,这位心理工作者,一直承受着高度压抑的情绪。
他提起一位来访者,他竭尽全力帮助对方,对方却相当无礼。
这让他很痛苦,但他一直在克制。
然而压抑的痛苦没有消失:他的潜意识只能用梦游的方式,处理这种痛苦。
郑慧信强调,在心理治疗时,首先要学会保护好自己,看见,共情自己的负面情绪,才有能力保护他人。
同样的,这也适用于人际关系,保护好自己的感受,才是助人的前提。
在关系中,若你也会感到恐惧,纠结,不适,可以试试培养“冷感”特质。
先让自己舒展,再关心他人。
图片来源:pexel
可以怎么做呢?
1.练习心理弹性(Psychologically flexibility)
心理弹性是接受承诺疗法 (ACT)中的一个术语,它指的是即使有严厉的评判、负面的情绪与感觉:
也要保持开放的,不评判的态度,活在当下,并采取符合价值观的行动。
可以通过以下2种方法:
a.明确你的人际关系价值观:
你怎样看待人际关系?
明确一个核心点:
任何人际关系,都是手段,不是目的,它永远服务于你个人的幸福。
图片来源:pexel
一段好的关系,会让你感到舒适,完整,而不是损耗,痛苦。
向自己承诺,无论发生什么,哪怕是短暂的恐惧,痛苦,焦虑,都要坚守我们的人际关系价值观。
b.设置减速带
如果牺牲感受,已经成为你的自动反应,那么请你放慢速度。
例如,当小N的同学,问小N能否接住她的房子,小N可以和同学说:“我先考虑一下,明天回复你”。
当你感到恐惧,焦虑时,允许那些情绪存在,同时,坚守我们的价值观。
委婉但坚定的向对方表达:
“不好意思,我很想帮你,但我实在是不习惯与别人住在一起。”
2.提高不适感的耐受度:
当你拒绝别人之前,你可能会恐惧,焦虑,同时,你的大脑可能在疯狂评判你,用胁迫的方式要求你同意:
“如果你不同意,你就太残忍了”
“如果你不同意,ta会讨厌你”
“如果你不同意,你就会失去这个朋友”
这里可以用接纳承诺疗法(ACT)中的扩展技术:
步骤一:观察(observe)
“观察”(observe)是指去觉察身体上的感觉。
用几秒时间从头到脚进行身体扫描,去注意自己有什么样的感觉,这些感觉出现在身体的哪些部位。
这么去做时,你很可能留意到有若干不适感,请找到那个最令你烦扰的感觉。
图片来源:pexel
例如,胃里有个大疙瘩,胸口憋闷发紧。
如果你浑身上下都不舒服,就挑出最难受的部位,将注意力聚焦在最令人烦恼和不适的身体感觉上,满怀好奇地去观察它。
步骤二:“呼吸”(breathe)
想象一下,你将空气直接吸入那个感觉不适的部位。
开始,先做几次深呼吸,越慢越好,确保在吸气前已完全清空肺部。
之后,请缓慢而深长地呼吸,让呼吸进入并包围那个不适,仿佛为它创造了一个专属空间。
步骤三:允许(allow)
是指允许感觉如其所是、就在那里,即使你并不喜欢它们。
换言之,就是“顺其自然”。
当头脑开始各种评论,你可以单纯地对它说“谢谢你”,然后继续回到观察状态。
通过反复以上练习,你会越来越习惯与这些不适情绪相处。
除此自我练习外,我也很推荐你适当借助外力,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做出改变,是因为总在下意识地走之前的老路,重复错误的行为模式。
但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你更有效地做出改变:
首先,心理咨询师会不带评判地关注你。当你重复之前的模式时,咨询师会及时地提醒你,然后耐心地陪你找到适合自己的改善方向。有些流派的心理咨询师,还会帮助来访者设定具体的、可实现的目标和行动计划,并提供反馈,增加来访者的自我效能感。
其次,好的咨访关系能提供一个安全的空间。心理咨询要求咨询师为来访者提供无条件的接纳和理解,来访者不仅能感受到情感上有所陪伴,在一段信任的关系中,也能更容易去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
这些都会在心理层面上促进改变的进程,让一个人变得更好。
写在最后:
我们生活在一个人情社会,很多时候,会认为人情似乎比“人”更大。
维系关系成了目的,而人的感受可以被牺牲。
在这种局面下,我们会形成一种“双输困境”,维护关系的人很痛苦,被维护的人也不开心。
最终,关系不可避免的走向崩坏。
是时候,走出“双输困境”了。
真正滋养的关系,是在“人情”中,找回人的感受。
心理爱好者考证/副业推荐
可从事心理行业,可增加额外收入
可成为有执业胜任力的心理咨询师人才
↓戳图,添加老师咨询↓
含1对1指导规划 + 课程体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