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
尤娜收到通知,自己手头的项目被上司宣布暂停,二十天的成果变为“无效劳动”,整整60页的计划书瞬间一文不值。
她心情入谷底,实在憋不住,逃去厕所格子间里,泪汪汪地给老公打电话。
而老公李伟刚结束一次业务谈判,一身疲倦坐在车里抽烟。
对方是个很难搞的老板,李伟好话说尽,递烟又陪酒,脸上的笑纹都加深了几分,才换来一句:“我们再考虑考虑。”
电话接通,尤娜止不住哭声:
“他好过分啊,我的时间不是时间吗?怎么把人当驴呢。”
此时的李伟还在消化刚刚的谈判,听到老婆的哭诉,下意识叹气眉头:
“这不就是打工吗,很正常的啊,你要不要数数,这周哭了几次?”
尤娜一下次怒气上头:
“不会说人话麻烦你不要说,没看见我这么难受?”
气氛一下子焦灼起来,唇枪舌战一触即发。
最脆弱,最需要情绪价值的时候,爱人却成了最苛刻的敌人。
今天,我们想要和你聊聊,那些关于情绪价值的真相。
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伴侣,他们可以同甘,是彼此最好的玩伴;
却无法共苦,脆弱时刻甚至互相拆台。
有人问:
这情绪价值,是提供了还是没提供?
看看公式:
情绪价值公式=积极情绪体验-消极情绪体验
如果消极体验过多,无论在一起玩乐时多么开心,都无法称之为良好的关系。
正如《再见爱人2》中的卢歌和苏诗丁。
二人是彼此最好的旅游搭子,即使在离婚的边缘,回忆起共同欧洲旅行的记忆,依然忍不住嘴角上扬。
来源:综艺《再见爱人2》
但只要落地到生活,便摩擦不断,无法和平共处。
苏诗丁事业发展蒸蒸日上,同时也面临更大的压力,需要卢歌的鼓励和安慰;
卢歌无法分享她的喜悦,反而责备她“丢掉了初心”、“不能给自己做饭”。
同样,卢歌被苏诗丁的朋友吐槽衣品堪忧,当场翻脸,饭都吃不下;
苏诗丁也并没有站在对方一边,而是附和着朋友们的言语。
在关系层面,我们可以各打50大板——
一个见不得伴侣的优秀,
另一个不会润滑朋友和老公的关系。
但往往关系的问题,最容易毁在相互要求上,每个人都习惯拿食指指向别人,却很难正视自己。
随着“情绪价值”的概念走红,很多人都想找能提供情绪价值的伴侣。
希望对方能够安抚自己,甚至帮助自己处理无法面对的社交状况。
就像比昂所说的“容器型”伴侣——
要能让自己开心,还要能包容自己的所有坏情绪,甚至把它转换为好情绪。
比如:
伴侣因为工作的原因心情低落,没精打彩,你能敏感地捕捉到这一点并告诉Ta:
“还说自己没事呐,嘴角都要掉到下巴了;
啥事能有吃饭重要,走,我们去吃点好的!”
这对另一半的情绪涵容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
可一段关系中,一方的容量再大,倘若对方需求源源不断,还是会被磨得喘不过气来。
情绪价值真正管用的前提,是双方都能扩充自己的“容量”。
“搞半天,原来是这件事呀。” “虽然一个月的薪水确实不少,可是只要努力赚,还是可以赚回来的呀。” “只要还有你和小新,就没有不能解决的问题。”
来源:pexels
这种场域沉稳而坚定,让周身的人感到安心、放松,自带一种“暴风雨中的宁静”之感。
要如何提升自己的情绪涵容能力,成为情绪平和,能给对方带来积极体验的人呢?
在关系中,过于强调“情绪价值”的一方,可能是安全感不足的一方。
不可否认,合格的伴侣需要为关系努力,为对方营造安全可信任的感觉。
纠结于“TA不给我安全感”之余,其实可以思考:
我的不安全感来源于哪里?只因为爱吗?还是因为对方的存在,满足了我匮乏性的需求?
渴望金钱权利的人,会格外慕强。
你所缺失的东西,都会投射在伴侣身上。
不断抛出“你爱不爱我”的提问之余,可以想一想,这些你投射出去的欲望,能不能靠自己的能力获得。
来源:pexels
期待伴侣的情绪价值,不如自己修炼一颗平和的内心。
去忍受一段沉寂的日子,陪伴自己成长。
缝补那些未经审视的创伤,滋养那些还未长出的羽翼。
成为发光体,而不是仅仅渴望TA的光芒。
做不到“我不说,Ta就懂”这很正常; 偶尔发现不了我的坏情绪,也很正常; 因为工作繁忙,做不到常常回应,也很正常。
在作为关系中的“男友”和“女友”角色之前,双方应该先作为独立的自己而存在。
不以模范男友/女友的标准去套模板,而是先接受对方是个有血有肉,有优势必然也有缺陷的普通人。
他华而不实的情绪价值,再不会让你一头栽进甜蜜的陷阱; 她无法共鸣和读懂的瞬间,也不会成为你深夜难眠的理由。
只要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就可以花费1.9元来体验一下3天的试听课程。
试听结束后,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决定要不要参加后续的完整课程。
在经过一定的专业训练后,还可以在工作之余为你提供一份额外的收入,增强抗风险能力。